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社會主義
國家社會主義(德語:Nationaler Sozialismus;英語:National Socialism),也譯作民族社會主義,起源於十九世紀末葉的歐洲(1890年代),是主要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於德國境內流行的政治思潮與運動,其意識形態融合了國家主義、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
國家社會主義是一種主張民族共同體至上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與主張國際主義的傳統馬克思社會主義相對。更激進的納粹主義也被視為國家社會主義的一個分支。
詞語釋義
[編輯]國家社會主義(德語:Nationaler Sozialismus)這個政治詞彙源於德語,字面意義也可以理解為:民族的社會主義。在國家社會主義思潮出現之前,德國出現了王朝社會主義(德語:Staatssozialismus),其字面意義是君主制下的社會主義。在這種情況下,德語國家社會主義思潮採用了現在這個詞組。這個詞的邏輯背景是「以德國社會主義的民族主義對抗馬克思主義的國際主義」。[1]
儘管其他幾個政黨也使用過國家社會主義黨或國家社會主義運動這個名稱,但唯一在意識形態上被正式應用的就是納粹主義。[2]
目前,一些新納粹的社會運動也在使用這個名詞。
歷史
[編輯]1871年普法戰爭之後德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完成了德國統一,但王朝政府左面受到工人運動的威脅,右面受到資產階級政黨民主訴求的壓力。俾斯麥既反左又反右,強力推出6000餘條保護勞工的法令,既保護了王朝利益,也實現了他的國家需要照看人民的政治理念。俾斯麥的福利制度和政策被稱為王朝社會主義(德語:Staatssozialismus)。但自1890年,德國社會民主黨漸漸形成一個觀點,即以前那些舊王朝的國家精英們並沒有在德國實現社會主義。[3]
在俾斯麥的社會立法獲得成功的情形下,作為一種既不同於社會主義,也不同於資本主義的第三位置思潮出現。這就是國家社會主義。應該看到的是,國家社會主義最初活躍於經濟政策方面,隨後再開始深入到意識形態和國家政治方面。
俾斯麥的王朝社會主義的福利制度和政策得到民眾的廣泛支持,也因此為國家社會主義追捧,並被追認為國家社會主義的前身。在此基礎上抽象出來的依賴、倡導國家機器直接操控生產資料的一種既不是意識形態,也不是政治制度的經濟架構被稱為國有社會主義。國有社會主義也被認為是國家社會主義的主要經濟政策。在生產關係方面,國家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相似,提倡一種能和社會化生產大分工相適應的以國家計劃為主體的生產分配調控。但在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國家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並不相同,同時也反對那種生產資料為個人所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以共產主義為意識形態的社會主義強調生產資料公有。而國家社會主義強調的是生產資料在所謂國家意志影響下的監控,政府並不直接控制生產資料的配置和使用,但政府代表國家擁有對生產資料的絕對控制權,使用權和分配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社會學家約翰·普倫格談到「國家社會主義」在德國的興起時說,「1914年思想」是對法國大革命的「1789年思想」的一場戰爭;[4]包括人權,民主,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1789年思想」正在被包括「德國價值」的職責,紀律,法律和秩序的「1914年思想」所拒絕。[4] 普倫格認為,民族共同體(德語:volksgemeinschaft)將取代階級劃分,以及「種族同志」們會團結起來,建立一個「無產階級」德國對抗「資本主義」英國的社會主義社會。[4]在經濟上,這個國家社會主義以一種國有社會主義的形式來促進經濟,並為德國的整體利益服務。[5]這個國家社會主義反對資本主義,因為資本主義所包含的部件並不符合德國的國家利益。[5]另一方面,國家社會主義將取得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效率。[5]普倫格主張通過專制統治精英的技術官僚來發展國家社會主義。[6]
普倫格的論點在當時是公認的一個重要論據,主張在強國內促進社會正義。支持這種觀點的包括:右翼德國社會民主黨人Konrad Haenisch、Heinrich Cunow、Paul Lench和Kurt Schumacher;保守的革命黨人亞瑟·莫勒·范·登·布魯克和Max Hildebert Boehm;以及納粹黨人Ernst Krieck、Gottfried Feder和Eduard Stadtler。[6] 普倫格的論點也構成了納粹主義的基礎。[4]
工業家、作家和政治家瓦爾特·拉特瑙在1916年《即將來臨的日子》(德語:Von kommenden Dingen)寫道,未來的「人民政府」將彌合資本家和工人階級的裂痕,並強迫資本家們接受國家的旨意。他將通過稅收限制高收入及財產分配,鼓勵增加公共教育,鼓勵工人階級更多的參與,消除壟斷和防止投機和懶惰。拉特瑙的觀點吸引了很多年青人和民族主義者,並對國家社會主義後來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影響。
1918年之後,德國的政治思潮出現了一股試圖阻止共產主義蔓延的保守革命運動。而國家社會主義則同時出現了反對民主主義的傾向。國家社會主義認為民主主義不僅不能代表整個民族的利益,反而是資本主義政客創造出來的一套統治工具,是可怕的謊言。國家社會主義認為民主主義強調的是民權是以犧牲國家利益為代價換取部分人個人需要的滿足。國家社會主義認為民主是一種效率低下的社會制度,會使國家政策制定變的更加混亂和無效,進而會影響到國家在國際間的競爭能力。
德國社會學家維爾納·桑巴特的著作《德意志社會主義》(Deutscher Sozialismus)寫成於1934年,乃此轉化時期的重要著作,然其理論並未全然邁向希特勒與納粹黨意義下的納粹主義。在《德意志社會主義》一書中,桑巴特將國家社會主義的譜系追溯至柏拉圖之《理想國》中的「正義城邦」:在一個邦國中實現全體人民各以其專屬之技藝與德性去從事「正義」的事業[7]。由於桑巴特,柏拉圖之政治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國家社會主義概念的歷史遠源。[8]
在意識形態方面,國家社會主義認為國家是絕對物,所有個人和集團都是相對的,國家是個人真正的理性和自由意志的體現,個人必須絕對服從國家。
與納粹主義的關係
[編輯]納粹主義即「國社主義」(德語:Nationalsozialismus)。1923年,阿爾弗雷德·羅森堡發表了《國家社會主義還是國社主義》(Nationaler Sozialismus oder Nationalsozialismus)一文[9],詳細論述了國家社會主義和國社主義的差別[10][11]。
1930年代乃是一個國家社會主義轉化過渡至納粹主義的階段,兩者間之意識型態概念乃有所承接,但後續之納粹主義的發展則失卻國家社會主義的多義性質,逐漸向義大利法西斯靠攏,轉化成特質屬於政治與經濟上極端之意識型態。
納粹主義與國家社會主義不同點還包括,納粹主義的意識形態含有極大的種族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思想,並在政治上亦實現極端的愛國主義和專制獨裁統治。
儘管在很多國家出現過國家社會主義運動和政黨,歷史上唯一一次的理念實現就是納粹主義,在希特勒時代達至高峰。
戰爭經濟結構
[編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社會民主黨黨內有部分人士提倡戰爭社會主義,即透過中央統制的經濟制度來因應戰爭。此種主張是往後納粹德國總體戰經濟制度的雛形。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工人被要求入伍;而工會與行業協會也成為戰爭機器的一部分。自由經濟因此受到嚴重壓制,旨在提高武器裝備生產的中央計劃取代了市場經濟。消費品開始出現配給制。戰爭社會主義概念正是通過這些重要步驟過渡到國家社會主義。
參見
[編輯]參考書目
[編輯]- 《德意志社會主義》.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年4月1日. ISBN 978-7-5617-5202-9 (中文).
註釋
[編輯]- ^ Goebbels, Joseph. The Nazi-Sozi: Questions & Answers for National Socialists. Landpost Press, 1999. Pp. 19.
- ^ Wolfgang Wippermann: Nationalsozialismus, in: Enzyklopädie des Nationalsozialismus, 2. Auflage 1998, ISBN 3-423-33007-4, S. 600
- ^ zitiert nach Willy Huhn: Die Ideen von 1914 und die Folg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4.0 4.1 4.2 4.3 Martin Kitche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800-2000. Malden, Massaschussetts, USA; Oxford, England, UK; Carlton, Victoria, Australia: Blackwell Publishing, Inc., 2006. Pp. 205.
- ^ 5.0 5.1 5.2 Bernd-Rüdiger Hüppauf. War, violence, and the modern condition. Berlin, Germany: Walter de Gruyter & Co., 1997. Pp. 92.
- ^ 6.0 6.1 Thomas Rohkrämer. "A single communal faith?: the German Right from Conservatism to National Socialism", Monographs in German History. Volume 20. Berghahn Books, 2007. Pp. 130.
- ^ 美國哲學學者Nickolas Pappas曾對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德性」概念作出如下解釋:「『德性』(virtue)是對arete的翻譯。arete這個詞同很多表示褒貶的詞一樣,具有一些意外的含義。它和戰神阿瑞斯(Ares)顯然具有關係,起先表示人在戰爭中的勇敢。它的意義被擴展為包含了所有的優秀:作為道德術語,arete的意思是『德行』,但在道德範圍之外,它可以表示對動物、屬性或者任何別的事物的讚揚。因此它在論述中最強烈的說法是,眼睛和耳朵也具有德性......」N.帕帕斯,柏拉圖與《理想國》,ISBN 978-7-5633-6468-2,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五一~五二。
- ^ 桑巴特,德意志社會主義,ISBN 9787561752029,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頁一四四~一四五。
- ^ Kampf um die Macht. Aufsätze 1921-1932.
- ^ Ernst Piper: Nazi-Marketing: Heldengeist gegen Krämergeis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Süddeutsche Zeitung, 7. Oktober 2005.
- ^ Ernst Piper, Alfred Rosenberg. Hitlers Chefideologe, Karl Blessing Verlag, München 2005 Rezensionen aus dem Archiv für Sozialgeschichte onl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