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诗 (嘉靖甲辰进士)
徐学诗 | |
---|---|
大明刑部江西司郎中 | |
籍贯 |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上虞县 |
字号 | 字以言,号龙川 |
出生 | 闰十二月十五日 |
逝世 | 隆庆元年(1567年) |
配偶 | 娶刘氏 |
亲属 | (孙)徐尔一 |
出身 | |
|
徐学诗(1517年—1567年),字以言,号龙川[1],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生平
[编辑]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浙江乡试第七十三名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联捷甲辰科会试第八名,二甲四十八名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历职刑部江西司郎中[2]。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逼近京师。蒙古军退,世宗下诏邀廷臣陈述退敌之策。诸臣多以细枝末节应付,徐学诗则愤然表示:“大奸秉国,是祸乱之根本。乱本不除,岂能攘外患?”[3]于是他上疏称:
“ | 大学士严嵩辅佐政权十年,非常奸邪贪佞。他对内交结权贵,对外勾结奸邪小人。文武官员的提拔升迁,一概索要厚贿,致使这些官员用苛捐重税剥削军民,酿成寇患。国事到达这种地步,还敢谬引那些用兵不祥的邪说,以应付圣上的查问。近来由于都城有警,严嵩秘密将接受的贿财输运回乡。大车数十乘,楼船十多艘,水陆载道,骇人耳目。又结交已被夺职的总兵官李凤鸣金二千两,让他镇守蓟州;接受因年老被废的总兵官郭琮金三千两,让他督按漕运。诸如此类事情,数不胜数。全朝文武百官没有不感慨愤怒的,但是没有人敢于抵牾他们。这是因为官员内外盘结,上下比周,积久而形成此情。严嵩之子严世蕃又凶狡成性,擅自执掌父权。凡诸司有所奏请,必定先请示他们父子,然后才敢向陛下奏闻。陛下怎能全部知晓这些事呢?
严嵩的权势,足以假他人之手落井下石,机谋足以先发制人,势利足以广交自固,文词便捷足以掩罪饰非。而他精悍警敏,善于揣摩,又足以趋利避害;他的弥缝缺失,私交亲密,爱施小恩小惠,巧言令色,又足够结人欢心,钳制他人言语。因此,对那些前后弹劾严嵩的官员,严嵩虽然不能在他们弹劾的时候使他们得祸,但总能因对官员迁升考察的时候暗中报复。比如此前的给事中王晔、陈垲,御史谢瑜、童汉臣等人,当时虽也蒙获宽宥,而今他们在哪里?陛下如果真将严嵩父子罢去,另选忠良之人代替他,那么外患就自然宁息了。[4] |
” |
世宗在看过奏章,颇为感动。然而方士陶仲文向皇上密言称,严嵩是孤立尽忠,而徐学诗乃携私怨报复。世宗大怒,投徐学诗入诏狱。严嵩感到不自安,以退为进,得到世宗慰留。徐学诗终被削籍归里。与叶经、谢瑜、陈绍合称“上虞四谏”。
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起徐学诗为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5]。未上任卒,赠大理寺少卿[6][7]。
著作
[编辑]著有《石龙菴集》、《石龙庵诗草》。
家族
[编辑]曾祖徐徽。祖父徐敩,恩例冠带。父徐子忱,知州。母葛氏。重庆下。兄徐球,教谕;学知;学道;学贤;学礼;学易;学成。弟学颜。
后代
[编辑]有族兄徐应丰,因善书法,擢中书舍人,在无逸殿出勤,洞悉严嵩所为。严嵩怀疑学诗疏出应丰所指,对其打压,数年后以误写科书,在世宗处诋毁,应丰被杖杀。
有孙徐尔一,崇祯时官工部员外郎。
参考
[编辑]-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177卷
- ^ 明实录:世宗实录 ,366卷
- ^ 《明史·卷210》:徐学诗,字以言,上虞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二十九年,俺答薄京师。既退,诏廷臣陈制敌之策。诸臣多掇细事以应。学诗愤然曰:“大奸柄国,乱之本也。乱本不除,能攘外患哉?”
- ^ 《明史》(卷210):大学士嵩辅政十载,奸贪异甚。内结权贵,外比群小。文武迁除,率邀厚贿,致此辈掊克军民,酿成寇患。国事至此,犹敢谬引佳兵不祥之说,以谩清问。近因都城有警,密输财贿南还。大车数十乘,楼船十余艘,水陆载道,骇人耳目。又纳夺职总兵官李凤鸣二千金,使镇蓟州,受老废总兵官郭琮三千金,使督漕运。诸如此比,难可悉数。举朝莫不叹愤,而无有一人敢抵牾者,诚以内外盘结,上下比周,积久势成。而其子世蕃又凶狡成性,擅执父权。凡诸司奏请,必先白其父子,然后敢闻于陛下。陛下亦安得而尽悉之乎?盖嵩权力足以假手下石,机械足以先发制人,势利足以广交自固,文词便给足以掩罪饰非。而精悍警敏,揣摩巧中,足以趋利避害;弥缝缺失,私交密惠,令色脂言,又足以结人欢心,箝人口舌。故前后论嵩者,嵩虽不能显祸之于正言之时,莫不假事托人阴中之于迁除考察之际。如前给事中王晔、陈垲,御史谢瑜、童汉臣辈,于时亦蒙宽宥,而今皆安在哉?陛下诚罢嵩父子,别简忠良代之,外患自无不宁矣。
- ^ 明实录:穆宗实录 ,5卷
- ^ 明实录:穆宗实录 ,16卷
- ^ 《明史·卷210》:帝览奏,颇感动。方士陶仲文密言嵩孤立尽忠,学诗特为所私修隙耳。帝于是发怒,下之诏狱。嵩不自安,求去,帝优诏慰谕。嵩疏谢,佯为世蕃乞回籍,帝亦不许。学诗竟削籍。先劾嵩者叶经、谢瑜、陈绍与学诗皆同里,时称“上虞四谏”。隆庆初,起学诗南京通政参议。未之官,卒。赠大理少卿。初,学诗族兄应丰以善书擢中书舍人,供事无逸殿,悉嵩所为。嵩疑学诗疏出应丰指,会考察,属吏部斥之。应丰诣迎和门辞,特旨留用,嵩恚益甚。居数年以误写科书谮于帝,竟杖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