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张文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文裕
性别
出生1910年1月9日
福建省惠安县涂寨镇新亭村宫后
逝世1992年11月5日(1992岁—11—05)(82岁)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别名张少岳
配偶王承书
经历

张文裕(1910年1月9日—1992年11月5日),曾用名张少岳福建惠安涂寨镇新亭村宫后人[1][2],中国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上第一个证明μ介子是一种非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科学家。中国宇宙线研究和高能实验物理的开创人之一。

毕生致力于核科学研究和教学,有多项重要发明和发现,学术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发现μ介原子,开创了奇特原子物理的深入研究。十分重视科研与教育相结合。重视实验科学,重视实验基地的建设,为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核科学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

生平

[编辑]

1927年,就读京兆地方燕京大学物理系。1931年毕业留校,任燕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研究生院学习。1933年,获硕士学位

1934年,考取庚款公费,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35年,在该校卡文迪什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该实验室主任、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具体指导他工作的是C.D.埃里斯(Ellis)。他在卡文迪什实验室从事核反应研究,验证了尼尔斯·玻尔的液滴模型,发现了(γ,n)(γ,2n)及16O(n,p)16N过程。1938年,获博士学位。回到中国,任四川大学教授。

1939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南开大学教授。1943年,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帕尔麦(Palmer,现改名为亨利实验室)实验室研究员、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期间,做了两方面研究工作:一是与S·罗森·布鲁姆(Rosen-blum)合作建造了一台α粒子能谱仪,并利用这套仪器测量了几种放射性元素的α粒子能谱;二是进行μ子与核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μ介原子,从而开创了关于奇异原子领域的深入研究。1950—1956年,张文裕转到美国普度大学工作。

1956年张文裕夫妇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带着6岁的儿子回到了中国,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958年改称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宇宙线研究室主任。1957年,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

1961年,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组组长。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兼宇宙线研究室主任。1973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1978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主任。1979年,任中美高能物理联合委员会第一、二届中方主席。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著作

[编辑]
  • 《张文裕论文选集》 科学出版社 1989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福建省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惠安县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8-7: 一、在县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ISBN 7-80122-352-7.  [永久失效链接]
  2. ^ 泉州在线——泉州古今《温陵英彦》有载. [2009-02-19] (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