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台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明
第5任国立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
任期
2013年8月1日—2017年7月31日
前任邓中坚
继任邱稔壤
第18任国立政治大学外交系主任
任期
2003年8月1日—2007年7月31日
前任邓中坚
继任姜家雄
个人资料
出生 (1954-11-17) 1954年11月17日69岁)
台湾屏东县屏东市
籍贯江苏省泗阳县
国籍 中华民国
居住地 台湾
专业国际关系、西洋外交史、国际政治理论争辩、道德规范与国际关系、亚太安全情势分析、中共的国际地位、韩国现势、危机处理、全球治理、公共外交、领导统御
学历
经历

李明(1954年11月17日),字锡光中华民国(台湾)著名国际安全学者、前外交官台湾云林县北港镇人,生于屏东县屏东市,籍贯江苏省泗阳县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立政治大学东亚所硕士国立政治大学东语系学士,拥有指导学生共有多达十位国军将领的纪录,现任中韩文化基金会监察人、二十一世纪基金会顾问、国立政治大学Taiwancss顾问、国立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韩研中心主任、国立金门大学讲座教授,曾任国立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国防部国防报告书咨委、外交部政策论坛计划主持人、韩国庆南大学朝鲜语경남대학교延世大学访问学者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吉林大学访问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中政会理事、国关学会理事、韩研学会理事长、中韩文化基金会监事、中美文经协会秘书长、国立政治大学外交系主任、国立政治大学学务处课活组长、国立政治大学国关中心合交组长、行政院新闻局三等秘书荐任七职等)、外交部外交领事人员讲习所学员。

学历[编辑]

专书[编辑]

  • 李明,2020。 《两韩竞合与强权政治》。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 李明,1998。 《南北韩政经发展与东北亚安全》。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 李明,1992。 《中日两国与亚太政经发展》。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 李明,1990。 《世界各国主要政党内部运作之研究》。台北:正中书局。

期刊论文[编辑]

  • 1. 李明(2023)。尹锡悦发布韩版“印太战略”:中等强国的艰难抉择。展望与探索,21:2,页9-16。
  • 2. 李明(2020)。中美对抗:“新冷战”还是“新冲突”?。全球政治评论,72,页1-7。
  • 3. 李明(2019)。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全球政治评论,68,页31-50。
  • 4. 李明(2019)。川金二会后的东北亚局势。展望与探索,17:4,页1-9。
  • 5. 李明(2017)。川普政府因应北韩挑衅捉襟见肘。展望与探索,15:9,页14-20。
  • 6. 李明(2015)。2016年台湾总统大选的美国因素。亚洲研究,71,页195-219。
  • 7. 李明(2013)。北韩的政局与东北亚安全。亚洲研究,67,页41-84。
  • 8. 李明(2013)。北韩核武发展与东北亚国际政治变局。中华战略学刊,102:冬,页22-48。
  • 9. 李明(2013)。朴槿惠与奥巴马高峰会:成果与评价。战略安全研析,97,页60-70。
  • 10. 李明(2013)。奥巴马政府的朝鲜半岛政策(2009~2012年)。远景基金会季刊,14:2,页1-52。
  • 11. 李明(2013)。朴槿惠政府面对课题与政策蠡测。战略安全研析,93,页50-58。
  • 12. 李明(2013)。朴槿惠胜选与未来周边国际安全。全球政治评论,41,页1-6。
  • 13. 李明(2009)。北韩核试爆后的东北亚安全情势。战略安全研析,51,页14-18。
  • 14. 李明(2009)。北韩大动作与奥巴马的回应。战略安全研析,49,页37-40。
  • 15. 李明(2009)。书评:Michael Mandelbaum [迈可.曼德鲍], Democracy's Good Name: The Rise and Risks of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Form of Government [民主的好名声:今世最风行政府之兴起与风险]。台湾民主季刊,6:1,页207-212。
  • 16. 李明(2008)。李明博就职后的两韩关系。战略安全研析,40,页29-32。
  • 17. 李明(2008)。韩国总统大选结果初探。战略安全研析,33,页6-8。
  • 18. 李明(2007)。六方会谈共同文件与北韩终止核武计划。战略安全研析,31,页38-41。
  • 19. 李明(2007)。朝鲜战争期间的美国对华政策。国际关系学报,23,页57-90。
  • 20. 李明(2006)。北韩试射导弹与韩国的回应。战略安全研析,16,页10-14。
  • 21. 李明(2005)。对第四次朝核六方会谈结果的思考。战略安全研析,6,页31-34。
  • 22. 李明(2004)。现阶段中共与北韩关系及其对东北亚安全之影响。韩国学报,18,页211-224。
  • 23. 李明(2004)。朝鲜半岛情势观察。韩国学报,18,页48-50。
  • 24. 李明(2001)。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KEDO)之运作和限制。国际关系学报,16,页93-127。
  • 25. 邱坤玄、刘德海、金重远、吴心伯、曹国琪、李明、石源华(2001)。两岸三地“东北亚国际关系”学术研讨会。亚洲研究,40,页333+335-358。
  • 26. 李明(2001)。朝鲜半岛四边会谈的功能与限制。亚洲研究,40,页44-69。
  • 27. 李明(2000)。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动向与挑战。远景季刊,1:2,页173-201。
  • 28. 李明(1999)。韩国对外援助:经验与前瞻。国际关系学报,14,页1-17。
  • 29. 李明(1998)。冷战结束后中共与巴基斯坦军事合作之研究。国际关系学报,13,页65-95。
  • 30. 李明(1998)。韩国经济现代化与全球化:经验和前瞻。韩国学报,15,页165-197。
  • 31. 李明(1997)。争取邦交国与两岸关系之研究。国际关系学报,12,页55-87。
  • 32. 李明(1996)。中共军备转移与外交政策关系之研究。国际关系学报,11,页49-100。
  • 33. 李明(1996)。金正日接班前景与北韩政局。亚洲研究,19,页60-79。
  • 34. 李明(1996)。韩国政治民主化之经验与难题。韩国学报,14,页201-221。
  • 35. 李明(1995)。东北亚新经济秩序和中韩两国的角色。韩国学报,13,页169-181。
  • 36. 李明(1995)。后冷战时期中共对于东南亚之研究与教学。国际关系学报,10,页55-77。
  • 37. 李明(1995)。北韩领导权转移和两韩关系。问题与研究,34:2,页32-41。
  • 38. 李明(1994)。冷战后的中华民国与日韩关系。理论与政策,9:1=33,页15-27。
  • 39. 李明(1994)。世界新秩序下中共对亚细安之外交政策。国际关系学报,9,页139-168。
  • 40. 李明(1993)。如何加强中韩两国之文化学术交流。韩国学报,12,页183-192。
  • 41. 李明(1993)。从冷战时期北韩政经动向和亚太地区安全。国际关系学报,8,页55-79。
  • 42. 李明(1980)。南北韩之对立与和战问题。东亚季刊,12:1,页131-148。

指导硕、博士论文[编辑]

  • Lenka Meluzínová, 2020. 美国对中共在太空挑战的回应: 2012-2020。
  • 张子鸿,2015。我国国舰国造政策分析:1978-2015。
  • 黄秀兰,2013。行政机关知识管理应用之探讨─以内部控制实施观点为例。
    • 与吴琼恩共同指导。
  • 郭昕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3。国际水资源竞合之研究。
  • 陈麒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2。联盟的本质:解释后冷战时期的北约存续。
  • 唐启伟,2012。从南海声索国争端经验探讨我国的南海军事战略
  • 阮甫宽,2012。中台日防空识别区现状与钓鱼台争议解决可能性之研究。
  • 康硕浩,2010。South Korea's Best Strategy Against China: US Ballistic Missle Defense英语Missle Defense.
  • 许永乐,2010。中国大陆军事外交英语Defence diplomacy之研究。
  • 简铭仪,2010。日本自卫队海外派兵日语自衛隊海外派遣行动之研究。
  • 谢佳振,2009。德国海外派兵政策:1991-2009。
  • 张德慧,2008。美日强化安保体制之发展与意义。
  • 方玥雯,2008。北韩核武研发与东北亚安全:2002-2007。
  • 宋玉莲,2008。第二次北韩核武危机中共扮演角色之研究。
  • 曹立平,2008。中共区域反恐外交之研究─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
  • 钱宗旺,2008。军事危机管理机制:大陆与台湾之比较。
  • 傅茂田,2008。2008年政党轮替论我国国防战略转变研究。
  • 黄长泰,2007。911事件后小布希政府中东政策:文明冲突论之观点。
  • 郭力中,2007。中共海军外交政策与实践之研究。
  • 姜振中,2006。美军全球驻地检讨对东北亚安全之影响。
  • 江定慧,2006。P-3C机与台海防卫。
  • 蔡馥仰,2006。美国因应国际恐怖主义之对策研究。
  • 郑智元,2006。九一一事件对亚太区域安全理念之影响。
  • 吕筱云,2006。九一一事件后美国中亚外交政策之转变:由地缘政治角度分析。
  • 徐相文,2006。毛泽东与朝鲜战争:介入背景、决策过程和动机。
  • 高甯松,2005。特种作战部队之运用:美中台个案研究。
  • 白永成,2005。台海两岸军事互信机制之建构─两岸划设“非军事区”之探讨。
  • 孙弘鑫,2005。美国克林顿政府的朝鲜半岛安全政策:从薄富尔的“行动战略”理论分析。
  • 崔进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5。冷战后强制外交在国际冲突的运用。
  • 陈松培,2005。中共改革开放后之对外经济援助。
  • 游静雯,2005。冷战后中国人权之发展--兼论中美关系中之人权问题。
    • 与朱新民、王高成共同指导。
  • 黄浩,2005。两次波斯湾危机布希政府危机处理之比较。
  • 吕筱元,2005。九一一事件后美国中亚外交政策之转变:由地缘政治角度分析。
  • 鲍洪祥,2005。冷战结束后印度战略安全与海军发展。
  • 赖德明,2005。小布希政府亚太战略与东北亚安全:2001-2004。
  • 杨名豪,2005。中共“新安全观”下的朝鲜半岛外交政策:以“六方会谈”为例。
  • 尹台生,2004。我国因应船员执业证书国际公约修正案之研究:政策论证之分析。
  • 马博元,2004。外交政策评估研究—美国智库与我国对美外交。
  • 马南屏,2004。从国家安全战略观点来看中国大陆西部大开发
  • 陈光炳,2004。中共在北韩核武危机之角色。
    • 与刘徳海、张中勇共同指导。
  • 蔡显炎,2004。六方会谈与东北亚区域安全。
  • 李胜龙,2004。美国军队与媒体关系研究:以两次波斯湾战争为例。
    • 与姜家雄、黄深勋共同指导。
  • 南慧瑄,2004。从军事专业主义英语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的角度探讨改革开放后的中共军队与党军关系。
  • 田金丽,2004。“超限战”战略想定之研究。
  • 张翊国,2004。美国“自由伊拉克行动”军事战略研究。
  • 陈双环,2004。当前中华民国反恐对策之研究。
  • 陈昇,2004。反恐时期美中台三角关系:2001~2003。
  • 欧阳文山,2004。后冷战时期北韩研发核武之意义与影响:1993—2003。
  • 李怡,2003。中共“新安全观”与北约扩展─中亚地缘政治之考量。
  • 缪宏昌,2003。恐怖主义与现代战争
  • 李安景,2003。中华民国国防政策与兵力规划研究。
  • 锺智辉,2003。冷战结束后中共陆军现代化之研究。
  • 刘必栋,2003。911事件后美国危机处理与相关机制运作之研究。
  • 郝以知,2002。推动两岸信心建立措施之研究。
  • 穆仁国,2002。美日1997年签订防卫新指针后之东北亚安全新趋势。
  • 张绍华,2002。冷战后中共军事思想
  • 郑舜元,2002。跨世纪日本防卫武力整建战略涵意之研究。
  • 游永中,2002。冷战后中国大陆国际政治格局理论建构之研究。
  • 许志吉,2002。中共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之政策。
  • 林季蓉,2002。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组织及其运作之研究。
  • 徐柏峰,2001。危机处理之研究:1995-1996年台海危机个案分析。
  • 傅有敏,2000。后冷战时期北韩核武导弹发展与东北亚安全:1991-1999。
  • 马博元,2000。NATO对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战争中之危机决策研究。
  • 徐柏峰,1999。美国政府危机处理之组织运作模式-以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机为例。
  • 郭晓晔,1996。北韩核武危机与克林顿政府因应策略分析(1993-1994)。
  • 姚金祥,1994。中共对朝鲜半岛外交政策转变之分析(1983~1992年)。
  • 卞金峰,1990。美韩关系之研究(1979-1990)—小国大国之权力互动。

参考资料[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23-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2). 
  2. ^ 存档副本. [202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8). 
  3. ^ 存档副本. [202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4. ^ 存档副本. [202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9). 
  5. ^ 存档副本. [202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1). 
  6. ^ 存档副本. [202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1). 
  7. ^ 存档副本. [202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1). 
  8. ^ 存档副本. [202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