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為烏克蘭祝禱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落選為烏克蘭祝禱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23年7月24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23年3月10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無題)[編輯]

@A Chinese ID這條目在enwiki那邊已經是GA,我剛剛把歌詞章節都直接翻譯過來了,要不要考慮提名GA?Sanmosa In vain 2023年7月16日 (日) 13:50 (UTC)[回覆]

@Sanmosa可以考慮;我會在幾分鐘後提名。其實一開始有考慮翻譯歌詞章節,但猶豫了一下覺得沒有可靠來源,這才作罷。--  2023年7月16日 (日) 13:53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為烏克蘭祝禱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文化與社會,提名人:  2023年7月16日 (日) 13:55 (UTC)[回覆]

投票期:2023年7月16日 (日) 13:55 (UTC)至2023年7月23日 (日) 13:55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3年8月22日 (二) 13:56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最初因參加烏克蘭文化外交月而翻譯自英維GA,近日由Sanmosa君完成完整翻譯。  2023年7月16日 (日) 13:55 (UTC)[回覆]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
    • 中文版直接刪去了歌詞大意或者歌詞直譯。
    • 「1998年7月14日,在烏克蘭政府和時任烏克蘭副總統安納托利·霍盧布琴科倡議下,《為烏克蘭祝禱》一曲正式被烏克蘭法律承認為「關於烏克蘭國歌和烏克蘭精神頌歌的文本」的一部分」,錯譯。
    • 上述表述對應的英文維基版本「On 14 July 1998,....」就有缺乏來源支持的毛病。中文翻譯將那兩條文獻完全照搬過來。參考資料之一是基輔市政府網站上Голубченко的簡介,另一條2002年10月3日的報道也只提到了這句話中一小部分的內容。
    • 缺少對於曲調等等音樂本身的介紹。--如沐西風留言2023年7月16日 (日) 15:02 (UTC)[回覆]
    (:)回應:針對第一個問題,考慮到目前漢語圈沒有參考譯本,擅作翻譯有原創之嫌。需要注意的是,英維的翻譯者是有名有姓的。
    針對第二個問題,對霍盧布琴科的官職名稱進行了重譯。如有更好譯法,還請在此指正以便修改。
    針對第三個問題,第一個來源中「Офіційно президент запропонував парламенту затвердити державну символіку」一句證明「副總統倡議將其承認為「關於烏克蘭國歌和烏克蘭精神頌歌的文本」的一部分」,另外「Окрiм того, Кабінет Мiністрів планував затвердити ще й Духовний гiмн України, твiр Олександра Кониського i Миколи Лисенка 「Боже великий, єдиний」 (「Молитва за Україну」), яким планується завершувати всі важливі внутрішньодержавні заходи, починати ж бо їх пропонують із виконання Державного гімну, який лунатиме й при проведенні міжнародних церемоній, а також офіційних візитів」一句稱「烏克蘭政府倡議將其承認為「關於烏克蘭國歌和烏克蘭精神頌歌的文本」的一部分」,而第二個來源「Голубченко(即安納托利·霍盧布琴科)」的簡介佐證了當時的副總統是霍盧布琴科。如此並無不妥。
    第四個問題與優良條目標準無關。--  2023年7月16日 (日) 15:25 (UTC)[回覆]
    • (!)意見
      • 第一條邏輯很強大。中文圈子沒人譯過,所以條目里不能譯。當然,如果中文圈子有人譯過,多半也不能用,因為翻譯者有版權。除非中文圈子有人給出過CC-BY-SA 4.0的翻譯,不然條目里就是不能有中譯本。英文版的翻譯者有名有姓跟中文條目給不給中譯有什麼關係呢?就不能直接從原文來翻嗎?
      • 第二個問題,寫錯的並不只是官職。從Google搜尋結果和參考資料之一來看1998年的initiative倡議/沒有實現立法。我也不清楚為什麼「the hymn was part of the law project registered under」可以翻譯成「《為烏克蘭祝禱》一曲正式被烏克蘭法律承認為「關於烏克蘭國歌和烏克蘭精神頌歌的文本」的一部分」。
      • 第三個問題,首先,掛在基輔市政府上的2007年9月Голубченко的簡歷,不要看見Первый заместитель председателя就說是第一副總理。Первый заместитель председателя Киевской городско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администрации是市政府的第一副手,跟條目內容沒關係。
      • 提名者對於另一個來源的解讀同樣令人迷惑。第一個來源中「Офіційно президент запропонував парламенту затвердити державну символіку」一句如何證明「副總統倡議將其承認為「關於烏克蘭國歌和烏克蘭精神頌歌的文本」的一部分」?「副」在哪裏?這句話里出現過「國歌和烏克蘭精神頌歌的文本」嗎?文章里沒有出現「1998年7月14日」也沒有出現Голубченко。「烏克蘭政府倡議將其承認為『關於烏克蘭國歌和烏克蘭精神頌歌的文本』的一部分」,報道里沒有「關於烏克蘭國歌和烏克蘭精神頌歌的文本」,報道裏面出現了兩個提案「Про великий Державний герб України」和「Про Державний гімн України」,「關於烏克蘭國歌和烏克蘭精神頌歌的文本」在哪裏?2002年10月3日的報道只說內閣希望通過Духовний гімн України,並沒有說完成立法,條目里居然非常肯定地說1998年7月14日就被法律承認了。最高拉達網站上Про Державний Гімн України在2003年通過,不涉及Духовний гімн України,網站上也沒有相關的法律。總統府網站上去年還有人在提議為Духовний гімн України立法。如何解釋「如此並無不妥」呢?
      • 第四項涉及優良條目標準3a:「它包含主題的主要方面」。歌曲的主要方面沒有曲調嗎?--如沐西風留言2023年7月16日 (日) 16:25 (UTC)[回覆]
      維基百科編者不也是有名有姓的人嗎?我們自己的創作也是受到保護、具有署名權的,建議重讀WP:CC BY-SA 4.0協議文本。----Cat on Mars 2023年7月17日 (一) 15:05 (UTC)[回覆]
      (:)回應
      感謝各位的意見。--  2023年7月18日 (二) 03:48 (UTC)[回覆]
      • (!)意見:感謝回應。上周末列出的四個問題里,第2個和第3個大體上解決了。然而,第1個和第4個還有一些問題:
        • 第1項,歌詞翻譯似乎有很多意譯。比如「Боже великий, єдиний」字面上的意思是Боже-上帝,великий-偉大的,єдиний-唯一的,沒有Almighty-全能的。再比如,「Нам Україну храни」原詞裏也沒有「所深愛的」。「Волі і світу промінням / Ти її осіни」也沒有出現「榮光」和「為祖國的」。英文維基這句給出的翻譯比較接近字面意思。Волі-自由(此處為二格/屬格/genitive 自由的,修飾後面的промінням),і-和,світу-光(同樣genitive,光的),промінням-光線(五格/工具格/instrumental,用光線。加上前面的定語,用自由的和光的光線-英文維基為了避免「光的光」分別用了light和ray),Ти-你(主格),її-她(四格/賓格),осіни-祝福或照亮。詞典里給出осіни的三個義項,第一是畫上十字記號,第二是祝願、鼓舞,第三是照射、照亮之類的。英文維基譯者採用了第二個義項(用……為她祝福),也有英文版本採用第三個義項(用……的光照亮她,例如Mariya Dzhura教材Let's learn Ukrainian!里歌詞的英文翻譯。書裏翻譯的歌詞似更接近字面意思)。建議再完整檢查一遍歌詞的翻譯。
        • 第4項,新增的「音樂特徵」里聲稱「目前此曲演奏方式為弦樂四重奏」,這很奇怪。條目附圖裏的樂譜並不是弦樂四重奏的譜,互聯網上搜索可見此曲通常是以合唱而非四重奏演出。主編大概是看到參考資料里出現「The only chamber music he is known to have composed is this string quartet」而理解成了「The only chamber music is this string quartet...」(Lysenko所作唯一室內樂是Molytva za Ukrainu這部弦樂四重奏)。資料里都說Lysenko創作此曲是用於合唱,為什麼這家網站要說這是一部室內樂弦樂四重奏作品呢?原因大概在這裏,Lysenko創作過一部d小調弦樂四重奏,網站編輯大概是把這裏的作曲家生平簡介直接粘貼到了Molytva za Ukrainu那邊去了。
        • 此外,(第5個問題:)「歷史」一章有一些缺環,1920年-1998年期間沒有記述。若對烏克蘭歷史略有了解,大概會記得蘇聯時代對烏克蘭民族主義採取打壓政策,Molytva這樣的作品大概率會被禁演。這一章感覺比較零散,幾乎每段都很短,前後也沒多少銜接,內容也不夠充實。可以考慮查閱參考資料進行補充(英文維基的優良版本同樣有這個問題)。
        • (第6個問題:)條目提到「《為烏克蘭祝禱》一曲最早歌詞較為複雜;1885年前後,為方便在該頌歌在學校的教學與普及,李森科降低了歌詞的難度。」對比烏克蘭語維基百科列出的三種歌詞版本,以及條目此處所附參考資料,Lysenko有沒有改過歌詞、歌詞哪裏有變化似乎不大清楚。從烏克蘭語維基來看,Konysky的詞與Lysenko的詞差別不大。
        • (第7個問題:)條目可以參照互聯網上可以搜到的學術期刊文章補充內容,例如布爾什維克勝利後此曲禁止演出、但在海外烏克蘭人社區中仍繼續傳唱;2002年烏克蘭發行的2格里夫納Lysenko紀念幣背面出現的就是這首曲子的手稿(File:Lysenko_Avers.jpg);Molytva za Ukrainu屬於東正教傳統Многоліття(俄語:Многолетие,暫時沒有查到中文譯法)等等。可以直接下載到的文獻例如Феномен духовного гімну України: Історія – сучасність – виховний аспект(載於《日托米爾農業技術學院通報》Вісник Житомирського агротехнічного коледжу)、ТРАДИЦІЯ МНОГОЛІТСТВУВАННЯ В УКРАЇНСЬКІЙ КОМПОЗИТОРСЬКІЙ ТВОРЧОСТІ: ДУХОВНИЙ ГІМН УКРАЇНИ «БОЖЕ ВЕЛИКИЙ, ЄДИНИЙ», муз. М. ЛИСЕНКА, сл. О. КОНИСЬКОГО(載於《烏克蘭音樂》УКРАЇНСЬКА МУЗИКА)等等都有不少內容,可以用來充實條目。現在條目內容的豐滿程度和各章節的組織安排更像DYK頁面看到的條目。
        • 暫時沒有其他問題了。--如沐西風留言2023年7月22日 (六) 18:35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 2023年7月16日 (日) 15:37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建議:有些來源有語言標示,有些卻沒有。建議增加標示的語言係數。--Allervousミクのセーラー服 2023年7月17日 (一) 01:34 (UTC)[回覆]
    已完成增標,感謝建議與支持。--  2023年7月17日 (一) 02:33 (UTC)[回覆]
  • (!)意見:B站影片的來源是youtube[1],為何不用youtube要用B站?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7月17日 (一) 10:10 (UTC)[回覆]
  • (!)意見 我會跟隨西風投票(7月16日 16:25之後,不是說第一個noGA。他投noGA,我也同上,反之亦然),提名人應該去請西風再看看。最近幾天忙,過幾天回來再看(希望來得及,不然的話,點票的時候麻煩注意一下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3年7月18日 (二) 06:36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 2023年7月22日 (六) 00:21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Sanmosa In vain 2023年7月23日 (日) 06:39 (UTC)[回覆]

☒N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5票,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1票,0票無效,落選。--Sinsyuan~Talk 2023年7月24日 (一) 01:1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