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Aizag/s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鄧小平南巡[編輯]

朋友你之前提及的鄧小平南巡條目,因我覺得其內容實在是少得可憐,花費三天時間作出重大修改。現已上DYK投票,歡迎光臨指導。--Mara召喚師魔法少年愛德華★愛生活圓神蘿莉塔 2013年1月2日 (三) 09:51 (UTC)

美國官方語言問題[編輯]

去年4月我問了一個關於美國官方語言的問題,我的發言是:「我前往美國邊檢入口時,看到上面有英語,西班牙語的歡迎語。」

我需要聲明一下:我所去的邊檢入口位於加拿大素里加拿大的官方語言也有法語,但不是美國的官方語言。邊檢入口的歡迎語有英語西班牙語兩種。而英語版的「美國」條目上顯示官方語言為「沒有聯邦地位的語言」,而西班牙語是第二大常用語言(我也曾經問過在美國的親友)但是法律從未制定過官方語言,而美國政府門戶網站就提供上述兩種語言。

請您再次對此問題進行回復,謝謝。Shwangtianyuan留言) 2013年1月4日 (五) 04:39 (UTC)

RE: 航空軍[編輯]

抱歉!近來事忙,沒有上來查看討論頁...

美國空軍的前身組織譯名似乎一直都有混用情況。翻看了鄭道根翻譯的Walter J. Boyne. Beyond the Wild Blue: History of the U.S. Air Force 1947-1997 (大陸譯為跨越蒼穹:美國空軍史),那本書的年表(pp. 441-582)所用譯名,似乎可用作參考,輯錄如下:

  • Aeronautical Division, U.S. Signal Corps->美國陸軍通信兵航空處, 1907-1914
  • Aviation Section, U.S. Signal Corps->美國陸軍通信兵航空科, 1914-1918
  • Division of Military Aeronautics->美國陸軍軍事航空處, 1918
  • United States Army Air Service->美國陸軍航空勤務隊, 1918-1926
  • 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美國陸軍航空兵, 1926-1942
  • 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美國陸軍航空隊, 1941-1947(由「陸軍航空兵主任辦公室」Office of Chief of the Air Corps及「陸軍航空隊戰鬥司令部」 Air Force Combat Command合組而成,「美國陸軍航空兵」在1941年歸入「美國陸軍航空隊」之下,1942年才廢止)
  • United States Air Force->美國空軍, 1947-

主要的混用看來都是「兵」和「隊」,感覺上「隊」的級別比「兵/軍」好像要低...當然上述翻譯也可能有問題,希望這些資料有所幫助!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1月4日 (五) 05:52 (UTC)

(剛好泡在大學圖書館)汗,跨越蒼穹的年表竟然沒有列出United States Army Aviation Branch,或許是視之為陸軍建制。反倒是Keith E. Bonn. Army Officer's Guide (48th Edition)(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譯:美國陸軍軍官手冊,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這本中譯書略有提及。頁144將1983年成立的United States Army Aviation Branch譯為「陸軍航空兵」,然後又加述「陸軍建制航空兵不同於陸軍航空軍,它始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6月6日陸軍部批准成立隸屬野戰炮兵的陸軍建制航空兵......1947年通過的國家安全法把陸軍航空軍......改制為美國空軍」。這本書將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譯為「航空軍」而非跨越蒼穹的「航空兵」,又是一個混用。似乎譯者都知道各個名稱過於相近,故此Army Aviation Branch先譯作「陸軍航空兵」,後來又加述是「陸軍建制航空兵」。感覺上這些書只是沒有標準時的標準 囧rz……,用起上來都是很混亂...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1月4日 (五) 09:10 (UTC)
看來也只能如此移動了...或許在消歧義上再加以說明...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1月5日 (六) 13:40 (UTC)

Blohm + Voss 譯名問題[編輯]

想請教閣下,Blohm + Voss如建條目應使用原名「Blohm + Voss」、「布洛姆-福士」還是「布洛姆+福士」?另亦有找到福斯一類的譯名。-卍田卐JC1 2013年1月5日 (六) 13:26 (UTC)

羅馬尼亞[編輯]

您好。這兩天正在看日譯的1970年代後期羅馬尼亞的地理教科書,覺得可能對您撰寫羅馬尼亞條目有些幫助。如果您需要的話,我可以幫忙增添一些經濟、交通、人口的內容。請問您是否需要?這本書出版於1980年代初期,所以數據都不是1980年代末期的資料。這點還請您諒解。多謝。--スイカバスモ 2013年1月7日 (一) 08:48 (UTC)

說實話我覺得增添的內容大多只是數字或基本資料,也沒什麽深入的介紹及分析制度的內容。畢竟中學教科書內容也不會太深,而且社會主義國家的這類教科書大多都是吹捧自己國家自解放以來取得了多少成就,在數字上有多大的進步之類。若能找到更好的資料,我會再和您說的。東歐衛星國里資料最多的貌似是南斯拉夫和波蘭(南斯拉夫是因為太過獨特,波蘭則是因為國家本身規模較大加上團結工會)。東德地處交鋒的最前線,書籍也不少。全面介紹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書籍雖然不多,但介紹「十月事件」「布拉格之春」的書籍也有一些。提到羅馬尼亞的話,則大多都是介紹其相對自主的外交。保加利亞實在太聽話,介紹這個國家的書也不是太多。最為奇特的是阿爾巴尼亞,在日本介紹這個國家的書籍實在是少。中國因為和阿爾巴尼亞曾有很特別的關係,有關阿爾巴尼亞的書籍相對多些。--スイカバスモ 2013年1月8日 (二) 11:08 (UTC)
並不介意啦。經濟的部份看來您那裡資料頗多。民族的話其實羅馬尼亞的民族問題也不算少,匈牙利人、羅姆人都有許多內容。若能有介紹羅馬尼亞對匈牙利人政策前後變化的書籍就好了。另外還有就是摩爾多瓦的問題,這個也和羅國的外交有直接關係。軍事的那本書籍您可以把名稱告訴我,我試著找找看並翻譯出來(就是不知道翻譯的內容是不是您想要的內容,而且需要等到三月之後)。羅馬尼亞在足球和體操上實力較強,您可以看看這方面的資料。慢工出細活,沒有什麽好著急的啦。--スイカバスモ 2013年1月9日 (三) 08:48 (UTC)

關於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列表的排版問題[編輯]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09826&uk=118290636#dir/path=%2F1 第一幅是不調整的,第二幅是調整的,調整的話,可以減少右面的空缺(引言段的圖片太長,把下面的{{WMD}}擠更開了,我看到基本和你的一致),就這樣。——Sakamotosan 2013年1月10日 (四) 03:50 (UTC)

再度打擾一下[編輯]

抱歉,我又來打擾了= =還是想請教關於Trans Europa Express的一些問題(就是我在同行評審給cobrachen君的回覆里的「請教」部分),概括如下(括號內為我的理由):

  1. 條目名稱非中文(沒有絕對占優譯名);
  2. 英文版專輯與德文版專輯描述混雜(專輯為雙語發布,enwp條目的打榜部分必都針對英文專輯,但考慮到發電站樂隊是德國樂隊……);
  3. 曲名未全部翻譯(只在對理解說明有影響時提及)。

cobrachen君最近可能較忙而未回復,因而我想請教閣下應如何是好,若方便則還請不吝賜教,談談看法吧 - Dr. Cravix ♬La Pluie 2013年1月15日 (二) 15:05 (UTC)


抱歉,看來我沒表達清楚呢我再稍微解釋,也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1. 這的確是個好方法呢不過我還有一點疑慮:許多譯名所指皆是環歐快車本身,而非此專輯(雖然環歐快車也確是專輯所指),直接套用沒問題吧?如果閣下覺得可以我就直接改吧~至於廚的話我是無所謂,反正我會維護好這個條目的
  2. 由於涉及打榜,所以文中提到的專輯和單曲名都是雙語,比如既有提及Schaufensterpuppen,亦有提及Showroom Dummies(即是異語同曲,見「發行」一節);評價部分為同原文一致亦如此。cobrachen君認為這樣較為混亂,最好要統一,enwp的做法是全部以英文專輯為準,但我覺得Kraftwerk是德國樂隊,儘量用德語為宜,結果文內就挺混亂的,我也不知如何是好
  3. 放在同一章節的想法似乎挺有趣,不過對此我沒什麼頭緒呢,是說把音軌列表直接放到上面嗎?不過由於專輯列表超長,總覺得有點破壞排版的感覺= =要不我還是乾脆放大絕(?),直接把那兩首歌的翻譯拿掉,會不會好一點呢 - Dr. Cravix ♬La Pluie 2013年1月16日 (三) 02:27 (UTC)

引號的確是我的錯= =我用的文泉驛字體上下引號看着差不多,結果不知不覺竟然錯了這麼多(之前還校對過一遍的,看來不夠認真),好囧……然後是回覆:

  1. 明白了,多謝解疑啦我等會就移動條目,順便校準一下吧~
  2. 3.重製表格的想法挺不錯的,不一致的問題靠直接對表應該也能一起解決,只是好一段時間沒用過表格了,我也再試着做做吧 - Dr. Cravix ♬La Pluie 2013年1月16日 (三) 05:35 (UTC)

沒事,其實我是有意要改成像{{Tracklist}}那種樣式的,不過確實閣下做的樣式似乎更好,要不我就試着調整一下合併起來吧只是……有點抱歉,看到「金屬硬碰硬」我還是忍不住笑了= =不過之前的確是因為實在想不出Metal on Metal有什麼比較像樣(?)的翻譯,所以我一直傾向全部放着的,要不我再想想……BTW,打問號的那三個則可以翻成:Abzug-「脫離」(enwp上的注釋,重錄版有這首),Franz Schubert-「弗朗茨·舒伯特」,Endless Endless-「無窮,無盡」, - Dr. Cravix ♬La Pluie 2013年1月16日 (三) 12:35 (UTC)


也行,或者我自己來調整吧,因為我想把中文譯名往後放,免得有喧賓奪主之嫌= = - Dr. Cravix ♬La Pluie 2013年1月16日 (三) 12:44 (UTC)

嗯,看到了,麻煩您啦那我就繼續調整,等好了還請幫我再看看吧 - Dr. Cravix ♬La Pluie 2013年1月16日 (三) 12:46 (UTC)


調整了一下順序,順便把文中出現的其他曲名翻譯全刪掉了,而至於MoM,看來只能等有什麼靈感再改吧,哈我覺得似乎沒其他問題了,可以的話再幫我看看吧,我希望儘量改好一點再扔去GA提名,畢竟還是那個目標,dedicate to Kraftwerk吧 - Dr. Cravix ♬La Pluie 2013年1月16日 (三) 13:24 (UTC)


長句和英文標點應該都快成我的習慣了= =因為我閱讀速度很快,對我來說順暢的長句看起來反倒更不顯突兀,不過體現在條目上的確就不是好習慣了於是稍微修理了一下。另外Allmusic不是雜誌,而只是網站而已,我想應該不要書名號吧~ - Dr. Cravix ♬La Pluie 2013年1月17日 (四) 07:52 (UTC)

囧,剛寫到一半才收到信= =確實有點奇怪,其實刪除轉換前我四種都測試過了,為什麼我這裡顯示的都是正常的呢?= =要不我等會加進noteta吧,呃 - Dr. Cravix ♬La Pluie 2013年1月17日 (四) 07:52 (UTC)

我明白了,「理髮」…… 囧rz…… - Dr. Cravix ♬La Pluie 2013年1月17日 (四) 07:54 (UTC)
於是加了個-{}-強制隔離,看來是修好了……請驗收吧 - Dr. Cravix ♬La Pluie 2013年1月17日 (四) 08:00 (UTC)

小事,說不上指教吧我也談談我自己的見解:

這裡的「影像」雖然不是「想象」,但指向的確更偏「虛幻」而非現實,對應過來,「影像」在《鏡廳》裡指的是「鏡中映出的形象」(或者說,「映像」),歌詞里也唱到「甚至最偉大的明星,也在鏡中了解了自己」、「有時他看到自己的真實面貌,有時看到的卻是個陌生人」;《人體模型》則是從人體模型的形象延伸出來的,可以理解為:人格化人體模型,並將之投射於現實之中,歌詞也是層層遞進,「我們開始移動,然後打破了玻璃」,最後還有如此樂句:「我們走進俱樂部,然後開始跳舞"。

也就是說,這是「影像」,但不是現實,鏡子的影像/映像不用說,人體模型也僅是仿照人而做,只是人的「影像」(或稱「投影」)罷了,但卻足以和現實混淆:如果櫥窗里的人體模型換成實實在在的人,是否也無法區分呢?而Kraftwerk更進一步,倒過來闡述:如果人體模型具有人格的話,那會是怎樣的呢?大概是這種感覺吧

至於為什麼使用「影像」這個詞,也是因為雖然同為Image,但比起「形象」,「影像」聽起來更強調「僅為所見」的感覺吧 - Dr. Cravix ♬La Pluie 2013年1月22日 (二) 09:59 (UTC)


條目的GAC過了,而因為我覺得沒什麼問題了,所以我打算這兩天繼續提名FA,在此也感謝一直以來的鼎力相助啦

另外,根據這次cobrachen君和閣下提出的問題,我也總結了一些要點,以後也會儘量注意:

  1. 儘量翻譯條目內的外文;
  2. 消除贅字;
  3. 注意斷句,並注意標點符號;
  4. 媒體名出現時,須加以標註。

大概就是這樣,收穫挺不少的,也再次多謝不吝賜教啦 - Dr. Cravix ♬La Pluie 2013年2月7日 (四) 10:36 (UTC)

Re:日文[編輯]

  1. 「戈林的國會議長官邸和國會大廈之間有隧道連接等事成為戈林主犯說的根據」
  2. 「如果是我放火的話,我會點燃更不重要的建築物。」
  3. 「如果是我放火點燃國會大廈的話,我也不會說那是共產黨干的,而會用完全不同的理由。因為國會大廈的會場真是太難看了。那可是塗了灰泥的牆壁。」

如果還有需要協助的地方請隨時留言。--スイカバスモ 2013年1月28日 (一) 11:08 (UTC)


  1. 「可要聽好了。對方可是變態的嗜血的革命主義集團。納粹黨在初期大吵大鬧,在街上毆打猶太人,打碎窗戶的玻璃。讓人們覺得納粹黨是流氓地痞的集合的印象的元兇就是他們。他們打算通過大量屠殺,把德國將校團和黨首腦,以及猶太人都一掃而光。我消滅他們是完全正當的行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那被殺的就是我們了」
  2. 「既有的鋼鐵資本因鐵礦石不足,因此違反四年計劃希望擴大進口鐵礦石。爲了對抗他們,戈林在1937年6月16日發表了開發國內鐵礦石,並以此為基礎建設鋼鐵成套生產設施的計劃。」--スイカバスモ 2013年2月3日 (日) 03:28 (UTC)
看了日文版,您在「長刀之夜」那一段可能有一處錯譯(或者是打字時漏了?)。您讓我幫忙翻譯的第一句話並不是那位美軍說的,而是戈林對那位美軍的觀點提出的反論。--スイカバスモ 2013年2月3日 (日) 12:00 (UTC)

  1. 「關於蓋世太保,戈林稱至少在自己指揮蓋世太保的時期,對其出格的行為有進行處罰」
  2. 「在徒有形式的確認整個法庭都有聽到戈林的答辯之後,法伊夫說了句「非常感謝」,質問至此結束。」
  3. 「你想讓我對你更憐憫吧?」
  4. 「我一直認為你爲了德國戰鬥到了最後。」
  5. 「真是太抬舉我了」
  6. 「人總有一死。然而作為殉教者而死就會得到永生。你們總有一天會把我們的遺骨放入大理石棺之中的。」
  7. 「座飛鞦韆」(遊樂場中那種設置有像鞦韆一樣座椅然後會轉的那種機器?)、「胖子」--スイカバスモ 2013年2月20日 (三) 11:00 (UTC)

人權專題成立!敬邀指教、參與[編輯]

啟蒙時代[編輯]

WP:歐洲歷史專題極重要條目啟蒙時代,正進行新條目DYK投票 ,希望您能對hanteng未來進一步提案(尚未提)提高此條目在WP:歐洲歷史專題的品質評等上,在該條目討論頁提供具體建議 --(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3年2月1日 (五) 03:06 (UTC)

(~)補充:+WP:基礎條目專題

--(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3年2月1日 (五) 03:17 (UTC)

Re:麥理浩[編輯]

  • 略看過一下,似乎原來的文意比較通順,是否需要半保護我暫時未有意見,多謝垂注!--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2月1日 (五) 17:43 (UTC)

維基百科:同行評審[編輯]

本人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歷史 (1569年–1648年)瓦迪斯瓦夫四世正在進行同行評審,在此希望閣下過目,並提出寶貴意見。多謝。—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3年2月4日 (一) 18:04 (UTC)

RE: 313[編輯]

不反對合併,但請保留中文報章字報道以作參考。--Qui cherche trouve 2013年2月6日 (三) 00:32 (UTC)

送給您一枚星章![編輯]

原星章
good--鄧小平複制人黃魯宏(user:cn223)() 2013年2月11日 (一) 00:37 (UTC)

好了[編輯]

效果在這裏,不過話說colspan=1、rowspan=1、一堆<p> tag是甚麼回事=_=。卍田卐JC1 2013年2月15日 (五) 12:13 (UTC)

解說一下吧....如果在|-之後放命令,例如align=center,則會整列都會置中,就不用每行代碼都放align=center,另外用MediaWiki的內務應該比用<p>tag好。rowspan和colspan代表佔多少格,例如rowspan=2就上下兩格,colspan=3則左右三格,也就因此,colspan=1、rowspan=1會沒有作用(本來就佔了一格嘛)。如果下面的某一格要分開的話,例如圖片那裏,則是控制該行其它格佔兩個位,然後該格就自然分開了。例如:
1
2 2.5
3
卍田卐JC1 2013年2月15日 (五) 12:51 (UTC)

re:李維[編輯]

嗯,當初沒有留意這些細節,已經改為司令級了,謝~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2月24日 (日) 04:38 (UTC)

收到[編輯]

你想要透過email還是其他方式討論或是分享資料呢?-cobrachen留言) 2013年3月1日 (五) 16:22 (UTC)

了解,沒問題。-cobrachen留言) 2013年3月1日 (五) 17:04 (UTC)

關於郭怡廷條目的移動[編輯]

雖然不是我喜歡編輯的條目類型……

目前在下先用{{noteTA}}先來解決改標題的需求(至少目前討論對於改名應該沒有疑問),而烏拉跨氪則希望能徵求更多維基人的意見後再進行合併,因此可否煩請於Talk:郭怡廷提供意見。之所以這次在下這麼積極除了是條目移動本身並沒有疑問外,另外一方面這是少數由本人提出改名的案例,咱擔心沒有即時處理的話對於維基百科的公眾形象有所影響(而且等一個禮拜不知道有幾個不知情的粉絲會硬幹還是怎樣……)。--KOKUYO留言) 2013年3月11日 (一) 08:01 (UTC)

感謝撥空發表意見,條目已經移動到新名稱了。--KOKUYO留言) 2013年3月11日 (一) 13:44 (UTC)

Re[編輯]

一點小事,別掛心上當時看到陳錦全在GAN給閣下那種莫名其妙的回覆時,我就忍不住想投反對票,不過我確實盡少投票,且問題也很明顯,就作罷了;而這次竟把這個拿出來當理據嗆人,我覺得忍無可忍,所以就投了票抵消。

不過話說回來,陳次次都這樣,不說諸次討論,光是同條目的DYKN討論就可見一斑(可參看Numeror君在我處提及)。我實在無法理解,陳自稱年紀大,行為卻像個小孩一樣,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 Dr. Cravix Electric Café♪ 2013年3月12日 (二) 08:46 (UTC)

關於sfn[編輯]

這麼一說,我才發現{{sfn}}、{{sfntag}}和{{harvnb}}的顯示效果不一致 囧rz……

那麼這兩天我去試着調校{{sfn}}、{{sfntag}}使用的{{harvard citation/core}}吧(還是乾脆和{{harvnb}}一樣,直接做成獨立模板?),也謝謝挑錯啦 - Dr. Cravix Electric Café♪ 2013年4月5日 (五) 12:52 (UTC)


一點小事,不用客氣啦,希望能幫上忙呢話說,我先按要求試着調了下{{harvnb}},可否看看現在效果是否符合要求呢?(就是文檔中的示例1啦) - Dr. Cravix Electric Café♪ 2013年4月5日 (五) 14:04 (UTC)


啊,剛才沒表達清楚 囧rz……我是說,如果符合要求的話,我就以之為藍本漢化並調校{{harvard citation/core}}吧,這樣{{sfn}}和{{sfntag}}也能受益(其實我也更喜歡{{sfn}}的,要不為什麼要專門做個{{sfntag}}呢~)

順便說明一下,{{sfn}}和{{harvnb}}比差別很小,但之所以沒有{{harvnb}}的問題,就是因為沒有漢化(結果年份不帶左右括號,也不帶「年」字,因而空掉的效果就和沒有一樣了) 囧rz……

不過即使類比修改,也仍有一個問題,就是作者多於一人時還是會囧(第二個人會變成年份,哈哈= =),所以只能說是權宜之計,要徹底解決的話,可能最好的辦法還是專門開一個模板呢,不知閣下覺得如何呢?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就再開一個吧 - Dr. Cravix Electric Café♪ 2013年4月5日 (五) 14:31 (UTC)


效果肯定可以保留(我改過{{harvid}},所以能肯定這點),只是按這個例子看,是說年份也要成為可選項嗎?其實我說的「專用模板」是說只在無年份情況下使用,不過如果要的話,我可以把年份由「最後一個參數」改為「y參數」(用法同現在的p參數),這樣應該就沒有問題了,作者多於一人也能顯示啦~今天之內我就做個出來吧

順便提一句,還有一種折中的標註法,就是{{rp}},效果參見環歐快車 (歌曲),不過個人的確也比較習慣harv系模板吧,至少看起來充實得多(啥xD) - Dr. Cravix Electric Café♪ 2013年4月6日 (六) 01:48 (UTC)


顯示月份也可以的,不過,抱歉,我想了想,直接先做個實驗性模板看看效果可能更好,所以我先自作主張做了{{cfn}},請試用一下,看看是否符合需要吧最複雜的形式類如{{cfn|A|B|C|D|y=1|m=2|p=3}}。

還有,我也打算漢化{{harvard citation/core}},不過在這之後,之前那些不帶年份的{{sfn}}式參考就會變得和{{harvnb}}一樣了 囧rz……還是就先放置Play呢(好像說了糟糕的話xD不過我覺得,那玩意漢化不漢化差別也不大啦 - Dr. Cravix Electric Café♪ 2013年4月6日 (六) 09:31 (UTC)


之前都沒注意呃,原來參考資料雖然有跳轉,但沒有底色呢這個似乎是MediaWiki:common.css在管的,若是如此則鞭長莫及,不過我會去請教liang君,看看有沒有什麼折中的辦法吧

順便一句題外話,我在{{cfn}}的文檔里列出了所有的用法,有需要可以再看看~ - Dr. Cravix Electric Café♪ 2013年4月6日 (六) 10:34 (UTC)


抱歉,最近挺忙的,沒能及時回復 囧rz……對於這樣的需求,用loc參數就可以啦,參見模板示例4~若想要的話,我也可以稍作修改,加入等價loc參數的s參數,很簡單的

另外,謝謝之前的星章,也很抱歉我一直沒去研究下面我就此說明一下:

前幾天問了liang君,她說要讓跳轉到的文字加色的話,那就必須為指向文字(就是參考文獻)包上<cite id="跳转名"></cite>,但這就不是{{sfn}}、{{cfn}}系模板能管到的範圍了,而需在書寫參考文獻調整,

所以,徹底的做法是修改cite系模板,不過相關模板太多,我也沒權限改核心模板一籌莫展之時,我想到個比較蹩腳的辦法折中:另開模板,給參考文獻模板再包一層上面說的玩意 囧rz……產物就是{{clref}},

這玩意的用法和harvnb與cfn幾乎一樣,只多出個ref參數,就是{{clref|名字(用|隔開,最多四個)|年份(可選)|ref=參考文獻}},給個例子就明白了:

正文[1]

  • Spence, Jonathan, To Change China. Western Adrisers in China 1620-1960,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9 

源碼就請點編輯來看啦~確實這玩意比較囧,但這大概是現今最好的做法 囧rz……總之希望能幫上忙吧 - Dr. Cravix Electric Café♪ 2013年4月17日 (三) 12:43 (UTC)


剛才發現enwiki跳轉到來源段落時,來源段落是會加底色的,於是問了一下liang君,然後她就幫我調整了一下common.css,現在不要{{clref}}也有底色效果了,真是幫了大忙啦

所以,麻煩把暫存區用到的{{clref}}統統刪了吧,這個模板已經不需要了,我也可以直接把這玩意提刪咯 - Dr. Cravix Electric Café♪ 2013年5月5日 (日) 13:16 (UTC)


哈哈,沒事,希望能幫上忙吧總之需求整理一下,就是要加d參數、loc可與p同時顯示吧,不過第三個我看不大懂,我的理解是:{{cfn|紐約時報}}沒法跳轉到ref參數為{{sfnRef|紐約時報}}的cite web參考去,不知對嗎?如果有實例就更好啦

另外對於前兩點,先就我的理解說一下看法:d參數肯定沒問題啦,但loc和p都用來只是位置(XX章一類的),所以才互斥吧,看這個例子似乎是要引述原文呢,或者專門為此開個參數(比如叫text)怎樣呢?如果可以,那是否一定要有loc與p之一呢?(如果是的話,我就順便加個冒號好啦) - Dr. Cravix Electric Café♪ 2013年6月3日 (一) 05:35 (UTC)


根據需求修改了一下{{sfnref}}和{{cfn}},簡單說,往sfnref里加了y、m、d三個參數,然後往cfn里加了d參數,loc和p也可以同時顯示了,應該能幫上忙吧,不知道這樣可以了嗎?如果還有什麼需要也再提出吧 - Dr. Cravix Electric Café♪ 2013年6月4日 (二) 03:48 (UTC)


其實本來是想漢化徹底一點,所以自作主張改了一下,不過想了下,前面不用頓號分隔,後面卻用「與」的確很奇怪 囧rz……總之改回原樣啦,麻煩再看看吧 - Dr. Cravix Electric Café♪ 2013年6月4日 (二) 11:59 (UTC)

File:Hrulyov Andrey Vasilyevich.jpg檔案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上傳的檔案「File:Hrulyov Andrey Vasilyevich.jpg」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檔案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上傳檔案,但請先看看合理使用準則圖像使用守則

大多問題圖片可以通過添加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解決。請參與檔案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著作權IRC聊天頻道--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4月24日 (三) 01:14 (UTC)

請求幫忙[編輯]

比例不對,圖案不對,字體顯示不到,而且用錯總主教牧徽
為什麼下面出現黑框框,救命呀!

你好,本人創作了金魯賢的牧徽(見圖),但是天資有限,比例不對,圖案不對,字體顯示不到,而且用錯總主教牧徽,主教冠牧杖壓住了垂帶,堪稱劣作,閣下繪圖技巧超卓,請求閣下幫忙更正。來源:[1]--Iflwlou [ M {  2013年5月5日 (日) 17:36 (UTC)

我已上傳更大的一幅[2],我也改了十字架和垂縷數目,至於主教冠和牧杖(十字架旁邊的兩個東西)不用改了,中間的圖案邊界突了出來,魚網線壓住邊界,教堂好像不太像樣,黑帽子旁的垂帶被主教冠和牧杖壓住,我提升不了黑帽子和垂帶上去,字體顯示不到,我真是不知怎樣搞。--Iflwlou [ M {  2013年5月6日 (一) 15:25 (UTC)
非常感謝你,要不是你我不知怎麼辦。--Iflwlou [ M {  2013年5月8日 (三) 09:55 (UTC)

不好意思[編輯]

黑框框又出現

不好意思又再打擾你,我試用你教我的方法去做,英文字體出現了,但是中文字體依然都是黑框,中文字體是我自己下載的,是不是跟此有關呢?--Iflwlou [ M {  2013年5月17日 (五) 09:48 (UTC)

又不好意思,我自己找到方法解決問題了,不用再理我,謝謝。--Iflwlou [ M {  2013年5月17日 (五) 10:43 (UTC)

一個小問題[編輯]

想問一下3.7厘米 Flak 18/36/37/43 高射炮應該移動至3.7厘米18/36/37/43年式高射炮嗎?卍田卐JC1 2013年5月11日 (六) 04:25 (UTC)

謝謝,已移動。卍田卐JC1 2013年5月11日 (六) 05:53 (UTC)

投票邀請[編輯]

您好,小弟的拙作《古墓麗影 (2013年遊戲)》正在進行特色條目候選,望您也能前往發表意見!-- 2013年5月13日 (一) 12:46 (UTC)

攻擊戰鬥機[編輯]

如覺不妥,請交頁面存廢討論。現在R3也不處理錯誤重定向的問題。我認為清空頁面不能解決問題,亦不尊重創建重定向的編者。望閣下能改變處理手法,謝謝。--Lakokat 2013年5月19日 (日) 05:41 (UTC)

關於「阿爾貝特·凱塞林」條目[編輯]

你好!十分感謝你的留言。我注意到「阿爾貝特·凱塞林」這一條目的翻譯工作你已經完成了很大一部分,且質量頗佳,我確實沒有必要進行重複的工作。只是,如果由我來照搬你翻譯完成的部分,總有一種竊取他人成果的負罪感。因此,煩請你將「第二次世界大戰」下從「波蘭」到「戰爭罪」之間的內容粘貼到該條目下;其餘部分,其中你已經完成的,我將與我的翻譯部分進行比對擇優,你沒有完成的,我將完成之。不知閣下意下如何?

對首段導言的看法我也很贊同。我昨日看到後面還有大段未完成的內容,本來打算在完成這些內容之後再修改導言的。既然你已經完成導言部分,自然也以你的版本為準即可。做點實事!留言) 2013年5月23日 (四) 02:42 (UTC)Anibear

基礎條目條目擴充[編輯]

您好,Wikipedia:基礎條目專題#進度中有列出目前基礎條目中,篇幅小於10KB的條目(篇幅是以Wikipedia:基礎條目/條目長度列表中的長度為準),其中包括軍事條目及和政治有關(專政國 (政治))的條目,不知您是否有興趣讓其中一些條目的篇幅超過10K?祝編安--Wolfch (留言) 2013年6月5日 (三) 15:58 (UTC)

多謝您的回覆,沒有關係,祝編安--Wolfch (留言) 2013年6月5日 (三) 21:38 (UTC)

紅茶[編輯]

沒啥,只是細看了一遍,大概改了一下,要說動機麼,其實是因為上次竟然直接修改我心愛的條目,所以這次來報復了——好吧,這是啥嗯,的確是因為太長所以直接改了不過話說回來,這麼長的條目有些粗糙也正常,因為看一遍+粗略思考怎麼修改就花了我不少時間,哈哈= =總之我會再繼續看看吧~

至於notefoot,我也覺得小字比較好看,只是略懶,沒去加reflisth和reflistf,所以說到底是幫了我,當然沒必要抱歉啦

順便,我把覺得需要解釋的修改說明一下:

  1. 改了一處「之一」,倒不是說「之一」不能接受,不過一句連續兩次有點囧。
  2. 「錯誤的文獻資料」聽起來有點「該資料全部錯誤」的感覺,所以把「錯」移到後面修飾具體的錯誤。
  3. 在翻譯時,英文中有些定語確實很難插入句中,所以我把其中幾處轉換成注釋了。
  4. 「從未進入過軍事學院學習」,其實上文有句「1906年到軍事學院學習」,如果不在文中直接寫明「巴伐利亞軍事學院」的話,會讓人覺得自相矛盾呢。
  5. 就我感覺,「從而」強調「必然的結果」,所以有幾處我都改成語氣較弱(是嗎?)的「結果」了。
  6. 破折號一般是兩個—吧,而且後面最好只帶前面語句修飾的名詞。
  7. 有些被動句里「被」字並非必需,如果加入反倒似乎在強調被動。
  8. 引用的那段話,我去看了下原文,似乎是說「結果證明能力,且無所謂出身」的意思。
  9. 名詞轉換成動詞,似乎比較符合中文習慣。

還有兩個,不知算不算疑問:

  1. 藝術品一部分,「他對此事的個人興趣」,其實原文也只說「his personal interest in the matter」,雖然意味不明,但我覺得,如果對「拯救文物」有意義,那應該是他對文物的興趣才對,若是對「拯救文物」的興趣,那跟上一句似乎有點重複,所以改了下,不知意下如何呢
  2. 一般來說,只要有「因為」的地方,都應和「所以」配對,要不就用「由於」代之,這樣沒有「所以」也順暢,只是涉及的地方太多,不知該不該改呢

大概就是這樣,希望能幫上忙,明天我會大概再過一遍,在稍加修整之餘,再試着拆分長句吧 - Dr. Cravix Electric Café♪ 2013年6月17日 (一) 14:48 (UTC)


抱歉,拖了幾天才完成第二遍校對 囧rz……第一遍校對時也確實偷懶了一下,把本該放在PR的解釋一起搬過來了,的確有點洗版嫌疑呢

因此這次我把兩次校對的解釋篩選後寫在一起了(順帶一提,上次的兩個問題的回答我都同意,還請看一下吧(不過我要明天才有空回答咯),上面的內容也可以解決掉啦 - Dr. Cravix Electric Café♪ 2013年6月21日 (五) 14:19 (UTC)

Re 航母[編輯]

其實一開始我回退也是因為那點陰謀論。記得很久前看David C. Evans的Kaigun那本書,也說過William Forbes-Sempill等英國人的助力很大,不過主要是早期的海軍飛機。

不過我還是認為,這些內容不適合放到航空母艦條目。原本歷史那一章,就只是簡述航空母艦的發展里程碑嘛。各國的航母/海航發展歷史的細節,應該放到各國海軍/飛機條目的章節,間諜/民間人員就放到人物傳記,外國軍事援助就放到Sempill Mission之類的條目。不然,相關的內容只會無限擴張,整個條目就會支離破碎了。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6月20日 (四) 00:34 (UTC)

這個很不好辦,因為根本不知道如何與IP用戶溝通=.=,除非他註冊一個...。現在只能見步行步了。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6月20日 (四) 03:40 (UTC)
我在航空母艦的討論頁留了頁,希望他會看。看來就是要耐心一點了......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6月20日 (四) 04:09 (UTC)
那麼我再修飾一下... 囧rz……。現在要看他會不會理會了...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6月20日 (四) 04:28 (UTC)

投票邀請[編輯]

您好,小弟的拙作《心靈殺手》正在進行特色條目候選,望您也能前往發表意見!-- 2013年6月21日 (五) 15:51 (UTC)

帕夫洛夫[編輯]

根據《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除了最著名的那個醫學家巴甫洛夫,其他人都翻譯成「帕夫洛夫」。另外還有人民網的一則消息[3]可供參考。——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6月21日 (五) 17:08 (UTC)

我還以為是簡體字條目。——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6月21日 (五) 17:17 (UTC)
沒事,既然已經改了,就不用再改回來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6月21日 (五) 17:21 (UTC)
貌似這個人還是以「巴甫洛夫」為主,已經有人移動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7月3日 (三) 04:15 (UTC)
好的,這本辭典還是權威,不過有一些疏漏。對於人物條目命名的移動我一般會先查閱網上有沒有這一一名,再查辭典,這個算是漏網之魚,讓您見笑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7月3日 (三) 08:52 (UTC)

re:普里恩[編輯]

我消紅之前還在閣下的工作區看了一圈,看來是我看得不夠仔細。這樣也好,總比編輯完了才發現重複好得多。藍色的頂夸克-對撞機·氣泡室- 2013年6月25日 (二) 02:54 (UTC)

Re: SVG[編輯]

其實我畫圖還是新手 囧rz……_︱ ̄|_線段可以參考這個],第一個方法是檢視->格線,然後用繪製直線的工具逐點畫 (模式用連續的近軸線段,方便畫90度);第二個就是畫直線->增加節點->移動節點,不過只做到/\/\/\。至於箭頭顏色方面,先把邊框填色,然後擴充功能->修改路徑->著色標記以符合邊框。

Daniel V. Gallery那個我也沒有資料-.- 圖書館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藏書,實在可惜 囧rz……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6月29日 (六) 12:34 (UTC)

汗,竟然在現在死連...幸好有頁庫存檔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6月29日 (六) 23:37 (UTC)

Re :勳章與獎章[編輯]

其實我也不清楚三者的分別 囧rz……當初做模板時,只是想方便查閱,所以海軍十字那些藍字條目我也照標題複製到模板了。貌似這種詞語誤用很常見,移動前或許要先到條目探討版解釋及徵詢意見,不然我想很快會有人回退掉...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7月1日 (一) 02:54 (UTC)

RE[編輯]

謝謝您的星章。您在軍事條目的貢獻真給力,敬佩。--Nndd留言) 2013年7月5日 (五) 19:08 (UTC)

Re:克羅埃西亞[編輯]

您好,當然歡迎,其實這次編輯克羅埃西亞只是為了象徵性地參與這次動員令,本來就沒打算完成整個條目,但是最近比較忙,應該無法參與大量的條目編寫,感謝您能改善完成該條目。--Alexchris留言) 2013年7月6日 (六) 15:02 (UTC)

可以,沒問題,祝編輯順利。--Alexchris留言) 2013年7月6日 (六) 15:10 (UTC)

請教哈佛式腳註[編輯]

哈佛式腳註不能和來源放一起嗎?意思是如果使用哈佛式腳註就不能再用其他格式(比如cite web)的腳註,還是說要分開成兩個段落?藍色的頂夸克-對撞機·氣泡室- 2013年7月8日 (一) 14:54 (UTC)

謝謝您感謝閣下詳細的回應!藍色的頂夸克-對撞機·氣泡室- 2013年7月8日 (一) 15:33 (UTC)

請教腳註[編輯]

克萊門斯·梅特涅,您說我的腳注都錯了。可否請教一下正確方式及如何改正?謝謝。--Temp3600留言) 2013年7月12日 (五) 12:31 (UTC)

Re:[編輯]

多謝您的星章,一直很敬佩您在軍事條目翔實嚴謹的貢獻,能得到您的鼓勵在下感到很榮幸。 --Ericmetro留言) 2013年7月13日 (六) 17:51 (UTC)

懇請幫助[編輯]

請幫忙通讀一遍喬治·巴頓,我翻完這個條目現在頭很痛,實在是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但又已經提交了WP:GAN,所以……懇請……--劉嘉留言) 2013年7月16日 (二) 09:35 (UTC)

RE: 巴頓[編輯]

不用謝!剛剛送出後,本來打算過來留言回覆的,但一送出後就斷了線 囧rz……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7月17日 (三) 04:39 (UTC)

邀請您投票[編輯]

您好,條目理查德·普魯姆正在參加新條目推薦評選,請給出您寶貴的意見並投下你神聖的一票,謝謝。--簡單的複雜留言) 2013年8月5日 (一) 12:15 (UTC)

抱歉,對該條目沒什麼興趣……—Ai6z83xl3g留言) 2013年8月5日 (一) 12:21 (UTC)

洪仲丘的入伍體重[編輯]

近日有IP用戶118.169.219.80、59.126.98.173、114.37.114.179、114.37.113.225 ,故意將死者入伍體重竄改成謠言的60公斤,不知目的為何?我已回退破壞四次。請編輯者多注意這種鬼祟破壞。--Outlookxp留言) 2013年8月8日 (四) 02:44 (UTC)

戈林[編輯]

剛剛全文看完,非常佩服你的毅力啊 囧rz……

今天修整了其餘段落的斷句,也請檢查一下,看看會否與原意有出入。最後自殺一段有一句不太明白:「後來調查委員會得出結論,認為戈林的氰化鉀入手管道與其遺書的說法」,這句是想表達委員會採信了戈林遺書的說法嗎?這個我不敢隨便改,怕弄錯了原意,特來一問~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8月8日 (四) 03:24 (UTC)

您好,打擾了[編輯]

您好, 在下被社群提名參選中文維基百科的管理員,在此邀您前往投票或惠賜意見。--安可 ♪留言 ) 2013年8月12日 (一) 03:29 (UTC)

請您參與投票古琴的優良條目評選。謝謝![編輯]

近一個月來,古琴條目改進很多,正在進行優良條目評選,請您關注。點擊這裡前往投票。打擾了。非常感謝Topliuchao留言) 2013年8月19日 (一) 06:00 (UTC)

抱歉,對該條目沒什麼興趣……--Ai6z83xl3g留言) 2013年8月19日 (一) 06:04 (UTC)


參予評比[編輯]

[洪仲丘案]]目前已被提出評級,邀請諸位移到台灣專題/評級/洪仲丘事件表示意見。--讓風吹吧!國防布已啟動『『正心專案』』!請Google『正心專案』!留言) 2013年8月20日 (二) 04:36 (UTC)

抱歉,對該條目已不再關注。--Ai6z83xl3g留言) 2013年8月20日 (二) 04:44 (UTC)


Re: 關於特色上的紅字[編輯]

評選的話我不覺得有這要求(除非是一些奇怪的反對吧),只是放上首頁的那段文字不可以有紅字。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8月21日 (三) 06:56 (UTC)

    • 正是這樣!放去評FA吧,值得通過的。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8月21日 (三) 07:06 (UTC)

『人物條目可成作秀、打廣告的舞台』一文,敬邀閣下參與討論、發表高見![編輯]

我在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條目探討發表了『人物條目可成作秀、打廣告的舞台』一文,敬邀閣下參與討論、發表高見!

——讓風吹吧!國防布已啟動『『正心專案』』!請Google『正心專案』!留言) 2013年8月22日 (四) 13:03 (UTC)

『人物條目可成作秀、打廣告的舞台』一文,敬邀閣下參與討論、發表高見![編輯]

我在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條目探討發表了『人物條目可成作秀、打廣告的舞台』一文,敬邀閣下參與討論、發表高見!

——讓風吹吧!國防布已啟動『『正心專案』』!請Google『正心專案』!留言) 2013年8月22日 (四) 13:02 (UTC)

找到啦[編輯]

此人叫尼古拉·安德烈耶維奇·洛莫夫(Николай Андреевич Ломов,1899-1990),什捷緬科在《戰爭時代的總參謀部》裡提到「1943年6月,遠東軍區副參謀長H.A.洛莫夫少將被調到作戰部……總參謀部得到了一位對遠東的全部特點都做過仔細研究的專家」,我覺得找不到的問題主要在於他是1960年才授的上將。沒啥打擾的,尋找起來還是挺好玩的,俄文維基似乎都沒這個人。--不寐聽江留言) 2013年8月28日 (三) 19:50 (UTC)

  • 抱歉,不懂俄語。儘管覺得以華西列夫斯基的水平似乎不至於有這麼奇怪的構想,但這倒正好驗證了以前讀過的關於華西列夫斯基風格的回憶,說他總是會先提出一個看着就比較愚蠢的計劃,然後讓老大哥英明地糾正,這樣才可以實現總參謀部真正的戰略意圖--不寐聽江留言) 2013年8月31日 (六) 13:26 (UTC)

頁碼[編輯]

對於條目來源來說,頁碼不是必須的吧。另,如果此條目來源分頁碼的話將導致腳註大量重複,所以乾脆合併至書目,但為方面查證,在下已經標註了章節,不知您可否認同?之前在下編輯的戰役類GA也是如此處理的。此處舉一個例子:特色條目:徐向前的腳註亦是如此處理:[4]。--守望者愛孟留言) 2013年9月6日 (五) 14:57 (UTC)

巴頓和徐向前都沒有頁碼,連章節也沒有,在下要睡覺了,有問題明天再回復了。--守望者愛孟留言) 2013年9月6日 (五) 15:10 (UTC)
等等,我儘量標註。--守望者愛孟留言) 2013年9月6日 (五) 15:16 (UTC)
已經盡力而為了,希望能達標您的要求。--守望者愛孟留言) 2013年9月6日 (五) 15:30 (UTC)
正在盡力補齊,還要去圖書館翻出來。。。 囧rz……希望您別因此投反對票。--守望者愛孟留言) 2013年9月7日 (六) 02:49 (UTC)

好久不見[編輯]

很久不聯繫,貌似閣下最近也不常上維基。不過還是冒昧來打擾。。。

最近正在寫京都市條目。可能會有想要漢化的圖片。如果您有時間的話,能否提供一下協助。另外,南斯拉夫條目已經有相當高的水準,個人覺得再加把勁的話特色條目也不是不可以。如果我有時間的話,看能不能試著找一些資料。您覺得找哪方面的書籍會比較好?

順道一提,9月份的時候去了趟台灣,非常美好的經驗,期待今後能夠再去台灣(^_^)/ --ICOCAで行こか?/なんでやねん! 2013年11月22日 (五) 11:54 (UTC)

tb[編輯]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Aizag。您在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

[5]--❦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4日 (三) 02:0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