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地铁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础条目 地铁属于维基百科技术主题的基础条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城市轨道交通专题 (获评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城市轨道交通(含地铁捷运等)相关主题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跨语言维基专题 (获评丙级
维基百科跨语言维基专题小组确认地铁日语斯洛伐克语维基百科中的典范条目。您可以参考这些语言的维基条目进而改进本条目的中文版。感谢您的参与合作。
 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如果地下铁路也包括地上铁路,那我实在看不出来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什么不同,如果只是两岸的术语差异,那完全应该合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一词,决不是只限于描述中国的地铁,而是用于描述世界各国的同类事物的一个词,基本上就是rapid transit的翻译,凭什么只能用地下铁路来表述世界各国?—鸟甲 2007年9月21日 (五) 06:55 (UTC)[回复]

这里我来阐述一下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和地铁(地下铁路)的涵括范围:
轨道交通运输系统指的是涵括了轻便城市铁路(轻轨)、短途地下铁路(地铁)、有轨电车以及磁悬浮等多种多平面位置的一个概念。
所以地铁是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一部分,怎能合并呢?—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74.208.14.215对话)于2007年12月2日 (日) 08:52加入。
请注意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一文开宗明义的定义:
  1. 必须是大众运输系统
  2. 必须位于城市之内
  3. 必须以电力驱动
  4. 大部分需独立于其他交通体系(如马路和其他铁路)以外
  5. 班次必须密集
但是,这样的定义在其他国家的类似系统并不一定都成立,有许多国家的地铁路线其实与既有的铁路系统并没有办法完全分开,各城市也会依照本身的特性与需求构建适合自己的运输系统。其实我并不支持这两个条目分离,主动将其分开的用户另有其人,我原本的主张只是在条目中并不应该过分强调中国大陆对于该名词的严谨定义与行文不该太过中国中心,并且采用比较广义的定义方式,中国大陆的定义只能当作参考介绍但并不该当作条目的主轴。如果能够符合这样的收录定义并且兼顾各地对于名词使用的习惯的话,我对于条目是否该合并回去是完全抱持乐观其成态度的。—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9月21日 (五) 08:23 (UTC)[回复]
我不知道这个所谓开宗明义的定义来源在哪里,如果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定义,那也只是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那应该建立一个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或者中国大陆城市轨道交通或者中国地铁之类的才对。请参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这里面谈到的城市轨道交通问题完全是世界性的,而不只限于中国。再重申一遍,中文的城市轨道交通一词就是对rapid transit的翻译,这和地下铁路是对rapid transit的翻译一样,而且中国也说地铁,北京地铁官方网站就把北京的rapid transit叫做地铁。它们说的是一回事儿,就像Internet大陆叫互联网台湾网际网路一样,只是叫法不同,顶多用T标签加以区分。如果地下铁路有独立的价值的话,那就是该条目专门用来表述地下铁路,也就是狭义的地铁,那样的话,还有区分的价值。—鸟甲 2007年9月21日 (五) 08:54 (UTC)[回复]
如果是这样定义也不是不行,不过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得把城市轨道交通条目重写,不能在开头的地方放中国大陆的名词定义,而是应该使用能够全世界通用的广义定义(在英文里面,Metro从来就没有一定要是地下化,也没有一定要和市区外的铁路系统分离),并顺便提到中国大陆的定义。除此之外,地下铁路应改为完全针对铁路地下化的概念、施工技术这类的内容行文,而不是用来收录世界各国的Metro名单,更应把世界上大部分的Metro系统排除在收录名单外(因为仔细回想,很少有城市的Metro系统是100%地下化没有例外路线的)。—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9月21日 (五) 09:29 (UTC)[回复]

我刚才比较了一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开头的这个五条定义,其实就是对英文条目en:Rapid transit定义的翻译!仔细比较就知道,两者基本没有任何差别,只不过中文把英文的第一条拆成了三条。由此可知,这两个条目基本是对应的,根本不是什么中国大陆独有,中国大陆的定义也是抄国外的!—鸟甲 2007年9月23日 (日) 12:46 (UTC)[回复]

“地下铁”的词源

[编辑]

地下铁一词源自东京地下铁,并非出自北京地铁或后期出现的香港地铁[原创研究?]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03.218.182.128对话)于2008年3月17日 (一) 09:09加入。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03.218.182.128对话)于2008年3月17日 (一) 09:13加入。

请那些台湾人别再把日文直接写在这里,这里是中文条目. 我再说一次 中文里没有"地下铁"一词. "地下铁"一词是日文. 连东京地铁的官方网站的中文版里用的是"地铁"一词而不是"地下铁"一词就可以知道两者之间的分别.别整天日语中读就以为那就是中文.14:25 2009年8月31日 (renusaur)

地铁系统地下铁路系统的简称,但也是地上铁路系统的简称。[原创研究?]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03.218.182.128对话)于2008年3月17日 (一) 09:09加入。

地铁系统并不是地上铁路系统的简称.14:25 2009年8月31日 (renusaur)
见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辞典,[1],地下铁是中文词,缩称为“地铁”。Renusaur 错误地更动了许多条目。--Jasonzhuocn (留言) 2009年10月26日 (一) 01:12 (UTC)[回复]
(*)提醒 renusaur 君:在线新华字典将“地铁”解释为“地下铁道的简称”;汉典的解释也一模一样。这两个看起来应该都是大陆的字/辞典网站。--Kolyma留言2013年3月2日 (六) 23:32 (UTC)[回复]

相关讨论

[编辑]

部分关于“地铁”一词定义的讨论,请参见:Talk:世界各城市地铁列表。--Howchou留言2013年3月2日 (六) 19:17 (UTC)[回复]

序语章节理解2问题

[编辑]

序语章节理解2问题提到:“地铁是路权专有的,无平交,这也是地铁区别于轻轨交通系统的根本性的标志。”然而“轻轨”的原始定义与运量有关,而非路权,因此有些轻轨也是“路权专有的,无平交”。另外,“捷运”不一定是高运量,台北捷运棕线是中运量。--Kolyma留言2013年3月14日 (四) 10:47 (UTC)[回复]

英语中 en:rapid transit 就是高运量的,可能台湾的用法偏离了“捷运”一词英语原文的用途,不过例外总是有的。德国 en:u-bahn 也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铁,比如法兰克福。--Howchou留言2013年3月14日 (四) 15:55 (UTC)[回复]
第一部分我就先挂Fact模板了;第二部分谢谢您的提醒;但不了解您有关德国地铁的描述,因为法兰克福是有“地下铁路”的。-Kolyma留言2013年3月15日 (五) 10:39 (UTC)[回复]
首先,轻轨的原始定义其实就是被你挂了fact的那段,即没有独立路权,具体你可以读读“轻轨运输”及对应的英文版 light rail。我不知道你所说的低运量轨道交通被称为“轻轨”的这种说法是来自何方,但如果是来自大陆,我们本来是将低运量的轨交系统称为“轻轨”,但这种称呼已经随着2008年新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8)》 的出台而废止(之前该文件的“试行本”是以客流量划分地铁与轻轨,不过试行本随着正式版的出台已经废止)。所以如果按照国际惯例,一般确实是以是否有独立路权(即是否有平交)来区分地铁与轻轨。至于法兰克福的系统,我是看英文版的en:u-bahn页面将其称为“轻轨”(light rail),因其有平交。(关于这个系统是否是地铁,该页面的日文版里也有解释。见:ja:フランクフルト地下铁概要部分,承认这个系统其实属于轻轨(Stadtbahn)。)换句话说,就算有地下路段,但是有平交的,一般也不会被认为是真正的“地下铁道”。有平交的一般也很难称之为所谓的“高运量”系统。--Howchou留言2013年3月15日 (五) 16:52 (UTC)[回复]
您的说法与轻轨运输条目不一致,那里提到的A级不就等同路权专属吗?-Kolyma留言2013年3月16日 (六) 09:15 (UTC)[回复]
A级那段没有引用来源,我不知道该不该信。而且这种划分ABC的级别的似乎是台湾专有的。--Howchou留言2013年3月16日 (六) 15:14 (UTC)[回复]
因为之前主修就是交通运输手上有几本这方面相关的教科书,每本书对于这类系统的方类都有些许定义上的差异,有些书籍是以系统的每小时运量作为轻、中、重的分级,不见得都与有没有独立路权有关。而且交通系统这种东西往往得因地制宜或是依照需要开发新的设计与进行调整,各国的法律定义也互异,不见得都会死板地比照教科书上的分级去设计。日本有很多属于JR或私铁的路线在都会区全都采独立路权(印象中东京的山手线就是全独立路权)而且部分路线位于地下,但却没有被称为地下铁,主要原因是它的经营业者当初是根据铁道法取得路权,所以是法律制度上定义它属于铁路系统而非地下铁系统,反倒不是技术与设计使然。--泅水大象讦谯☎ 2013年3月16日 (六) 11:04 (UTC)[回复]

定义章节问题

[编辑]

序言章节都已指明有2种理解,定义却仍只有一种,并不妥当。--Kolyma留言2013年3月14日 (四) 10:58 (UTC)[回复]

你可以进行补充。--Howchou留言2013年3月15日 (五) 03:04 (UTC)[回复]
不急,先试水温。--Kolyma留言2013年3月15日 (五) 10:11 (UTC)[回复]

序言理解2的实务应用

[编辑]

序言理解2的重点在于“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我很好奇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没有哪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以“地铁”命名,但完全没有任何一条路线有位于“地下”的路段?-Kolyma留言2013年3月14日 (四) 11:16 (UTC)[回复]

武汉在2012年2号线开通以前即是。--Howchou留言2013年3月14日 (四) 15:22 (UTC)[回复]
读了一下武汉地铁条目,得知本来就有规划“地下铁路”,但经费不足。因当时中央鼓励兴建轻轨,所以先申请经费并兴建完成,算是权宜之计。其实台北捷运也一样,先完工的是属于马特拉系统、高架的木栅线,而非大家期待的“地下铁路”。我要问的不是这种,而是明明没有任何“地下”路段,短期(例如十年)内也无兴建计划或具体规划,却仍使用“地鐡”命名的。--Kolyma留言2013年3月15日 (五) 10:25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地铁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25日 (日) 19:44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地铁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8月11日 (五) 21:38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地铁中的3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9月17日 (日) 01:39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地铁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31日 (二) 16:5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