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天和宮

坐标24°07′15″N 120°34′43″E / 24.120922°N 120.578742°E / 24.120922; 120.57874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4日 (一) 11:16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王田天和宮開基西秦王爺祖廟
基本信息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臺中市大肚區興和路262號
坐标24°07′15″N 120°34′43″E / 24.120922°N 120.578742°E / 24.120922; 120.578742
主神西秦王爺
例祭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西秦王爺聖誕)
廟格地方公廟
建立时间 清朝光緒八年(西元1882年)
地圖
地图

臺中王田天和宮開基西秦王爺祖廟,俗稱王田天和宮,位於臺灣臺中市大肚區王田里興和路262號,主奉西秦老王爺,為台灣王爺信仰的知名廟宇之一,是為西秦王爺開基祖廟。

沿革

台中市大肚區王田里天和宮,主祀的神明是西秦老王爺,創建於清朝光緒八年 ,為台中市海線地區的歷史悠久的廟宇之一。

  • 其初為移民自閩南迎來的之香火,供奉於王田里興和路二六四巷三十二號的村民陳日宅第,當時並無金身,經神明顯靈指示乃塑造神像供奉,後來該村沈厝宅後聖母地有人學練北管,神像因而移至沈厝就近奉祀
  • 由於西秦老王爺的庇祐之下,村民生活逐漸寬裕,因此捐款興建宮廟於現址大肚區興和路二六二號,並命名為王田天和宮,該地為村民楊江的土地,當時建築為土造,民國四十五年,因土造宮廟經風吹雨淋而老舊,因而由當時村長孫婦、楊朝連、賴坤旺、陳仁堂等仕紳及地方人士發心募款重建迄今,廟內除主神外,另配祀蘇三王爺。

祀神

王田天和宮大殿
王田天和宮南巡剪影
大甲媽祖遶境駐駕王田天和宮
王田天和宮大甲媽祖遶境香客休息站
王田天和宮傳統神轎

宗教活動

  • 大肚區王田里天和宮主要供奉的是西秦老王爺,由於奉祀此一音樂之神的廟宇很少,在全台各地間曾聽聞,且該宮的神尊並非來自任何地方的分靈,因此該宮並無進香活動,也不像一般的王爺廟有出巡的宗教活動,長久以來,該宮只有繞境慶祝活動,而繞境遊行活動也不定期,至於主要的慶典活動,則是每年的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的慶祝王爺聖誕,屆時都會有熱鬧的慶典活動,以及南北館的演奏知音樂饗宴,多年來,凡是對其誠心膜拜之信徒,都能感應王爺的庇祐,尤其是演藝界人士,其感應最為明顯,也就是說此一祖師爺非常照顧業界人士,此經常可見演藝界人士慕名而來上香祈福。
  • 每年農曆四月大肚下堡廿庄迎媽祖文化節,在地俗稱迎媽祖,主要遶行大肚下堡20庄頭,經行政區域調整,分屬於烏日、大肚、龍井3區,以大肚區為主體。迎請彰化南瑤宮老四媽、彰化天后宮聖三媽、大肚頂街萬興宮三媽、大肚下街永和宮二媽至廿庄繞境賜福,由各村庄地方宮廟宇地方仕紳派人迎接媽祖婆,至村庄繞境祈求五穀豐收、合境平安,現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大肚區王田里是第五個迎接的村庄,每年農曆四月初五由王田天和宮與地方善心人士聯合迎接並繞境村庄,是每年王田里王田天和宮非常重要的慶典活動,繞境路上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牲禮至家門口外拜拜,有些家庭更會準備鞭炮迎接繞境隊伍,更有善心人士準備涼水與清涼解渴的西瓜直接現場剖給繞境隊伍,給在繞境的隊伍消暑加加油、打打氣補充能量繼續遶境,現場十分熱鬧且展現在地文化與台灣濃濃的人情味。

交通

自行開車

鐵路

公車

台中市市區公車公車站牌:南追分站

高鐵

高鐵臺中烏日站 轉乘公車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