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世界(英語:world)一詞在现代社会意为對所有事物的代稱。原本是佛教概念,由「世」(時間)和「界」(空間)組合而成的世界(梵語:लोकधातु lokadhātu),即所謂由所有時間和空間組成的萬事萬物。
在大多数的语境中,“世界”的含义更为狭义,经常与地球及其中的所有生命、与整个人类或与国际洲际范围相关联。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历史是指整个人类的历史,而世界政治是研究超越国家和大陆的问题的政治科学学科。诸如“世界宗教”、“世界语言”、“世界政府”、“世界大战”、“世界人口”、“世界经济”或及“世界冠军”等术语亦是如此。
概论
現代意義
- 狹義來講,通常指人类现今所生活居住的地球,而更偏重於空間。在許多場合下,也以全球、環球(寰球)、环宇(寰宇)、國際、萬國等詞作为代稱。在古代也常以天地、天下、人間、世間、世上、萬物、自然等指代。英語中為「world」。人類所知的地球世界可以用一张世界地图来描述,分為七大洲四大洋。
- 人類強調全世界的某一領域或體系時,也可用「世界」冠名,如植物世界、動物世界等。
佛教概念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世界”(梵語:lokadhātu)一词是从佛经梵语的汉语翻译中来的,由「世」(時間)和「界」(空間)組合而成。古代譯經僧在翻译梵文时使用仿译,用一个汉字去对应梵文里的一个词或词根,然后组合起来。“世界”这个词就是如此。梵文的loka被翻译成“世”或「世間」,而dhātu被翻译成“界”。
今日世界
对于全球人类来说,20世纪与21世纪在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
- 1914年和1939年的两次破坏性的世界大战
- 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
- 巨大的殖民体系的结束
- 隨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踏上了月球
- 发生在北约和华约国家之间的冷战
- 北美、欧洲和日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 更加关心环境问题,包括森林的消失、能源和水的短缺、生物多样性的衰退、氣候變化,以及空气污染
- 传染病问题,如艾滋病及COVID-19的流行
此外,全球人口数量也呈现爆炸性的增长:从1820年1月17日的10亿,到1927年3月15日20亿,1960年1月20日到达30亿,1974年6月19日40亿,1988年10月17日50亿,2000年1月25日到达60亿,2011年10月17日到达70亿。在2017年4月24日16时21分(UTC)达到75亿人。[1]在2022年11月15日1時29分達到80億人。
在21世纪,科学技术仍然呈现出指數性的增长趋势,这既给人类带来了希望,例如医学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恐惧,例如战争中越来越多致命武器的出现。关注的议题则有全球变暖、流行性感冒、可再生能源等。
客觀認識
對世界的客觀認識稱為世界觀,這是認知哲學和生產科學中的重要概念。
参見
参考资料
- ^ World Population Clock: 7.5 Billion People (2017) - Worldometers. www.worldometers.info. [2017-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英语).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