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育平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方育平 | |||||||
---|---|---|---|---|---|---|---|
导演 | |||||||
罗马拼音 | Fong Yuk-ping | ||||||
英文名 | Allen Fong | ||||||
国籍 | ![]() | ||||||
出生 | ![]() | 1947年7月10日||||||
职业 | 電影導演 | ||||||
语言 | 粵語 | ||||||
教育程度 | 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文憑 美國喬治亞大學新聞系學士 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系碩士 | ||||||
母校 | 聖馬可中學 | ||||||
宗教信仰 | 佛教 | ||||||
出道地点 | ![]() | ||||||
代表作品 | 《父子情》、《半邊人》、《美國心》 |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 |||||||
|
方育平(英語:Allen Fong Yuk-ping,1947年7月10日-),香港電影導演,為香港新浪潮導演之一。畢業於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代表作包括《父子情》、《半邊人》及《美國心》等,並三度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2000年移居加拿大[1]。
簡歷[编辑]
方育平在1947年出生於英屬香港,父親為一名文員,兒時家住筲箕灣淺水碼頭村,在西灣河的山頭長大[2]。1964年畢業於聖馬可中學中五年級[3],在兄姊的幫助下畢業於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1971年修讀美國喬治亞大學新聞系,1975年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系。回港後,在1976年起於香港電台執導多集《獅子山下》電視單元集,曾任香港電台電視部助理編導,1977年編劇兼導演,及後於1981年轉戰影壇,拍攝了電影首作《父子情》。[4]
導演作品[编辑]
電視劇[编辑]
- 1976年《獅子山下·解毒》
- 1976年《獅子山下·托嬰》
- 1977年《獅子山下·野孩子》
- 1977年《獅子山下·元洲仔之歌》
- 1977年《獅子山下·臨記》
- 1978年《獅子山下·夜遊人》
- 1978年《獅子山下·為了哥哥》
- 1978年《獅子山下·老犁》
- 1978年《獅子山下·夢的選擇》
- 1979年《獅子山下·新生》
- 1989年《人間有情·齌鳳》[5]
- 1989年《人間有情·憶良人》
- 1989年《人間有情·戲鳳》
- 1991年《演藝傾情·智.慧》[6]
- 1992年《歲月流情·開心茶居》[7]
- 1992年《歲月流情·孭得起》
- 1994年《獅子山下·後過渡女人》
電影[编辑]
其他[编辑]
獎項[编辑]
- 1977年亞洲廣播協會:最佳年青導演獎 《野孩子》
- 第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 《父子情》
- 第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 《半邊人》
- 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美國心》
- 第10届香港电影导演会年度大奖:榮譽大獎
參考資料[编辑]
- ^ 1.0 1.1 魏君子. 光影裏的浪花:香港電影脈絡回憶. 香港: 香港中華書局. 2019: 頁493 [2021-05-18]. ISBN 97898885724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 ^ 拍好電影﹕貧窮即富裕,喧鬧復平淡 ——方育平訪問. 明報. 2009-07-26 [2021-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1) –通过Yahoo!新聞. 参数
|newspaper=
与模板{{cite web}}
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news}}
或|website=
) (帮助) - ^ 英文中學會考 及格學生名單. 香港工商日報. 1964-08-01: 9 [202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5).
- ^ 熒幕新潮第三波 電影資料館重溫方育平戲.夢.人生的電影、電視片.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 2009-06-24 [202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 ^ 人間有情 1989.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資料庫. [202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 ^ 演藝傾情 1991.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資料庫. [202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 ^ 歲月流情 1992.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資料庫. [202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外部連結[编辑]
- 方育平在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在AllMovie上方育平的頁面(英文)
- 方育平在香港影庫上的簡介
- 方育平在豆瓣電影上的簡介
(简体中文)
- 方育平在时光网上的簡介(简体中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