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第32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okseng留言 | 贡献2020年3月4日 (三) 03:02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日本 第32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 國會議事堂
內閣第2次佐藤內閣
解散日1969年12月2日
投票日1969年12月27日
選舉制度中選舉區制
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
 < 19671972 > 

第32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在昭和44年(1969年)12月27日舉行,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次在12月舉行的眾議院選舉,因此又被稱為師走選舉或者臘月選舉

概況

這次日本的大選臨近1970年,隨著日本國力的快速增長,國民對1970年代日本的內政外交政策方向十分關心。1970年6月就要對《日美安保條約》進行重新研究,而離沖繩返還的日子也日益逼近。連續幾年爆發的大規模學潮也將教育改革問題擺上日程;此外還有物價問題、公害對策問題、中國問題等都迫切需要新的思維去解決。

經過多年來艱辛的談判,沖繩問題最終在11月的佐藤-尼克松會談中得到共識,達成了「1972年返還、撤除核武器,與本土一樣」的原則,並發表了《日美聯合公報》。佐藤自美歸國後就以此作為重要的政治資本,著手於解散國會,舉行大選。12月2日,佐藤首相在國會回應完畢議員的質詢之後,解散了眾議院,史稱「沖繩解散」。

儘管在野黨攻擊日美會談是將《日美安保條約》的遠東條款擴大化,並且不能保證日本的無核化,是走向戰爭的道路,但是沖繩問題的實質性進展的確為自民黨贏得不少的選票。12月27日的大選結果,自民黨贏得288席,加上保守派的無黨籍議員,總共贏得超過300席,是原敬首相以來最大的優勢。社會黨再一次慘敗,跌破100席,只獲得了90席;公明黨共產黨的議席數都增長不少;而民社黨原地踏步,和原來一樣都只有31席。

選舉數據

內閣

解散日

  • 1969年(昭和44年)12月2日

解散名

投票日

  • 1969年(昭和44年)12月27日

改選數

  • 486

選舉制度

選舉結果

投票率

自治省統計 - 比上屆下降5.48%

  • 69.51%(男:67.85%、女:69.12%)
    • (許多地方的投票率是戰後最低的,不過是首次女性投票率高於男性)

政黨派別獲得議席

眾議院政黨派別勢力圖

自由民主黨

獲得議席數:288議席

派閥

日本社會黨

獲得議席數:90議席

公明黨

獲得議席數:47議席

民社黨

獲得議席數:31議席

日本共產黨

獲得議席數:14議席

無黨派

16議席

然而在選舉結束後,16個無黨派的議員中有12個加入了自民黨,自民黨實質獲得300個議席。

議席變動

初次當選

無注明的都是自民黨黨籍。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