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市

坐标40°24′5.52″N 122°20′58.63″E / 40.4015333°N 122.3496194°E / 40.4015333; 122.349619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hk2011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22日 (二) 19:41 →‎行政区划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盖州市
县级市
盖州市在营口的位置
盖州市在营口的位置
坐标:40°24′07″N 122°21′00″E / 40.40195°N 122.34988°E / 40.40195; 122.34988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辽宁省营口市
下级行政区
27
面积
 • 总计2,945.91 平方公里(1,137.42 平方英里)
人口
 • 總計72万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115200
電話區號0417
車輛號牌辽H
行政区划代码210881
網站盖州市政府网

盖州市辽宁省营口市的一個县级市,位于辽东半岛西北部,西临渤海湾,地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中部。

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燕国开拓辽河流域,建辽东郡包括今盖州地区。秦统一后仍属辽东郡。西汉、魏晋时期,设平郭县(今熊岳城),归辽东郡管辖。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前秦、后燕,属平州。

407年北燕建立后,一度为高句丽占领,为盖牟城,是盖州名称之由来[1],后在此地置建安县,并筑建安城(今青石岭的高丽城)。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于建安城设置建安州都督府。渤海国时期在此置盖州,辽朝时期将盖州改为辰州[2],故盖州有古辰州之称。明昌六年(1195年)因“辰”与“陈”同音,避讳改辰州为盖州[3]。元代置盖州路,治所仍设在建安城。

明洪武四年(1371年)废州改卫,改盖州为盖州卫。连同金州卫复州卫海州卫,合成“南四卫”,同属山东按察司辽海东宁道。翌年改筑新城(今盖州县城)。

康熙三年(1664年)废盖州卫,置盖平县,隶属奉天府盖平县取自“盖州”、“平郭”两个历文地名的首字。

1912年民国成立,盖州继称盖平县,属奉天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占领,仍属奉天省盖平县。1945年,抗日战争胜后,国民政府未能接收此地,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盖平县人民政府,属辽南行政公署管辖。1946年冬至1947年春,盖州一度为国民政府占领。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攻占盖州。1948年10月属辽东省管辖。1954年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属辽宁省。后为营口市辖县。1965年改名为盖县。1992年撤销盖县,设立盖州市。

行政区划

盖州市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16个、3个[4]

鼓楼街道、​西城街道、​东城街道、​太阳升街道、​团山街道、​西海街道、​九垄地街道、​归州街道、​高屯镇、​沙岗镇、​九寨镇、​万福镇、​卧龙泉镇、​青石岭镇、​暖泉镇、​榜式堡镇、​团甸镇、​双台镇、​杨运镇、​徐屯镇、​什字街镇、​矿洞沟镇、​陈屯镇、​梁屯镇、​小石棚乡、​果园乡二台乡

交通

名人

Category: 盖州人

参考文献

  1. ^ 此据《辽史》、《金史》地理志,均谓辰州即高句丽盖牟城;然《奉天通志》认为盖州之名来自于盖牟城系为《辽史》比附、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则将盖牟城址定为今抚顺市境内,而将建安城定在今盖州附近。
  2. ^ 据《辽史·地理志》,辰州以辰韩得名。
  3. ^ 金朝自章宗开始避讳历代王朝国号,“国号犯汉、辽、唐、宋等名不得封臣下”,“有司议,以辽为桓、宋为汴、秦为镐、晋为并、汉为益、梁为邵、齐为彭、殷为谯、唐为绛、吴为鄂、蜀为夔、陈为宛、隋为泾、虞为泽。制可。”(《金史·章宗本纪一》)
  4. ^ 2023年盖州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