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條目介紹的是屯門區議會下轄的選區。关于其他用法,请见「
屯門新墟」。
新墟(英語:San Hui,代號:L11)是香港屯門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99年設立,現時議席懸空,前任區議員為屯結新墟創辦人張可森。
選區位於屯門東部,現時西面以屯門河為界、東面以大欖郊野公園連接元朗區、南面以河傍街、屯門鄉事會路、仁政街、屯門公路及杯渡路為界,北面以屯門公路往青田路的支路及青山公路-新墟段(至景峰徑為界)。由於本區主要涵蓋屯門新墟範圍,故因而得名,與其相連的選區有三聖、恆福、兆置、屯門市中心、景峰、富泰、屯門鄉郊以及屬元朗區議會的十八鄉西,並且以屯門河與翠興、興澤和兆康選區相對。選區因應人口分佈設有兩個投票站,分別設於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以及井財街社區會堂。
新墟選區前身可以追朔到1982年、1985年、1988年的屯門東北選區及1991年區議會選舉的屯門東北、屯門市中心北選區,當時杯渡路以北就是有關選區的範圍。
1994年區議會選舉,屯門市中心北選區的屯門新墟及屯門市中心南選區的恒順園、冠峰園合併成恒順選區,當時由港同盟與滙點推薦的楊佩雄以1,328票多於自民聯楊江的623票當選,[4]選後港同盟與滙點合併成立民主黨,楊佩雄亦成為創黨成員。屯門東北選區方面則以位於井財街青山公路所包圍紅橋的住宅區、景峰徑的景峰花園及虎地合併為景峰選區,由原屯門市中心北區議員古漢強在未有其他候選人之下以自動當選連任。[4]由於景峰徑沿線屋苑發展,新墟選區於1999年正式設立,由景峰選區內的紅橋地區與恒順選區的屯門新墟範圍而成。1999年區議會選舉楊佩雄於恒順選區爭取連任,古漢強則轉到本區參選,民主黨派出王鄧英挑戰,結果由古漢強以三分二得票連任。
2003年區議會選舉,恒順選區併入兆置選區,而新墟選區則吸納恒順選區的鄉郊地方,古漢強在只有一人報名下自動當選。2007年區議會選舉,民主黨因應景峰選區地區工作,派出馬玉妹參選本區,結果由古漢強以三分二得票連任。2011年區議會選舉,古馬二人再次對壘,最後古漢強再次以三分二得票擊敗馬玉妹連任。
2015年區議會選舉,古漢強繼續爭取連任,另外兩位候選人分別是獲得民主派區選聯盟認可的獨立民主派人士何孝俊、以及與古同屬鄉事派關注組織的新界關注大聯盟成員許卓豪,最終古漢強得四成半票勝出,而建制派二人得票達到七成,何孝俊只得三成得票。
2019年區議會選舉,以民主派候選人名義初次參選的屯結新墟創始人張可森[5]與時任議員古漢強爭奪,結果張可森以過千票差距擊敗古漢強,亦是新墟選區設立二十年來首次出現議員更替,同時張可森亦是該區自成立以來首位非建制派區議員。張可森於2020年3月28日在Facebook上宣布加入同為屯門地區組織的屯門社區網絡[6],而張創辦的「屯結新墟」臉書專頁其後亦關閉,停止運作。
張因參與民主派初選而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還押期間於2021年5月11日表示已向民政事務總署署長謝小華遞信,辭任屯門區議員[7],即時生效,亦同時決定退出屯門社區網絡[8]。
歷屆議員[编辑]
選區名稱 |
屆別 |
議員 |
政治聯繫 |
選區名稱 |
議員 |
政治聯繫
|
屯門東北 |
1982年-1985年 |
李模 |
|
無黨籍 |
屯門東北 |
溫志友 |
|
無黨籍
|
1985年-1988年 |
鍾志輝
|
1988年-1991年 |
古漢強 |
|
新 新社聯 |
馮友維
|
屯門市中心北 |
1991年-1994年 |
|
自 自民聯
|
景峰 |
1994年-1999年 |
|
新墟 |
2000年-2003年
|
2004年-2007年
|
2008年-2011年
|
2012年-2015年
|
2016年-2019年
|
2020年-2021年5月10日 |
張可森 |
|
屯結新墟 → 屯 屯門社區網絡
|
2021年5月11日-2023年 |
待補選
|
歷屆選舉結果[编辑]
資料來源與註釋[编辑]
參考書籍[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
| | | | | | | 已取消的選區(包括已分拆、合併或更改名稱,但不包括範圍改變而保留原名或已重設的選區) |
---|
| 香港島 | 中西區區議會 | |
---|
| 灣仔區議會 | |
---|
| 東區區議會 | 2003年(4個) | |
---|
| 1999年(1個) | |
---|
| 1994年(13個) | |
---|
| 1988年(2個) | |
---|
|
---|
| 南區區議會 | 2015年(2個) | |
---|
| 2007年(1個) | |
---|
| 1999年(3個) | |
---|
| 1994年(5個) | |
---|
| 1991年(1個) | |
---|
| 1988年(2個) | |
---|
|
---|
|
---|
| 九龍 | 油尖旺區議會 | 2015年(4個) | |
---|
| 2007年(4個) | |
---|
| 2003年(2個) | |
---|
| 1994年(2個) | |
---|
|
---|
| 深水埗區議會 | 2019年(1個) | |
---|
| 2015年(1個) | |
---|
| 2007年(5個) | |
---|
| 2003年(5個) | |
---|
| 1994年(3個) | |
---|
|
---|
| 九龍城區議會 | 2019年(1個) | |
---|
| 2015年(1個) | |
---|
| 2003年(2個) | |
---|
| 1999年(1個) | |
---|
| 1994年(4個) | |
---|
| 1991年(6個) | |
---|
| 1988年(1個) | |
---|
|
---|
| 黃大仙區議會 | 2007年(1個) | |
---|
| 2003年(3個) | |
---|
| 1999年(7個) | |
---|
| 1994年(9個) | |
---|
| 1991年(1個) | |
---|
|
---|
| 觀塘區議會 | 2019年(2個) | |
---|
| 2015年(1個) | |
---|
| 2011年(3個) | |
---|
| 2007年(6個) | |
---|
| 2003年(5個) | |
---|
| 1999年(5個) | |
---|
| 1994年(9個) | |
---|
| 1991年(3個) | |
---|
| 1988年(1個) | |
---|
|
---|
|
---|
| 新界 | | 2015年(2個) | |
---|
| 2003年(1個) | |
---|
| 1999年(3個) | |
---|
| 1994年(6個) | |
---|
| 1991年(5個) | |
---|
| 1988年(1個) | |
---|
| 1985年(1個) | |
---|
|
---|
| | 2007年(1個) | |
---|
| 2003年(6個) | |
---|
| 1999年(4個)澤興 | |
---|
| 1994年(8個) | |
---|
| 1991年(1個) | |
---|
|
---|
| | 2015年(1個) | |
---|
| 2011年(1個) | |
---|
| 2007年(1個) | |
---|
| 2003年(2個) | |
---|
| 1999年(3個) | |
---|
| 1994年(5個) | |
---|
| 1991年(5個) | |
---|
| 1988年(1個) | |
---|
|
---|
| | 2007年(2個) | |
---|
| 2003年(2個) | |
---|
| 1999年(2個) | |
---|
| 1994年(3個) | |
---|
|
---|
| | 2007年(1個) | |
---|
| 1994年(6個) | |
---|
| 1985年(1個) | |
---|
|
---|
| | 2015年(4個) | |
---|
| 2011年(1個) | |
---|
| 2007年(4個) | |
---|
| 2003年(2個) | |
---|
| 1999年(2個) | |
---|
| 1994年(4個) | |
---|
| 1991年(2個) | |
---|
| 1988年(1個) | |
---|
|
---|
| | 2019年(1個) | |
---|
| 2011年(2個) | |
---|
| 2007年(2個) | |
---|
| 2003年(6個) | |
---|
| 1999年(2個) | |
---|
| 1994年(7個) | |
---|
| 1991年(1個) | |
---|
| 1985年(2個) | |
---|
|
---|
| | 2019年(1個) | |
---|
| 2015年(2個) | |
---|
| 2011年(1個) | |
---|
| 2003年(4個) | |
---|
| 1999年(4個) | |
---|
| 1994年(12個) | |
---|
| 1985年(1個) | |
---|
|
---|
| | 2019年(3個) | |
---|
| 2007年(2個) | |
---|
| 1994年(5個) | |
---|
| 1991年(1個) | |
---|
| 1985年(1個) | |
---|
|
---|
|
---|
|
| | | | 註:各選區現時所屬編號置於選區名稱前。斜體代表選區的議席現時懸空,合共333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