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五代皇后及妃嬪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五代皇后及妃嬪列表列出中國歷史上五代所有的君主配偶。

五代·後梁[編輯]

君主
配偶 本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註
後梁烈祖朱誠 1 王皇后 待查 結髮之妻,正室,後追諡為文惠皇后 待查 生廣王朱全昱、朗王朱存、後梁太祖朱溫
後梁太祖朱溫 1 賢妃 / 元貞皇太后 張惠[1] 結髮之妻、正室,後成梁王妃,後被朱溫追封為賢妃,被朱友貞追諡為元貞皇太后 待查 生後梁末帝朱友貞
2 昭儀 陳氏 昭儀 909年出家為尼。
3 昭容 李氏 昭容
4 美人 段氏 美人 段凝[2]
後梁郢王朱友珪 1 皇后 張貞娘[來源請求] 皇后 912年-913年 朱友珪同時被殺。
後梁末帝朱友貞 1 德妃 張氏 正室,後封為德妃 待查
2 郭氏法名誓正 側室,後成妃 待查 入後唐莊宗後宮,旋被逐出,出家為尼,在後晉時主持朱友貞之喪

五代·後唐[編輯]

君主
配偶 本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註
後唐太祖李克用 1 劉夫人 待查 正室,後成秦國夫人,後成皇太妃 待查
2 曹夫人 待查 側室,後成晉王妃,後成皇太后,後被追諡為貞簡皇后 ?-925年7月 生後唐莊宗李存勗。
3 陳夫人 陳氏,法名智願 側室 待查 前夫唐昭宗,封號魏國夫人。李克用死後,陳氏出家為尼
4 張夫人 張氏 待查 待查 前夫李匡籌
後唐莊宗李存勗 1 淑妃 韓氏 結髮之妻、正室,後成衛國夫人、淑妃 待查 入遼不返
2 德妃 伊氏 側室,後成燕國夫人、德妃 待查 入遼不返
3 神閔敬皇后 劉玉娘 側室,後成魏國夫人,後成皇后 923年-926年4月 生魏王李繼岌。被李嗣源敕令自盡。
4 柴氏 923年-926年4月 再嫁郭威
5 汧國夫人 侯氏 昭儀,汧國夫人 同光二年十一月封[3][4]
6 虢國夫人 夏氏 昭容,虢國夫人 同光二年十一月封,後被後唐明宗嫁給耶律倍
7 沂國夫人 白氏 昭媛,沂國夫人 同光二年十一月封
8 珝國夫人 鄧氏 出使美宣,珝國夫人 同光二年十一月封
9 涼國夫人 張氏 御正楚真,涼國夫人 同光二年十一月封
10 宋國夫人 周氏 司簿德美,宋國夫人 同光二年十一月封
11 延陵郡夫人 吳氏 侍真,延陵郡夫人 同光二年十一月封
12 太原郡夫人 王氏 懿才,太原郡夫人 同光二年十一月封
13 昌黎郡夫人 韓氏 咸一,昌黎郡夫人 同光二年十一月封
14 清河郡夫人 張氏 瑤芳,清河郡夫人 同光二年十一月封
15 琅琊郡夫人 王氏 懿德,琅琊郡夫人 同光二年十一月封
16 扶風郡夫人 馬氏 宣一,扶風郡夫人 同光二年十一月封
17 不詳 某氏 不詳 姓氏不詳,莊宗愛姬,有子,為皇后劉玉娘所設計,於同光三年(925年)歸於元行欽[5][6]
18 不詳 郭氏,法名誓正 不詳 待查 原為後梁末帝妃,入莊宗後宮,旋被逐出,出家為尼,在後晉時主持朱友貞之喪
19 李氏 不詳 李氏原為莊宗未登基前的妾室,後被賜給孟知祥[7][8]
20 侯氏 不詳 侯氏原為符道昭妻,宮中稱「夾寨夫人」。與昭儀侯氏是否為同一人,無考[9]
後唐明宗李嗣源 1 曹皇后 待查 結髮之妻、正室,後成楚國夫人、淑妃,後成皇后皇太后,後被追諡為和武憲皇后 923年-936年 李從審、永寧公主。與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而死。
2 夏皇后 待查 妾,後被追諡為昭懿皇后 待查 生秦王李從榮、後唐閔帝李從厚
3 魏皇后 待查 妾,後被追諡為宣憲皇后 待查 生後唐末帝李從珂
4 淑妃 王氏,別號花見羞 側室,後成韓國夫人、德妃、淑妃,後成皇太妃 923年-? 李從益為養子、生永安公主。被劉知遠處死。
5 齊國夫人 王氏 昭儀,齊國夫人 待查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10]
6 周國夫人 葛氏 昭容,周國夫人 待查 同上
7 趙國夫人 劉氏 昭媛,趙國夫人 待查 同上
8 楚國夫人 孫氏 楚國夫人 待查 同上
9 曹國夫人 張氏 御正,曹國夫人 待查 同上
10 張夫人 郭氏 司寶,魏國夫人 待查 同上
11 鄭國夫人 于氏 司贊,國夫人 待查 同上
12 衛國夫人 王氏 尚服,衛國夫人 待查 同上
13 蔡國夫人 崔氏 司記,蔡國夫人 待查 同上
14 滕國夫人 翟氏 司膳,滕國夫人 待查 同上
15 莒國夫人 吳氏 司醖,莒國夫人 待查 同上
16 渤海郡夫人 高氏 婕妤,渤海郡夫人 待查 同上
17 太原郡夫人 沈氏 美人,太原郡夫人 待查 同上
18 吳郡夫人 朱氏 順御,吳郡夫人 待查 同上
19 潁川郡夫人 聊氏 司飾,潁川郡夫人 待查 同上
20 彭城郡夫人 劉氏 司衣,彭城郡夫人 待查 同上
21 咸陽郡夫人 孟氏 司藥,咸陽郡夫人 待查 同上
22 清河郡夫人 張氏 梳篦,清河郡夫人 待查 同上
23 太原郡夫人 王氏 司服,太原郡夫人 待查 同上
24 潁川郡夫人 傅氏 櫛篦,潁川郡夫人 待查 同上
25 尚書 張氏 知客,賜號尚書 待查 同上
26 濟陽郡夫人 江氏 濟陽郡夫人 待查 同上,追封
27 隴西縣君 李氏 內人,縣君 待查 長興四年二月封
28 清河縣君 崔氏 清河縣君 待查 同上
29 成紀縣君 李氏 成紀縣君 待查 同上
30 咸陽縣君 田氏 咸陽縣君 待查 同上
31 南陽縣君 白氏 南陽縣君 待查 同上
後唐閔帝李從厚 1 孔貴妃 待查 結髮之妻、正室,後成貴妃,後被追諡為哀皇后 933年-934年 李重哲。被李從珂殺死。
後唐末帝李從珂 1 劉皇后 待查 結髮之妻、正室,後成沛國夫人,後成皇后 934年-936年 李重吉、雍王李理美。與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而死。

五代·後晉[編輯]

君主
配偶 本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註
後晉憲祖石紹雍 1 劉氏 待查 妻,後成太妃、皇太妃、皇太后太皇太后 ?-942年 後晉高祖庶母。後晉唯一的太皇太后,但新舊五代史的記載有出入。
後晉高祖石敬瑭 1 李皇后 待查 結髮之妻、正室,後成皇后皇太后 936年-947年 後唐明宗李嗣源之女永寧公主。生石重睿
後晉出帝石重貴 1 張皇后 待查 鄭王妃、齊王妃,天福八年十月追冊為皇后。 待查 僅見於舊五代史記載,新五代史則無。
2 馮皇后 待查 皇后 942年-947年

五代·後漢[編輯]

君主
配偶 本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註
後漢高祖劉知遠 1 李皇后 李三娘[來源請求] 結髮之妻、正室,後成皇后皇太后。後漢亡後,後周太祖封德(昭)聖皇太后。 947年-950年 生後漢隱帝劉承祐。做過兩個皇朝(後漢、後周)的皇太后。
後漢隱帝劉承祐 1 張氏 不詳 妻子 張彥成女,父親劉知遠為其所娶妻子。
2 耿夫人 不詳 後宮夫人 948年至951年間 劉承祐欲她為皇后,被楊邠所阻。

五代·後周[編輯]

君主
配偶 本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註
後周太祖郭威 1 聖穆皇后 柴氏 結髮之妻、正室,後追諡為聖穆皇后 待查 前夫為李存勖。侄子為後周世宗柴榮
2 淑妃 楊氏 第一繼室,追封淑妃 前夫王鎔、前夫石光輔。父楊弘、弟楊廷璋
3 貴妃 張氏 第二繼室,追封貴妃 前夫裨將武從諫之子。父張同芝。和郭威的眾子女、孫子、侄子一起被劉承祐殺害。
4 德妃 董氏 妾,後封為德妃 951年-953年 前夫為劉進超。
5 汾國夫人 皇甫氏或甫氏 尚宮,國夫人 廣順元年(951年)封國夫人[11]
6 沂國夫人 趙氏 尚儀,國夫人 同上
7 岐國夫人 蘇氏 尚服,國夫人 同上
8 彭城郡夫人 劉氏 司記,郡夫人 廣順元年(951年)封郡夫人
9 渤海郡夫人 高氏 司賓,郡夫人 同上
10 平陽郡夫人 柴氏 司賓,郡夫人 同上
11 穎川郡夫人 茹氏 司賓,郡夫人 同上
12 隴西郡夫人 丁氏 司記,郡夫人 同上
13 隴西縣君 李氏 典寶,縣君 廣順元年(951年)封縣君
14 琅琊縣君 王氏 司寶,縣君 同上
15 隴西縣君 李氏 司正,縣君 同上
16 琅琊縣君 王氏 司正,縣君 同上
17 隴西縣君 椰氏,疑為李氏 尚食,縣君 同上
18 鉅鹿縣君 曹氏 尚功,縣君 同上
19 隴西縣君 李氏 司衣,縣君 同上
20 會稽縣君 林氏 司藥,縣君 同上
21 郡陽縣君 翟氏 司藥,特封郡陽縣君 同上
後周世宗柴榮 1 貞惠皇后 劉氏 結髮之妻、正室,後追諡為貞惠皇后 待查 劉承祐殺害。
2 宣懿皇后(大符后) 符氏 繼室,後為皇后 954年-955年7月 前夫是李守貞的兒子李崇訓。生後周恭帝柴宗訓
2 皇后(小符后) 符氏,道號玉清仙師 繼室皇后,後尊封為皇太后(徽號周) 954年-960年1月 宣懿皇后之妹。為與其姐有所區別,後世稱其為周太后。遜國後入道

注釋[編輯]

  1. ^ 历史上连朱温都不敢亵渎的女神到底是哪位 说说朱温和女人的那些事儿. [2020-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4). 
  2. ^ 《新五代史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段凝,開封人也......又以其妹內太祖,妹有色,後為美人。
  3. ^ 《舊五代史 卷三十二(唐書)·莊宗紀六》(同光二年十一月)庚戌......以昭儀侯氏為汧國夫人,昭容夏氏為虢國夫人,昭媛白氏為沛國夫人,出使美宣鄧氏為魏國夫人,御正楚真張氏為涼國夫人,司簿德美周氏為宋國夫人,侍真吳氏為渤海郡夫人,其餘並封郡夫人。
  4. ^ 舊五代史 卷四十九(唐書)·列傳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又案《五代會要》:莊宗朝內職,又有昭儀侯氏封汧國夫人,昭媛白氏封沂國夫人,出使美宣鄧氏封珝國夫人,御正楚真張氏封涼國夫人,司簿德美周氏封宋國夫人,侍真吳氏封延陵郡夫人,懿才王氏封太原郡夫人,咸一韓氏封昌黎郡夫人,瑤芳張氏封清河郡夫人,懿德王氏封琅琊郡夫人,宣一馬氏封扶風郡夫人,並同光二年十一月敕。
  5. ^ 《舊五代史 卷七十(唐書)·列傳二十二》三年,行欽喪婦。莊宗有所愛宮人生皇子者,劉皇后心忌之,會行欽入侍,莊宗勞之曰:「紹榮喪婦復娶耶!吾給爾婚財。」皇后指所忌宮人謂莊宗曰:「皇帝憐紹榮,可使為婦。」莊宗難違所請,微許之。皇后即命紹榮謝之,未退,肩輿已出。莊宗心不懌,佯不豫者累日,業已遣去,無如之何。
  6. ^ 《新五代史 卷十四·唐家人傳第二》莊宗有愛姬,甚有色而生子,後心患之。莊宗燕居宮中,元行欽侍側,莊宗問曰:「爾新喪婦,其復娶乎?吾助爾聘。」後指愛姬請曰:「帝憐行欽,何不賜之?」莊宗不得已,陽諾之。後趣行欽拜謝,行欽再拜,起顧愛姬,肩輿已出宮矣。莊宗不樂,稱疾不食者累日。
  7. ^ 《舊五代史》稱李氏為李存勗「嬪御」,而李存勗在位時間為923年5月13日至926年5月15日,而李氏早在919年已生下孟昶
  8.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三十六·僭偽列傳三》昶,知祥之第三子也。《宋朝事實》云:昶,初名仁贊。《揮塵余話》云:昶,字保元。母李氏,本庄宗之嬪御,以賜知祥。
  9. ^ 新五代史 卷十四 唐家人傳第二》先時,莊宗攻梁軍於夾城,得符道昭妻侯氏,寵專諸宮,宮中謂之「夾寨夫人」。莊宗出兵四方,常以侯氏從軍。
  10. ^ 《舊五代史 卷四十九(唐書)·列傳一》又案:《五代會要》所載明宗時內職,德妃王氏,天成三年正月冊立,長興二年四月進號淑妃,應順元年閏正月十三日冊為太妃,至周廣順元年四月追諡賢妃。昭儀王氏封齊國夫人,昭容葛氏封周國夫人,昭媛劉氏封趙國夫人,孫氏封楚國夫人,御正張氏封曹國夫人,司寶郭氏封魏國夫人,司贊于氏封鄭國夫人,尚服王氏封衛國夫人,司記崔氏封蔡國夫人,司膳翟氏封滕國夫人,司醖吳氏封莒國夫人,婕妤高氏封渤海郡夫人,美人沈氏封太原郡夫人,順御朱氏封吳郡夫人,司飾聊氏封潁川郡夫人,司衣劉氏封彭城郡夫人,司藥孟氏封咸陽郡夫人,梳篦張氏封清河郡夫人,司服王氏封太原郡夫人,櫛篦傅氏封潁川郡夫人,知客張氏賜號尚書,故江氏追封濟陽郡夫人。以上皆長興三年九月敕。其名號皆中書門下按《六典》內職仿而行之。內人李氏封隴西縣君,崔氏封清河縣君,李氏封成紀縣君,田氏封咸陽縣君,白氏封南陽縣君,並長興四年二月敕。前代內職,皆無封君之禮,此一時之制。
  11.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一十一(周書)·太祖紀二》(廣順元年八月)丙辰,尚食李氏等宮官八人並封縣君,司記劉氏等六人並封郡夫人,尚宮皇甫氏等三人並封國夫人。唐制有內官、宮官,各有司存,更不加郡國之號,近代加之,非舊典也。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