跳至內容

霍斯勞一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畫上霍斯勞一世的銀盤

霍斯勞一世波斯語خسرو انوشیروان‎;他的名字意為「不朽的靈魂」,約513年前後出生~579年卒),他與沙普爾二世喀瓦德一世並列為伊朗薩珊王朝的三位賢君,但其事業更是突出,乃薩珊最偉大的國王(531年~579年在位)。在他統治的48年間,薩珊波斯達到文治武功的最高峰,軍事上他向西獲得東羅馬每年獻上的優渥和解金、向東滅掉了過去百年侵略波斯的嚈噠汗國(白匈奴);他也被公認是薩珊四百年中最博學聰明的「哲學家皇帝」,文藝和內政都在其支持下璀璨繁榮。因此在後世的伊朗文學中,霍斯勞一世總是以正義的化身和完美的君主的形象出現,並被稱為[光明正大的王]。

名字

[編輯]
霍斯勞一世狩獵的場景

「霍斯勞」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偉大的聲望」。傳統的翻譯是科斯洛埃斯(希臘語:Χοσρόες),這是拜占庭人使用的譯音。中國史書裏最早提到這個名字是《隋書》中的「庫薩和」[1],但這裏的「庫薩和」指的是霍斯勞一世的孫子、拜占庭帝國的大敵霍斯勞二世。霍斯勞還有一種譯名是庫思老[2]

在伊朗和西亞,人們通常是以「阿努希爾萬」(意為「不朽的靈魂」)來稱呼霍斯勞一世。

早年經歷

[編輯]
14世紀的插畫:坐於王座上的霍斯勞一世

霍斯勞一世為薩珊王朝國王喀瓦德一世之子,而他的母親據傳是一個農家女。這樣,他本來是很難有機會繼承王位。但霍斯勞很早就已捲入了波斯的政治鬥爭之中,政治基礎逐漸深厚。喀瓦德一世企圖利用馬茲達克運動(一個具有宗教性質的、要求在全國進行改革的人民運動)來削弱瑣羅亞斯德教祭司的巨大勢力,結果卻引火燒身。精明強幹的霍斯勞於是積極參與對馬茲達克教徒的鎮壓行動,因而獲得了瑣羅亞斯德教祭司集團和喀瓦德一世本人的信任。在喀瓦德一世統治末期,顯然許多政事已由霍斯勞來決定。在531年喀瓦德一世去世後,霍斯勞的那些沒有多少功績的兄弟們企圖阻止他對王位的要求,結果被霍斯勞一世鎮壓。

拜占庭史料提供了一些關於霍斯勞早期情況的報告。6世紀的拜占庭歷史學家普羅科皮奧斯寫道,喀瓦德一世為了與拜占庭實現和平,曾經提議將霍斯勞過繼給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但是後來雙方談判破裂,於是在527年重新開戰,戰爭一直到霍斯勞在位初期(532年)才結束。

政治活動

[編輯]
土耳其斯坦出土的銀幣,上面鑄有霍斯勞一世的頭像

儘管霍斯勞一世是主持鎮壓馬茲達克運動的最主要人物,他在即位後卻停止了一切針對馬茲達克教徒的迫害。這引起了保守的瑣羅亞斯德教祭司的不滿。而且,在馬茲達克運動時期產生的某些社會變革,到霍斯勞一世時代實際上已被確認為合法制度。例如,出身低微的人也可以擔任公職;這就為國王形成了一個沒有任何社會基礎的、完全忠於國王的親信集團。可以認為,馬茲達克運動影響了霍斯勞一世的許多政策。蘇聯學者認為,在喀瓦德一世之前的伊朗社會是屬於「半奴隸制」;從喀瓦德一世開始進行許多改革,而到霍斯勞一世完成改革,從而使伊朗實現封建化[3]

據現在所知,霍斯勞一世的改革措施包括:引入合理的稅收系統,徵稅額度基於對土地資產情況的調查(實際是固定田賦人頭稅),這就增加了國庫收入並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農民受地方政府嚴酷盤剝的困境;限制地方統治者的權力,使國王以下的最高行政權在四個互相制約的軍區總督之間分配;建立領取國家薪餉的常備軍,並進行嚴格訓練,實戰結果證明這支軍隊比拜占庭人的軍隊更善於打仗。在巴比倫地區,霍斯勞一世對原有的灌溉設施進行維修,並新建了一批灌溉渠。

哲學王

[編輯]
霍斯勞和波斯名醫兼翻譯家波茲亞英語Borzuya討論知識

霍斯勞一世熱愛文化,在他統治期間,伊朗文化繁榮,波斯西南的岡底沙普爾學院英語Academy of Gondishapur成為知識文明的大集中區和圖書館,專長研究醫學、天文學、占星術和哲學的輝煌成就。霍斯勞本人對文學哲學就很感興趣,他的博學與知識也廣受人民稱道,不少東羅馬人也承認他是賢明的哲學家皇帝。在他的支持下,從印度引進了大批寶貴的書籍。著名的《卡里萊和迪木乃英語Kalīla wa-Dimna》(即古印度的故事集《五卷書》)就是在這一時期所引入的書籍,由霍斯勞敬重的翻譯家、大學者波茲亞英語Borzuya翻成中古波斯語。由於大批印度著作被從梵語翻譯成巴列維語(中古波斯語),在阿拉伯人征服伊朗之後又傳入阿拉伯並最終進入西方,霍斯勞一世統治時期的伊朗在人類歷史上起了傳播文化的作用。

國際象棋的前身波斯象棋可能也是在霍斯勞一世在位時從印度傳入伊朗的。

宗教寬容政策

[編輯]
霍斯勞替他的宰相智者波茲邁英語Bozorgmehr舉辦宮廷宴會

儘管霍斯勞一世是個虔誠的正統派瑣羅亞斯德教教徒,並曾下令將瑣羅亞斯德教的聖典阿維斯陀編成法典,但他並不打擊在薩珊帝國境內流傳的其他信仰。他對基督教持寬容態度,雖然基督教是薩珊王朝的敵人拜占庭的國教。約550年霍斯勞一世的一個兒子在基督教徒的支持下發動叛亂,霍斯勞一世在將其平定後,無論是這個謀亂的兒子還是他的基督教支持者都受到了寬大。

在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強令關閉古典文化(在基督教會眼中則是異教文化)的最後營壘雅典學院之後,有7個新柏拉圖主義的學者在531年來到波斯尋求庇護。不過霍斯勞一世對新柏拉圖主義的思想並不感興趣,他在與查士丁尼一世的條約中承諾讓這些學者平安回國,而查士丁尼似乎也同意不再迫害他們。

對外關係

[編輯]

西壓拜占庭

[編輯]
Geophysical map of the southern Caucasus and northern Middle East
從4世紀到591年的羅馬-波斯邊界地圖

霍斯勞一世在即位後不久就結束了從他父親時代開始的與拜占庭的徒勞無益的戰爭。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也迫切希望和平,因為他需要把兵力從東方抽調回來以支持他收復北非意大利的計劃(兩地都是被蠻族控制的原羅馬帝國領土)。雙方在532年簽訂了一份「永久和平」條約,於是拜占庭軍隊撤離亞洲,波斯軍隊也停止進攻拜占庭的亞洲領地。實際和平並未持久。據普羅科皮奧斯所言,查士丁尼一世在非洲歐洲的快速進展(征服北非的汪達爾人西西里東哥特人)令霍斯勞一世大為擔憂。為了遏制查士丁尼的擴張,他在540年再次挑起與拜占庭的戰爭。

黑海東南角的科爾客斯(粉紅色),是波斯-羅馬在科爾客斯戰役英語Lazic War(541-562年)爭奪的戰區;其他由霍斯勞打下的附庸邦國為深橘色

在戰爭開始後,霍斯勞一世迅速侵入敘利亞,並把古城安條克的居民強制遷徙。他在泰西封附近為這些移民建立了一座新城市「霍斯勞-安條克」。接着他又發起21年的科爾客斯戰役英語Lazic War(541-562年),並在科爾客斯黑海美索不達米亞都打了勝仗。查士丁尼一世派遣他最優秀的將領貝利撒留來亞洲與霍斯勞一世作戰(541年~544年;貝利撒留在530年曾打敗波斯人),但戰況仍無所進展。到545年,除科爾客斯外其他地區的戰鬥事實上都已停止。560年霍斯勞一世由於不得不關注東方新崛起的突厥人的力量,決定與拜占庭停戰。到562年,一份50年和平條約得以簽訂(實際只維持了十年和平,572年兩國又爆發20年的戰爭)。根據此條約,拜占庭保住了科爾客斯地區,但必須每年向波斯交年貢;同時,霍斯勞一世保證善待薩珊帝國境內的基督教徒

黑海東南的萊席卡地區(又叫科爾客斯),是科爾客斯戰役英語Lazic War的爭奪區,戰役在562年雖由霍斯勞獲勝並獲得巨額年貢,但拜占庭維持了對當地的控制權

572年為了爭奪對亞美尼亞的控制權,薩珊王朝與拜占庭再次爆發戰爭。霍斯勞一世攻陷了拜占庭人在幼發拉底河上的要塞,侵入敘利亞和卡帕多細亞,最後大掠而歸。但是在575年的一次戰役中他被拜占庭打敗,遂與拜占庭皇帝提比略二世展開和談。但是霍斯勞一世在談判尚無結果之時便於579年去世了,他的兒子霍爾木茲四世繼承了王位。

東滅白匈奴

[編輯]

在霍斯勞一世統治時期,中亞的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薩珊王朝多年的強敵白匈奴遭到突厥人的攻擊。大約在560年,霍斯勞一世與突厥結盟,雙方夾擊徹底消滅了白匈奴人的勢力。567年霍斯勞進軍大夏,但他小心地把烏滸水以北的地區讓給突厥人統治。中亞的一些小部落都被霍斯勞征服了。

霍斯勞一世在也門埃塞俄比亞阿克蘇姆王國作戰圖,波斯軍在530和570年代兩次驅逐了佔領也門的埃塞俄比亞軍

南敗埃塞俄比亞

[編輯]
阿克蘇姆王國阿拉伯半島西南的也門勢力

約570年出現了一種新事態:也門的地方王公們請求霍斯勞一世幫助他們擺脫埃塞俄比亞阿克蘇姆王國的統治。霍斯勞派了一支不大的軍隊前往也門驅逐了埃塞俄比亞人。從那時起直到伊斯蘭教征服征服之前,也門實際上成了薩珊王朝的屬國。

在伊朗民族的傳說中,以及在近東穆斯林國家中世紀的史學中,霍斯勞一世被廣泛認為是最理想的帝王的典範、千古一帝。

註釋

[編輯]
  1. ^ 隋書列傳第四十八波斯條:「波斯國,都達曷水之西蘇藺城,即條支之故地也。其王字庫薩和」。
  2. ^ 薩珊文化與龜茲文化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5-01.
  3. ^ 蘇聯歷史百科全書·人物卷,霍斯勞一世條和喀瓦德一世條

資料來源

[編輯]
  • Public Domain 本條目包含來自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 蘇聯歷史百科全書·人物卷,1961~1973
  • Abd al-Husayn Zarrin』kub: Ruzgaran : tarikh-i Iran az aghz ta saqut saltnat Pahlvi Sukhan, 1999. ISBN 964-6961-11-8
  • Henning Börm: Der Perserkönig im Imperium Romanum. Chosroes I. und der sasanidische Einfall in das Oströmische Reich 540 n. Chr. In: Chiron 36 (2006), p. 299-328.
  • John Martindale: The Prosopograph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IIIa. Cambridge 1992, p. 303–306.
  • Zeev Rubin: The Reforms of Khusro Anurshiwan. In: Averil Cameron (ed.): The Byzantine and early Islamic Near East. Bd. 3, Princeton 1995, p. 227–298.
  • Klaus Schippmann: Grundzüge der Geschichte des sasanidischen Reiches. Darmstadt 1990.

外部連結

[編輯]
霍斯勞一世
出生於:約513年前後出生逝世於:579年
統治者頭銜
前任:
喀瓦德一世
波斯薩珊王朝國王
531年-579年
繼任:
霍爾木茲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