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病毒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A型流感
甲型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的顯微照相相片
病毒分類 编辑
–未分级– 病毒 Virus
域: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
界: 正核糖病毒界 Orthornavirae
门: 負核糖病毒門 Negarnaviricota
纲: 泛流感病毒纲 Insthoviricetes
目: 分节段病毒目 Articulavirales
科: 正黏液病毒科 Orthomyxoviridae
属: 甲型流感病毒属 Alphainfluenzavirus
种:
甲型流感病毒 Influenza A virus

甲型流感病毒(英語:Influenza A virus,常简称甲流)是一种流感病毒,包含多种亚型,可感染野生鸟类、驯养家禽、猪、马和人等多种哺乳類動物并导致流行性感冒。该病毒是正黏液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下的唯一一个物种。人们从野生鸟类身上提取出了甲流病毒的所有亚种的菌株,但鸟类本身却很少发病。一些甲流病毒的分离株英语primary isolate可导致家禽和少部分人类发病。[1]病毒有时可通过野生水鸟感染到家禽身上,而这可导致人类流感瘟疫爆发。[2][3]

人们已研制出甲流病毒的疫苗,许多国家为了能在禽流感爆发之际能够快速应对而囤积了不少疫苗。2011年,研究人员报告称发现了对甲流全部亚型都有效的抗体。[4]

历史上著名的流感大流行均为甲型流感病毒所致,包括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年亚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1977年俄国流感、2003年H5N1禽流感2009年H1N1流感、2013年H7N9流感等。

亚型[编辑]

甲型流感病毒粒子呈球形或呈丝状,直径约80-120nm,有囊膜。甲型流感病毒结构分三层,最外层为双层类脂囊膜;中间层为基质蛋白M1,形成一个球形的蛋白壳;内部为核衣壳,呈螺旋对称,其中包含核蛋白、兩种多聚酶蛋白和病毒基因组单链RNA。病毒表面有三种蛋白突起,分别为血球凝集素(H),其作用就像一把鑰匙,幫助病毒打開宿主細胞的大門;神经氨酸酶(N)能夠破壞細胞的受體,使病毒在宿主體內自由傳播。而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分类命名即以此兩種命名。人们目前已经发现了18种血球凝集素(H1到H18),以及11种神经氨酸甘酶(N1到N11),因此理论上来说有18×11=198种不同的甲流病毒亚种的排列组合。[5][6]而單數的亞型傳染力又更強[來源請求]。此外,每个亚型都已突变成不同的菌株,病原体也不尽相同。有的病原体是一种甲流病毒所独有的,有的则是好几种甲流病原体共有的。

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主要有:

病毒類型 內容 備註
H1N1亚型
H1N2亚型英语H1N2
H2N2亚型英语H2N2
H2N3亚型英语H2N3
H3N1亚型英语H3N1
H3N2亚型
H3N8亚型英语H3N8
H5N1亚型
H5N2亚型英语H5N2
H5N3亚型英语H5N3
H5N8亚型英语H5N8
H5N9亚型英语H5N9
H6N1亚型
H7N1亚型英语H7N1
H7N2亚型英语H7N2
H7N3亚型英语H7N3
H7N4亚型
H7N7亚型英语H7N7
H7N9亚型
H9N2亚型英语H9N2
H10N7亚型
H10N8亚型

人类流感病毒[编辑]

“人类流感病毒”(Human influenza virus)通常指的是在人类之间广泛传播的亚型。其中,H1N1、H1N2、H3N2是目前已知的能够在人类之间互相传播的甲流病毒。[7]

人类流感通常会导致发烧、咳嗽、咽喉痛肌肉痛结膜炎,严重者甚至会有呼吸问题和足以致死的肺炎。感染的严重程度主要与被感染者的免疫系统有关,若被感染者此前曾暴露在病毒毒株,那么感染者会有部分免疫力。

然而,高致病性的H5N1禽流感会给人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感染后致死率达50%。曾有报告称一位染上H5N1的男童在表现出腹瀉症状后立刻陷入昏迷,完全没有表现出通常的呼吸道不适等流感症状。[8]

人类身上目前发现的甲型流感病毒亚型有:(依已知死亡人数排序)

相關[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Avian influenza (" bird flu") — Fact sheet. WHO. [2018-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1). 
  2. ^ Klenk, Hans-Dieter; Matrosovich, Mikhail; Stech, Jürgen. Avian Influenza: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athogenesis and Host Range. Mettenleiter, Thomas C.; Sobrino, Francisco (编). Animal Viruses: Molecular Biology. Caister Academic Press. 2008 [2018-01-12]. ISBN 978-1-904455-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0). 
  3. ^ Kawaoka Y (编). Influenza Virology: Current Topics. Caister Academic Press. 2006 [2018-01-12]. ISBN 1-904455-0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 
  4. ^ Gallagher, James. 'Super antibody' fights off flu. BBC News. 2011-07-29 [2011-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9). 
  5. ^ Influenza Type A Viruses and Subtyp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3-04-02 [2013-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0). 
  6. ^ Tong S, Zhu X, Li Y, Shi M, Zhang J, Bourgeois M, Yang H, Chen X, Recuenco S, Gomez J, Chen LM, Johnson A, Tao Y, Dreyfus C, Yu W, McBride R, Carney PJ, Gilbert AT, Chang J, Guo Z, Davis CT, Paulson JC, Stevens J, Rupprecht CE, Holmes EC, Wilson IA, Donis RO. New World Bats Harbor Diverse Influenza A Viruses. PLoS Pathogens. October 2013, 9 (10): e1003657. PMC 3794996可免费查阅. PMID 24130481. doi:10.1371/journal.ppat.1003657. 
  7. ^ CD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Key Facts About Avian Influenza (Bird Flu) and Avian Influenza A (H5N1) Virus
  8. ^ de Jong MD, Bach VC, Phan TQ, Vo MH, Tran TT, Nguyen BH, Beld M, Le TP, Truong HK, Nguyen VV, Tran TH, Do QH, Farrar J. Fatal avian influenza A (H5N1) in a child presenting with diarrhea followed by coma. N. Engl. J. Med. February 2005, 352 (7): 686–91. PMID 15716562. doi:10.1056/NEJMoa044307. 

延伸閱讀[编辑]

Official sources
General information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