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北魏攻宋河南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魏攻宋河南之戰南北朝初年,北魏泰常七年(宋永初三年,422年)九月至次年閏四月,北魏軍為奪取劉宋黃河以南之地而進行的作戰。

概述

[編輯]

魏明元帝拓跋嗣在東晉太尉劉裕滅後秦時,雖未能救秦,但沒有忘記南伐開拓疆域,泰常七年(422年)九月,拓跋嗣聽說宋武帝劉裕病亡,出兵三路攻宋。

第一路命司空、晉兵大將軍奚斤率領宋兵將軍周幾、吳兵將軍公孫表率兵攻宋。十月,魏軍將行,博士祭酒崔浩因為宋軍擅長守城,建議先分軍略地,之後再攻取城池。拓跋嗣不從,採納奚斤先攻城的建議,命奚斤等率步騎二萬從石濟津(今河南省滑縣西南)過黃河,於滑台(今河南省滑縣東)東設行營。此時,劉宋冠軍將軍、司州刺史毛德祖鎮守虎牢(今河南滎陽市西北),守衛滑台的劉宋東郡太守王景度向毛德祖告急。毛德祖派司馬翟廣等率步騎三千前往救援。魏軍攻破倉垣(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奚斤攻打滑台,沒有攻克,請求增兵。拓跋嗣怒責奚斤,自領兵五萬餘人南下支援。十一月,命太子拓跋燾率兵屯守塞上防備柔然。奚斤害怕拓跋嗣怪罪,攻克攻滑台,又轉攻虎牢東面的土樓鎮,打敗翟廣,乘勝進逼虎牢。毛德祖出戰,獲勝。

拓跋嗣派第二路南征軍,於栗磾率三千人屯守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北),謀取金墉(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洛陽故城西北)。毛德祖派振威將軍竇晃等沿黃河設防。

十二月,拓跋嗣至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州市),派遣第三路南征軍,楚兵將軍叔孫建兵自平原(今山東省平原縣南)渡過黃河,攻打青州、兗州。劉宋豫州刺史劉粹派軍據項城(今河南省沈丘縣),徐州刺史王仲德率兵屯湖陸(今山東省魚臺縣東南),抵抗魏軍。不久,劉宋黃河防線崩潰,泰山郡高平郡、金鄉郡均被魏軍所得。叔孫建東入青州,劉宋青州刺史竺夔遣使告急,劉宋朝廷命南兗州刺史檀道濟監征討諸軍事,與王仲德一同去救援。劉宋廬陵王劉義真派龍驤將軍沈叔貍率三千人向鎮守懸瓠(今河南省汝南縣)的劉粹部靠攏,適時赴援。

泰常八年(423年)正月,於栗磾攻取金墉城,即為豫州刺史,鎮守洛陽。叔孫建攻入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所屬城池都被北魏占領。竺夔聚集民眾保衛東陽城,不入城之人,拍他們依險而居,清野以待。魏軍到達,得不到糧食。拓跋嗣得報,一面向青州增援六萬騎兵,一面起用東晉故吏刁雍為青州刺史。刁雍招募兵員五千,至青州後撫慰士民,民眾於是送糧供應魏軍。三月,叔孫建率三萬騎兵進逼東陽城,城中文武僅一千五百人,竺夔等全力固守,多次出奇兵擊敗魏軍。魏軍步騎繞城十餘里,大造攻城器具。竺夔鑿開四道深塹,魏軍填其三重,以便撞車攻城。竺夔派人通過地道到達城外,以大麻索拉斷撞車。魏軍再長期圍困,進攻更加緊急。城內多死傷,危在旦夕。檀道濟至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當時司州、青州都發出告急,檀道濟所部兵少,不足分兵救援。由於青州道近、竺夔兵弱,於是和王仲德一起去救。

奚斤、公孫表等合兵進攻虎牢,拓跋嗣自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派兵往救。毛德祖在城內深挖地道,招募敢死之士四百人,派參軍范道基等率領,分六路從地道而出,道魏軍包圍圈之外,襲其陣後,殺死魏兵數百人,焚燒其攻城器具而還。魏軍稍退即合,攻城更急,還分兵攻打許昌(今河南省許昌市東)。四月,拓跋嗣至虎牢,見到宋軍懸繩在河中取水,知道城中乏水,於是在河上連艦,斷絕其取水之路。三日後,自督眾攻城,仍未攻克,遂回到洛陽。

叔孫建攻東陽城,毀其北城約三十餘步,刁雍建議快入,叔孫建不許。當時天氣炎熱,魏軍多患疾疫,聽說檀道濟等將至,叔孫建等燒營及器械退往滑台。檀道濟至東陽,因糧盡沒有再追。竺夔以東陽城壞難守,移鎮不其城(今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西北)。閏四月,叔孫建自滑台向西幫助奚斤,一起攻打虎牢。虎牢城被圍約二百日,劉宋勁兵戰死殆盡,北魏仍不斷增兵。檀道濟駐軍湖陸,劉粹駐軍項城,沈叔貍駐軍高橋(今江蘇省東海縣東北),都因為北魏軍強,沒有進軍援救。魏軍深挖地道以泄城中井水,虎牢城中人馬渴乏,又加飢疫,處境惡劣。魏軍疫病而死的人也多,但還是急攻,終於攻陷虎牢,俘虜毛德祖、翟廣等,只有參軍范道其率二百人突圍南還。劉宋司州、兗州、豫州諸縣多被北魏所占。

參考文獻

[編輯]
  • 《中華戰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