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二六九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ane202102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5日 (一) 13:55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二六九旅
269 Mechanized Infantry Brigade
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二六九旅隊徽

存在時期1945年1月1日-1952年11月(207師)
1952年11月-1976年8月15日(69師)
1976年8月16日-2000年5月31日(269師)
2000年6月1日-2005年6月30日(摩步269旅)
2005年7月1日迄今(機步269旅)
國家或地區 中華民國
效忠於 中華民國
軍種 中華民國陸軍
兵种機械化步兵
功能保衛國家
規模聯兵旅
隸屬於陸軍第六軍團指揮部
駐地桃園市楊梅區
裝備雲豹裝甲車
別稱雄獅部隊好樂迪部隊高山頂大學城
格言雄獅部隊,勝利成功
雄獅部隊,有我無敵
專用顏色黃色
隊歌勤訓精練、崇法務實
機步聯合、唯我雄獅。
吉祥物獅子
參與戰役盤山戰役四平戰役萬金台戰鬥八二三戰役
隊慶1945年1月1日
指挥官
現任指揮官 林志穎 陸軍少將[1]
象徵性指揮官方先覺二級上將羅友倫二級上將、彭育文中將、龍冠中少將、石文龍少將、陳文星少將
著名指揮官方先覺二級上將羅友倫二級上將、彭育文中將、龍冠中少將、石文龍少將、陳文星少將

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二六九旅(英語:269 Mechanized Infantry Brigade),為中華民國國軍駐守於桃園市陸軍部隊,編配在陸軍第六軍團指揮部。隊名「雄獅部隊」。前身為陸軍步兵第二六九師,在精實案解編前本師師部曾長期駐防在桃園楊梅,因此又有「楊梅師」之稱。[2]

沿革

大陸時期

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國民政府號召知識青年,踴躍從軍,提高軍隊素質。1944年12月,總共有一十二萬五千五百名知識青年經甄選合格後陸續入營,共编3个军9个师[3]。由美国政府供應全新的美式装备[4],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分別在雲南貴州廣西湘西训练,由美軍军官担任教练,命名为青年远征军(简称青年军)。有一部分兵员补充给中国远征军

第二○七師在東北從三個團一再擴編為三旅九團,全師35000人,全體士兵皆具有中學或以上學歷,各級軍官具大學學歷占三分之一以上,誓死效忠三民主義,為當時國軍中少有的為主義和信仰而戰鬥的軍隊。

抗戰勝利後,除羅友倫第二○七師奉命出關剿共,其餘第二○一師第二○九師八個師大部復員。

戡亂(台灣)時期

精實時期

  • 2000年6月1日,精實案生效,於桃園醬油廠旁邊改編為陸軍摩托化步兵二六九旅,首位旅長王國強少將。
  • 2000年12月19日,國防部為驗證新編成摩托化步兵旅戰力,以陸軍摩托化步兵第二六九旅第二營(時任營長張俊達少校)為主體,進行為時兩天一夜的雄獅操演。
  • 2004年11月8日,陸軍大部隊實兵對抗中斷數年,旅級部隊對抗恢復實兵舉行。這也是國軍精實案後首次大規模實兵旅對抗。「長勝八號操演」,與陸軍摩托化步兵第二OO旅對抗,歷時五天四夜,由鍾傳濤少將指揮。

精進時期

聯合兵種時期

組織

可恃戰力案前

編階

  • 旅長 一位 少將
    • 副旅長 二位 上校
      • 營長 四位 中校
    • 參謀主任 一位 上校
      • 科長 六位 中校
    • 政戰主任 一位 上校
    • 旅士官督導長 一位 一等士官長

直屬單位

  • 旅部連(高山頂營區)
  • 通資作業連(高山頂營區)
  • 反裝甲連(龍山營區)
  • 裝甲騎兵連(金龍營區)
  • 保修連(高山頂營區)
  • 工兵連(高山頂營區)
  • 衛生連(高山頂營區)

下轄單位

  • 機械化步兵第一營(營部連+機步連x3)(高山頂營區)
  • 機械化步兵第二營(營部連+機步連x3)(高山頂營區)
  • 機械化步兵第三營(營部連+機步連x3)(高山頂營區)
  • 戰車營(營部連+戰車連×3)(金龍營區)
  • 砲兵營(營部連+砲兵連×3)(高山頂營區)

可恃戰力案後(2019年)

編階

  • 旅長 一位 少將
    • 副旅長 二位 上校
      • 營長 四位 中校
    • 參謀主任 一位 上校
      • 科長 六位 中校
    • 政戰主任 一位 上校
    • 旅士官督導長 一位 一等士官長

直屬單位

  • 旅部連
  • 通資作業連
  • 保修連
  • 工兵連

下轄單位

  • 聯合兵種一營
  • 聯合兵種二營
  • 聯合兵種三營
  • 砲兵營

雄獅部隊隊歌

雄獅 雄獅 看我雄獅勇士 百戰百勝我武威揚

昆明成軍 遼陽蕩寇 平津殺敵 金門大捷威名揚

百戰雄獅 守護萬民家邦 偉哉雄獅 捍衛中華民國國疆

當戰鬥號角響 我雄獅奮起昂揚 建樹彪炳戰功貫穿敵人胸膛

雄獅勇猛頑強 雄獅定國安邦 雄視八方 四海名揚

隊徽含義

盾牌形,代表機械化步兵旅,象徵雄獅部隊全體官兵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固若金湯以捍衛國家,以國之干城為職志。
獅頭圖騰,係傳承雄獅部隊驍勇善戰、百折不撓之精神。
獅吼圖樣,代表軍人雄壯威武與勇敢果決。
隊徽底色為紅、黃、藍三色,除繼承裝甲兵的誠、熱、愛精神,並代表步戰砲協同作戰之特性。

退伍名人

  • 柯文哲-現任台北市市長,服役時擔任步兵二六九師步兵營衛生排排長

参考资料

  1. ^ 陸軍269旅長 由現任333旅長林志穎「上場救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20-05-30
  2. ^ 忠誠之風-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二六九旅. 中華民國陸軍司令部. [2015-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3) (中文(臺灣)). 
  3. ^ 漆高儒. 《蔣經國的一生》.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 64. ISBN 9578506074. 
  4. ^ 漆高儒. 《蔣經國的一生》.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 63. ISBN 9578506074. 
  5. ^ 金門戰地史蹟論壇-蔡添丁先生部落格
  6. ^ 彭育文將軍紀念網站. [201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30) (中文(臺灣)).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