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New Liberalism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好,New Liberalism!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KJ(悄悄話) 04:05 2006年4月28日 (UTC)

Re:日本民族主義[編輯]

我沒有拿掉「正在翻譯」的模板,但是對內容做了一些處理,就是用<!----未翻完的內容---->這樣的語法,把沒翻完的東西「隱形」起來。翻完一整個外文的內容是很吃力的工作,建議你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合作這個工作,或是將每段都翻前兩句,或是摘要式地翻譯出來,對於整個條目而言會較為完整。--KJ(悄悄話) 19:05 2006年4月28日 (UTC)

to 新自由主義 在維基上別搞單邊的自由主義,別人回退幾次就已經表示嚴重爭議了,你還要繼續回退嗎?有爭議就要先暫停大幅度修訂。--user:江南一葉|留言在此

關於你所修訂的條目[編輯]

首先,我是核對了你的修訂之後才作出的部分回退,你從創建帳號到現在的所有修訂我都看過了,絕不是你所想像的沒有調查核實的回退,而且你很多的修訂我也贊同,根本沒有回退。

  1. 中華民族首先是個歷史概念,在條目起始就應該強調歷史和現實的聯繫,中華民族這個概念可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才出現的內涵和外延。所以條目中,歷史上各民族的融合演進過程就尤其重要,把這麼重要的部分移出條目外,顯然是不大合理的。而且中華民族確實是以漢族為主體,以漢文化為主的中原文化為紐帶結成的民族統一體,客觀描述這個主體性並不是漢族中心主義,也不是什麼大陸中心主義。
  2. 中國民族主義條目:你的修訂感情色彩過於明顯,你修訂前該條目也有不當的感情色彩,但是你修訂後,感情色彩朝另一個方向更過分了,過猶不及,所以回退。
  3. 只是古代一個地理部分,跟當今的日本根本不能完全對應,甚至是不是今天日本列島的一部分都很難斷定,在古代中國介於中國的蕃屬國和外國之間,地位很難斷言,所以多放入幾個分類並無不妥,而且按照當時在史書上跟處於類似地位的某些國家和地區日後都成為了中國的一部分,所以把作為中國古代的民族和地區並無不妥,雖然近現代的日本民族已經完全不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了,但是誰能斷言,繩紋文化不是中華古代文化傳承的一支呢?
  4. 流求國的地理範圍本來就是史學界有爭議的問題,你現在把它歸入Category:台灣史前時期、而不歸入Category:中國古代民族與國家,你這樣編輯僅僅是為了製造一中一台的歷史根據嗎?按照史學常識,以史書記載先後確認疆域範圍的話,流求也是最先在中國史書上,而不是台灣當地史書或者日本史書上出現的。如果你真誠研究歷史,就請不要加入太多的現實政治的考量在裡面,否則100年後,台灣獨立了,台灣人也會覺得你這種做法很無謂,台灣不獨立,中國人也會覺得你的做法很無聊。

--user:江南一葉|留言在此

二次動員令[編輯]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8月15日到10月1日為止,請每個維基人編輯至少5個新條目,條目必須符合維基的規則,內容至少要達到條目標準,不可是小條目小小條目,如果可以的話,請儘量提高所編寫條目的質量、內容,甚至達到推薦新條目的水平,創建新條目,創建後請在「二次動員令」內設連結,謝謝!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未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不想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首次動員令」效果不大,就是因為沒有在傳播。

現在中文維基百科有9萬註冊用戶,只要有4000人參加動員令,10月1日就會增加2萬條目,意味著中文維基將迅速超越俄文維基,進而突破10萬條目大關,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萬大關,因為增加的是有質量的條目,非濫竽充數者,請大家盡力幫忙完成這壯舉,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儘量創建新條目,若有問題就改正,參加這次動員令活動,也可讓新人們更快學會如何創建條目。--真實事求是 12:36 2006年8月16日 (UTC)

授予維基見習編輯[編輯]

感謝您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根據您的貢獻,現授予您維基見習編輯榮譽。歡迎您繼續幫助改進維基百科。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 第十三次動員令邀請函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New Liberalism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資訊歐洲歷史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WalterBot留言2015年7月1日 (三) 15:28 (UTC)[回覆]

維基百科獎勵紙本授獎機制調查[編輯]

維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實踐策略調查[編輯]

您好。身為一個較新使用者具備更多經驗的的維基百科社群成員,您可能已經了解到中文維基百科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參與貢獻的狀況,而為尋找優化中文維基百科使用者與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們舉辦了一場調查,希望利用調查取得的結果作為研究及策略規畫參考之用。這個調查不會花費您太多寶貴時間,經過測試,完成調查所需的時間約為2到3分鐘。這一調查的有效時間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們由衷期待您的參與。

[-現在就參與調查!-]

十分感謝您的參與!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8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執行)[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