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黄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3日 (四) 16:19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黄玉
基本資料
類別島狀矽酸鹽
化学式Al2SiO4(F,OH)2
施特龙茨分类9.AF.35
戴納礦物分類52.03.01.01
晶体空间群斜方雙錐晶族
赫爾曼-摩根標記:2/m 2/m 2/m
空間群:Pbnm
晶胞a = 4.65 Å, b = 8.8 Å,
c = 8.4 Å; Z = 4
性質
分子量182.25
顏色無色(若無雜質)、藍、褐、黃、紅色
晶体惯态晶體多呈柱狀
晶系斜方晶系
解理[001]完全解理
断口不規則/參差狀,次貝殼狀
韌性/脆性易脆
莫氏硬度8
光澤玻璃光澤
條痕白色
透明性透明
比重3.49–3.57
光學性質Biaxial (+)
双折射δ = 0.010
發光性微弱螢光
參考文獻[1]

黄玉(英语:topaz),也称呼为黄宝石托帕石,為含有鋁和氟的硅酸盐矿物是11月的诞生石由火成岩結晶化過程的最後階段散發出的含氟蒸氣所形成。[來源請求]分佈於巴西、墨西哥、薩克森、蘇格蘭、日本、烏拉山脈及其他地方。

性状

纯的黄玉透明,但常因其中的杂质引起不透明。典型的黄玉为葡萄酒色或淡黄色。但也有可能是白色,灰色,蓝色,绿色的。無色的黃玉在切割精良下,可能被誤認為是鑽石。有色的黃玉可能較不穩定或因日照而褪色[2]。目前珠宝业在研究使用物理蒸汽沉淀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在黄玉上形成二氧化钛薄膜,从而生产彩虹色黄玉。

晶体与化学结构

黄玉密度为3.49-3.57克/立方厘米,硬度为8,属正交晶系。其化学式Al2SiO4(F,OH)。成分中F和(OH)的比值变化不定。

参见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