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山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长夜无风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0日 (三) 16:15 →‎top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坐标21°11′48.96″N 110°24′9.78″E / 21.1969333°N 110.4027167°E / 21.1969333; 110.4027167

霞山区
市辖区
位于霞山区的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
位于霞山区的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

霞山区的地理位置
坐标:21°11′50″N 110°23′59″E / 21.19736°N 110.39959°E / 21.19736; 110.39959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广东省湛江市
政府駐地工农街道
下级行政区12
政府
 • 区长陈恩才
面积
 • 总计113.51 平方公里(43.83 平方英里)
人口(2003)
 • 總計36万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524002
電話區號759
車輛號牌粤G
行政区划代码440803
網站www.zjxs.gov.cn

霞山区中国广东省湛江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全区土地总面积117平方公里,其中海岛面积36平方公里,海岸线绵延285公里。常住总人口37.7万,居民主要讲普通话和湛江白话雷州话。邮政编码524002。

歷史

霞山區唐朝時歸遂溪縣管轄,稱「海頭汛」。1899年,廣州灣法國租借後,霞山區成為廣州灣最高行政機關「公使總署」的駐地,改稱「海頭汛」為「西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為湛江市人民政府駐地,1958年改稱「西營」為霞山。

1984年6月,成立縣級區政府,屬湛江市轄。區內湛江港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大洋洲航程最短口岸;湛江民航機場高铁,把霞山與全國各地相連。霞山現代通訊發達,可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遞信息。

经济

2017年,霞山区实现生产总值445.5亿元,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93.3亿元,增长2%;第三产业增加值232.1亿元,增长7.9%。[1]

行政区划

霞山区下辖12个街道办事处[2]

解放街道、​爱国街道、​工农街道、​友谊街道、​新兴街道、​海滨街道、​建设街道、​东新街道、​新园街道、​海头街道、​泉庄街道乐华街道

著名人物

  • 林才连 (1924~1948) 霞山区新村人。革命烈士。
  • 林成 (1940~1964) 霞山区石头村人。优秀的人民警察,革命烈士。
  • 陈学谈 (1882~1966) 字天焕,霞山区北月村人,湛江一中知名校友,校方曾以他名字命名一栋教学楼;其在1911年担任过赤坎公局局长兼赤坎西营商团团长之职。
  • 陈玉燕 (1916~1984) 祖籍霞山区北月村,赤坎区出世。教育界知名人士。

参考文献

  1. ^ [1],生产总值445.5亿元,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永久失效連結]
  2. ^ 2023年霞山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