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多寶塔

座標29°42′59.436″N 105°42′17.050″E / 29.71651000°N 105.70473611°E / 29.71651000; 105.7047361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山摩崖造像
多寶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重慶市大足區
坐標29°42′59.436″N 105°42′17.050″E / 29.71651000°N 105.70473611°E / 29.71651000; 105.70473611
時代
編號第四批歸入
登錄1996年11月21日
保護歷史

大足多寶塔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北山北塔坡,俗稱北塔或白塔,興建於南宋紹興十七年至二十五年(1147年~1155年),為樓閣與密檐相結合的磚塔,外13級,高33米,8面,腰鼓形,底邊寬4米,8角,每角立1石柱,蟠龍纏繞,頂托蓮台。塔門向南,內有8層,可由中心梯道盤旋而上。內外共有127龕造像[註 1],鐫記70餘則。塔底層外壁有北、東、西3龕造像,塔門西側有「大宋丁卯[註 2]趙瓦造」題記,北龕刻釋迦佛坐像,東龕刻有文殊騎獅,西龕刻有普賢乘象。每層均有石刻、浮雕,頂層已有損壞。[1][2]

主要石刻分布[編輯]

  • 第7號如意輪菩薩龕。高1.11米,寬0.58米,深0.78米。
  • 第8號觀音龕。高0.97米,寬0.61米。
  • 第9號觀音龕。高0.97米,寬0.61米。
  • 第20號「佛」字。
  • 第39號西方三聖龕。高0.98米,寬0.58米,深0.60米。
  • 第43號釋迦佛龕。高1.08米,寬0.57米,深0.67米。
  • 第50號馮大學[註 3]
  • 第54號釋迦佛龕。高1.11米,寬0.57米,深0.67米。
  • 第55號善知識龕。今風化不存。
  • 第60號釋迦、地藏龍樹龕。
  • 第64號雙林示寂龕。高1.05米,寬0.57米,深0.98米。

文物級別[編輯]

  • 1956年8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3]
  • 1980年7月7日重新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4]
  • 1987年1月23日列為重慶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初定名單[5]
  • 1996年11月20日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歸入北山摩崖造像[6]
  • 2000年9月7日列為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歸入北山摩崖造像[7]

文物被盜[編輯]

1995年6月4日,多寶塔內一尊南宋時期的釋迦牟尼佛像頭部被人盜割,被盜割的釋迦牟尼佛頭,雕刻精美,文物價值極高,難以用金錢來衡量。經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鑑定,被盜掘的釋迦牟尼佛頭像具有重大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屬國家一級文物。25天後,警方於成都抓獲主犯王洪君並發現佛頭,被判處死刑,於1996年執行。2006年8月,警方抓獲逃亡十餘年的共犯陽文德,後以盜掘古文化遺址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5年。[8][9]

注釋[編輯]

  1. ^ 其中內有36龕,屬佛教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像。
  2. ^ 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
  3. ^ 馮大學,即馮楫,字濟川,南宋四川蓬溪人,官至瀘南安撫使、邛州知州,後辭官參禪,曾捐資修建瀘州報恩塔,語錄見於《五燈會元·卷二十》。

參考資料[編輯]

  1. ^ 大足縣縣誌編修委員會. 《大足縣誌》.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6年12月. ISBN 7-80122-160-5
  2. ^ 多宝塔_经典景点_大足旅游_认识大足_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 www.cqdz.gov.cn. [2018-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2). 
  3. ^ 『四川省人民委員會關於在工農業生產建設中注意保護文物的通知』,「(56)省二文字第0618號」
  4. ^ 『關於重新公布全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一九八〇年七月七日,川府發(1980)154號文件
  5. ^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我市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文件,重辦發〔1987〕16號,1987年1月23日
  6. ^ 『國務院關於公布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國發〔1996〕47號,1996年11月20日
  7. ^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渝府發[2000]83號,2000年9月7日
  8. ^ 盗割大足石刻释迦牟尼佛头 潜逃11年被逮捕(图). 江淮晨報. 2006-09-08 [2018-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1). 
  9. ^ 伙同他人盗割大足石刻佛头 逃亡十余年被判刑15年. 中國經濟網. 2007-03-31 [2018-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