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火炉壁的女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71 – “火炉壁的女孩”
异世奇人》剧集
庞巴度夫人遭发条橙制伏
演员
其他
制片
编剧史蒂芬·莫法特
导演伊云·罗兰兹
剧本编辑海伦·雷娜
制片人菲尔·歌连臣
执行制片拉塞尔·T·戴维斯
祖利亚·加德纳
制作代码2.4
系列系列2
长度45分钟
首播日期2006年5月6日
剧集时序
← 前作 后作 →
校园时代 赛博人的崛起
异世奇人故事列表

火炉壁的女孩〉(英语:The Girl in the Fireplace)是英国科幻电视剧异世奇人第2季的第4集,2006年5月6日在BBC One首播。本集由史蒂芬·莫法特编剧,并由伊云·罗兰兹担当导演。演员方面,除了固定班底——饰演博士大卫·田纳特和饰演罗斯·泰勒英语Rose Tyler比莉·派佩外,还有饰演米基·史密夫英语Mickey Smith洛尔·克拉克及扮演庞巴度夫人索菲亚·迈尔斯也是主演。

这集讲述博士等人到来一部51世纪的太空船,却发现这儿空无一人,并有一个能通住18世纪的火炉壁。在18世纪,博士结识到庞巴度夫人,并协助她击退想要她的命的外星生物。最终,这集共吸引790万人收看,并取得正面的评价。同时,这集还夺得雨果奖最佳戏剧呈现(短片)奖。

剧情[编辑]

博士、泰勒和米基步出TARDIS,发现正身处一部51世纪的太空船上,但奇怪的是,这部太空船空无一人。随后,博士更在太空船上发现一个18世纪的火炉壁。穿过这火炉壁,博士来到1727年一个女孩的房间。女孩自称为雷内特(Reinette),又指床下一直躲藏着古怪的东西。博士赫然发现这些古怪的东西是“发条橙”—一种人形身上有多个齿轮的外星生物。然而,博士不解“发条橙”为何会对这女孩感到兴趣。回到太空船,博士告诉泰勒和米基火炉壁是一道能通住指定地点和时间的“时间窗”,并叮嘱二人须多加提防“发条橙”。

之后,博士再次返回雷内特的房间,发现她已长大成人,二人久别重逢,深情一吻。此时,雷内特被路易十五的下人叫走。原来,雷内特正是路易十五的情妇庞巴度夫人。博士再次回到太空船,泰勒发现船上还有其它“时间窗”能穿越庞巴度夫人身处的时代。奇怪的是,虽然“发条橙”多次埋伏庞巴度夫人,却从未对她不利。博士猛然想到个中之故:“发条橙”骑劫了太空船,并杀光了所有船员,岂料船员都是太空船零件的一部分。没有了这些零件,太空船动弹不得,成为了无用的废铁。为重新启动太空船,“发条橙”计划取得庞巴度夫人的脑部。但是,考虑到庞巴度夫人的脑部尚未完全成熟,使“发条橙”一直未对她下手。

未几,博士发现庞巴度夫人的脑部将于37岁时完全成熟。转眼间,庞巴度夫人已到37岁。当晚,“发条橙”展开攻势。博士闻之,随即从“时间窗”救走庞巴度夫人,又把所有“时间窗”关闭。“发条橙”有见已无法得到庞巴度夫人,又无法从“时间窗”回到太空船,只好自尽。庞巴度夫人对博士表示尽管“时间窗”已被关闭,但她知道凡尔赛宫尚有一个窗可用——火炉壁。于是,博士回到太空船后再通过“时间窗”,希望能找到庞巴度夫人。可是,当博士来到之时,她已离世七年,这让博士大为难过。最后一幕,镜头拍著太空船的外部,这船正是名为庞巴度夫人号。

制作[编辑]

剧本创作[编辑]

〈火炉壁的女孩〉的概念取自于《浪荡公子》,一部以18世纪为背景的BBC电视剧。此剧的编剧正是《异世奇人》的执行制作人拉塞尔·T·戴维斯。戴维斯指他对18世纪感到兴趣,在收集有关的资料时他认识到庞巴度夫人,并深被这历史人物吸引。为此,戴维斯希望创作一部关于她发明土耳其行棋傀儡的作品[1]史蒂芬·莫法特后来被邀请编写剧本,伊云·罗兰兹也在不久后被委任为导演。

戴维斯在《独立报》的访问中表示这集“显示是关于博士的爱情故事……美丽而平淡,同时还想道出时间领主与一女子恋爱时泰勒的反应”[2]。莫法特又解释尽管剧情上的安排有所不同,剧本是受到奥黛丽·尼芬格的《时空旅人之妻》启发[3]。此外,莫法特在最初设计“发条橙”时打算用假发盖着他们的脸,但这提案被制片人菲尔·歌连臣英语Phil Collinson以不利拍摄而遭到反对[1]。最终,剧组为“发条橙”戴上狂欢节面具[1]

拍摄[编辑]

《火炉壁的女孩》于2005年10月12日至27日间拍摄[1]。庞巴度夫人的房间和客厅取景自威尔士纽波特特雷迪加宅第英语Tredegar House,奥尔斯特的利格拉厅英语Ragley Hall则充当剧中的舞厅[4]。至于太空船的戏则是拍摄于纽波特的录影厂[1]

另外,为拍摄此剧,剧组借来了两匹马﹕一匹出现在太空船上,另一匹则在舞厅内[5]。据《异世奇人解密》表示,阻于拍摄角度问题,博士骑马勇救庞巴度夫人的一幕并非真的在舞厅内拍摄,而是在色键前拍摄后合成的[6]。同时,本身骑在马上的并不是大卫·田纳特,而是一名特技演员[7]

发行和反响[编辑]

《火炉壁的女孩》2006年5月6日在英国BBC One首映,当晚共有790万人通过电视收看这集,欣赏指数为84分[1]。该集入围了星云奖的最佳剧本奖[8],并夺得雨果奖最佳戏剧呈现(短片)[9]

这集还取得好评。IGN在10分为满分下给了这集8.8分,盛赞田纳特和迈尔斯出色的表现使得这集“非常感人”,并指这集可能是整个系列中最好的一集。不过,该杂志认为如莫法特能解释为何博士不在庞巴度夫人死前利用TARDIS见她一面会有更好的效果[10]。《Metro》认为“发条橙”是《异世奇人》中最令人难忘的怪物[11],而《卫报》则指这集是新版《异世奇人》中最精彩的一集[12]。《偏锋杂志》表示这集打破了旧版《异世奇人》的框架,令这长寿的科幻剧进入了“新的里程碑”[13]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Travel): The Girl in the Fireplace. www.shannonsullivan.com.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30). 
  2. ^ Byrne, Clar. Russell T Davies: The saviour of Saturday night drama. The Independent. 2006-04-10 [2006-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 
  3. ^ Johnston, Garth. Steven Moffat, Executive Producer of Doctor Who. Gothamist. 2011-04-21 [2011-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8). 
  4. ^ The Girl In The Fireplace locations guide. Wales, UK: BBC. [200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5). 
  5. ^ Doctor Who – Fact File – Episode 4: The Girl in the Fireplace. BBC.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6. ^ Narrator: Mark Gatiss. Script to Screen. Doctor Who Confidentia]. 第2季. 第4集. 2006-05-06. BBC Three. 
  7. ^ Clarke, Noel; Moffat, Steven. The Girl In the Fireplace Audio Commentary (MP3). BBC. [2008-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8. ^ 2006 Final Nebula Award Ballot.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Writers of America. [2007-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22). 
  9. ^ 2007 Hugo Awards. 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 2007-09-01 [2007-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8). 
  10. ^ Haque, Ahsan. Doctor Who: "The Girl in the Fireplace" Review. IGN. 2006-10-23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11. ^ Doctor Who’s Matt Smith: Steven Moffat has ‘written his best script yet’. Metro. 2010-09-27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12. ^ Martin, Daniel. Doctor Who: Matt Smith makes debut. The Guardian. 2010-03-18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6). 
  13. ^ Ruediger, Ross. Doctor Who, Season Two, Ep. 4: "The Girl in the Fireplace". Slant Magazine. 2006-10-20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7).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