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气象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里山气象站
Alishan Weather Station
阿里山气象站
阿里山气象站在台湾的位置
阿里山气象站
在台湾的位置
组织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种类四等气象站
序号46753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
嘉义县阿里山乡中正村东阿里山73-1号
座标23°30′37″N 120°48′18″E / 23.51028°N 120.80500°E / 23.51028; 120.80500坐标23°30′37″N 120°48′18″E / 23.51028°N 120.80500°E / 23.51028; 120.80500
海拔高度2,413.4米
气压计海拔高度2,415.8米
设立1933年 (1933)(日治时期)
网址www.cwb.gov.tw
原台湾总督府气象台阿里山观象所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嘉义县阿里山乡中正村东阿里山73-1号
类型登录等级:嘉义县县定古迹
登录种类:其他设施
详细登录资料

阿里山气象站位于台湾嘉义县阿里山乡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内,为交通部中央气象局所属四等气象测报机构,其坐落在海拔超过2,400米的万岁山北侧,是中央气象局为收集台湾不同海拔高度的气象资料所设置的四座山区气象站(玉山竹子湖,以及日月潭)之一[1],也是开创台湾完整高山气象观测的始祖气象站[2],亦是台湾第十座正规气象观测站[3]

沿革[编辑]

日治时期[编辑]

台湾日治时期台北帝国大学白鸟胜义博士与台湾气象研究会倡议,应针对台湾本岛建立“平地、高山、海洋”陆海空三系统的气象观测网络,并且因应阿里山当地的林业资源开发、地电地壳太阳光波时计空气化学等研究,以及因应当时高空观测设备不足,需取得高空剖面天气资料的国防用途[4],因此于昭和7年(1932年)5月22日台湾总督府择定万岁山北侧山麓海拔2,413米处兴建测候所一座[2]。昭和8年(1933年)3月15日测候所竣工落成,定名为“台湾总督府阿里山高山观象所”,首任所长为伊藤疆目[4],当日下午四时半完成竣工仪式开始观测,开创台湾高山气候观测新里程[2]

昭和12年(1937年)因应台湾总督府台北观测所升格气象台,阿里山高山观象所改隶属在台湾总督府气象台之下,隔年8月1日再改名为“台湾总督府阿里山测候所”[2]

战后至今[编辑]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台湾总督府气象台由台湾省政府成立之对应机构省气象局接收,辖下各地测候所,包含阿里山测候所接收后继续观测,1948年因应气象局降格为气象所,阿里山测候所全衔更改,站名无变更。1965年因气象所重新升格气象局,阿里山测候所全衔二度更改,1971年7月1日省气象局恢复建置为中央,故改称为中央气象局阿里山测候所。1976年依中央气象局附属测站通则改称为交通部中央气象局阿里山气象测站,1989年8月1日改称为交通部中央气象局阿里山气象站至今[2]

2013年1月25日嘉义县政府现勘后划定阿里山气象站为县定古迹[5],因此中央气象局编列新台币四千万元于阿里山阁大饭店对面新建气象站办公厅舍,于2014年5月新站竣工启用。尔后台湾铁路管理局得知阿里山气象站搬迁新站后,因当时接管阿里山森林铁路,计划于阿里山新设员工宿舍与招待所,相中阿里山气象站旧站,但因旧站在第二管制哨区域内,主管之林务局认为若整建为员工宿舍,不相干人员进出频繁,管制不易,且因已列为县定古迹,必须克服文资法等法令限制最终放弃该构想[6]

建筑结构[编辑]

由于日治时期阿里山测候所的战略重要性,日本人对阿里山测候所投入相当规模的资源建站,除了有地上两层楼及地下一层的桧木造办公厅舍,另外还分有甲、乙、丙、丁四种职员宿舍[4],办公厅舍依照台湾建筑会志第四辑第五号资料所呈现,建筑敷地约700坪,建筑坪数约148坪[2]

1960~70年代大量中华民国国军官兵进驻,超过既有测候所建筑负荷而导致部分木造结构毁损拆除。1982年因办公厅舍西侧两层楼腐坏严重,将其拆除并改为覆瓦屋顶[4],原西侧的厕所及厨房迁移到东侧又使得东侧屋身倾斜损坏,1999年921大地震后东侧损坏更加严重。2009年莫拉克台风造成办公厅舍天花板渗漏严重及地下室淹水。2013年中央气象局展开“县定古迹‘原总督府气象台阿里山观象所’先期调查评估”,及2019年“县定古迹‘原总督府气象台阿里山观象所’再利用计划及先期调查评估补充”,其成果报告均认为阿里山气象站建筑因长年高山潮湿与大雨渗漏影响下结构毁损相当严重,故计划准备整修[2]

不过后续因嘉义县政府2013年正式将阿里山气象站规划为县定古迹[3],进行任何翻修都必须依照文资法规定办理,粗估整修经费将超过一亿元,因此气象局最后决定仍以原四千万预算选定阿里山阁大饭店对面0.5公顷土地,整修既有建筑与新建建筑各一栋[7],成立阿里山气象站沼平站区,人员移至新站区办公[2][6]

编制[编辑]

阿里山气象站依据中央气象局四等气象站之编制,配有主任1人、职员3人,以及工友2人,作业方式采轮班制[2]

观测项目[编辑]

地面气象观测[编辑]

阿里山气象站每日清晨5时至夜间21时,逐时观测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降雨强度、日照日射能见度蒸发量、地温、天气现象、云等气象变化。并设有地面气象自动测报系统可提供每分钟之即时观测资料[2]

气象电码制作[编辑]

每三小时将天气观测资料编译成国际气象电码,以提供国际广播之用[2]

气候资料统计[编辑]

每日将天气观测资料统计校对后,回传台北的气象局本部作为长期气候变化观测之依据[2]

地震测报[编辑]

阿里山气象站设有A-900A及A-800两台强震仪,及S-13短周期地震仪,以供地震测报中心分析研判及统计应用[2]

大气物理、化学观测[编辑]

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于阿里山气象站设有自动观测点,监测阿里山地区之放射性污染物,并委由驻站人员定期寄送给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而观测人员亦收集阿里山附近悬浮微粒及雨水作初步酸碱值的量测,以分析大气之成分变化[2]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猫囒山步道. 交通部观光局. [2021-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中文(台湾)).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阿里山氣象站.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2021-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中文(台湾)). 
  3. ^ 3.0 3.1 交通部長葉匡時訪視阿里山氣象站. 交通部. 2014-03-03 [2021-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台灣氣候建築史料調查研究 (PDF). 中央气象局. [2021-12-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5-18) (中文(台湾)). 
  5. ^ 阿里山氣象站古蹟指定現勘. 嘉义县政府. 2013-01-25 [2021-12-21] (中文(台湾)). [失效链接]
  6. ^ 6.0 6.1 谢银仲. 阿里山氣象站5月搬家 古蹟建築將活化.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4-03-04 [2021-12-21] (中文(台湾)). 
  7. ^ 庞清廉. 縣定古蹟 阿里山氣象站盼成觀光新亮點. 中时新闻网. 2014-03-04 [2021-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