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疏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疏廣
西漢政治家經學家
仲翁
族裔漢族
出生不詳
東海郡蘭陵縣
逝世不詳
東海郡蘭陵縣

疏廣(?—?),字仲翁西漢東海蘭陵(今山東省棗莊市東南)人,他自幼好學,早年家居教授學生,門下弟子眾多。後經朝廷徵召,先後出任博士太中大夫太傅等職,與其侄疏受俱受漢宣帝器重,聲譽卓著,屢獲賞賜。

疏廣在擔任太傅五年後,與侄子疏受一同急流勇退,請辭歸鄉,為世人所稱道。疏廣辭官後,將其財富與鄉里、親友分享,以防子孫們因富而驕,疏廣和疏受皆以高壽於故鄉善終,被後人並稱為「二疏」。

生平

[編輯]

叔姪為師

[編輯]

疏廣自幼好學,師從孟卿學習《春秋》、《[1],為董仲舒的三傳第子。疏廣學成後於家中講授學問,向他求學的學生裡有的不惜遠道而來。後來疏廣被朝廷徵召為博士太中大夫地節三年的四月,漢宣帝冊立長子劉奭為皇太子,選用丙吉太傅,疏廣為少傅[2]。同年的六月,丙吉升遷為御史大夫,疏廣升任為太傅。疏廣兄長的兒子名叫疏受公子,也以賢良的身分被推舉做太子家令。疏受喜好禮儀,謙恭謹慎,思緒敏捷且善於言辭。某次漢宣帝駕臨太子宮,疏受在迎接、拜謁、回答問題、擺設酒宴,以及舉杯替漢宣帝祝壽等各個環節,言辭禮節嫻熟而文雅,漢宣帝非常高興,不久,便任命疏受為少傅[3][4]

太子劉奭的外祖父特進平恩侯許廣漢認為太子年少,於是稟告漢宣帝,請求讓他的弟弟中郎將許舜負責監護太子一家。漢宣帝為此事詢問疏廣,疏廣回答說:「太子是國家的皇位繼承人、君主的代表,其師傅、朋友一定要挑選天下傑出之士充當,不應該只親近外家許氏,況且太子本來就有太傅、少傅,宮屬已經齊備,如今再讓許舜監護太子家,這僅是在顯露淺陋的見識,而非向天下宣揚太子的德義。」漢宜帝很贊賞疏廣的看法,將此事告訴了丞相魏相,魏相聽後脫下帽子表示歉意說:「這不是我們這些大臣所能比得上的。」疏廣由此深得漢宣帝器重,多次獲得賞賜。太子每次上朝,疏廣、疏受都隨同進見漢宣帝,太傅走在跟前,少傅跟在後邊。叔侄兩輩同時做太子的師傅,朝廷上下對此皆引以為榮[5]

榮退歸鄉

[編輯]

疏廣擔任太傅五年,皇太子已滿十二歲,能通曉《論語》、《孝經》。疏廣對疏受說:「我聽說『知道滿足就不會蒙受羞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遭遇危險』、『功成身退合乎天道規律』。如今我們已做到二千等級的大官,可說是功成名就了,達到這種地步還不告退,恐怕會有後患。不如我們叔侄兩輩人一同結伴出關,辭官回鄉養老,享盡天年,這樣做不是很好嗎?」疏受叩頭說:「聽從您老人家的吩咐。」當日叔侄二人都上書稱病休假,三個月期滿,朝廷又准予續假,疏廣於是報稱病情加重,上書請求辭官,漢宣帝認為他們確實年邁,於是批準了他們的請求,賜給黃金二十斤,皇太子又加賜黃金五十斤。朝中的公卿大夫、故舊親友、同鄉在長安東都門外為他們設帳餞行,送行的車乘達數百輛,疏氏叔侄跟他們道別而去,道路兩旁觀看的人都說:「這兩位大夫多麼賢良啊!」有的甚至感慨地流下了眼淚[6]

疏廣回到故鄉以後,每天讓家人擺設宴席,邀請本家族人及親朋老友共同娛樂。多次詢問家中還剩多少黃金,催促家人將金子賣掉以便供辦酒食。如此過了一年多,疏廣的子孫私下對疏廣同族兄弟中受疏廣親愛信任的老人說:「子孫們希望趁他老人家在世時多打下些田產基業。可現今家中每天吃吃喝喝錢都快花光了,最好請您老出面,去勸說他老人家置買些田地房屋[7]

那位老人於是利用閒暇時向疏廣提起這個想法,疏廣說:「我難道真的年老糊塗到不顧念我自己的子孫了嗎?我是考慮到自己家中原來就有一些田地房屋,如果子孫們在其中辛勤勞作,已足以供給衣食,過上平常人的生活。如今再增加產業使他們收入有盈餘,只會使子孫們變得懶惰罷了。賢能的人擁有過多的財產,就會磨損志氣,愚昧的人擁有過多的財產,則會增添過錯。況且富人,往往容易成為眾人忌恨的對象,我既沒有什麼可以教導子孫的,也不想增加他們的過錯而招致怨恨。再說,這些黃金是聖明的君主賞賜供給我的,所以我樂於與鄉親、宗族們共同分享聖上的恩賜,以此度過我的餘生,不也可以嗎!」聽了疏廣的話,同族的族人因此都由衷地佩服他,最終,疏廣、疏受叔侄二人都於家鄉終老天年[8]

評價

[編輯]
  • 班固:疏廣行止足之計,免辱殆之累,亦其次也[9]
  • 韓愈: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於時公卿設供張,祖道都門外,車數百兩,道路觀者多歎息泣下,共言其賢。漢史既傳其事,而後世工畫者又圖其跡,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10]
  • 白居易:漢擇名儒,任先疏廣[11]
  • 錢時:立太子而植黨於外氏,此貴戚擅權之根也,疏廣斯言為慮遠矣,不擇師傅以教之,以養成其德性,而徒私外氏以權,以助成其偏黨比周之勢,此豈天下之福哉[12]
  • 黃震:二疏知足,千古清風,不欲以多財益子孫過尤,人當服膺者[13]
  • 蔡東藩:兩疏請老,後人或稱之,或譏之。稱之者曰:兩疏為太子師傅,默窺太子庸懦,不堪教導,故有不去必悔之言,見幾而作,得明哲保身之道焉。譏之者曰:太子年甫十二,正當養正之時,兩疏既受師傅重任,應合力提攜,弼成君德,方可卸職告歸,奈何以後悔為懼,遽爾捨去。是二說者,各有理由,未可偏非。但君子難進易退,與其素餐受謗,毋寧解組歸田,何必依依戀棧,如蕭望之之終遭陷害乎[14]

相關詩詞

[編輯]
  • 張協:昔在西京時,朝野多歡娛。藹藹東門外,群公祖二疏。朱軒曜京城,供帳臨長衢。達人知止足,遺榮忽如無。抽簪解朝衣,散發歸海隅。行人為隕涕,賢哉此丈夫!揮金樂當年,歲暮不留儲。顧謂四座賓,多財為累愚。清風激萬代,名與天壤俱。咄此蟬冕客,君紳宜見書[15]
  • 陶潛:大象轉四時,功成者自去。借問衰周來,幾人得其趣?遊目漢廷中,二疏復此舉。高嘯返舊居,長揖儲君傅。餞送傾皇朝,華軒盈道路。離別情所悲,餘榮何足顧。事勝感行人,賢哉豈常譽。厭厭閭裏歡,所營非近務。促席延故老,揮觴道平素。問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放意樂餘年,遑恤身後慮。誰云其人亡,久而道彌著[16]
  • 王績:疏廣豈不懷,策杖還故鄉[17]
  • 李嶠:疏廣遺榮去,于公待駟來[18]
  • 盧綸:金印垂鞍白馬肥,不同疏廣老方歸[19]

後裔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漢書·儒林傳》:孟喜字長卿,東海蘭陵人也。父號孟卿,善為《禮》、《春秋》,授后蒼、疏廣。
  2. ^ 資治通鑑·漢紀》:夏,四月,戊申,立子奭為皇太子,以丙吉為太傅,太中大夫疏廣為少傅。
  3. ^ 《漢書·雋疏于薛平彭傳》:疏廣字仲翁,東海蘭陵人也。少好學,明《春秋》,家居教授,學者自遠方至。徵為博士、太中大夫。地節三年,立皇太子,選丙吉為太傅,廣為少傅,數月,吉遷御史大夫,廣徙為太傅。廣兄子受字公子,亦以賢良舉為太子家令。受好禮恭謹,敏而有辭。宣帝幸太子宮,受迎謁應對,及置酒宴,奉觴上壽,辭禮閑雅,上甚歡說。頃之,拜受為少傅。
  4. ^ 《資治通鑑·漢紀》:六月,壬辰,以魏相為丞相。辛丑,丙吉為御史大夫,疏廣為太子太傅,廣兄子受為少傅。
  5. ^ 《漢書·雋疏于薛平彭傳》:太子外祖父特進平恩侯許伯以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將舜監護太子家。上以問廣,廣對曰:「太子國儲副君,師友必於天下英俊,不宜獨親外家許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屬已備,今復使舜護太子家,視陋,非所以廣太子德於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語丞相魏相,相免冠謝曰:「此非臣等所能及。」廣由是見器重,數受賞賜。太子每朝,因進見,太傅在前,少傅在後。父子並為師傅,朝廷以為榮。
  6. ^ 《漢書·雋疏于薛平彭傳》:在位五歲,皇太子年十二,通《論語》、《孝經》。廣謂受曰:「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懼有後悔,豈如父子相隨出關,歸老故鄉,以壽命終,不亦善乎?」受叩頭曰:「從大人議。」即日父子俱移病。滿三月賜告,廣遂稱篤,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篤老,皆許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贈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設祖道,供張東都門外,送者車數百兩,辭決而去。及道路觀者皆曰:「賢哉二大夫!」或歎息為之下泣。
  7. ^ 《漢書·雋疏于薛平彭傳》:廣既歸鄉里,日令家共具設酒食,請族人故舊賓客,與相娛樂。數問其家金余尚有幾所,趣賣以共具。居歲餘,廣子孫竊謂其昆弟老人廣所愛信者曰:「子孫幾及君時頗立產業基址,今日飲食,費且盡。宜從丈人所,勸說君買田宅」。
  8. ^ 《漢書·雋疏于薛平彭傳》:老人即以閒暇時為廣言此計,廣曰:「吾豈老悖不念子孫哉?顧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與凡人齊。今復增益之以為贏余,但教子孫怠惰耳。賢而多財,則捐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且夫富者,眾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孫,不欲益其過而生怨。又此金者,聖主所以惠養老臣也,故樂與鄉黨宗族共饗其賜,以盡吾餘日,不亦可乎!」於是族人說服。皆以壽終。
  9. ^ 《漢書·雋疏于薛平彭傳》:雋不疑學以從政,臨事不惑,遂立名跡,終始可述。疏廣行止足之計,免辱殆之累,亦其次也。于定國父子哀鰥哲獄,為任職臣。薛廣德保縣車之榮,平當逡遁有恥,彭宣見險而止,異乎「苟患失之」者矣。
  10. ^ 送楊少尹序
  11. ^ 嚴綬可太子少傅制
  12. ^ 兩漢筆記 ·卷六》
  13. ^ 黃氏日抄 ·卷四十七》
  14. ^ 前漢演義 ·第八十五回》
  15. ^ 《詠史》
  16. ^ 詠二疏
  17. ^ 贈梁公
  18. ^
  19. ^ 和陳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獻上侍中因呈同院諸公
  20. ^ 晉書·列傳第二十一》:王莽末,廣曾孫孟達避難,自東海徙居沙鹿山南,因去疏之足,遂改姓焉。
  21. ^ 《晉書·列傳第二十一》:束晳,字廣微,陽平元城人,漢太子太傅疏廣之後也。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漢書/卷071》,出自班固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