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乾漆
混入松節油的生漆

,又名大漆生漆木漆土漆国漆山漆等,是一种从漆树皮层采集的乳白色黏稠性汁液,是一种天然涂料,主要由漆酚(含量约40%~70%)、漆酶、树胶质和水分等组成。具有黏接、加固、调合颜料、涂饰、硬化成膜、防护保护等功能。

收割和加工工序

[编辑]

漆是漆樹的樹脂,每年割漆的時間為4月至8月,以三伏天割取的漆液質量最佳。因盛夏時水分揮發快,陽光充沛,漆樹長得最好。每天日出前是割漆的好時間,先用蚌殼割開漆樹皮,然後將裡面一層的木質切成斜形刀口,將蚌殼片放在刀口下方,讓漆液沿著它流下來,並用木桶盛起來。[1]

漆可以製成漆器。漆器製作可以為“胎”,將乾燥的竹木加工成合適形狀,再刷上多層生漆。偶然也用為胎,也有直接以漆為胎的。

漆的分類

[编辑]

生漆

[编辑]

生漆是從漆樹上割取的天然漆液。生漆的主要成分是漆酚,容易引起皮肤过敏,但放置乾燥後就變得無。漆液刚流出时呈乳白色,凝固后变为棕红,久放又会氧化变,“漆黑”一词就来源于此。

熟漆

[编辑]

熟漆是指經過日照攪拌、滲入桐油氧化後的生漆。[2]

其他種類的漆

[编辑]

红漆是指在漆中添入朱砂而成的朱紅色的漆。

特點

[编辑]

漆液因為黏著性強,不僅有黏連、加固功能,並能在空氣中在漆酶的催化作用下乾固成薄膜,質地堅硬、能耐酸、不易剝離,因而能保護器物不破壞。将半凝固的生漆涂抹在器物表面,可使其防水防腐,长久不坏。漆液產生的薄膜光滑細膩,可在漆中加入各種色料,用来在器物表面作圖示或繪畫紋飾,以美化器物。自古以來漆液一直是人類日常生活中,廣泛被使用的接著材料及塗料。

歷史

[编辑]

新石器時代前期的中國已經製作漆器,比如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瓜棱形朱漆碗,距今6000年。[3]商周时期,人们已开始种植漆树。庄子在《人間世》中有语:“漆可用,故割之”,是中国最早關於采割生漆的记载。

評價

[编辑]

英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宣称,生漆就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工业塑料”。

參考資料

[编辑]
  1. ^ 于元:《古代漆器》,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第3-4頁。
  2. ^ 于元:《古代漆器》,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第3頁。
  3. ^ 于元:《古代漆器》,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第40-42頁。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