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斯堪薩斯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Max's Kansas City
Max's
地圖
位置Manhattan, New York
所有者Mickey Ruskin, Tommy Dean Mills
建造
啟用1965
翻修1975
關閉1981
網站
www.maxskansascity.com

麥克斯堪薩斯城是紐約市公園大道南213號的一家夜總會和餐廳,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這裏成為音樂家、詩人、藝術家和政治家的聚會場所。它於1965年12月由米基·拉斯金(1933–1983)開放,1981年關閉。

歷史[編輯]

麥克斯堪薩斯城很快成為約翰·張伯倫、羅伯特·勞森伯格 和拉里·里弗斯 等紐約學派藝術家和雕塑家的首選聚會場所,他們的出現吸引了時尚名人和富豪。 [1]尼爾·威廉姆斯,拉里·佐克斯,福雷斯特·邁爾斯,拉里·潘斯,布賴斯·馬登,鮑勃·諾沃斯,丹·克里斯滕森,羅尼·蘭德菲爾德,鄭清浩,理查德·伯恩斯坦,彼得·雷吉納托,卡爾·安德烈,丹·格雷厄姆,勞倫斯·韋納,羅伯特·史密森,約瑟夫科蘇斯、布里吉德·柏林、維瓦、伊迪·塞奇威克、大衛·R·普倫蒂斯、羅伊·利希滕斯坦、彼得·福拉基斯、彼得·楊、馬克·迪·蘇韋羅、拉里·貝爾、唐納德·賈德、丹·弗拉文、理查德·塞拉、李·洛薩諾、卡洛斯·維拉、傑克·惠頓、愛德華萊芬威爾,菲利普·格拉斯,馬克斯·諾伊豪斯,雷·約翰遜,馬爾科姆·莫利,洛蒂·戈爾登,瑪喬麗·斯特賴德,愛德華·艾維迪西安,卡羅莉·施尼曼,多蘿西婭·洛克伯恩,諾曼·布盧姆,肯尼思·肖維爾,羅伯特·特克斯·雷,約翰·格里芬,科萊特·賈斯汀,萊諾爾·賈菲,塔利·布朗等只是 經常出現的一些藝術家。威廉·德·庫寧巴尼特·紐曼、亨利·格爾扎勒、藝術評論家露西·利帕德、羅伯特·休斯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和哈羅德·羅森伯格、藝術品經銷商利奧·卡斯泰利和大衛·惠特尼(其畫廊就在街對面)、 [2]作家莉蓮·羅克森、 [3]

這也是安迪·沃霍爾和他的隨行人員最喜歡去的地方,他們佔據了後面的房間。地下絲絨樂隊經常在那裏演出,包括 1970 年夏天盧·里德退出樂隊之前,他們與他一起進行的最後一場演出。這裏是華麗搖滾樂界的大本營,其中包括馬克·博蘭 、大衛·鮑伊 、伊基·波普 、盧·里德、愛麗絲·庫珀 、紐約娃娃 、傑恩縣 、多里安·零 和魔術流浪漢。雖然她的樂隊直到俱樂部第二代才在那裏演出,但從 1969 年到 1970 年代初,帕蒂·史密斯 (Patti Smith)和她的男友、藝術家羅伯特·梅普爾索普 幾乎每晚都來 Max's,直到 Max's 開始預訂朋克搖滾樂隊。 [4] 1974 年元旦,史密斯和結他手倫尼·凱也曾在那裏以二重奏的形式為菲爾·奧克斯 開場表演。 [5]許多樂隊很早就在那裏亮相。布魯斯·斯普林斯汀在 1972 年夏天演奏了一套原聲獨奏[6] 1973年11月6日、7日和8日他還在俱樂部打過幾場比賽。 鮑勃·馬利和哭泣者樂隊在馬克斯酒吧 為布魯斯·斯普林斯汀 開場演出,開啟了馬利在國際巡迴演出中的職業生涯。 加蘭·傑弗里斯 、西爾維婭·泰森、埃米盧·哈里斯 、格拉姆·帕森斯、埃利奧特·墨菲等音樂家也曾在那裏演奏。 [7]時裝設計師卡洛斯·法爾奇是一名服務員, [8]藝術家、出版商和電影製作人安東·佩里奇也是如此。 [9]黛博拉·哈利是那裏的一名女服務員。 [10]

到1974年底,作品在藝術人群中失去了人氣,魅力時代也在衰落。這家具有傳奇色彩的機構於當年12月關閉。埃德·科赫後來在大樓里設立了一個競選辦公室。2015年,攝影師在她的書《朋克、詩人和挑釁者——紐約市壞男孩——1977年至1982年》中記錄了那裏的人們。

米基·羅斯金[編輯]

康奈爾大學法學院畢業後不久,米基·拉斯金開設了第十街咖啡館,以每晚詩歌朗誦會為特色。他的下一個目標是開設一家名為 第九圈牛排館的酒吧,這是西 10 街藝術家和音樂家的聚會場所。在開設 堪薩斯城後,他又開設了類似的餐廳,包括:朗維尤鄉村俱樂部,位於 19 街和公園大道南交匯處斜對面,在上東區,但他們做得並不好。他的下一個俱樂部是他與合伙人理查德·桑德斯在韋弗利廣場開設的。桑德斯保留了現場,米奇則前往位於翠貝卡錢伯斯街的曼哈頓下城海洋俱樂部。 [11]羅斯金的最後一家企業是中國機會,這是他與合伙人桑德斯共同開設的酒吧兼餐廳,位於格林威治村大學廣場1號。法國作曲家鄧肯·楊格曼 和詩人兼郵件藝術家亞當·查諾夫斯基 都曾在那裏當過服務員。勞倫·赫頓、艾倫·巴金、傑拉德·馬蘭加 、喬·傑克遜、喬尼·米切爾 、尼科、大衛·鮑伊 和其他許多曼哈頓下城的名人都曾在那裏閒逛,還有以前經常光顧的藝術家 [12]拉斯金於1983年5月16日在紐約市去世,享年50歲[13]

麥克斯二世[編輯]

馬克斯的堪薩斯城於1975年重新開放,由湯米·迪恩·米爾斯所有,他最初認為自己會把它變成迪斯科舞廳。彼得·克勞利一直在預訂西23街同性戀酒吧媽媽樂隊相同的早期朋克樂隊,他被雇來預訂的樂隊。

在克勞利的指導下,俱樂部成為朋克的發源地之一,定期邀請樂隊(他們都出現在合輯《1976堪薩斯城 》中 [14] )、紐約娃娃樂隊、帕蒂·史密斯樂隊雷蒙斯樂隊、腮腺炎樂隊、傷心者樂隊、電視金髮女郎、狙擊手、獨裁者樂隊、痙攣樂隊、明克·德維爾、不合時宜的樂隊、小安妮、以及外地樂隊,如 1977 年,該建築倖存下來,並於 2010 年被發現設有一家韓國熟食店。 [15]

麥克斯三世[編輯]

1998 年 1 月 27 日,米爾斯在新址——西 52 街 240 號——前孤星路屋 舊址上重新開放了俱樂部。 [16] [17]然而,開業後不久就關門了。

由於拉斯金的遺孀伊馮娜·休厄爾-拉斯金 提起訴訟,開業時間被推遲,她聲稱自己擁有商標,並獲得了臨時限制令以阻止使用該名稱。 [18]

後果[編輯]

2000 年,米奇·羅斯金的遠房表弟創立的製作公司開始與維多利亞·羅斯金(米奇·羅斯金的女兒)合作製作一部關於米奇·羅斯金及其眾多機構的長篇紀錄片,其中包括馬克斯的堪薩斯城。

2001 年, 建立了堪薩斯城項目,以紀念她已故的丈夫。本着拉斯金幫助有需要的藝術家的理念的精神,該項目是一個非營利組織,為處於危機中的藝術界人士提供緊急資金和資源。該非營利組織還致力於通過藝術賦予青少年權力。 [19]

伊馮還計劃在麥克斯的口述歷史《叛逆高漲》之後製作一部關於麥克斯堪薩斯城歷史的紀錄片,該紀錄片於 1998 年 出版,目前推出電子書。

參考[編輯]

  1. ^ December 31: Max's Kansas City. Jewishcurrents.org. 31 December 2011 [27 October 2018]. 
  2. ^ Bourdon, David. What's up in art? Follow the clan. LIFE. 1 May 1970 [27 October 2018]. 
  3. ^ "Lillian Roxon: Mother of Rock, book review" by Clinton Walker,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2 October 2002
  4. ^ Masters 2007
  5. ^ Smith, Patti. Just Kids. Harper Collins Publishing. 2010. ISBN 978-0-06-093622-8. 
  6. ^ YouTube上的Bruce Springsteen – Growing up (Max's Kansas City, NY 1972)
  7. ^ Sewall-Ruskin 1998,第210–229頁.
  8. ^ Cathy Hoyrn, The Return of the King of Patchwork,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9, 2009, Accessed October 30, 2009.
  9. ^ Marina Galpirina, Anton Perich's Photos of Cultural Icons Partying in '70s New York, Flavorwire, July 5th, 2011, Accessed October 2, 2014.
  10. ^ Kennedy, Randy. Revisiting Max's, Sanctuary for the Hip.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1, 2010. 
  11. ^ Hart, Jon. Neighborhood Report: Union Square; Archetypal Host. The New York Times. 2003-05-11 [2008-01-01]. 
  12. ^ Sewall-Ruskin 1998,第246–279頁.
  13. ^ Sewall-Ruskin 1998,第279頁.
  14. ^ Various – 1976 Max's Kansas City. Discogs. [1 August 2017]. 
  15. ^ Seabrook, John. The Back Room. The New Yorker. No. August 30, 2010 (Condé Nast). 2010: 26–27. 
  16. ^ Stamler, Bernard. Neighborhood Report: Midtown; Downtown Moves Uptown Redux. The New York Times. 1997-10-09 [2008-04-24]. 
  17. ^ New Yorkers & Co.. The New York Times. 1998-01-04 [2008-01-01]. 
  18. ^ DiGiacomo, Frank. Factory Kids in an Uproar Over the Whitney's Warhol Show. The New York Observer. 1997-12-07 [2008-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3). 
  19. ^ The Max's Kansas City Project. Maxskansascity.org. [1 August 2017]. 

來源

進一步閱讀[編輯]

  • 托尼·溫伯格 ,麥克斯的堪薩斯城故事(1971) Bobbs-Merrill [1971] 美國國會圖書館索書號:PS3573。 E393 M3
  • 史蒂文·卡舍爾《馬克斯的堪薩斯城:藝術、魅力、搖滾》 (2010) Abrams Image、ISBN 0-8109-9597-2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