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巴奈·庫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Greenunfinish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12日 (二) 14:27 →‎音樂、舞蹈創作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Panai Kusui
巴奈·庫穗
Panai Kusui於太陽花學運獻唱聲援
女歌手
本名Panai Kusui
国籍 中華民國
民族阿美族卑南族混血
出生1969年(54—55歲)
 中華民國臺南
居住地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東縣臺東市南王里(南王部落)
职业歌手作詞人作曲人原住民運動者
语言華語卑南語
配偶依斯坦達霍松安·那布​
音乐类型華語流行音樂
演奏乐器歌唱
出道地点 臺灣
出道日期1990
出道作品《泥娃娃》
代表作品歌曲
流浪記
活跃年代1990至今
唱片公司滾石唱片
相关团体原舞者

巴奈·庫穗阿美語Panai Kusui,1969年7月23日),臺東都蘭人,台灣原住民族獨立音樂歌手,長期關注社會運動,特別著重原住民運動與環境議題,強調「沒有人是局外人」。2016年起為爭取原住民傳統領域而曾在凱道紮營,現改駐紮在北捷台大醫院站1號出口(二二八公園)。由於過去不斷遷徙、獨立的成長背景,使她的音樂反映了她對生活的漂泊感與渴望[1]

生平

家庭背景

Panai Kusui 出生於台南,父親是卑南族,母親是阿美族,父親認為學臺灣語才能有競爭力,因此Panai Kusui的母語是台語,而非族語。成長期間時常遷居,念過四間不同的小學,國小四年級時父母分開,自小跟著哥哥在親戚家生活。就讀台東女中時,就已須四處唱歌,養活自己。從小母親不在,父親又不擅照顧小孩,加上哥哥討厭自己哭鬧,於是Panai Kusui照顧自己的方式就是唱歌。高中沒唸完就在民歌餐廳唱歌,賺取些許生活費用。[2]

演藝生涯

1990年,21歲的Panai Kusui被李宗盛簽進滾石唱片。由於李宗盛過於忙碌,其他製作人不懂該如何行銷操作,Panai Kusui第一次的三年合約並沒出版任何唱片。當時Panai Kusui住在台北民生社區,有天游泳時忽然自問:「我在這裡做什麼?為何要一直抱著出唱片的夢想?」Panai Kusui與滾石唱片簽了六年合約,在與滾石合作結束前,Panai Kusui發行首張個人專輯《泥娃娃》,〈流浪記〉一曲即是其中的代表作。

原住民身份的自我召喚

對Panai Kusui來說,自身身份、恢復族名是個漫長的過程。[3]

離開滾石後,26歲的Panai Kusui進入「原舞者」,當藝術總監面試詢問名字時,Panai Kusui回了「柯美黛」,藝術總監問了族名,Panai Kusui當下愣住,在過去的生命中從未想過「原來名字」這件事。[4]在原舞者,Panai Kusui學習原住民各族群儀式性樂舞,每年夏天隨團到國外巡演,這段時期也是Panai Kusui大量學習、閱讀、寫歌及認識原住民族群不同文化的時候。後來,Panai Kusui回到台東從事「都蘭山」音樂創作營,找有興趣的人寫歌,希望將寫歌經驗方法傳承。2008年,出版《停在那片蘭》。

2011年,Panai Kusui未婚生女[5],在女兒出生登記戶口時,Panai Kusui才將姓名從原本的漢名變回族名。2014年,和布農族歌手與文化工作者依斯坦達霍松安.那布結婚。依斯坦達霍松安.那布自1990年代開始參與原住民運動。[6]

參與社會運動

反核運動

2011年,由於日本發生311大地震,進一步引發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福島核災的事件也讓台灣社會對核能議題提昇關注,反核聲浪再起。[7] 在2013年,臺灣反核運動的聲浪來到近年的高峰,全台北中南東於當年3月9日各地發起反核大遊行。

長期關注社會運動的Panai Kusui於2013年9月發起50場反核巡迴開唱,寫下〈非核家園〉一曲,表達「給孩子們,非核家園」的心願,提昇眾人反核意識。Panai Kusui表示原曲其實來自另外一首歌〈這兩個字〉,也就是「尊嚴」。在歌曲的背後,Panai Kusui表達回到古部落尋根後的感嘆,更加意識到土地正義與安全的重要性。[8]

爭取原住民傳統領域
2016年
2017年

2017年,巴奈與其他原住民運動人士反對原委會在《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中,排除私有土地劃入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認為「是把漢人的私有財產制入法,掠奪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因而集結凱道抗議,稱凱道部落,但未申請路權。

  • 2月23日與馬躍·比吼等其他原住民運動人士反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排除私有土地劃入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在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臺北賓館側發動長期紮營抗議,主張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範圍應納入私有土地。她說,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是指原住民族祖先以前生活的空間,蔡英文政府用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合法偷走原住民族100萬公頃土地,「這個叫做有良知的政府、道歉的政府嗎」[11]
  • 2月28日批評,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排除私有土地劃入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是把漢人的私有財產制入法,掠奪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你可以欺騙我,但居然連祖靈一起欺騙」[12]
  • 3月3日接受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燦爛時光會客室》主持人管中祥專訪時說,她不後悔曾在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獻唱,但現在她已經深感被蔡英文政府欺騙,民主進步黨「不只很聰明,還很會滿口仁義道德」,她不會被騙第二次[13]
  • 3月6日發文抨擊蔡英文政府欺騙原住民族,「面對政府的背信和失格的政策,我們都該一起反抗」[14]
  • 3月11日參加311廢核大遊行並在晚會中演唱多首歌曲,批評蔡英文政府:當政府需要包裝的時候,就把原住民請上台;當政府決定犧牲原住民的時候,連原住民開記者會的馬路都不給,「這就是蔡政府」[15]
  • 5月31日於凱道獲原住民族委員會之邀,與總統府原轉會委員一同前往部落瞭解傳統領域劃設之實際情形,並聽取當地族人的聲音,期望原住民族都能攜手推動傳領劃設作業[16]
  • 6月1日原住民族委員會再度前往凱道遞交邀請函請凱道族人一同前往霧台鄉,拜訪魯凱民族議會及霧台鄉公所,以凝聚「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之共識[17]。但6月2日,凱道族人搭設之抗議帳篷及文化藝術裝置被優勢警力在大雨中清除,清除之理由是排除占用道路妨礙交通[18]
2018年

凱道事件後,原住民團體改在捷運台大醫院1號出口,進行300多天抗議。仍因未申請路權,後遭臺北市長柯文哲拆除。

  • 3月31日帳棚遭拆,巴奈批評「不懂柯文哲的轉型正義」,儘管帳棚拆了,他們還會再來[19]

經歷

音樂、舞蹈創作

電影

參考資料

  1. ^ 巴奈·庫穗. TEDxTaipei.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8) (中文(臺灣)). 
  2. ^ 【蘋果人物】李宗盛曾簽下她3年卻沒出唱片 若不當歌手她想選總統. 蘋果新聞網.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中文(臺灣)). 
  3. ^ 等待蔡英文的一千兩百天 原民日,再訪巴奈. 焦點事件.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中文(繁體)). 
  4. ^ 等待蔡英文的一千兩百天 原民日,再訪巴奈. 焦點事件.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中文(繁體)). 
  5. ^ 自由娛樂. 巴奈自爆未婚生女 凱道抗爭兼錄音 - 自由娛樂.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04-11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5). 
  6. ^ 沒有人是局外人:關於我們. 沒有人是局外人.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8) (美国英语). 
  7. ^ 2011台灣回顧:福島核災 台灣反核再起. 環境資訊中心.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8) (中文(繁體)). 
  8. ^ 「給孩子們,非核家園」 歌手巴奈50場反核巡迴開唱. 環境資訊中心.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0) (中文(繁體)). 
  9. ^ 蘇士傑. 「走路來的」聲音 蔡英文向原民道歉前聽到了嗎?.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2016-08-01 [2016-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4) (中文(臺灣)). 
  10. ^ 葉滕騏. 影音/蔡英文道歉承諾轉型正義 原住民怒喊:假的. 今日新聞網. 2016-08-03 [2016-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7) (中文(臺灣)). 
  11. ^ 張心華. 原住民傳統領域排除私有地 原民團體痛批政府袒護財團.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2017-02-25 [2017-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4) (中文(臺灣)). 
  12. ^ 陳俐穎. 「原住民也要轉型正義!」 原民團體欲見總統 卻遭警阻擋. 風傳媒. 2017-02-28 [2017-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4) (中文(臺灣)). 
  13. ^ 管中祥、陳睿哲. 和小英還是朋友? 巴奈:不可能被騙第二次.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2017-03-05 [2017-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9) (中文(臺灣)). 
  14. ^ 巴奈·庫穗. 巴奈:面對政府的背信和失格,我們一起反抗!.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2017-03-06 [2017-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2) (中文(臺灣)). 
  15. ^ 李秉芳. 巴奈批政府 需要包裝時請原住民上台唱歌 決定犧牲時連馬路都不給. 民報. 2017-03-11 [2017-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6) (中文(臺灣)). 
  16. ^ 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民會邀請凱道族人返回部落共商傳領劃設實際作為. 2017-05-31 [2017-05-31] (中文(臺灣)). [永久失效連結]
  17. ^ 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民會邀請凱道族人前往霧台鄉瞭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劃設作業. 2017-06-01 [2017-06-01] (中文(臺灣)). [永久失效連結]
  18. ^ 原住民族民族議會聯合行動. 【聲明】譴責以粗暴手段驅離和平抗議的凱道原民 原住民族民族議會聯合聲明.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2017-06-02 [2017-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0) (中文(臺灣)). 
  19. ^ 原民團體帳棚拆了 巴奈:不懂柯文哲的轉型正義. 民視新聞. 2018-03-13 [201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7) (中文(臺灣)). 
  20. ^ 娛樂中心. 張懸返鄉後首唱 歌迷舉國旗力挺. 今日新聞網. 2013-11-17 [2016-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