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宣卿
莫宣卿(834年9月23日—?),字仲節,號片玉,唐朝嶺南道封州封川縣文德鄉(今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河兒口鎮)人。莫宣卿在十七歲時成為出身兩廣的第一位狀元,是中國科舉制度時代最年輕的狀元,在長安任職十多年,諡號孝肅。
莫宣卿生於唐朝大和八年(834年)農曆八月十七日,父親莫讓仁早逝,為遺腹子,母親梁氏改嫁開建縣人莫及芝[1]。莫及芝家境優渥,在兩個兒子入私塾讀書時,讓繼子莫宣卿陪同伴讀;莫宣卿喜讀詩書,手不釋卷、過目不忘,有神童之譽,七歲即有詩:「我本南山鳳,豈同凡鳥群」,十二歲時成為秀才。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莫宣卿通過朝廷科舉考試,欽點廷試第一,是廣東第一位狀元,時年僅十七歲;《雙槐歲鈔》記載:「吾廣大魁天下,實自宣卿始。」高中狀元後,初授翰林院修撰,賜中書門下,負責起草皇帝的詔書。唐懿宗咸通年間,莫宣卿在京任職十多年後,以因母親年老需要照顧為由,上表請求到地方任職,獲准。於是莫宣卿被外放為台州別駕,於迎接母親就任途之際在故鄉去世[2],葬於文德鄉鑼鼓崗,為現今莫宣卿狀元墓[3][4]。
咸通九年(868年),封州刺史李邦昌上奏莫宣卿的事蹟,唐懿宗下詔封為正奏狀元,入廟受祀;並免除莫氏家族本支的田糧租稅,移作為廟祀費用。其詩、詞、賦被整理為《莫孝肅公詩集》,已經散佚,由白鴻儒撰寫的序文〈莫孝肅公詩集序〉,被收錄進《全唐文》[3][5]。
由於戰亂,正史中莫宣卿未記錄考的是進士科,制科還是什麼科,但大中五年辛末科舉中獲得朝廷最高榮耀的是莫宣卿這史實是毋容置疑,歷史學者不應有輝格史觀,搞歷史的虛無主義。近年來有些學者出於自我本位斷定莫宣卿是未入流的制科第一,不算狀元,那是不嚴謹的。徐松在《登科記考》中參考白鴻儒的《莫孝肅公詩集序》推理為制科,對於辛未科記載的不確定性,徐松最後也寫道:是年設科無考制科第一據此亦得稱狀元。通俗的說莫宣卿是狀元是肯定的,至於其他的考究以後後世去考究,因為莫宣卿是唐宣宗欽點的。歷來史學界所流傳的關於制舉考試地位低於進士科考試的說法並不確切。正因為制舉者的地位十分尊崇,中第後 的出路也較好,所以士子和現任官員趨之若鶩,有的人甚至 1 年 內連試 2 科,還有的人在 數年內連中科。如名相張九齡考進士後數年,還參加713年,應「道侔伊呂科」舉,中高第,為左拾遺。當然還有著名宰相張柬之、姚崇、張說和斐度,理財家劉晏,大書法家顏真卿,著名詩人賀知章、杜牧、元鎮和白居易等都是通過制舉考試走上仕途的。至於專家學者的辛未狀元李郜,徐松之記載無考。在元小說人物傳奇文獻《唐才子傳》之前的宋代官方文獻《淳熙三山志》卷26中有明確記錄李郜是大中五年辛未開元禮科榜首。
參考來源
[編輯]- ^ 侯福興. 《中國歷代狀元傳略》. 中國人事出版社. 1998-12: 55. ISBN 9787801392602.
- ^ 雍正《廣東通志·人物》巻四十四:「莫宣卿,字仲節,封川人。父讓仁有隱徳。宣卿幼孤,隨母梁改適開建,亦姓莫氏。雋拔稱神童,與群兒戲沙中題詩云:『我本南山鳳,豈同凡鳥群。』人奇之。長抅書屋於麒麟山下,奮志讀書。大中五年,狀元及第,授台州別駕,以母老乞歸,賜其鄉曰錦衣,今開建縣之金縷村有讀書堂及片玉亭。嶺南大魁天下自宣卿始。」
- ^ 3.0 3.1 林欣、林梓宗. 《狀元藏書家莫宣卿》 (PDF). 北京市東城區圖書館《圖書館論壇》. 2002-08, 22 (4): 1 [2023-05-26].
- ^ 《肇慶文物志》. 廣東省新聞出版局. 1996: 55. OCLC 1287602599.
- ^ 白鴻儒. 《莫孝肅公詩集序》. 維基文庫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