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阪工業大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85.189.113.166留言2021年1月29日 (五) 17:16 →‎姊妹学校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大阪工業大學
大阪工业大学
おおさかこうぎょうだいがく
大宫校区
创办时间1922年
1949年(正式设置大学)
JIS代码日语大学・高等専門学校コード2208
学校类型私立
校址大阪市旭区
校區大宮(大阪市旭区)
梅田(大阪府北区)
枚方(大阪府枚方市)
教学机构
学部:
  • 知识产权学院
    工程学院
    机器人学&设计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学院
隶属学校法人常翔学园(旧称:学校法人大阪工大摄南大学)
網站http://www.oit.ac.jp/
位置
地图

大阪工业大学大坂工业大学, おおさかこうぎょうだいがく,Osak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大工大, 阪工大OIT)是一所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私立大学,創立於1949年。是日本关西地区历史悠久的工业大学而且日本知名私立理工科大学

历史

大阪工业大学OIT)最初由“本庄京叁郎”(Kyosaburo Honjo)和“片冈安”(Yasushi Kataoka)于1922年成立为关西工学专修学校。“片冈安”是著名的建筑师,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现任东京大学),成为第一任校长。任务是“发展具有科学实践技能的专家,为世界,为人民群众和社区发挥重要作用”。
1927年关西高等工学校创建。其后,从关西高等工学校改变于1940年关西高等工业学校。关西高等工业学校于1942年更名为摄南高等工业学校,并于1944年更名为摄南工业专门学校。1949年4月,摄南工业专门学校升级为摄南工业大学,这是一所隶属于日本新教育系统的四年制大学。 1949年10月,它更名为大阪工业大学大工大)。 当时只有工程学院作为单科的大学。其后,1996年设置了信息科学学院。2003年设置了日本第一个知识产权学院。2017年设置了机器人学&设计工程学院。为了学习掌握理论及其实践技术,致力于培养在实际社会中活跃的专业人材。大工大也设有工程研究生院,机器人学&设计工程研究生院,信息科学研究生院和知识产权研究生院。还设有多个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如都市设计工程,建筑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电气电子系统工程,机械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生体医工程,机器人工程,空间设计,系统设计工程,计算机科学,信息网路,信息系统,信息媒体,知识产权学等。特别是,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研究生院日本唯一的第一所教师。此外,机器人学&设计工程学院提供”設計思考”教育作为创新和创造性的方法。
大工大的教学理念是要像在现场一样教授现场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

概况

截至2017年4月,大工大有4个学院和4个研究生院,以及4个领域提供16个本科学位,6个硕士学位和5个博士学位。
截至2018年5月,在校生总数约7,200多人。本科生6,753人(其中:工程学院3,950人,机器人学&设计工程学院568人,信息科学学院1,652人,知识产权学院583人), 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52人。

学院

研究生院

校区

大工大有三个校区。

大宫校区

〒535-8585 大阪市旭区大宮5丁目16-1
使用学院:工程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使用研究生院:工程研究生院、知识产权研究生院
交通:

  • 大阪市营地铁谷町线千林大宮车站下车,或者谷町线・今里筋线太子桥今市车站下车,分别步行12分钟即达
  • 京阪本线・千林车站下车,步行20分钟
  • 大阪市营巴士・中宮(大阪工大前)下车即到

梅田校区

梅田校区

〒530-8568 大阪市北区茶屋町1-45
使用学院:机器人学&设计工程学院
使用研究生院:机器人学&设计工程研究生院,知识产权研究生院
交通:

  • JR西日本・大阪车站步行5分钟
  • 阪急・梅田车站步行3分钟
  • 阪神・梅田车站步行7分钟
  • 大阪市営地铁御堂筋线・梅田车站步行5分钟
  • 大阪市営地铁谷町线・东梅田车站步行5分钟

枚方校区

〒573-0196 大阪府枚方市北山1丁目79-1
使用学院:信息科学学院
使用研究生院:信息科学研究生院
交通:

  • JR西日本学研都市线(片町线)・長尾车站以及京阪本线・樟叶站到京阪巴士「大阪工大」、或者「北山中央」停留所下车。从長尾车站、步行约24分钟、巴士约7分钟、也有直达巴士。

附属机构

  • 八幡工学实验场
    • 构造实验中心
    • 水理实验中心
    • 高压电实验中心
  • 機械工作中心
    • 切削加工部门
    • 铸造部门
    • 溶接部门
  • 图书馆
    • 大宫本馆图书馆
    • 梅田分馆图书馆
    • 枚方分馆图书馆

国际排名

大工大专注于工程信息技术领域,在2021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第801–1000,在日本TOP10私立大学中排名。特别是在“论文引用”方面,大工大在日本大学中紧随大阪大学之后,在日本私立大学中的排名要高于东京理科大学芝浦工业大学[1]

大工大在“创新”领域的“ 2019年日本大学排名”中排名第58名,在“研究”领域的2018年日本大学排名中排名第75名。

评价

大工大是具备强大就业实力的大学。作为大工大最大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其就业方面的实力。支撑着高实际就职率的,是本校历时多年培养出来的,输送有实力人才的学风。

创新

研究

业务

成就和奖项

留学生支援

交流

大工大除基于与海外大学的交流协议接收学生外,还通过”国际大学生技术经验交流协会”(IAESTE),”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国际协力机构”(JICA)接收进修生。 对于接收的留学生,提供在所属研究室开展研究和实习、开设课程的特别选修、特别进修项目、国际PBL问题导向学习)项目。
(以下为2016年的实际成绩)

  • 接收特别进修生(开设课程的特别选修)

-坦佩雷理工大学芬兰):2名,为期12个月(在所属研究室开展研究和实习)
-慕尼黑联邦国防大学德国):1名,为期6个月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泰国): 2名,为期2个月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台湾):10名,为期5周

  • IAESTE进修生(匈牙利捷克):2名,为期2个月(另外4所大学、共接收11人)
  • 特别进修制度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4名,为期15天
-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国立云林科技大学世新大学台湾 ):22名,为期8天
-泰日工业大学泰国):10名,为期3周 (另外2所大学、共接收8人)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台湾):15名,为期7天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泰国): 10名,为期8天

研究生院

大工大有日本唯一的知识产权研究生院”,是自2005年开设以来,接收了很多来自中国台湾以及韩国的留学生们。目的是成为知识产权研究的专业人士。(*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国立交通大学毕业生等)在本研究生院毕业的留学生中,或回国作为详知日本知识产权制度的实务家话动,或在日本企业,日本知识产权事务所工作,他/她们活跃在很多地方。[30]

秋期入学申请都准备好了。这主要是针对国内外公司职员的制度。因大工大的教授们都是在实务界著名的企业专们家和专利代理人们的,学生们都会获得提高的知识产有关系的知识和实务能力和課題解決力的。授课里用日语的,所以学生需要日语能力2级(N2)以上(最好N1)的能力。
还有很多的特点。例如这考试就只需要小论文和面试,有的人不能来大学面试,可以用skype面试的。 特别是,可以用相网络的技术之远隔教育制度。如你用该制度,学生在大阪学习半年和在自国学习一年半可收得知识产硕士(专门职)的资格。

学生宿舍

为学生能够在此舒适地生活,在各房间配备浴室、厕所、空调、洗手台、床、桌子、冰箱等等。 配备了洗衣房和可以深入交流的谈话室作为公共设施。 管理员常驻宿舍,对学生提供生活方面的支持。 针对外国留学生设立了住宿费补助制度。

姊妹学校

参考文献

  1. ^ 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21/subject-ranking/engineering-and-IT
  2. ^ http://www.tdb.co.jp/report/watching/press/pdf/p170106.pdf
  3. ^ http://www.spaceflight101.net/pslv-c21-launch-updates.html
  4. ^ 存档副本 (PDF). [2018-12-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0-02). 
  5. ^ https://directory.eoportal.org/web/eoportal/satellite-missions/p/proiteres
  6. ^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html/2016/MH/C5MH00203F
  7. ^ https://www.chemistryworld.com/news/pressure-brings-liquid-marbles-to-a-sticky-end/9054.article
  8. ^ https://phys.org/news/2016-04-liquid-marbles-laser-video.html
  9. ^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4694430/Japanese-App-uses-special-add-check-user-s-BO.html
  10. ^ https://gwcenter.icrr.u-tokyo.ac.jp/en/
  11. ^ https://gwdoc.icrr.u-tokyo.ac.jp/DocDB/0093/M1809350/001/KSCnewsletter_201812L.pdf
  12.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18-0658-y
  13. ^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mol.8b02426
  14.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6-020-0619-8
  15. ^ http://www.nedo.go.jp/english/news/AA5en_100101.html
  16. ^ 存档副本. [2019-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9). 
  17. ^ 存档副本. [2019-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9). 
  18. ^ https://www.oit.ac.jp/japanese/topics/index.php?i=4414
  19. ^ http://554c24c85f15be3.lolipop.jp/2015/asia2015/eng.html
  20. ^ http://www.energychallenge.org
  21. ^ http://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7037928/
  22. ^ http://eipbn.org/2012/
  23. ^ https://www.osti.gov/scitech/servlets/purl/1060876
  24. ^ https://icpc.iisf.or.jp/2015-tsukuba/domestic/standings-and-results/?lang=en
  25. ^ https://icpc.iisf.or.jp/regional/2006r/
  26. ^ https://www.oit.ac.jp/japanese/topics/index.php?id=201203001
  27. ^ http://dasai.lanqiao.cn/
  28. ^ http://www.oit.ac.jp/japanese/topics/?i=5736
  29. ^ https://www.iaamonline.org/sensors-and-actuators-award-2018
  30. ^ http://www.oit.ac.jp/ip/graduate/admission/international_students_cn.html
  31. ^ http://www.iplaw.pku.edu.cn/xzdt/1207029.htm
  32. ^ http://apil.ruc.edu.cn/news/?306.html
  33. ^ http://www.oit.ac.jp/ip/graduate/admission/autumn_cn.html

外部連結

大阪工業大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