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號戰鬥巡洋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英國
艦名 無敵號
下訂日 1906年
建造者 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
動工日 1906年4月2日
下水日 1907年4月13日
服役日 1909年3月20日
結局 1916年5月31日日德蘭海戰期間沉沒
技術數據
艦級 無敵級戰鬥巡洋艦
排水量
全長 567英尺(173公尺)
全寬 78英尺6英寸(23.93公尺)
吃水 滿載吃水量為30英尺(9.1公尺)
動力輸出
動力來源 4台蒸汽輪機組,四軸推進
速度 25.5(47.2公里每小時;29.3英里每小時)
續航距離 在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的航速下可達3,090 nmi(5,720 km;3,560 mi)
乘員 784(戰時可達1000)
武器裝備
裝甲

無敵號戰鬥巡洋艦(英語:HMS Invincible)是英國皇家海軍於1906年開始建造的三艘同級戰鬥巡洋艦中的首艦,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戰鬥巡洋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該艦已經是當時英國最舊和最慢的戰鬥巡洋艦,僅以輔助身份參加了赫爾戈蘭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Heligoland (1914)[a]。在福克蘭群島海戰期間,儘管多次被命中,無敵號[b]及其姊妹艦不屈號英語HMS Inflexible (1907)[b]還是在幾乎毫髮無損的情況下擊沉了德國裝甲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c]格奈森瑙號[c]

在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中,無敵號是英國第3戰鬥巡洋艦分艦隊英語3rd Battlecruiser Squadron[d]旗艦。該分艦隊於戰鬥期間充當大艦隊的偵察部隊,成功找到了失聯的英國戰鬥巡洋艦艦隊,並引領大艦隊加入戰鬥。在交戰中,無敵號的舯部炮塔被一枚德軍炮彈直接命中。炮彈引爆了彈藥庫,無敵號因彈藥殉爆而沉沒。

設計和描述[編輯]

作為第一艘戰鬥巡洋艦,無敵號的艦體尺寸明顯大於英國上一代的彌諾陶洛斯級裝甲巡洋艦英語Minotaur-class cruiser (1906)。其總長度為567英尺(173公尺),舷寬78.5英尺(23.9公尺),吃水深度30英尺(9.1公尺)[e]。該艦的排水量達到17,250長噸(17,530公噸),滿載排水量[f]為20,420長噸(20,750公噸),比彌諾陶洛斯級增加了近3,000長噸(3,000公噸)。[6]

該艦設計類似於無畏級戰艦,但犧牲了部分防護裝甲並刪除了一座主炮炮塔以換取4(7.4公里每小時;4.6英里每小時)的航速提升[7]

戰鬥巡洋艦是英國海軍上將約翰·費舍爾的創意,他提議建造世界上第一艘「全裝重型火炮」(All-Big-Gun)[g]戰艦無畏號[h],也就是後世無畏艦的先驅。此後他又設想一種裝備戰艦級別艦炮的新型軍艦。這種軍艦比戰艦航速快、同時排水量更小、裝甲防護也更輕[10]。在1911年之前,無敵級戰鬥巡洋艦的正式分類曾是裝甲巡洋艦,1911年11月24日海軍部將她們重新命名為「戰鬥巡洋艦」(Battlecruiser)[i][10]。在此之前,她們曾非正式地使用過許多名稱,包括「巡洋戰艦」(cruiser-battleship)、「無畏巡洋艦」(dreadnought cruiser)以及「戰鬥-巡洋艦」(battle-cruiser)[12]

推進系統[編輯]

無敵號戰鬥巡洋艦裝有兩組帕森斯式英語Parsons Marine Steam Turbine Company直接傳動蒸汽渦輪機,每組渦輪機都安裝在單獨的輪機艙內以分別驅動舷外和舷內的軸。高壓正車和倒車汽輪機與外側軸聯接,低壓汽輪機與內側軸聯接。一對巡航渦輪機也與內軸耦合。但因為巡航渦輪機不常使用,所以最後被斷開連接。該艦裝配三葉螺旋槳,內軸上的直徑為11英尺(3.4公尺),外軸上的直徑為10英尺(3.0公尺)。渦輪機由四個鍋爐房內總計31台亞羅式英語Yarrow Shipbuilders[j]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提供動力[13],設計總輸出功率為41,000匹軸馬力(31,000千瓦特),但在1908年的海試中實際輸出達到近46,500匹軸馬力(34,700千瓦特)。該艦的設計最高航速為25節(46公里每小時),但在海試中實際可以達到26.64節(49公里每小時)[14]

無敵號戰鬥巡洋艦隨艦裝載2,997長噸(3,045公噸)鍋爐用煤,另有738長噸(750公噸)重油用於噴灑在燃煤上以提高燃燒效率[15]。在滿載燃料的情況下,該艦可以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航速行駛3,090海里(5,720公里)[16]。使用之初,艦上安裝了則由四台200千瓦的蒸汽渦輪發電機和100千瓦的燃油馬達/發電機組負責給主炮炮塔提供電力[17]

武器裝備[編輯]

無敵號配備8門45倍徑BL 12英寸(305公釐)Mk X型艦炮,分別安裝於4座雙聯炮塔內。出於評估目的,維克斯和阿姆斯特朗兩家公司各建造了兩座電力驅動的炮塔,編號為BIX和BX。[18]這4座試驗性電動炮塔儘管在1909年和1911年兩次進行長時間的改裝,但表現一直令人不滿。在1908年10月的炮術試驗中,由於狀況非常糟糕,以至於皇家海軍的主要海軍炮術學校,優秀號石頭護衛艦英語HMS Excellent (shore establishment)的艦長給出了以下描述:「當命令訓練炮塔、抬高或操縱艦炮裝填[k]時,理應只需按下按鈕或撥動開關,但在該艦上的結果往往是一道充滿炮塔的藍色火焰。」在1914年3月的改裝工程中,這四座炮塔最終以151,200英鎊的價格被改裝為液壓動力。[20]

該艦的副炮為16門45倍徑102公釐QF Mk III型艦炮[2]。1915年時,主炮炮塔頂部的副炮被移到上層建築,副炮總數減少到12門。這剩下的12門副炮都安裝在封閉的炮廓中,並配備有防爆盾,以更好地保護炮手免受天氣和敵方打擊影響[21]。無敵號戰鬥巡洋艦的防空武器英語anti-aircraft warfare包括於1914年10月到11月,以及在1915年4月之後的時間段里安裝在尾部甲板的一門3英寸20英擔防空砲英語QF 3-inch 20 cwt;以及1914年11月加裝的一門3磅哈奇開斯炮英語Hotchkiss gun[l],安裝在最高仰角達60°的高射角Mk Ic型支架上。除此之外,艦上還安裝有5具18英寸(457公釐)水下魚雷發射管,兩舷各兩具,最後一具安裝在艦艉[16]。隨艦有14枚魚雷儲備[18]

裝甲[編輯]

無敵號戰鬥巡洋艦的水線裝甲帶在前後12英寸炮塔之間有大約6英寸厚,從船頭到前炮塔的部分減少到4英寸厚,後炮塔到船尾端的水線沒有敷設裝甲。炮座和炮塔由 7 英寸(178 公釐)的裝甲保護,但炮塔頂部使用 3 英寸(76 公釐)的克虜伯非硬化裝甲(KNC)英語Krupp armour。主甲板的裝甲厚度為1—2英寸(25—51公釐),下層甲板裝甲厚度為1.5—2.5英寸(38—64公釐)。在彈藥庫和炮彈庫附近安裝了厚度為 2.5 英寸的低碳鋼防魚雷艙壁 [24]

建造和服役[編輯]

無敵號戰鬥巡洋艦於1909 年 6 月至 7 月在斯皮特黑德海峽拋錨

全部3艘無敵級戰鬥巡洋艦都是由泰恩賽德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建造。作為首艦的無敵號於1906年4月2日鋪放龍骨英語Keel laying,於1907年4月13日15時由艾倫代爾夫人英語Viscount Allendale擲瓶下水[25]

1907年12月28日,仍在舾裝中的無敵號與瑞典煤船奧登號(Oden)相撞,導致船體的橫梁和肋骨彎曲,另有五塊底板被壓碎[26]。因此無敵號不得不返回船廠維修直至1909年3月16日才正式完工。3月18日,它從泰恩河駛往樸茨茅斯,在那裡正式服役。在路上,她與前桅橫帆雙桅船瑪利安號相撞,並一直待命,直到搜救艇約翰·伯奇號從大雅茅斯趕來,拖走前桅橫帆雙桅船[27]

「無敵」號於1909年3月20日入役本土艦隊第一巡洋艦分艦隊,並於1909年4月和6月參加了海上演習。之後分別在1909年6月12日參加了在斯皮特黑德海峽,和7月2日在濱海紹森德附近舉行的海上閱兵[28]當年8月17日至次年1月17日期間,該艦進行了改裝,嘗試解決炮塔的動力問題,然而未果。在1911年春季時,該艦再次入塢改裝,試圖修復電力系統,讓炮塔按照指令工作;這次努力依然以失敗告終。最終於1912年海軍部忍無可忍,決定將該艦的炮塔的動力系統改為更傳統的液壓動力。1913年3月17日,它與C34號潛艦英語HMS C34相撞,但碰撞被裁定為潛艦的責任。1913年8月「無敵」號被部署到英國地中海艦隊英語Mediterranean Fleet,後又於1913年12月返回英國入塢,為改造炮塔動力的重大改裝做準備[29]

第一次世界大戰[編輯]

無敵號戰鬥巡洋艦在樸次茅斯海軍基地的改裝始於1914年3月,但因8月4日英國對德國宣戰而中斷。它在開戰的前一天正式重回現役,但一周後炮塔改造才完成。理論上,無敵號戰鬥巡洋艦是第一台配備新式射控系統的戰鬥巡洋艦,但由於時間緊迫,射控改裝沒有徹底完成。結果就是射控系統直到在福克蘭群島海戰後重新塢裝之後才得以正常使用。無敵號於8月12日宣布投入使用,作為海軍少將阿奇博爾德·戈登·莫耳爵士英語Gordon Moore (Royal Navy officer)的第 2 戰鬥巡洋艦分艦隊的旗艦。他和紐西蘭號戰鬥巡洋艦一起奉命前往亨伯河口,支援在荷蘭外海英語Broad Fourteens巡邏的英國艦隻[30]

黑爾戈蘭灣戰役[編輯]

無敵號戰鬥巡洋艦的第一次行動是在1914年8月28日的黑爾戈蘭灣戰役中。當時無敵號是貝蒂海軍中將指揮的第1戰鬥巡洋艦分艦隊的一部分。貝蒂艦隊最初只打算為靠近德國海岸的英國巡洋艦和驅逐艦作遠程支援,以防公海艦隊的主力為應對英國襲擊而出動。貝蒂的第1戰鬥巡洋艦分艦隊於11時35分[31]全速轉向南方,當時英國輕巡洋艦和驅逐艦未能按計劃脫戰,而上漲的潮水意味著德國主力艦將能夠清除玉石灣(英語:Jade Bight)的障礙物出海作戰。第1戰鬥巡洋艦分艦隊於12時37分從霧中沖入戰場,此時英軍輕巡洋艦林仙號已在之前的戰鬥中被德國史特拉斯堡號小巡洋艦科隆號小巡洋艦的炮火擊中癱瘓。面對強大的英軍戰鬥巡洋艦,史特拉斯堡號躲入霧中以躲避火力,但科隆號仍然清晰可見,並很快被英軍炮火擊中。就在科隆號小巡洋艦馬上要被擊沉時,德軍阿里阿德涅號小巡洋艦突然出現在貝蒂前面。於是他轉向追擊阿里阿德涅號小巡洋艦,英軍戰鬥巡洋艦在近距離(不到 6,000 碼(5.5 公里))發射了三輪齊射,炮彈全部命中,阿里阿德涅號很快被打成了燃燒的殘骸[32]。13時10分,貝蒂轉向北上,發出全體撤退的信號。這時,因速度過慢而與大部隊脫節的無敵號戰鬥巡洋艦遇到了殘廢的科隆號小巡洋艦,無敵號發射了18發炮彈,沒有命中[33]。最終科隆號小巡洋艦被轉向回頭的獅子號戰鬥巡洋艦英語HMS Lion (1910)的兩輪齊射擊沉了[32]

福克蘭群島海戰[編輯]

海軍少將克里斯托夫·克拉多克的英國西印度分艦隊在1914年11月1日科羅內爾海戰中被海軍中將馬克西米連·馮·斯比指揮的德國東亞分艦隊摧毀,這是皇家海軍100年來的首次失敗。作為回應,海軍部下令派遣一個新的分艦隊摧毀德國人。該中隊由海軍中將道維頓·斯特迪爵士(Doveton Sturdee)指揮,由無敵號(旗艦)和不屈號戰鬥巡洋艦組成。他們於11月11日離開英國,並於26日在巴西海岸外的阿布羅略斯岩與斯托達德少將率領的其他幾艘巡洋艦會合,最後於 12月7日上午抵達斯坦利港 [34]

施佩艦隊此時試圖摧毀斯坦利港的無線電台,他於12月8日上午派遣格奈森瑙號大巡洋艦紐倫堡號小巡洋艦查看港口中是否有英國軍艦。德艦於07時30分被英軍發現,但擱淺在斯坦利港作為衛戍艦英語Guard ship的前無畏艦老人星號英語HMS Canopus (1897)直到07時45分才收到信號。斯特迪沒有料到會這麼快遇敵,此時他手下的大多數船隻都在加煤,因此暫時沒有戰鬥能力。康瓦爾號裝甲巡洋艦英語HMS Cornwall (1902)布里斯托號輕巡洋艦英語HMS Bristol (1910)的發動機都正在維修中。武裝商船馬其頓號正在外港入口巡邏,而肯特號裝甲巡洋艦英語HMS Kent (1901)停泊在外港,計劃於8時接替馬其頓號巡邏。另一邊,德國艦隻也沒有預料到港中會有一整個英國分艦隊,9時20分老人星號前無畏艦的第一聲齊射就使德艦放棄了對無線電台的轟炸,逃離了斯坦利港。與港外施佩指揮的東亞分艦隊的主力會合[35]

斯特迪的船隻直到9時50分才完成整備,從港口出動,他們此時仍可以看到西南地平線上撤退的德國船隻。剛剛進塢檢修過的無敵號對施佩的船只有5節(9.3 公里/小時)的速度優勢,而施佩的船隻由於其橫跨太平洋的航行,船底附著了藤壺,限制她們速度不超過20節(37公里/小時)。其中,萊比錫號小巡洋艦處於德軍艦隊末尾,所以,不屈號戰鬥巡洋艦在12時55分在17,500 碼(16,000 公尺)的距離上對萊比錫號開火,打響了福克蘭群島海戰的第一炮。

不久後,無敵號也對萊比錫號開火。當距離拉近到13,000碼(12,000 公尺)時,兩艘戰鬥巡洋艦都開始對萊比錫號取得跨射[m]。13點20分,陷入絕境的施佩命令他的分艦隊分離:他命令他手下的輕巡洋艦轉向西南逃離,而他將帶領稍大的裝甲巡洋艦向東轉向迎擊英軍以爭取時間掩護撤退。德國艦隻於13點30分開火,並於13點44分取得了首次命中,當時沙恩霍斯特號大巡洋艦擊中了無敵號,但炮彈沒能擊穿裝甲帶。在交戰的頭半個小時,雙方都迅速開火,然後擁有火炮射程優勢的英軍艦隊拉開了距離,駛離了德國艦炮的有效射程。與德國水手相比,英國人炮術很差,發射了210發炮彈,只打中了4發。主要原因是此時英國艦隊處於德國人的上風,西北風將來自炮火和煙囪的煙霧吹向船頭,從而遮擋了英軍的視線[36],另外無敵號的A炮塔的一門12寸炮在13時42分時卡住了,有30分鐘不能開火[37]

航行中的無敵號戰鬥巡洋艦
福克蘭群島海戰,地圖的左側的方向是北方

施佩的裝甲巡洋艦轉向南,試圖在英國人的視野被遮蔽時脫戰,但他在被英國人發現之前只把雙方距離拉開到17,000碼(16,000 公尺)。英國戰鬥巡洋艦於是轉向以24節(44 公里/小時)的速度追趕。40分鐘後,英國人再次在15000碼(14公里)的距離上開火。八分鐘後,逃離無望的德艦再次轉向東方進行戰鬥。施佩的策略是拉近距離,這樣他艦上的150公釐(5.9 英寸)副炮就可以開火。他成功了,15時整,德艦150公釐炮開始用最大仰角開火。此時風向改變,使雙方的視野都被煙霧遮擋,但隨著距離拉近,雙方均開始取得命中。然而,命中的德國炮彈要麼沒有引爆,要麼沒有擊穿。另一方面,英艦則擊中了格奈森瑙號的右引擎室,停用了右側引擎。斯特迪命令他的船在15時15分轉向,以獲得迎風優勢。而施佩轉向西北,雖然看起來是是想取得T字優勢,但實際上是為了讓沙恩霍斯特號未受損的右舷火炮發揮作用,因為她左舷的大多數火炮都不能使用了。隨著戰事發展,英國人不斷對沙恩霍斯特號大巡洋艦格奈森瑙號大巡洋艦取得越來越多次命中。

沙恩霍斯特號船體著火,於16時停止射擊,然後在16時17分傾覆。施佩海軍中將陣亡,全艦沒有倖存者。

格奈森瑙號繼續戰鬥,直到17時15分都在反擊,打光了所有炮彈。她的船員鑿沉了她,格奈森瑙號大巡洋艦於18時02分緩慢沉沒。[38]英國人從冰冷的海水裡救出了176名生還者 [39]

戰鬥中,無敵號戰鬥巡洋艦發射了513發主炮炮彈[40],並被命中了22次。它有兩個船頭艙室進了水,另外一發炮彈擊穿舷側P炮塔附近水線裝甲,淹沒了一個煤倉。進水讓無敵號一時側傾了15度。然而,在整條戰鬥巡洋艦上,一共只有一人陣亡,五人受傷[41]

戰鬥結束後,無敵號在斯坦利港進行了臨時維修,然後前往直布羅陀,在那裡的干船塢進行了更永久性的整修。整修持續了一個月時間,無敵號的射控系統終於可以使用了。另外皇家海軍藉此機會將前煙囪的高度延長了15英尺(4.6 公尺),防止煙霧阻擋艦橋和桅杆頂瞭望哨觀察。無敵號於1915年2月15日駛往英國,加入了大艦隊。2月21日,皇家海軍的所有戰鬥巡洋艦被編入進戰鬥巡洋艦艦隊的三個分艦隊,其中第3戰鬥巡洋艦分艦隊英語3rd Battlecruiser Squadron由三艘無敵級艦組成。它於4月25日至5月12日進行了改裝,更換了四門炮管磨損的12英寸火炮,並把主炮炮塔上的副炮移到上層建築的炮廓里。海軍少將霍勒斯·胡德英語Horace Hood於1915年5月27日接管了第3戰鬥巡洋艦分艦隊,並在無敵號戰鬥巡洋艦上升起了指揮旗[42]

第1與第3戰鬥巡洋艦分艦隊於1916年4月24日至25日因德國砲轟雅茅斯與洛斯托夫特英語Bombardment of Yarmouth and Lowestoft出動,但未能在惡劣天氣中找到德國艦隻。在回家的路上,無敵號戰鬥巡洋艦於25日23點07分撞上了巡邏艦戈伊薩號(HM Yacht Goissa)。戈伊薩號的船頭嵌入了無敵號的側舷,無敵號側舷被砸穿。無敵號在進水中速度降至12節(22公里/小時;14英里/小時),被迫離開線路,獨立前往羅塞斯進行維修,維修一直持續到1916年5月22日[43]

日德蘭海戰[編輯]

無敵號戰鬥巡洋艦的最後一刻,由附近的英軍驅逐艦拍攝。[44]

1916年5月底,第3戰鬥巡洋艦分艦隊被臨時分配到大艦隊進行炮術演習。5月30日,整個大艦隊與貝蒂海軍中將的戰鬥巡洋艦一起被命令出海,為德國公海艦隊的出擊做準備。為了支援先行一步的貝蒂,胡德海軍少將率領他的三艘戰鬥巡洋艦領先大艦隊航行,是整個大艦隊的先鋒。大約14時30分,無敵號戰鬥巡洋艦截獲了附屬於貝蒂指揮的英國戰鬥巡洋艦艦隊的加拉泰亞號輕巡洋艦英語HMS Galatea (1914)的無線電信息[n],加拉泰亞號報導目擊了兩艘敵巡洋艦。而其他關於七艘敵艦向北駛來的報告證實了這一點。胡德以為德軍試圖通過斯卡格拉克海峽,在15時11分時命令將船速提高到 22節(41 公里/小時),向東南方向航行以切斷德軍去路。20分鐘後,無敵號截獲了貝蒂的一條消息,其中報導了五艘敵方戰鬥巡洋艦,後來有信號表明他在東南方向與敵人交戰。16時06分,胡德下令全速行駛,航向東南偏南,試圖與貝蒂的戰鬥巡洋艦艦隊會和。16時56分,由於仍看不到貝蒂的船隻,胡德要求貝蒂提供航線、位置和速度,但從未收到回復[45]

胡德繼續前進,直到17點40分,他發現之前派遣輕巡洋艦切斯特號調查可疑炮火閃光的方向傳來了炮火聲。切斯特號輕巡洋艦英語HMS Chester (1915)遇到了希佩爾海軍中將下屬的德國第2偵察集群的四艘輕巡洋艦,在胡德轉向前來調查之前遭到重創。胡德的戰鬥巡洋艦及時趕到,把德國巡洋艦驅離。17時53分,無敵號戰鬥巡洋艦向威斯巴登號小巡洋艦開火,另外兩艘無敵級在兩分鐘後也加入了交火。自知不是對手,德國輕巡洋艦在18時開始轉向南方試圖逃入霧中,同時發射了魚雷,但沒有命中。當他們轉彎時,無敵號擊中了威斯巴登號的引擎室並摧毀了她的發動機,而不屈號戰列巡洋艦擊中了皮勞號小巡洋艦一次。第3戰鬥巡洋艦分艦隊之後又先後與給德軍第2偵察集群護航的雷根斯堡號小巡洋艦,德軍第2,第9,第12驅逐艦艦隊的31艘驅逐艦交戰。他們最終被胡德剩餘的坎特伯雷號輕巡洋艦英語HMS Canterbury (1915)和五艘驅逐艦趕走了。在混亂的行動中,德國人只發射了12枚魚雷,但用艦炮癱瘓了鯊號驅逐艦英語HMS Shark (1912)。德軍魚雷由三艘無敵級戰鬥巡洋艦的舷側襲來,為了躲避魚雷,無敵號向北轉向,而不屈號和不撓號向南轉向。最後所有的魚雷都沒有命中,儘管其中一枚從不屈號的正下方經過,但深度設定得太深,沒有爆炸。當無敵號轉向北上時,她的舵卡住了,它不得不停下來解決這個問題。問題很快就解決了,分艦隊選擇向西前進[46]

無敵號戰鬥巡洋艦爆炸後的殘骸

18時21分,胡德成功帶領大艦隊與貝蒂的戰鬥巡洋艦會合,之後胡德轉向南,和貝蒂的戰鬥巡洋艦一起迎擊尾隨貝蒂而來的希佩爾艦隊。此時希佩爾的戰鬥巡洋艦距離大艦隊只有9000 碼(8.2 公里),三艘無敵級姐妹艦幾乎立即向希佩爾的旗艦呂措號大巡洋艦和其後的德夫林格號大巡洋艦開火。不撓號擊中了德夫林格號大巡洋艦三次,擊中塞德利茨號戰列巡洋艦一次[47],而呂措號被獅子號戰列巡洋艦、不屈號和無敵號一共擊中了 10 次[o],其中無敵號取得兩次了水線以下命中,這導致的進水最終將呂措號送入海底[48]。18時30分,海霧散去,無敵號戰鬥巡洋艦突然在呂措號大巡洋艦和德夫林格號大巡洋艦面前作為清晰的目標出現。兩艘德國戰鬥巡洋艦隨後分別向無敵號發射了三輪齊射,並在90秒內擊沉了它。第三輪齊射中至少有一枚305公釐(12英寸)的炮彈擊中了無敵號中部的Q炮塔[49] 。炮彈穿透了Q炮塔的前部,炸掉了屋頂,並引爆了中部彈藥庫。中部彈藥庫的爆炸將艦隻炸成兩半。大爆炸可能還同時點燃了A炮塔和X炮塔的彈藥庫[50]。在無敵號的船員中,有 1026 名官兵被殺,其中包括海軍少將胡德,只有六名倖存者被救起[49]。六人中有五人駐紮在前桅三腳架頂部的射控部門,另一人駐紮在被炮彈直接命中的Q炮塔內——當中部彈藥庫爆炸時,這個極其幸運的人不知怎麼地被扔出了船[51]

沉沒地點[編輯]

戰後,無敵號由一艘皇家海軍掃雷艦確定沉沒地點為 57°02′40″N 06°07′15″E / 57.04444°N 6.12083°E / 57.04444; 6.12083 (Wreck site of HMS Invincible),深180英尺(55 公尺)[52]。它的船尾右側朝上,船頭底部朝上。

對沉船的檢查發現,後炮塔中的12英寸火炮的炮彈還在膛內,但炮塔屋頂不見了[53]。拍攝無敵號戰鬥巡洋艦的爆炸的照片顯示火焰和煙霧正從X炮塔噴發出來。再加上後炮塔缺失的屋頂,這意味著X炮塔的彈藥庫也發生了低程度的爆炸[54] [55]

無敵號戰鬥巡洋艦的沉沒地點是根據1986年《軍事遺骸保護法》英語Protection of Military Remains Act 1986保護的受保護地點[56]。加拿大落基山脈的無敵山於1917年以無敵號戰鬥巡洋艦命名[57]

艦長[編輯]

  • 1908年9月8日[58] [59] - 1911年3月28日[60] :馬克.克爾英語Mark Kerr上校
  • 1911年3月28日[61][58] – 1912年1月8日[61]: 理察·普雷福伊上校(Captain Richard Purefoy)
  • 1912年1月9 日[62] - 1912年5月[62]: 亨利·詹姆斯·蘭福德·克拉克上校(Captain Henry James Langford Clarke)

腳註[編輯]

注釋[編輯]

  1. ^ 譯名參考自《英國戰鬥巡洋艦全史》。[1]
  2. ^ 2.0 2.1 譯名參考自《世界近代戰艦史》。[2]
  3. ^ 3.0 3.1 譯名參考自《消逝的巨獸: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戰艦》。[3]
  4. ^ 譯名參考自《英國戰艦全史 1906-1914》。[4]
  5. ^ 另有來源記載為「8.0公尺」。[2]
  6. ^ 歷史學家埃里希·格魯納(Erich Gröner)指出,滿載被定義為「(等於)排水量加上滿載燃料油、柴油、煤、備用鍋爐給水、飛機燃料和特殊設備」。[5]
  7. ^ 譯名參考自《英國戰艦全史 1906-1914》。[8]
  8. ^ 譯名參考自《世界近代戰艦史》。[9]
  9. ^ 譯名參考自《英國戰鬥巡洋艦全史》。[11]
  10. ^ 譯名參考自《世界近代戰艦史》。[2]
  11. ^ 原文為「run a gun in or out」,這是繼承自風帆時代的海軍俗語,意為裝填火炮。[19]
  12. ^ 譯名參考自《國家航海 第22輯》[22],另有來源記載有譯名為「哈乞開司」、「哈洽開司」、「哈乞開斯」、「哈乞開思」、「哈乞開士」等[23]
  13. ^ 取得跨射指炮彈落點在敵艦兩側,這意味著火炮射擊諸元正確,接下來有很大可能取得命中。
  14. ^ 需要監聽己方艦船的原因是此時大艦隊聯繫不上貝蒂。貝蒂已經與德軍交戰,但奇怪地保持無線電靜默。
  15. ^ 這裡英軍安排出現了失誤,有3艘船在迎擊呂佐夫號,而理應只安排一艘。

參考文獻[編輯]

  1. ^ 江泓 & 英國戰鬥巡洋艦全史,第14頁
  2. ^ 2.0 2.1 2.2 2.3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戰艦史,第24頁
  3. ^ 劉怡,第206頁
  4. ^ 江泓 & 英國戰艦全史 1906-1914,第81頁
  5. ^ Gröner,第ix頁
  6. ^ Roberts,第43–44頁
  7. ^ Roberts,第76頁
  8. ^ 江泓 & 英國戰艦全史 1906-1914,第2頁
  9.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戰艦史,第14頁
  10. ^ 10.0 10.1 Roberts,第19–25頁
  11. ^ 江泓 & 英國戰鬥巡洋艦全史,第5頁
  12. ^ Roberts,第24-25頁
  13. ^ Roberts,第70–75頁
  14. ^ Roberts,第76, 80頁
  15. ^ Roberts,第76頁
  16. ^ 16.0 16.1 Gardiner & Gray,第24頁
  17. ^ Britain 12"/45 (30.5 cm) Mark X. NavWeaps. 30 January 2009 [27 Octo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9). 
  18. ^ 18.0 18.1 Roberts,第83頁
  19. ^ 存档副本. [2021-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8). 
  20. ^ Roberts,第85頁
  21. ^ Roberts, pp. 96–97
  22. ^ 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 2019,第70頁
  23. ^ 楊紅傑 & 智如 2018,第166頁
  24. ^ Roberts, pp. 109, 112
  25. ^ The Times (London), Monday, 15 April 1907, p. 10
  26. ^ Tarrant, p. 17
  27. ^ Tarrant, p. 18
  28. ^ The Times (London), Saturday, 12 June 1909, p.7
  29. ^ Tarrant, p. 26
  30. ^ Tarrant, pp. 29–30
  31. ^ 本節使用的時間是協調格林尼治標準時間,比中歐時間晚一小時,後者通常用於德國作品.
  32. ^ 32.0 32.1 Massie, pp. 109–113
  33. ^ Tarrant, p. 33
  34. ^ Massie, pp. 248–251
  35. ^ Massie, pp. 254–261
  36. ^ Massie, pp. 261–266
  37. ^ Tarrant, p. 61
  38. ^ Regan, Geoffrey. Military Anecdotes (1992) p. 13 Guinness Publishing ISBN 0-85112-519-0
  39. ^ Massie, pp. 261–273
  40. ^ Gardiner and Gray, p. 25
  41. ^ Massie, p. 280
  42. ^ Tarrant, pp. 76, 80–84
  43. ^ Tarrant, pp. 95–96
  44. ^ Marshal, Peter A. The Invincible's EXPLOSIVE PHOTO. Naval History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February 2012 [4 Nov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透過Questia. 
  45. ^ Tarrant, pp. 98–99
  46. ^ Tarrant, pp. 103–105
  47. ^ Campbell, pp. 185–187
  48. ^ Campbell, p. 183
  49. ^ 49.0 49.1 Campbell, p. 159
  50. ^ Roberts. Battlecruisers, p. 116
  51. ^ Nigel Steel & Peter Hart, Jutland 1916: Death in the Grey Wastes, Cassell, 2004, p. 230–231
  52. ^ Tarrant, p. 114
  53. ^ The Wrecks of Jutland. Great War Primary Documents Archive, Inc. [27 Octo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8). 
  54. ^ 低程度的爆炸指爆炸壓力波緩慢向前移動,移動或扭曲(而不是破碎)其路徑上的物體的爆炸事件。.
  55. ^ Brown, p. 167
  56. ^ Statutory Instrument 2006 No. 2616 The Protection of Military Remains Act 1986 (Designation of Vessels and Controlled Sites) Order 2006. Queen's Printer of Acts of Parliament. [20 Nov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8). 
  57. ^ Mount Invincible. Peakfinder. [16 Dec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May 2011). 
  58. ^ 58.0 58.1 Roberts. Battlecruisers. p. 122.
  59. ^ The Navy List. (July, 1909). p. 333.
  60. ^ Kerr Service Record. ADM 196/4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 30.
  61. ^ 61.0 61.1 Purefoy Service Record. The National Archives. ADM 196/2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 617
  62. ^ 62.0 62.1 Clarke Service Record. The National Archives. ADM 196/4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 352.

書籍[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