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铁铉
铁铉

济南大明湖公园铁公祠铜像


籍贯 河南
族裔 汉化色目人
字号 鼎石
谥号 忠襄、忠定
出生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河南邓州
逝世 建文四年(1402年)十月十七日[1]
京师
配偶 杨氏
亲属 两子一女
出身

铁铉(1366年—1402年),鼎石河南邓州(今邓州市)人,元代色目人后裔,明惠帝时大臣,在靖难之变后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被施以磔刑油炸而死。后人在各地有铁公祠以祀之。南明时,追赠太保、谥忠襄清朝乾隆时谥忠定

生平[编辑]

早年[编辑]

明太祖洪武时期,以太学生授礼科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曾经审理疑案,并迅速破案。明太祖十分高兴,赐其表字为“鼎石”[2]建文初年,铁铉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参政。李景隆率军北伐燕王朱棣时,铁铉督送军饷,从未中断。建文三年(1400年),李景隆兵败白沟河,一人骑马逃往德州,守城将士均望风而溃。铁铉与参军高巍为此感愤,痛哭流涕,自临邑直趋济南,偕同盛庸、宋参军等誓死相守[3]。燕兵进攻德州,李景隆投奔铁铉。德州陷落,燕兵获其储蓄百余万,势头更猛,于是进攻济南。李景隆又大败,往南而逃[4]

抗击燕军[编辑]

五月十五,燕军攻济南,铁铉与盛庸等倚城抵御。朱棣射信入城招降,未果[5]。五月十七日,燕军掘开河堤,放水灌城[6]。铁铉见势不妙,决定派千人诈降[7]。朱棣大喜,燕军将士都为此欢呼。铁铉命勇士埋伏在城墙上,待朱棣进入,便抛下铁板袭击他,并另外设伏断桥。不久失约,朱棣还未入城,铁板便突然被抛下,朱棣大惊而逃。伏兵暴露,桥在仓促之间也未截断,朱棣策马奔驰而去。朱棣十分气愤,决定使用大炮攻城。铁铉在一些木牌上写了“高皇帝神牌”几个字并挂在城头,燕军只得停止炮击[8]。围城共三个多月,可济南终固守不下。正在当时,平安统兵二十万,打算收复德州,以绝燕兵运饷之路。燕王畏惧,便解围北归[9]

朱棣自起兵以来,进攻真定,二日不下,便舍它而去。唯独认为获得济南便可截断南北通道,就地划疆而守,应天府不难谋取,因此便乘大破李景隆锐气之机,全力以攻,希望一定要攻取济南,但却为铁铉所挫。建文帝闻此大悦,遣官前往慰劳,赏赐金币,封其三世。铁铉入宫拜谢,建文帝又赐宴招待。凡是铁铉的建议都予以采纳。铁铉被提升为山东左布政使[10]。十二月,进升兵部尚书[11]。 建文帝以盛庸代替李景隆为平燕将军,命铁铉参与军务[12][13]。这年冬天,盛庸在东昌大败朱棣,斩其大将张玉。朱棣逃回北平。从此以后,燕兵都由徐州沛县南下,不敢再取道山东[14]

当燕兵日益进逼时,建文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率所部十万前去与铁铉会合,断绝燕兵后路。杨文军至直沽,为燕将宋贵等所败,无一到达济南。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燕军在小河之南与中央军交战,铁铉与诸将时有斩获。双方连战于灵璧,平安等兵溃被擒。之后盛庸也败绩。燕兵渡江,铁铉屯兵淮上,军队也溃败[15]

不屈而亡[编辑]

不久朱棣在南京即位,铁铉兵败被俘,不肯投降,背坐于朝廷之中,辱骂朱棣不止。朱棣命他转身面对自己,铁铉却始终不听话,朱棣一怒之下,命人割下他的耳鼻,他依然不肯回顾。朱棣下令灼烧他的肉后,割下来,并塞入其口中,并问:“好吃么?”铁铉厉声回答:“忠臣孝子之肉,怎么会不好吃呢!”朱棣更生气,于是对他施以磔刑,铁铉至死骂不绝口[16]。铁铉死后,朱棣命人以热油烹炸其尸身,过程中朱棣曾使宦官们用铁棒把尸体架起来,并转向而朝着自己跪拜,但因热油突然溅起,烫伤了许多宦官,只好作罢,遂把铁铉埋葬[17]

身后[编辑]

铁铉之妻杨氏及女儿被没入教坊司,成为官妓,儿子铁福安被发配到广西河池充军,83岁的父亲铁仲名和母亲薛氏被流放海南[18][19][20]

明成祖朱棣虽然对他酷刑,但却对群臣赞其忠义[21]明神宗初,下诏“祀建文朝尽节诸臣与乡”,修铁铉等七位建文忠臣之庙。南明弘光帝时,追赠铁铉为太保,并追谥曰“忠襄”[22]清高宗追谥曰“忠定”。在山东诸地,有诸多“铁公”祠庙,皆是祭奉铁铉。济南大明湖畔建有“铁公祠”,济南人更视其为乡土神或城隍爷闽南人则尊之为王爷神,称方孝孺、铁铉、景清为三府千岁。

参考文献[编辑]

  1. ^ 国朝献征录》(卷38):“时年三十七,十月十七日也。”
  2. ^ 国朝献征录》(卷38):“铁鼎石,名铉,邓州丰和乡人。幼处州校,聪敏迈伦。既入国学,学问益大,除礼科给事中,迁五军都督府断事官。高庙每试以盘根错节,知其能,喜而字之曰鼎石。法司有疑狱未决,多属铉以成。”
  3. ^ 革除逸史》:“五月辛未,景隆自德州潜出,奔济南。癸酉,燕将张信入德州,夺军饷百万,转掠济南。参政铁铉、都督盛庸、参赞高魏自临邑入济南。”
  4. ^ 明史》(卷142):“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石”。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景隆兵败白沟河,单骑走德州,城戍皆望风溃。铉与参军高巍感奋涕泣,自临邑趋济南,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铉。德州陷,燕兵收其储蓄百余万,势益张。遂攻济南,景隆复大败,南奔。”
  5. ^ 明通鉴》(卷12):“燕师遂围济南,铉与庸等乘城守御。王知不可骤克,令射书城中趣降。”
  6. ^ 明太宗实录》(卷6):“辛巳,堤水灌济南城。”
  7. ^ 《明通鉴》卷十二:铉乃佯令守陴(墙头)者皆哭,撤守具,遣千人出城诈降。王大喜,军中懽呼。铉设计,预悬铁板城门上,伏壮士𬮱堵(瓮城)中,候燕王入,下板击之,又设伏,断城外桥以遏归师。
  8. ^ 明通鉴》(卷12):“初,燕王之攻真定也,三日不下,即解兵去。惟自以得济南足以断南北道,即不下金陵,画疆自守,亦足以徐图江、淮,故乘此大破景隆之锐,尽力攻之,期于必拔。不意铉等屡挫其锋,又令守陴者詈燕,燕王益愤,乃以大炮攻城。城中不支,铉书高皇帝神牌,悬之城上,燕师不敢击。”
  9. ^ 明史》(卷142):“铉与庸等乘城守御。燕兵堤水灌城,筑长围,昼夜攻击。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又遣千人出城诈降。燕王大喜,军中皆欢呼。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别设伏、断桥。既而失约,王未入城板骤下。王惊走,伏发,桥仓卒不可断,王鞭马驰去。愤甚,百计进攻。凡三阅月,卒固守不能下。当是时,平安统兵二十万,将复德州,以绝燕饷道。燕王惧,解围北归。”
  10. ^ 革除逸史》:“八月戊申,济南围解。以铁铉为山东左布政使,有功将士姜贵等五十四人升赏有差。”
  11. ^ 明史》(卷111):“十二月任督军。”
  12. ^ 明通鉴》(卷12):“九月,辛未,擢铁铉山东布政使,参赞军务,寻进兵部尚书。封盛庸为历城侯,授平燕将军,以代景隆,都督陈晖、平安副之。诏庸屯德州,平安及吴杰屯定州,徐凯屯沧州,相为犄角以困北平。”
  13. ^ 国朝献征录》(卷38):“当世荣之时,李景隆以败军召还,命历城侯盛庸出印代之。铉趋朝谢恩蒙,赐宴碗肉,几所建白,皆如其言。升山东布政使,不数日拜兵部尚书,参佐盛庸。凡运筹策申军政粮草,主将多倚藉之。”
  14. ^ 明史》(卷142):“燕王自起兵以来,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独以得济南,断南北道,即画疆守,金陵不难图。故乘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帝闻大悦,遣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铉入谢,赐宴。凡所建白皆采纳。擢山东布政使。寻进兵部尚书。以盛庸代景隆为平燕将军,命铉参其军务。是年冬,庸大败燕王于东昌,斩其大将张玉。燕王奔还北平。自燕兵犯顺,南北日寻干戈,而王师克捷,未有如东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复道山东。”
  15. ^ 明史》(卷142):“比燕兵渐逼,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绝燕后。文师至直沽,为燕将宋贵等所败,无一至济南者。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连战至灵璧,平安等师溃被擒。既而庸亦败绩。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16. ^ 明史》(卷142):“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年三十七。”
  17. ^ 明史纪事本末》(卷18):“兵部尚书铁铉被执至京,陛见,背立廷中,正言不屈,令一顾不可得,割其耳鼻,竟不肯顾。爇其肉,纳铉口中,令啖之,问曰:“甘否?”铉厉声曰:“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遂寸磔之,至死,犹喃喃骂不绝。文皇乃令舁大镬至,纳油数斛熬之,投铉尸,顷刻成煤炭;导其尸使朝上,转展向外,终不可得。文皇大怒,令内侍用铁棒十馀夹持之,使北面。笑曰:“尔今亦朝我耶!”语未毕,油沸蹙溅起丈馀,诸内侍手糜烂弃棒走,尸仍反背如故。文皇大惊诧,命葬之。”
  18. ^ 立斋闲录》(卷2):“十月初五日,山东布政司经历司送其家属到京。男福安,十二岁,永乐二年发河池千户所充军;康七,七岁,永乐元年在鞍辔局病故。妻杨氏,年三十五,十月初五日取送教坊司,元年闰十一月初病故。女玉儿,四岁,送教坊司。父仲名,年八十三,母薛氏,并海南安置。六年,故。〈(以上并南京锦衣卫镇抚司监簿。)〉”
  19. ^ 明史纪事本末》(卷18):“妻杨氏并儿女发教坊司,杨氏病死,二女终不受辱,久之,铉同官以闻,文皇曰:“渠竟不屈耶?”乃赦出,皆适士人。”
  20. ^ http://paper.wenweipo.com/2007/09/04/OT0709040009.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亦有可闻:无中生有的铁铉次女诗:“据王世贞《弇州史料》,铁铉被处以极刑后,送教坊司的只有他的妻子杨氏,年三十五,没有提到女儿如何;而《教坊录》载:“永乐十一年本司邓诚奏,有奸恶铁铉家小妮子;奉旨依都由他。”是永乐并没有赦免铁铉的女儿。两说不尽相同,但总归没有什么“嫁得刘郎胜阮郎”的好事。
    鲁迅先生在著名的杂文《病后杂谈》一文中曾分析过所谓铁铉二女诗,指出皆为伪作,他还提出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道:“中国的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的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升平,还粉饰黑暗。关于铁氏二女的撒谎,尚其小焉者耳。”
    游国恩先生曾专门撰文考证此事,结论是“好事者作伪于前,爱奇者传播于后,不仅文人游戏,浸成故实,而暴君罪行,亦得以末减矣”(《游国恩学术论文集.居学偶记.铁氏二女诗》)。”
  21. ^ 罪惟录》:“对群臣言,每称铉忠。”
  22. ^ 爝火录》(卷6):“追补建文死节诸臣赠谥,立祠祀之。……铁铉赠太保,谥“忠襄”。”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国朝献征录·卷之三十八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一百四十二》,出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