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語言地理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語言地理學当前版本,由Raymon090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0年9月21日 (一) 13:10。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語言地理學英文:linguistic geography)是人文地理學或是語言學下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語言的地理變異和語言變體的空間分布。廣義的語言地理學包括了地理語言學。當研究的目標為方言時,又稱作地理語言學(language geography,又称语言地理学、方言地理学)。

語言地理學理論[编辑]

語言連續性原則[编辑]

語言變體在正常情況下呈現塊狀而連續性的分布。

波傳論(wave theory)[编辑]

史密特(英文:Johannes Schmidt)在1872年提出的理論。語言變體以類似水中漣漪的方式,從一個中心向周圍擴散,最終至無法對話。

同語線(isogloss)[编辑]

以鄰近的語言差異性畫出的等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