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朱迪斯·巴特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默然留言 | 贡献2020年11月9日 (一) 10:02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朱迪斯·巴特勒
2007年4月巴特勒在汉堡大学的一次演讲中
出生 (1956-02-24) 1956年2月24日68歲)
 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
时代20世纪哲学 / 现代西方哲学
地区西方哲学
学派歐陸哲學第三波女性主義批判理論酷儿理论后现代主义後結構主義
主要领域
女性主义理论,政治哲学伦理学精神分析学,犹太哲学
著名思想
性与性别社会建构

朱迪斯·巴特勒(英語:Judith Butler,1956年2月24日),美國後結構主義學者,其研究領域有女性主義酷兒理論政治哲學以及倫理學[2]。目前任教於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学比较文学系。巴特勒在1984年从耶鲁大学获得她的哲学博士学位,后开始从事后结构主义和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研究。她被认为是“在现代政治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声音之一”[3]和今天“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主义理论家之一”。[4]

她自己是犹太人,最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犹太哲学,探索国家暴力的前后和与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批评。[5][6][7]

在政治上,她是“犹太和平之声”顾问委员会的成员[8]“抵制,撤资和制裁”以色列的支持者。[9]她认同“犹太教与國家恐怖主義是无关的”[8],并强调,以色列并不代表所有的犹太人。[10]

她曾於美國佔領華爾街運動中,公開演講。

个人生活

巴特勒目前与她的伴侣Wendy Brown一起生活,Wendy Brown是一位政治学家。巴特勒为反犹太复国主义犹太人和以色列政治的批评者。[11]

出版物(不完整)

其它事件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裏爆發了香港中文大學衝突,香港警察攻進了香港的知名學府中文大學朱迪斯·巴特勒參與了香港監察發起的學術界聯署,讉責香港警察的暴力行為[12],並促請香港政府捍衛學術自由以及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其它參與的知名學者包括诺姆·乔姆斯基齊澤克扬尼斯·瓦鲁法基斯罗伯特·彼得·乔治史迪芬·平克

参考文献

  1. ^ Ryzik, Melena. Pussy Riot Was Carefully Calibrated for Protest. The New York Times. 2012-08-22 [2012-08-23]. 
  2. ^ Judith Butler. Who Owns Kafka?. London Review of Books. 2011-03-03 [2011-02-27]. 
  3. ^ Derek Wai Ming Barker, "Judith Butler's Postmodern Antigone," in Tragedy and Citizenship: Conflict, Reconciliation, and Democracy from Haemon to Hegel, p. 119, SUNY Press, 2009, ISBN 0791476294
  4. ^ Helmi Järviluoma, Pirkko Moisala, Anni Vilkko, "Performing and negotiating gender", Gender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p. 14, 2003, SAGE Publications, ISBN 9780761965855
  5. ^ U.C. Berkeley Biography. U.C. Berkeley. [201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9). 
  6. ^ Butler, Judith. "The Charge of Anti-Semitism: Jews, Israel, and the Risks of Public Critique. Wrestling with Zionism: Progressive Jewish-American Responses to the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 Ed. Tony Kushner and Alisa Solonmon. New York: Grove, 2003. pp. 249–265.
  7. ^ Butler, Judith. Judith Butler responds to attack: ‘I affirm a Judaism that is not associated with state violence’. Mondoweiss. 2012-08-27 [2012-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8). 
  8. ^ 8.0 8.1 Judith Butler. Judith Butler responds to attack: ‘I affirm a Judaism that is not associated with state violence’. Mondoweiss. 2012-08-27 [2012-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8).  参数|newspaper=与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news}}|website=) (帮助)
  9. ^ Udi Aloni. Judith Butler: As a Jew, I was taught it was ethically imperative to speak up. Haaretz. 2010-02-24 [2010-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2月27日). 
  10. ^ US-Philosophin Butler: Israel vertritt mich nicht. Der Standard. 2012-09-15 [2012-09-15].  参数|newspaper=与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news}}|website=) (帮助)
  11. ^ Judith Butler. Oxford Reference Online Premium. Butler identifies as an anti-Zionist Jew and is a critic of Israeli politics54. 
  12. ^ 逾 3,700 國際知名學者聯署 譴責香港警暴 促大學拒警進入校園 | 立場報道 | 立場新聞.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20-02-03] (英语).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