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去安源
毛主席去安源 | |
---|---|
藝術家 | 劉春華 |
年份 | 1967年 |
類型 | 油畫 |
尺寸 | 106公分 × 76公分(41.7 in × 30 in) |
《毛主席去安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期間劉春華創作的油畫作品 [1][2],以毛澤東到安源組織工人運動(1921年)並舉行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1922年)[3]為表現題材的油畫。中共稱該畫「開創了無產階級美術創作的新紀元」,「文革」期間在中國美術界具有和樣板戲一樣的地位。該畫的單張彩色印刷數量累計達9億多張,被認為是「世界上印數最多的一張油畫」[4]。
創作
[編輯]它是江西省安源煤礦籌辦「毛澤東思想照亮了安源工人運動」展覽中的一幅畫。交由偶然介入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生劉春華參與執筆創作。1967年10月1日該畫在中國革命博物館首度展出。次年5月《人民畫報》以「毛主席去安源」為名、用彩色夾頁首次發表了該畫。1968年7月1日經當時四人幫成員江青批准,《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誌「兩報一刊」再次以彩色單頁形式隆重、熱烈、公開發表。署名為「北京院校同學集體創作、劉春華等執筆」。該畫的單張彩色印刷數量累計達9億多張(不含轉載),被認為是「世界上印數最多的一張油畫」。當這幅畫的印刷品送到各個基層單位的時候,到處張燈結彩,敲鑼打鼓。
該畫採用左右對稱的圖式構成,青年毛澤東占據了畫面中心位置,身後是翻滾的烏雲,沉降的地平線使群山顯得低矮。他身穿長衫,手拿油紙傘。有人批評雖然山風吹拂著長衫,但身體結構的輪廓一點也沒有得到體現。[誰說的?]地上的草叢就像笨拙的工匠式描畫,只好用陰影遮蓋幼稚的技法。[誰說的?]
畫作的批判矛頭,直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劉少奇曾領導安源工人運動的歷史事實,以證實他以前就是一個「叛徒和工賊」,用來打倒國家主席劉少奇。並旗幟鮮明地向世人宣告:毛不僅是中國農民運動的領袖,也是中國工人運動的領袖。對該畫的政治意圖,1968年第9期《人民畫報》曾報道:「在江青同志關懷和支持下,革命油畫《毛主席去安源》誕生了!這幅油畫成功地表現了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青年時代的光輝形象和革命實踐,是一幅熱情歌頌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藝術珍品。」。「文革」前,侯一民在1961年畫過一幅《劉少奇與安源工人》的油畫。為了贖罪補過,侯一民後來於1979年完成了油畫《毛主席與安源工人在一起》。[5][需要較佳來源]
傳播
[編輯]其後該畫被收入全國統一的中小學課本作插圖,並被仿製成上百種毛主席紀念像章、石膏工藝品等,廣為傳播。1960年代杭州東方紅絲織廠曾以此畫為藍本出品了巨幅織錦(2.2 x 1.5m),氣勢雄偉(1992年10月13日在北京21世紀飯店拍賣,以6.3萬美元成交)。
執筆者劉春華因此在政治上獲得了極大榮譽,官至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經常參與外事接待等國務活動。
郵票
[編輯]1968年中國人民郵政還發行了編號「文12」的《毛主席去安源》(尺寸:40 x 60mm)郵票,全套1枚,面值8分。設計者為孫傳哲、萬維生、李大瑋。發行總量5000萬枚(1997年參考市價110元)。此郵票因印有毛澤東肖像而一度被禁止蓋銷,後因有不法分子利用規定漏洞重複使用郵票,郵政管理部門不得不允許在不污損毛澤東肖像的前提下蓋銷該郵票[需要較佳來源]。
影響
[編輯]1980年代曾受到石魯、葉淺予等名家和《美術》雜誌的批評,謹嚴持重的美術史家[誰說的?]也指出「其藝術性遠遠趕不上「文化大革命」後期的一些重要的美術作品」。
1995年10月劉春華將該畫交中國嘉德公司舉行的「95'秋季拍賣會」拍賣605萬元(拍得者為中國建設銀行廣州市分行)。再次喚起了人們的關注和記憶,並由此陷入一系列訴訟:被郝國欣(時任展覽總美術設計的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教師)、李紹洲訴侵犯著作權(共有);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認定該畫為國有資產,作出將其收歸國庫的行政裁定;中國革命博物館亦將劉春華告上法庭,要求將此油畫歸為館藏,成為轟動中國美術界、司法界的公共事件,被國內外媒體廣泛報道[6]。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定,當時油畫存放在建行,其國有狀態沒有改變,國家財產並未實際受損。因此對中國革命博物館請求劉春華和建行返還油畫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判決指出,劉春華不是油畫所有人,不應該將其作為個人所有財產委託拍賣,也不應得到拍賣價款。但按照中國有關法律規定,目前已超出通過訴訟追索時效。因此,劉春華不自願交返拍賣所獲收入,法院亦不能強制他返還。
200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批准,江西省萍鄉市有關部門決定依照該畫原作中毛的形象,塑造一尊毛澤東青銅雕塑像,安放在萍鄉市安源煤礦新建的廣場上[7]。銅像採用芯塊樹脂砂技術,以錫青銅為材料,重3.7噸,高5.2米,基座高2.8米,整座雕像8米高。2004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央視十套播出的系列節目《記憶·毛主席去安源》,也回顧了該畫引起的歷史場景。意味深長地透露出轉型期社會衝突激起的情緒波瀾和官方意識形態誘導的指向性。[來源請求]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江西旅遊文化資源庫-網頁上有此油畫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09-03.
- ^ Chairman Mao goes to Anyuan. [2015-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8) (英語).
- ^ 先後參與組織創辦工人補習學校、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和安源罷工的,還有李立三、劉少奇等人。
- ^ 組圖:賞名畫、知黨史《中國共產黨歷史畫典》 欣賞【2】.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5-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侯一民. 刘少奇同志与安源矿工. 《新中國美術圖史》.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4-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季濤:《毛主席去安源》拍賣背後不為人知的官司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09-03.
- ^ 劉春華《毛主席去安源》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文化產業藝術網
來源
[編輯]-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
- 易英:《從英雄頌歌到平凡世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 詹建俊:《中國油畫行情看漲 投資要有技巧》,「藝術之旅」 2002年6月26日,
- 《〈毛主席去安源〉銅像落成》,商都信息港2002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