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行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周行健(1895年—1986年),又名周承乾江西廣豐人,中國冶金學家與冶金材料學家。

早年畢業於江西省立第二中學校,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工藝專修科,1919年畢業。畢業後由周仁舉薦,先後到上海大效機器廠任機械繪圖員、模範工廠機械設計室主任、三星鐵工廠機械設計員。1923年經黃炎培介紹,赴菲律賓任教,擔任馬尼拉菲律賓華僑中學第一任校長兼數學教員。次年,辭去校長職務,入菲律賓大學機械系學習,1926年獲菲律賓大學學士學位,其間仍在華僑中學兼課。1927年任國立中央大學機械系講師。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後任研究員。

參與創建長沙礦冶研究院,並曾擔任該院院長。

周行健與周仁等首先在中國進行球墨鑄鐵研究成功;在國內較早進行壓力加工研究,並在上海創建了國內第一個壓力加工實驗室。

周行健1952年參加九三學社,195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 [2]

參考文獻[編輯]

  1. ^ 东南大学校友业绩---周行健. [2007-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1-06). 
  2. ^ 我国球墨铸铁技术的开发者——周行健. [2009-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