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Xu/沙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抗日戰爭 (中國)

1940年時的日軍佔領區
日期1937年 - 1945年
地點
結果 中華民國勝利,日本無條件投降,從日本收回台灣澎湖群島[1]
參戰方
中華民國
美國1941年
英國1941年
日本帝國
滿洲國(日本傀儡)
蒙疆(日本傀儡,1939年
File:Wangflag.gif 南京國民政府(日本傀儡,1940年
指揮官與領導者
蔣中正
李宗仁
何應欽
閻錫山
張發奎
衛立煌
朱德(八路軍)
約瑟夫·史迪威
東條英機
寺內壽一
杉山元
松井石根
南次郎
岡村寧次
李守信(偽軍)
File:Wangflag.gif 齊燮元(偽軍)
兵力
5,600,000[2] 4,100,000[3]
傷亡與損失
約 3,200,000士兵
17,530,000平民[4]
約 2,100,000士兵[5]

Template:World War II

臺灣重要漁港

歷史上的臺灣重要港口

在文物術語中,獸耳指

http://www.nmh.gov.tw/nmh_web/collections/collection_01_004_03.cfm

http://www.nmh.gov.tw/nmh_web/collections/collection_01_004_02.cfm

http://202.39.22.28/cgi-bin/big5/web09/x4?time=21:10:15&qctrl=&q1=v2&q22=27

文物

獸耳

青銅器

User:Xu/人力波段

User:Xu/步兵戰

User:Xu/步兵滲透

  1. ^ 中國保有東北主權,實際上是喪失外蒙古控制權,喪失東北控制權。中蘇外交關係造成了,外蒙古獨立但是中華民國不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並宣稱外蒙古仍然是中國領土(1953年),請參見中蘇互不侵犯條約雅爾達會議以及本文。東北及內蒙古被蘇聯軍佔領。請參見蘇聯入侵滿洲國
  2. ^ 中國方面5,600,000人,包括八路軍
  3. ^ 日本方面4,100,000人,包括汪兆銘主持的"和平"軍等,以及其他投降的偽軍
  4. ^ 1,319,958人陣亡,1,761,335人受傷,《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不包含598,107逃亡人數。17,530,000平民死傷。另有4100萬直接傷亡估計,中國4100萬直接傷亡估計
  5. ^ 483,708人陣亡,1,934,820人受傷,《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不包含依附日軍的中國部隊,偽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