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薩爾基斯·索加納利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薩爾基斯·索加納利安
出生Սարգիս Սողանալեան
(1929-02-06)1929年2月6日
法屬敘利亞伊斯坎德倫
逝世2011年10月5日(2011歲—10—05)(82歲)
美國佛羅里達州海厄利亞
知名於走私軍火,「陰謀運送未經授權的武器」

薩爾基斯·加拉貝特·索加納利安亞美尼亞語Սարգիս Սողանալեան Sarkis Garabet Soghanalian,1929年2月6日 - 2011年10月5日),綽號「死亡商人」,是敘利亞[1]和黎巴嫩[2]的一位亞美尼亞族國際私人軍火商,以「冷戰時期最大的軍火商」而聞名[3]。在1980年代,他是薩達姆·海珊任內伊拉克的主要槍枝和武器供應商[4]

索加納利安當時是居住在佛羅里達州維吉尼亞花園的永久居民,受僱代表美國中央情報局兩伊戰爭期間出售武器幫助伊拉克[5]。在里根政府的鼓勵和美國情報機構的支持下,他監督了幾項重大武器交易的交易,包括出售價值14億美元的法國造火炮。除伊拉克外,他還向茅利塔尼亞波利薩里奧部隊、黎巴嫩內戰期間長矛民兵組織、尼加拉瓜厄瓜多等拉丁美洲國家以及馬島戰爭期間的阿根廷等組織出售武器[3]。他隨後將業務擴展到世界其他地區,包括非洲。在波斯灣戰爭開始之前,索加納利安曾多次接受電視採訪,詳細闡述了他在伊拉克所做的工作,並點名了幾名參與武器交易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因此,美國司法部指控索加納利安「陰謀向伊拉克運送未經授權的武器」,他因此被判刑並監禁[6]。當他在幾年後幫助柯林頓政府破獲黎巴嫩的一個造假集團後獲釋。他將辦公室從美國遷出,並在法國和約旦開設了業務。2001年,他再次因銀行欺詐指控被美國政府逮捕,但一年後透露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秘魯之間正在進行武器交易交易(導致阿爾貝托·藤森政府垮台)後被釋放[6]

早期生活[編輯]

索加納利安出生於法屬敘利亞伊斯肯德倫(現屬土耳其)一個亞美尼亞人家庭。1939年底,他的家人搬到了黎巴嫩。由於當時家裡經濟條件不好,他決定從高中輟學,加入法國軍隊,並在坦克服役。正是從他在軍隊中的經歷將他帶入了武器世界,用他的話說,他「從小就適應了它並繼續向前」[3]

早期的武器交易[編輯]

黎巴嫩[編輯]

索加納利安在1970年代初被引入軍火貿易世界。1973年,他出售了他的第一批槍枝,主要由美國武器組成(黎巴嫩軍隊主要採用美國武器)。而他隨後很快就能夠從包括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在內的眾多東方集團國家採購武器 [3]。武器主要由小型武器和步兵武器組成。內戰結束後,他將武器業務轉移到其他國家,供應武器給黎巴嫩的基督教長槍黨民兵組織,厄瓜多茅利塔尼亞尼加拉瓜的各個派別,蒙博托·塞塞·塞科治下的薩伊,以及一架美國C-130大力神運輸機到卡扎菲利比亞,馬島戰爭中的阿根廷軍隊,直到薩達姆·海珊治下的伊拉克[3]

伊拉克[編輯]

根據索加納利安的說法,當他前往伊拉克時,美國完全了解他的行動:「我每一小時、每一分鐘在做什麼,美國人都知道。如果我喝了一杯水,他們會知道,而且知道它是什麼水[3]。」自從1958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分遣隊在黎巴嫩登陸以來,他就與美國建立並保持了友好的關係[7]。美國情報官員將他描述為黎巴嫩合作可靠的消息來源,使他成為與伊拉克進行武器交易的理想人選[8]。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後,他在美國的支持下開始向伊拉克出售武器。由於當時對伊拉克實施了武器禁運,這些武器通過其他不同的國家輸送。他最重要的交易是出售幾門價值約14億美元的法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9]

伊拉克領導人最初曾向里根政府尋求購買美國175毫米火炮,但遭到拒絕。然而,美國官員鼓勵他們通過私人軍火商購買武器[9]。1981年,伊拉克人向當時住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索加納利安提起此事,後者即與幾個歐洲政府接洽。他發現法國領導人弗朗索瓦·密特朗很願意進行交易,前提是交易保密。因為當時伊朗扣押了法國人質,法國不希望升級對抗。美國鼓勵密特朗批准這項被稱為「Vulcan」的銷售,它通過了一系列複雜的交易環節[10]

1991年1月海灣戰爭前夕,索加納利安為這筆交易進行了辯護。他說:「我們沒有給他那些武器來對抗美軍。當時給他的武器是為了對抗共同的敵人(伊朗)。他也是這樣做的。我沒有必要與他直接對抗並危害美國軍隊[3]。」他與伊拉克的其他交易還包括來自南非的大炮,他作為中間人通過奧地利來繞過聯合國制裁[11]。索加納利安還幫助羅馬尼亞向伊拉克軍隊出售了價值28億美元的軍服[3]

在接受《60分鐘》採訪時,索加納利安表示,美國高層官員從一開始就知道他與伊拉克的交易,包括美國前總統理察·尼克森、前副總統斯皮羅·阿格紐、參謀長傑克·布倫南上校和司法部長約翰·N·米切爾。在其他高級官員的鼓勵下,尼克森代表他寫了一封信,以加快向伊拉克出售軍服。索加納利安評論說:「他們不僅從事制服行業。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會賣掉他們的母親來賺錢[11]。」

逮捕和定罪[編輯]

索加納利安的證詞暴露了美國政府官員在非法武器貿易中的作用。國會議員指出,人們發現他揭示了真相併「讓每個美國人都非常不安。讓索加納利安先生感到不安。他直接描述了美國通過官方和非官方渠道介入,向薩達姆·海珊大規模提供武器的情況[11]。」

他的證詞導致老布希政府在1991年對他提出刑事指控。他因持有武器和意圖向伊拉克出售武器而被判六項罪名成立。這些武器包括休斯直升機公司的103架武裝直升機和1983年的兩個火箭推進榴彈發射器交易[3]。一年後,他被罰款兩萬美元,並被判處六年監禁。然而,在1993年,他的刑期被減至兩年[6]

秘魯[編輯]

1999年,索加納利安安排空投一萬支來自東德和約旦的AK-47突擊步槍,原計劃供秘魯政府使用,但其中大部分落入哥倫比亞左翼游擊組織FARC手中,該組織反對美國支持的哥倫比亞政府 [12]。除了20美元的運輸和處理費用外,索加納利安能夠以每支55美元的價格購買這些步槍。幾個月後,據透露,中央情報局支持這筆交易,以武裝秘魯情報負責人弗拉基米羅·蒙特西諾斯[3]

慈善事業[編輯]

儘管他因全球軍火貿易而聞名,但在1988年亞美尼亞斯皮塔克發生毀滅性地震後,索加納利安利用他的物流資源向蘇聯派遣了26架飛機提供人道主義援助[13]。對於他的事跡,美國總統老布希形容他是一個「加強了團結人類的紐帶」的人,而特蕾莎修女給他寫了一封信,稱上帝將「百倍」獎勵他和他家人的努力[13]

流行文化[編輯]

2005年電影《戰爭之王》的虛構角色西蒙·魏斯(Simeon Weisz)由現實生活中的中東軍火商(包括索加納利安)組成 [14]

去世[編輯]

索加納利安於2011年10月5日在佛羅里達州海厄利亞的海厄利亞醫院去世[13]

參考資料[編輯]

  1. ^ Relations, United States Congress Senate Committee on Foreign. The BCCI Affair: A Report to 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s, United States Senate.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3 [2022-02-26]. ISBN 978-0-16-0401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1) (英語). 
  2. ^ Shane, Scott. Sarkis G. Soghanalian, an Arms Dealer Who Aided U.S. Intelligence, Dies at 82. The New York Times. 6 October 2011 [2022-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7).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Sarkis Soghanalian: The Cold War's Largest Arms Mercha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ontline/World (produced in March 2001). Retrieved April 10, 2007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Frontline」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4. ^ Silverstein, Ken and Daniel Burton-Rose. Private Warriors. New York: Verso, 2000, pp. 60-61. ISBN 1-85984-325-5.
  5. ^ Kahaner, Larry. AK-47: The Weapon that Changed the Face of War.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07, p. 125. ISBN 0-471-72641-9.
  6. ^ 6.0 6.1 6.2 Interview with Sarkis Soghanalian in 2003. Interview with Sarkis Soghanali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ublic Education Center. Retrieved April 10, 2007
  7. ^ Trento, Joseph J. Prelude to Terror: The Rogue CIA and the Legacy of America's Private Intelligence Network. New York: Caroll & Graf Publishers, 2005, p. 238.
  8. ^ Trento. Prelude to Terror, pp. 237-238.
  9. ^ 9.0 9.1 Cerf, Christopher and Micah L Sifry. The Iraq War Reader: History, Documents, Opinions. New York: Touchstone, 2003, p. 32. ISBN 0-7432-5347-7ISBN 0-7432-5347-7.
  10. ^ Cerf and Sifry. The Iraq War Reader, pp. 32, 33.
  11. ^ 11.0 11.1 11.2 Interview by Steve Kroft. United States Arms Sales to Iraq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roduced by Don Hewitt and Lowell Bergman). 60 Minutes; aired January 20, 1991. Retrieved April 15, 2007.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60Minutes」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2. ^ Austin, Kathi and Jason Felch. "A Colombia Arms Deal And the Perils of Blowbac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Washington Post. March 3, 2002. Retrieved April 15, 2007.
  13. ^ 13.0 13.1 13.2 "Sarkis G. Soghanalian, arms dealer dubbed 『merchant of death,』 dies at 8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10, 2011. Retrieved December 21, 2013.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Washington Post」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4. ^ Zerrouky, Hassane. "Getting a closer look at gun-running - a film review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Humanité (January 30, 2006). Retrieved May 17, 2007.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