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伍登
生平資料 | |
---|---|
出生 | 美國印地安納州霍爾 | 1910年10月14日
去世 | 2010年6月4日 美國蓋瑞福利亞州洛杉磯 | (99歲)
職業生涯 | |
籃球 | |
1929–1932 | 普渡大學 |
1932–1937 | 印第安納波利斯考特斯基 |
1937–1938 | 懷廷/哈蒙德·西薩爾全美隊 |
1938–1939 | 印第安納波利斯考特斯基 |
場上位置為 | 後衛 |
執教生涯 (總教練,除另有說明) | |
籃球 | |
1933–1935 | 肯塔基州代頓高中 |
1935–1944 | 印第安納州南本德中央高中 |
1946–1948 | 印第安納州立師範 |
1948–1975 | UCLA |
棒球 | |
1948 | 印第安納州立師範 |
行政生涯 (運動總監,除特別說明外) | |
1946–1948 | 印第安納州立師範 |
執教紀錄 | |
總計 | 664–162(大學籃球) 7–7(大學棒球) |
成就與榮譽 | |
冠軍 | |
獎項 | |
| |
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 1960(作為球員)1973(作為教練)年入選 | |
大學籃球名人堂 2006年入選 | |
軍事生涯 | |
效命 | 美國 |
軍種 | 美國海軍 |
服役年份 | 1942–1946 |
軍階 | 海軍上尉 |
參與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約翰·羅伯特·伍登(英語:John Robert Wooden,1910年10月14日—2010年6月4日),美國籃球運動員及教練。他長期執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棕熊隊男籃,率隊在12年間史無前例地贏下10次NCAA全國冠軍,包括1967-1973年創記錄的七連冠。約翰·伍登於1975年結束教練生涯,2003年獲得美國平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勳章。2010年在醫院自然死亡。
早年和球員生涯
[編輯]約翰·伍登於1910年10月14日出生於印地安納州霍爾[1],1918年隨家人搬到印地安納州森特頓的小農場[2]。在他14歲時,全家又搬到印地安納州馬丁斯維爾。[3]1927年,他帶領高中籃球隊奪德州內冠軍。
1928年,他從高中畢業,入學普渡大學,師從沃德·蘭伯特打球,場上位置為後衛。在他的大四賽季(1931-32賽季),普渡大學打出了17勝1負的亮眼戰績,伍登憑藉每場平均12.1分的表現(彼時籃球得分普遍很低)當選赫爾姆斯基金會大學籃球年度最佳球員。[4]他在比賽中會不顧一切地上籃,並經常摔在球場地板上,因而獲得了「印第安納橡皮人」的綽號。[5]
當他大學畢業時,正值大蕭條最嚴重的時期。他在國家籃球聯盟(NBL)打了幾年職業籃球,主要效力於印第安納波利斯考特斯基隊,每場比賽能掙50美元,1937-38賽季他入選NFL一陣。與此同時,他還在肯塔基州代頓和印第安納州南本德的高中執教。[5][6]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他服役於美國海軍,1946年以海軍上尉軍階退休。[7]
教練生涯
[編輯]印州師範起步
[編輯]約翰·伍登於1946年自海軍退休後,前往印第安納州立師範學院(現為印第安納州立大學)執教籃球隊,併兼職體育總監和棒球隊教練。1947年,其帶領的籃球隊獲得全國大學校際籃球協會(NAIB,即全國大學校際體育協會NAIA的前身)的全國錦標賽邀請,但由於NAIB禁止黑人球員參賽,伍登拒絕了參賽邀請。[8][9]1948年,NAIB修改政策允許黑人球員參賽[10],伍登帶隊打入全國錦標賽總決賽,最終不敵路易維爾大學屈居亞軍。[11]
接手UCLA
[編輯]1948年,約翰·伍登前往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擔任籃球隊教練。在他接手之前,UCLA只拿到過2次聯盟冠軍,上一年的戰績為12勝13負。伍登接收後,賦予了球隊全新的進攻體系,在頭一年便取得22勝7負的戰績。[7][12]第二年,即1949-50賽季,他帶隊奪得了太平洋海岸聯盟冠軍。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其執教表現可圈可點,但無奈同聯盟對手更勝一籌,UCLA始終未能在NCAA錦標賽上取得突破,而同聯盟的舊金山大學(1955、1956年,擁有比爾·羅素)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1959年)則在該時期斬獲NCAA總冠軍。與此同時,太平洋海岸聯盟爆發醜聞,聯盟內的數支美式橄欖球校隊向球員提供了秘密資金,UCLA亦在其中。此次事件導致UCLA全校運動項目於1957年起受到3年的紀律制裁,太平洋海岸聯盟也於1959年分崩離析。[13]
開創UCLA王朝
[編輯]1961-1962賽季,UCLA從制裁中恢復過來,殺入NCAA錦標賽四強,在半決賽中以70-72惜敗於辛辛納提大學。1963-64賽季,UCLA集齊了五名快攻球員——華特·哈澤德、蓋爾·古德瑞奇、弗萊德·斯魯特、基思·艾瑞克森、傑克·赫希,無一人身高過2米。[5]約翰·伍登採納助教傑瑞·諾曼的建議,改打快速突破和區域緊逼防守戰術,球隊自此拉開了王朝序幕。在當賽季的NCAA錦標賽總決賽上,UCLA對陣上了仍處在種族隔離中的杜克大學藍魔隊,UCLA的快節奏打法造成了更高、更慢的杜克大學全場29次失誤,最終以98-83贏下總決賽,UCLA收穫了隊史上首座NCAA籃球錦標賽總冠軍。[13]
1964-65賽季,UCLA成功衛冕NCAA錦標賽冠軍,蓋爾·古德瑞奇和普林斯頓大學的比爾·布萊德利分享了年度最佳球員的榮譽。1965-66賽季,UCLA在西區大學運動協會內部排名落後於奧勒岡州立大學,未能進入NCAA錦標賽。1966-67賽季,阿爾辛多(後改名為賈霸)開始為校隊先發出戰。在阿爾辛多的帶領下,UCLA取得三年三連冠,阿爾辛多同時連續三年當選最傑出球員。其中1967-68賽季起,NCAA更是鑑於阿爾辛多的表現而禁止了灌籃(直到1976-77賽季才解禁)。
在阿爾辛多畢業後,史蒂夫·帕特森在不被眾人看好的情況下接任中鋒。UCLA繼續贏下了2座NCAA錦標賽冠軍,在1970-71賽季的總決賽以68-62擊敗維拉諾瓦大學的比賽中,史蒂夫·帕特森一人砍下了29分。在同一時期,約翰·伍登和隊員的關係陷入危機。球隊替補批評和教練之間缺乏溝通,還指責教練對球星和替補球員雙重標準。肯特州立大學槍擊事件後,球員們又聯合給尼克森總統發電報抗議,約翰·伍登則堅決反對學生涉入團體政治活動。約翰·伍登試圖擺平這兩次事件,直至球隊部分主力威脅退隊後,方才聽取了球員的意見。比爾·華頓在1971年接過中鋒位置,UCLA繼續在NCAA保持統治地位。1972-1973賽季的總決賽中,比爾·華頓22投21中,拿下44分,帶隊以87-66擊敗曼菲斯州立大學奪冠。[14]
1973-1974賽季,擁有比爾·華頓和賈邁爾·威爾克斯兩位明星球員的UCLA在NCAA半決賽上遭遇戴維·湯普森領銜的北卡州立。在經歷雙延長後,UCLA以77-80輸掉比賽,結束了NCAA錦標賽的38場連勝。[14]1974-1975賽季,UCLA在NCAA半決賽對陣路易斯維爾大學,UCLA經過延長賽以75-74涉險過關,半決賽結束後,約翰·伍登在更衣室突然宣布在冠軍賽後退休。UCLA最終擊敗肯塔基大學贏下了總決賽,約翰·伍登收穫了第10個、也是他的最後一個NCAA總冠軍。[14]
縱觀其執教的奪冠陣容,既有圍繞賈霸或比爾·華頓這樣的中鋒核心展開的,也有全員小個陣容。[15]在其退休後,UCLA很長時間再未能問鼎NCAA總冠軍,直到1994-95賽季才由教練吉姆·哈瑞克帶領,奪得隊史上的第11座總冠軍。
後期
[編輯]1960年,約翰·伍登以球員身份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1973年又以教練身份入選籃球名人紀念堂,成為首位以這兩重身份入選名人紀念堂者。1977年,洛杉磯體育俱樂部開始頒發約翰·R·伍登獎,授予年度最佳大學籃球運動員。2003年,小布什總統頒給約翰·伍登總統自由勳章。[16]
約翰·伍登提出了「成功金字塔」的理念,在晚年多從事成功學演講,每年會開講20-30場。[17]
2010年5月26日,約翰·伍登因脫水被送入隆納·雷根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療中心,前球員賈邁爾·威爾克斯和比爾·華頓曾前去探望。2010年6月4日,約翰·伍登在醫療中心自然死亡,終年99歲。[18]
執教記錄
[編輯]大學籃球
[編輯]
|
|
|
參考
[編輯]- ^ The Journey – A Brief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History Timeline – 1910. CoachWooden.com – The Official Site of Coach John Wooden. [January 24,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9).
- ^ The Journey – A Brief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History Timeline – 1918. CoachWooden.com – The Official Site of Coach John Wooden. [January 24,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9).
- ^ The Journey – A Brief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History Timeline – 1924. CoachWooden.com – The Official Site of Coach John Wooden. [January 24,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9).
- ^ 2008–09 Purdue Boilermakers Men's Basketball Media Guide (PDF). History. Purdue University. 2008 [June 17, 20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May 22, 2011).
- ^ 5.0 5.1 5.2 The two faces of the rubber man. Sports Illustrated. 1969-01-06 [2024-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6).
- ^ 1937–38 NBL Season Summary. basketball-reference.com. Sports Reference, LLC. [June 14,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6).
- ^ 7.0 7.1 Mike Puma. Sportscentury Biography: Wizard of Westwood. ESPN. 2007 [January 25,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0).
- ^ Paula Meyer. March Madness Flashback: John Wooden. Indiana State University. March 30, 2006 [January 29,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6).
- ^ The Journey – A Brief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History Timeline – 1946. CoachWooden.com – The Official Site of Coach John Wooden. [January 24,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9).
- ^ Keefer, Zak. Indiana basketball player broke racial barrier, changed game forever. Indianapolis Star. March 16, 2017 [January 5,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 ^ The Journey – A Brief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History Timeline – 1947. CoachWooden.com – The Official Site of Coach John Wooden. [January 24,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9).
- ^ The Journey – A Brief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History Timeline – 1948. CoachWooden.com – The Official Site of Coach John Wooden. [January 24,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9).
- ^ 13.0 13.1 Alex Wolff. How '64 Bruins made John Wooden. Sports Illustrated. June 4, 2010 [July 21,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3).
- ^ 14.0 14.1 14.2 The Glory Years From 1964 to ‘75, the Bruins Achieved a Run of Titles That Will Never Again Be Duplicated. Sports Illustrated. 1995-04-15 [2024-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7).
- ^ John Wooden: An English Teacher Who Happened To Be A Hoops Legend. NPR. 2014-01-10 [2024-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7).
- ^ President Honors 2003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Recipients. white house. 2003-07-23 [2024-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5).
- ^ Wooden’s pyramid is for more than basketball. NBC News. 2007-03-29 [2024-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7).
- ^ Wooden dies at age 99. ESPN. AP. 2010-06-04 [2024-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5).
- ^ 19.0 19.1 UCLA History (PDF). UCLA: 118–126. 2007 [January 29, 20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October 29,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