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筑波级巡洋战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筑波级巡洋战舰
つくばかたじゅんようせんかん
概观
舰种装甲巡洋舰战斗巡洋舰
舰名出处日本山名
拥有国 大日本帝国
前型春日级巡洋舰
次型鞍马级巡洋战舰
同型筑波生驹
数量2
动工1905年~1908年
完成筑波:1907年1月14日
生驹:1908年3月24日
结局筑波:因弹药库殉爆而沉没
生驹:解除武装后拆解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13,970吨
满载排水量15,600吨
全长舰体全长:137.2米
垂标间距:134.1米
全宽22.9米
吃水7.9米
动力宫原式混烧锅炉20座
4汽缸三段膨胀蒸汽引擎2具
2座2轴推进
功率理论:20,500匹
实际:22,670~23,260匹
最高速度理论:20.5节
实际:20.4~21.6节
乘员820人
武器装备2 × 305毫米45倍径双联装舰炮
12 ×152毫米副炮
12 ×120毫米单装炮
4 ×QF12磅炮
3 ×鱼雷发射管
装甲水线装甲带:102~178毫米
甲板:38~51毫米
炮塔:152~244毫米
炮座:178毫米
司令塔:208毫米
水密舱壁:25毫米

筑波型巡洋战舰つくば)是20世纪初期隶属于大日本帝国海军装甲巡洋舰舰级,同级舰共两艘,分别为筑波号生驹号。该级战舰于1904年至1905年间日俄战争时开始建造,而其设计思维很大程度受到日本海军于该战争中的经验所影响。然而,英国皇家海军筑波号巡洋战舰完工后一年便发展出了战斗巡洋舰,导致筑波号与其姊妹舰生驹号因速度较英军与稍后的德军舰艇慢、装甲亦较为薄弱而立刻变得过时。尽管如此,大日本帝国海军仍于1912年将该级舰改列为巡洋战舰

两艘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均因未能成功猎捕德意志帝国海军布署于东亚的东亚分舰队而未做出太多贡献。于稍后的战争中,两艘舰均被转为训练舰。筑波号于1917年因弹药库意外殉爆而毁损,随后被拆解;其姊妹舰生驹号则依《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而于1922年被解除武装,后亦于1924年被解体。

背景

[编辑]
side and top view diagrams of the ship
1915年的《布雷西海军年鉴》中所展示的筑波型巡洋战舰右视及俯视图;阴影部分为装甲布置。

1904年3月间,日俄战争爆发后约一个月,日本国会核准了一项暂时性的特别预算案,拨给了48,465,631日元与1904年战争海军装备补充计划,用以建造两艘战舰与四艘装甲巡洋舰,同时还有一些其他小型舰艇。四艘装甲巡洋舰中即有两艘成为日后的筑波型巡洋战舰。[1]

1904年8月间爆发的黄海海战使大日本帝国海军学到了宝贵的经验;当时的俄罗斯帝国海军战舰主炮已有能力自战前原先被认为射程过远的距离外开火,因此日本海军决定为新一代的舰艇配备12英寸(305毫米)的大口径主炮。这种口径的主炮已大大超越了日本海军现役所有级别的装甲巡洋舰的主炮口径。[2]日本海军在战术策略上的转变也合理化了装备大口径火炮的选择,因为巡洋舰现在也要负担追击敌军装甲巡洋舰的任务。[3]筑波型装甲巡洋舰在建造完成后短暂成为当时世界上火力最为强大的现役装甲巡洋舰,但是不久后即被英国的无敌级战斗巡洋舰超越。[4]筑波型巡洋战舰同时也是第一艘完全由日本本土船厂设计并建造的主力舰。[3]

设计与概述

[编辑]

筑波型巡洋战舰的设计与英国的克雷西级装甲巡洋舰十分相似,不过前者比后者重上1780公吨。筑波级的船体较短,船身较宽,但其船体布局与武装配置却与克雷西级几乎如出一辙。由于采用输出功率强劲的宫原式混烧锅炉,筑波型的锅炉虽然从克雷西级上的30座减至20座,但却仍能保持相同的速度。锅炉的减少也使推进动力装置的长度得以缩减,进而腾出空间以安装更大口径的主炮与弹药。[5]

筑波型的舰体全长为137.2米,垂标间距为134.1米,舰宽22.9米,普通吃水深度为7.9米。普通排水量为13,750长吨(13,970公吨),满载排水量则为15,400长吨(15,600公吨);[6][7]稳心高度为1.34米。[8]舰上官兵共计820人。[7]

筑波型巡洋战舰使用两具4汽缸三段膨胀蒸汽引擎,每具引擎均带动一支传动轴。引擎所需的蒸气来源由20座宫原式混烧锅炉提供,其工作压力可达16.8 kg/cm2 (1,648 kPa; 239 psi)。[9]两具引擎的总指示马力可达20,500匹(15,300千瓦),使筑波级达到20.5的理论极速(38公里/小时;23.6英里/小时)。在海上测试时,筑波型装甲巡洋舰达到了20.4至21.6节的最大速度(37.8~40公里/小时;23.5~24.9英里/小时),引擎的总指示马力输出更是达到了22,670至23,260匹(16,910~17,340千瓦)。[7]筑波型巡洋战舰亦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所属军舰中,第一艘以在煤炭上泼洒重油来增加马力输出的战舰[9],舰上亦携带了1,942公吨的煤炭与160公吨的重油。[7]

武装

[编辑]

筑波型装甲巡洋舰装备了4门45倍径12英寸第41年式舰炮。主炮被安装于两个由液压驱动的双联装炮塔中,前后各一具炮塔。主炮的俯仰角分别为−3°与+23°。虽然理论上主炮仰升至+13°时仍可正常装填,但通常而言装填时船员均会将主炮降至+5°的位置。[10]主炮可发射386公斤的炮弹,炮口初速为850米/秒[11]穿甲弹的最大射程为22,000米。[12]筑波型的次要武装为12门安装于中段甲板的45倍径152毫米火炮。其中有八门炮因安装位置与水线过于接近,因此当海象不佳时即无法使用。[13][14]副炮可发射重达45.4公斤的穿甲弹,炮口初速为825米/秒。[15]

筑波型另外备有4.7英寸第41年式速射炮12门,用以防备鱼雷快艇的攻击。其中四门安装于舰艏与舰艉,其余8门则平均分布在上层甲板中,并有炮盾保护。[16]这些火炮可发射重达20.4公斤的穿甲弹,炮口初速为660米/秒。[17]筑波级同时还装备了4门40倍径QF12磅炮;[18]其炮弹重达5.7公斤,炮口初速为719米/秒。筑波级亦配有三具鱼雷管,两舷侧与舰艉各一具。筑波号上的所有鱼雷管与生驹号的舰艉鱼雷管直径均为457毫米。不过,生驹号的舷侧鱼雷管直径为533毫米。[16]

装甲

[编辑]

为了降低满载排水量并维持与前级装甲巡洋舰相同的速度,筑波型装甲巡洋舰的装甲与早期的装甲巡洋舰厚度相仿,但装甲布局较为先进。水线装甲带靠近主炮炮塔处的的渗碳装甲厚达178毫米,不过炮塔前后两端的装甲仅有102毫米厚。炮座处装甲厚达127毫米。水线装甲带在舰艉与主炮炮座相连,其间并有一个水密隔舱将其区隔。舰艏无水密隔舱的设计与舰艉水密隔舱厚度不足是筑波型巡洋战舰在防护力上严重的弱点。[19]

炮塔正面装甲厚达244毫米,侧面装甲厚达229毫米,塔顶装甲则为38毫米厚。主炮炮座的装甲厚达7英寸。装甲甲板的厚度则为1.5英寸至2英寸不等。前司令塔侧面装甲厚达203毫米,塔顶装甲为3英寸厚。[20]

同级舰

[编辑]
舰名 命名依据 建造者[2] 铺设龙骨 下水[2] 竣工[2]
筑波号 筑波山[21] 吴市海军工厂 1905年1月14日 1905年12月26日 1907年1月14日
生驹号 生驹山[22] 1905年3月15日 1906年4月9日 1908年3月24日

建造与服役历史

[编辑]

横须贺海军工厂在建造军舰上拥有全日本国内最丰富的经验,但大日本帝国海军因惧怕该厂受当时正由波罗的海前往太平洋的俄罗斯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攻击,因此决定由较为隐密的吴市海军工厂负责建造筑波型装甲巡洋舰。不过,由于吴市海军工厂建造军舰的经验不足,且主要业务是负责军舰的修复与拆解,因此日本海军将有经验的工人自横须贺经铁路运往吴市以加速建造进程。筑波号在当时新建成的3号船架滑道铺设龙骨;生驹号则于2号船架滑道铺设龙骨。这两艘巡洋舰比日本此前建造过最大的船舰还要大上两倍,即排水量达4,285公吨的桥立号防护巡洋舰。筑波号的建造工程被列为高度优先,该舰并于2年内即建造完成。生驹号则晚了一年才竣工,这是因为该舰铺设龙骨不久后战争即告结束,从而减少了快速造舰的压力。此外,生驹号的船架滑道起先没有任何起重机或吊杆可吊运重物,直至厂方临时建造出电力驱动的人字吊架后,问题才有所改善。两艘舰的建造进度均因钢板与铆钉匮乏而稍受迟延;这两样材料均须自美国进口。[23]

低速行进中的筑波号,最晚摄于1913年以前。

可能是由于建造速度过于迅速,筑波号存在着许多缺陷。[7]在其竣工不久后的1907年,该舰起程前往美国参与五月于詹姆斯镇举办的詹姆斯镇海军博览会。[24]该舰随后前往欧洲,并于接下来数个月内停泊于各个欧洲港口进行访问。[25][26]当在英国进行访问时,筑波号安装了维克斯射控系统,并可精确测量各门主炮的射击数据,藉以供枪炮士官作为校准依据。[16]生驹号亦于1910年7月间访问英格兰。[27]

筑波型装甲巡洋舰于1912年被重新归类为战斗巡洋舰[2]约于1913年至1914年间,主甲板上的6英寸火炮被移除,并被重新装至上层甲板上;原安装于上层甲板的4.7英寸火炮则被移除。自此,筑波型的6英寸火炮总数来到10门,4.7英寸火炮则为8门。[14]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后不久,筑波号被编入第一南海分舰队并负责搜索于太平洋活动的德意志帝国海军东亚分舰队[28]同年10月7日,该舰占领了加罗林群岛中的波纳佩岛[29]生驹号后于11月间加入第1南海分舰队,随后即于12月被调往斐济[30]筑波号于1916年被重新编制为火炮训练舰。1917年时,两艘舰均被编入第2分舰队[31];不过筑波号不久后即于1月14日因弹药库殉爆而沉没,并造成305名官兵死亡;其残骸不久后即被打捞上岸并拆解。[2]

生驹号则于1918年成为训练舰[31],其武装亦于次年被两门第3年式8公分40倍径防空炮取代。该舰于1921年被重新归类为甲级巡洋舰,后于1922年被解除武装以符合《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1924年11月该舰被解体。[7]


脚注

[编辑]
  1. ^ Itani, Lengerer & Rehm-Takahara, pp. 53–54
  2. ^ 2.0 2.1 2.2 2.3 2.4 2.5 Gardiner & Gray, p. 233
  3. ^ 3.0 3.1 Itani, Lengerer & Rehm-Takahara, p. 55
  4. ^ Evans & Peattie, p. 159
  5. ^ Itani, Lengerer & Rehm-Takahara, p. 64
  6. ^ Itani, Lengerer & Rehm-Takahara, p. 54
  7. ^ 7.0 7.1 7.2 7.3 7.4 7.5 Jentschura, Jung & Mickel, p. 77
  8. ^ Itani, Lengerer & Rehm-Takahara, pp. 57–58
  9. ^ 9.0 9.1 Itani, Lengerer & Rehm-Takahara, p. 73
  10. ^ Itani, Lengerer & Rehm-Takahara, pp. 64, 67, 79
  11. ^ Friedman, p. 272
  12. ^ Itani, Lengerer & Rehm-Takahara, p. 67
  13. ^ Friedman, p. 276
  14. ^ 14.0 14.1 Itani, Lengerer & Rehm-Takahara, p. 68
  15. ^ Friedman, pp. 90, 276
  16. ^ 16.0 16.1 16.2 Itani, Lengerer & Rehm-Takahara, p. 71
  17. ^ Friedman, p. 278
  18. ^ Silverstone, p. 314
  19. ^ Itani, Lengerer & Rehm-Takahara, pp. 72–73
  20. ^ Itani, Lengerer & Rehm-Takahara, pp. 67–68, 72–73
  21. ^ Silverstone, p. 338
  22. ^ Silverstone, p. 331
  23. ^ Itani, Lengerer & Rehm-Takahara, pp. 56–57
  24. ^ Yarsinske, p. 125
  25. ^ "Japanese Cruisers Leave".
  26. ^ "King Victor Emmanuel Received".
  27. ^ "Honouring an Exhibition".
  28. ^ Corbett, I, p. 290
  29. ^ Peattie, pp. 62–63
  30. ^ Hirama, p. 142
  31. ^ 31.0 31.1 Preston, p. 191

参考资料

[编辑]
  • Corbett, Julian. Naval Operations to the Battle of the Falklands. History of the Great War: Based on Official Documents I 2nd, reprint of the 1938. London and Nashville, Tennessee: Imperial War Museum and Battery Press. ISBN 0-89839-256-X. 
  • Evans, David & Peattie, Mark R. Kaigun: Strategy, Tactics, and Technology in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887–1941.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0-87021-192-7.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One. Barnsley, South Yorkshire, UK: Seaforth.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Gardiner, Robert & Gray, Randal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4. ISBN 0-87021-907-3. 
  • Hirama, Yoichi. Japanese Naval Assistance and its Effect on Australian-Japanese Relations. Phillips Payson O'Brien (编). The Anglo-Japanese Alliance, 1902–192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4: 140–58. ISBN 0-415-32611-7. 
  • Itani, Jiro; Lengerer, Hans & Rehm-Takahara, Tomoko. Japan's Proto-Battlecruisers: The Tsukuba and Kurama Classes. Gardiner, Robert (编). Warship 1992.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2: 42–79. ISBN 0-85177-603-5. 
  • Jentschura, Hansgeorg; Jung, Dieter & Mickel, Peter. Warships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869–1945. Annapolis, Maryland: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1977. ISBN 0-87021-893-X. 
  • Peattie, Mark R. Nan'yō: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Japanese in Micronesia, 1885–1945. Pacific Islands Monograph 4.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2. ISBN 0-8248-1480-0. 
  • Preston, Antony.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I: An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the Battleships of All Nations 1914–1918. New York: Galahad Books. 1972. ISBN 0-88365-300-1. 
  • Silverstone, Paul H. Directory of the World's Capital Ships. New York: Hippocrene Books. 1984. ISBN 0-88254-979-0. 
  • Yarsinske, Amy Waters. Jamestown Exposition: American Imperialism on Parade I.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Arcadia Publishing. 1999. ISBN 0-7385-0102-6.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