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a128050479留言 | 贡献2020年8月10日 (一) 04:27 →‎外部連結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ipei City Government(英語)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基本信息
所屬部門臺北市政府
主要官員
局長劉銘龍
副局長盧世昌(行政)陳沼舟(技術)
主任秘書蘇芳慧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1968年10月23日
聯絡信息
地址11008台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6樓東北區
電話+886 2 2720-8889
網站www.dep.gov.taipei
北市府環保局的樹枝清運車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簡稱環境保護局環保局),在1968年成立,是臺北市政府所屬的一級機關。

歷史演變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為了保護臺北市的生活環境,提高市民生活品質,其組織的變革,莫不以防治公害、維護環境清潔為考量。

1968年7月1日,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同年10月23日,「臺北市水肥處理委員會」及原屬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之「清潔大隊」合併成立「臺北市環境清潔處」,設第一至四科、主計室、人事室,辦理空氣、水污染防治及垃圾、水肥清運處理,督導考核、主計、人事等事項,下設水肥處理大隊、16個區清潔隊、1個保養廠。

1970年5月增列家禽、家畜禁止飼養及取締職掌,增設安全室;1971年5月增設檢驗室、總務室及研究發展考核室。1973年6月裁撤研究發展考核室,保養廠修正名稱為修車廠。嗣因政府鑒於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必須積極保護環境、推行公害防治、改善國民生活環境當作政務上之重要措施,1979年4月19日第1627次行政院會議通過《加強臺灣地區環境保護方案》,本案中規定院轄市需設置環境保護局;本府乃奉行政院1982年5月第7567號函核定,於1982年7月1日將環境清潔處改制成立環境保護局,並增加噪音、振動與病媒、毒性物質管制等項業務,增置第二科。1983年續增設垃圾衛生掩埋場。為了加強違反環境保護法規案件稽查、取締、告發執行及裁決事項,於1984年2月1日增設衛生稽查大隊為附屬機關。

1986年5月增設第四科以規劃日益重要之垃圾處理、垃圾處理工程等業務,並增置副局長1人。

1987年5月1日成立內湖垃圾焚化廠,該廠不但是國內首座焚化廠,亦為當時14項重要經濟建設之一;其成立目的,乃利用現代化之設備及最新焚化技術,以減少垃圾體積,節省掩埋空間,有效控制二次污染,並回收能源。復因應「焚化為主,掩埋為輔」的政策及有效紓解本市日益嚴重垃圾處理問題,於1989年7月1日及1991年7月1日相繼增設木柵垃圾焚化廠、士林垃圾焚化廠(1995年8月7日配合行政區域調整,改名為北投垃圾焚化廠),1993年12月闢建山豬窟垃圾衛生掩埋場

2005年4月為配合本府組織條例之制定,總務室改設為秘書室,始成本局今日建制。

組織

架構

首長
  • 局長
    • 副局長
      • 主任秘書

歷任局長

任次 姓名 就任時間 備註
01 周光德 71/07/01~72/02/28
02 許整備 72/03/01~74/03/31
03 胡養才 74/04/01~76/08/27
04 崔文國 76/08/28~80/03/01
05 吳義雄 80/03/01~83/04/09
代理 張晃彰 83/04/09~83/07/04 代理局長
06 張晃彰 83/07/04~83/12/25
07 陳進陽 83/12/25~84/10/17
08 林俊義 84/10/17~86/08/09
09 劉世芳 86/08/09~87/12/24
10 沈世宏 87/12/25~92/07/07
11 陳永仁 92/07/08~95/12/24
12 沈世宏 95/12/25~97/05/19
13 倪世標 97/05/20~99/12/24
14 吳盛忠 99/12/25~103/12/24
15 劉銘龍 103/12/25~現任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局長轉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