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冰墩墩和雪容融/沙盒
陳敬熊(1921年10月16日—),浙江省鎮海人。電磁與微波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1947年,畢業於上海大同大學。1950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訊研究所。
任航天工業總公司研究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曾獲國家發明獎一等獎(1985年)。著有《電磁理論中的直接法與積分方程法》。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生平
[編輯]早年經歷
[編輯]1921年10月16日,陳敬熊出生於浙江省鎮海縣西管鄉壓賽堰村(現屬寧波市江北區甬江街道)。祖父陳仰輝從事紙業貿易,在陳敬熊出生前已去世。父親陳葆珊繼承了產業,悉心打理,使生意蒸蒸日上,後前往上海謀生。母親名為劉金英,是傳統的家庭婦女。陳敬熊在六位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1]
1928年,陳敬熊入讀村內的競時私塾。1935年,經過7年的私塾教育後,陳敬熊報考高小,成功升入寧波市立四眼碶小學二年級。四眼碶小學是當時寧波著名的新式學校,距離壓賽堰村4.5公里。為了更好地接受教育,陳敬熊住在學校,每兩周才回家一次。一年後,陳敬熊順利完成高小教育,聽從大哥陳敬亞的建議,報考並成功升入鄞縣私立正始初級中學(現寧波市鄞州區正始中學)。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9月20日,日本軍艦入侵鎮海沿岸,軍機轟炸寧波市區,剛讀了一年初中的陳敬熊被迫停學,父親陳葆珊攜全家人進入附近慈谿的山中避難。[2]
1937年11月12日,淞滬會戰戰敗,上海華界與公共租界北部地區為日軍所佔,而上海法租界與公共租界蘇州河以南地區因受英、法、美等國庇護而暫時安全。1938年5月,陳葆珊攜全家老小返回上海,住在公共租界慕爾鳴路(今靜安區茂名北路)的「石庫門」住宅,陳敬熊轉入開設於公共租界的寧波效實中學上海分校,並於1940年畢業,考入上海育德中學讀高中。該校雖名義上為私立中學,但實際上是國民政府為反抗日本奴化教育所秘密設立的學校。進入高中後,陳敬熊已無法滿足於課本上的知識,因此他常去福州路的舊書市場購買舊書,其中有日本數學家上野清編寫的的《大代數學講義》、Hall和Knight編寫的《Higher Algebra》等重要的數學教材。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次日日本陸海軍士兵武裝佔領公共租界,有「國立」背景的育德中學被迫關閉。1942年春,陳敬熊轉入上海私立致遠中學,並於1943年畢業。[3]
求學生涯
[編輯]1943年秋,陳敬熊考入以數理工科目見長的大同大學,就讀於工學院電機工程系。陳敬熊入學時,恰逢學校生源大增,校舍不敷使用,且學校場地狹小,既無運動場也無學生宿舍,學生一律走讀。陳敬熊每天上午7點去學校,中午回家吃飯,下午再前往學校。在校期間,陳敬熊痴迷於數學推理,課餘時期經常與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破解方程。[4]
1945年,中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9月,交通大學開始從重慶遷回上海。1946年6月,交通大學開始重新啟動招生工作,除招收新生外,還招收一部分來自其他高校的插班生。陳敬熊報考交大電機工程系四年級插班生,然未被錄取,而是調劑到了數學系。考慮到就業問題,陳敬熊最終決定放棄交大數學系,留在大同大學電機工程系完成學業。1947年五六月間,中國各地爆發了「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學生運動,學運波及至大同大學,此時陳敬熊已修完大學學分,四處奔波尋找工作機會,但同時仍密切關注學生運動進展並聲援鬥爭。1947年7月,陳敬熊順利從大同大學畢業,被交通部電信總局錄用為實習生,並被安排到第二區(蘇浙皖)電信管理局長途電話工務處。陳敬熊上班後不久,便被派往南京長途電話訓練班接受為期四個月的訓練,內容為載波電話,培訓結束後被分配至浙江省電話局杭州機務站當電話接線員。陳敬熊對這份工作大失所望,萌生了繼續深造的想法,於是再次報考交通大學。[5]
1948年9月,陳敬熊成功考取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的研究生,導師為電信研究所主任張鍾俊。讀研期間,陳敬熊接觸到了雷達技術,……。1950年7月,陳敬熊完成畢業論文《有間隙的圓錐振子天線》並通過答辯,從交通大學畢業[6]。
初露才華
[編輯]軍工研究
[編輯]再創輝煌
[編輯]傳遞星火
[編輯]晚年生活
[編輯]家庭
[編輯]獲獎
[編輯]陳敬熊獲得過如下榮譽與獎項:
時間 | 榮譽/獎項名稱 | 授予機構 |
---|---|---|
1979年 | 國防科委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 |
1980年 | 國防科委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 |
1982年 | 航天工業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天工業部 |
1986年 | 航天工業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天工業部 |
1984年12月 | 國家發明一等獎 |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
1994年12月 | 部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 |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張姚俊,蘇恩惠 & 呂成冬(2015年),第2-4頁
- ^ 張姚俊,蘇恩惠 & 呂成冬(2015年),第10-14頁
- ^ 張姚俊,蘇恩惠 & 呂成冬(2015年),第14-22頁
- ^ 張姚俊,蘇恩惠 & 呂成冬(2015年),第26-31頁
- ^ 張姚俊,蘇恩惠 & 呂成冬(2015年),第33-39頁
- ^ 張姚俊,蘇恩惠 & 呂成冬(2015年),第40-45頁
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