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远炮台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29°58′15.581″N 121°44′51.414″E / 29.97099472°N 121.74761500°E / 29.97099472; 121.74761500

镇海口海防遗址
宏远炮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分类古建筑
时代民国
编号4-0140-3-062
登录1996年

宏远炮台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的一处炮台,今存遗迹。炮台位于笠山东北麓,三合土筑成的炮台始建于1887年,曾为镇海县境内最大的炮台,目前尚存部分残墙。钢筋混凝土炮台建于1936年。1996年,宏远炮台与其他镇海口海防设施一同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历史[编辑]

19世纪末的甬江入海口,照片中部可见宏远炮台

宏远炮台始建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当时的宁绍台道薛福成在总结中法战争镇海之战经验时认为,甬江口有游山、虎蹲山作掩蔽,战舰很难直接通行,而笠山旁的小浃江口则是外海进入内河的捷径。笠山位于甬江口最前方,三面受敌,如在此修建炮台,能够阻断敌舰进入甬江,且可与口内诸炮台相呼应。建设炮台所需的经费由商民捐款而来,炮台历时两年完工,耗资七万五千两白银,内设三门克虏伯后膛炮,为当时甬江口装备最精良的炮台,亦成为甬江口第一道防线[2]

抗日战争前夕的1932年,国民政府聘请的德国军事顾问佛采尔在考察宁波海防时,认为笠山炮台的设施已经陈旧,因而拟定了新建炮台的计划,以原炮台台壁为掩体,内部新建盆式炮台,设置旋转钢轨,增设防空设施。新的炮台完工于1936年。抗日战争开始后,日军对炮台实施轰炸,遭到炮台守军还击。1939年6月7日,日军6机编队企图偷袭炮台,长机被炮台高射炮火力击落[2]。1941年日军占领镇海,炮台中的火炮及营房被毁。1970年9月,炮台改为镇海县气象站[3],北仑区成立后改为北仑区气象站[4]

形制[编辑]

宏远炮台中的清代炮台基础为大青石堆垒而成,炮台本身为半圆形环山炮台,由石灰、黄泥、沙砾、糯米汁混合而成的三合土铸成,从底向上略有收缩,内置2门24厘米口径后膛炮,1门21厘米口径后膛炮,此外还有营房、弹药库等设施[1],同时有薛福成撰“宏远炮台铭”碑一方,下有龟趺[2]。20世纪30年代建设的炮台将清代建设的三合土炮台作为掩体,在其中心新建两座盆式炮台,直径14米,高3米,内有旋转钢轨。清代两门24厘米口径后膛炮得到保留,新增一门克虏伯17厘米口径后膛炮,同时设置4挺高射机枪和2门高射炮以增强炮台防空火力。炮台在抗日战争及此后的建设中损毁较为严重,三合土炮台仅存残墙,混凝土炮台仅存一座,火炮、营房、弹药库等均已不存[1][3]

保护[编辑]

外部图片链接
image icon 镇海口海防遗址(宏远炮台)保护区划图,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6月9日

宏远炮台在抗日战争中损毁严重,1970年9月,炮台旧址曾被镇海县气象台占用,炮台中薛福成作“宏远炮台铭”碑不知去向[2][3]。炮台于1989年12月与威远城等镇海口海防设施一起以“镇海口海防遗迹”的名义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成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炮台保护范围东、南、西至气象站围墙,北面为炮台北侧向北2米,整座山为建设控制地带[5]

图片[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镇海口海防遗址. 北仑区文保所. 2006-01-04 [2013-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4). 
  2. ^ 2.0 2.1 2.2 2.3 宏远炮台.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 2018-03-07 [2018-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0). 
  3. ^ 3.0 3.1 3.2 陈一鸣. 百年旧影话笠山. 北仑新闻网. 2016-07-29 [2018-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0). 
  4. ^ 宁波气象志.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1: 193. ISBN 7-5029-3175-9. 
  5. ^ 镇海口海防遗址—宏远炮台保护区划. 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2018-01-22 [2018-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0).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