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橋 (東京都)
京橋 | |
---|---|
町 | |
京橋edoguran | |
坐標:35°40′31″N 139°46′10″E / 35.675214°N 139.769455°E | |
國家 | 日本 |
都道府縣 | 東京都 |
特別區 | 中央區 |
人口(2019年(令和元年)9月1日)[1] | |
• 總計 | 282人 |
時區 | JST(UTC+9) |
郵遞區號 | 104-0031 |
京橋(日語:京橋/きょうばし Kyōbashi */?)是日本東京都中央區南部的一個地名。現行行政地名為京橋一丁目至京橋三丁目。郵遞區號104-0031。
在1947年前,此地存在稱為京橋區的行政區劃。1947年,東京都內的次級行政區進行自治地位升級並同時由原本的35區簡化為23個特別行政區,在過程中京橋區與日本橋區合併,從而成為今日的中央區。
地理
[編輯]中央區京橋地域(舊京橋區),北連日本橋,東接八丁堀,南與銀座接壤,西與八重洲相鄰。今日稱呼為「京橋」的通常是指舊京橋區的北部,區域內辦公大樓林立。此地區也是許多文化設施匯集之地,例如矗立在京橋遺址邊上的警視廳警察博物館,電影院連鎖集團東京劇場(東京テアトル)的發跡地銀座劇場(テアトル銀座,今巴而可銀座劇場(ル テアトル銀座 by PARCO)的前身),石橋美術館,與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電影中心等。除此之外,京橋也是許多日本知名企業的總部或東京分公司的聚集地,例如老字號的食品零售商明治屋、輪胎大廠普利司通、食品業的明治製菓、味之素,與日本大型酒廠之一的朝日啤酒之東京統括支社等。
在過去此區域的中央有一條名為京橋川、江戶時代所開鑿的運河通過,但二戰之後包括京橋川、部分江戶城的護城河、櫻川、楓川在內的幾條運河都陸續被填平以作為道路用地。今日京橋川的舊址上,可以見到東京高速道路的高架路面通過。
歷史
[編輯]地名由來
[編輯]京橋這個地名,原來是架在京橋川中央、溝通兩岸的橋的名字。東京15區時代與今天都使用這個文化景點的名字。
京橋與日本橋的名字都被用來作為地名。日本橋是東海道往東京方向必由之路,作為最古老的渡橋之一,它有著它重要的意義。橋在明治時期及以後,在1875年(明治8年)、1905年(明治38年)、1922年(大正11年)進行過上次修護。直到今天,京橋川已不復存在,而橋的支柱也只供憑弔。
歷史
[編輯]1875年(明治8年),舊東海道開通了前往京橋川的道路。西海道肥國(即現在的熊本縣,當時仍處於分裂時期,它是其中的一個小國。又因為是原火國的繼承國,故又名「肥後國」)的石匠橋本勘五郎造了一座石拱橋,第二年,在磚石大街上建成了新京橋。從此,他變成了連接古老的日本橋與摩登的銀座的樞紐。一方面車馬鐵道的軌道雙線並設了大型橋,另一方面為了應付空前的交通壓力,政府決定重建京橋。
1931年(昭和6年),名叫「京橋」的町誕生。正是這一調整規劃,將原來的中橋廣小路町、南傳馬町一丁目-三丁目和周邊的19個町更名為京橋一丁目-三丁目。但是,當時的京橋町只有現在面積的大約1/2。
1959年(昭和34年)京橋川被埋入地底,那時的京橋大部分被撤去,只留下自身的支柱。現在的東京高速公路從京橋川的原址上方穿過,而京橋遺址上方留下的是現代化的日本橋。
1978年(昭和53年),都市計畫實施方案之際,東邊的寶町納入京橋區的版圖當中(後與日本橋區併入中央區。)正式確立了今天京橋的全圖。
交通
[編輯]- 鐵路
- 道路
附近設施
[編輯]- 京橋消防署
- 京橋通郵局
- 普利司通美術館
- 警隊博物館
-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影片中心
- 全國信用組合會館
- 普利司通 總公司
- 朝日啤酒 東京分公司
- 明治屋 總公司
- 片倉工業 總公司
- Meiji Seika Pharma(Meiji Seika ファルマ) 總公司
- 大成有樂不動産 總公司
- 味之素 總公司
- Mercian(メルシャン) 總公司
- 巴川製紙所 總公司
- 東洋油墨SC控股(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總公司
- 百樂文具 總公司
- 興銀租賃 總公司
- 兼松電子(兼松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總公司
- 中央公論新社 總公司
- 主婦與生活社 總公司
京橋地域
[編輯]關於京橋區的地域請參照京橋區條目。
舊京橋區也曾被稱為京橋地域。
備註
[編輯]- ^ 町丁目別世帯數男女別人口 中央區ホームページ 平成25年8月1日現在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