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澎公廟
闔澎公廟,臺灣澎湖廟宇繁多,往昔便有「公廟」、「私廟」之分。「公廟」又稱「闔澎」,相對於「角頭廟」因由單一聚落村民供奉而具備私廟的性質[1],「闔澎公廟」的祭祀圈涵蓋全澎湖群島境內的村民,其中澎湖天后宮、媽宮城隍廟與澎湖觀音亭由於香火興旺,遂有「闔澎三大古廟」之稱。[2]:25
此外,「闔澎公廟」乃是1980年代之後學界提出的名詞,故澎湖全境居民的公廟參拜習慣,未必與羅列的公廟全然相符。[註 1]
沿革
[编辑]普遍定義下的「闔澎公廟」多建於清代,具備官祀性質[2]:40,倡建者或修建者泰半出自於澎湖通判或澎湖水師協副將等官職人士[2]:25-51。
闔澎公廟仍如同其他寺廟一般,廟務亦是仰賴信眾捐獻的香油錢維持;例外的是澎湖武聖廟,清季時武聖廟香火不旺,水師協鎮署每年仍會在武聖廟舉辦三次祭典,費用由協鎮署支出[2]:32-34,卻並非所有的公廟皆有官方經費的支援,例如地處邊陲的澎湖三官殿,由於周遭居民與信眾偏少,造成香油錢不足,長期多處於財務困難的窘境。[2]:35
有清一代澎湖媽宮社的聚落普遍分佈零星,除了鄰近港澳的媽宮社三甲人口較眾之外[2]:13-15,僅在北郊形成稍大的聚落,包括紅木埕(又稱「紅毛城」,因荷蘭東印度公司曾在此築城而得名[3],約在馬公市朝陽里北辰市場一帶)、火燒坪社與澳仔底社(今光榮里與光明里)。[2]:21-24
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法戰爭結束後,清廷在媽宮興建澎湖廳城(即光緒城),廳城幅員不大[4],而媽宮三甲仍多涵蓋城牆之內,足見清季澎湖廳政經與人口分佈的重心即在媽宮三甲;三甲分別是南甲(今中央里與復興里)、東甲(今啟明里與重慶里)以及北甲(今長安里)。[2]:21-24
綜觀「闔澎公廟」諸廟因多集中於媽宮港澳(即三甲,今馬公港區),澎湖諸島各鄉里保有托付媽宮老市街三甲管理「公廟」的舊慣[註 2];但因媽宮各甲地居民除了接管公廟之外,又需兼顧各自的角頭廟(私廟)事務,管理人員時有重疊,是以「公廟」與「角頭廟」的廟務並不易清楚劃分。[2]:35-37
除此之外,文澳城隍廟亦因位處的暗澳(今西文里),遠離媽宮市街,長年以來香火並不興旺,相對於公廟,地方廟色彩反而更為濃厚。[5]
進入日治時期,因應政權轉換(經費來源動盪),又逢馬公市區重劃,包括闔澎公廟在內的不少廟宇因此遷建、甚至拆除。[2]:29-51
公廟列表
[编辑]尚存的公廟
[编辑]名稱 | 設立年份 | 開基者 | 主祀 | 用神 | 管理者 | 備註 |
---|---|---|---|---|---|---|
澎湖天后宮 | 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前 | 不詳 | 天上聖母 | 水 | 媽宮南甲居民 | 合稱「闔澎三大古廟」 三大古廟過往採三甲輪管制,一年一換 長此以往,並不利於闔澎公廟廟務的推動與長遠的規劃 三甲亦常有推諉卸責之情事 自1986年起,南甲首倡各甲固定接管單一公廟之議,漸成定制[2]:35-40 |
澎湖觀音亭 |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 | 薛奎 | 觀音大士 | 金 | 媽宮北甲居民 | |
媽宮城隍廟 | 清.乾隆44年(1779) | 謝維祺 | 城隍爺 | 水 | 媽宮東甲居民 | |
澎湖武聖廟 | 清.康熙23年(1684)後 | 不詳 | 關聖帝君 | 火 | 水師協鎮署與東甲居民 | 初建於澎湖水師協鎮署西側(約今天后宮西側) |
清.光緒元年(1875) | 吳奇勳 | 東甲居民→紅木埕頂芸居民 | 原廟圯廢,遷建武聖廟於紅木埕處 | |||
澎湖水仙宮 | 清.康熙35年(1696) | 薛奎 | 水仙尊王 | 水 | 臺廈郊會館鄉紳 | 澎湖水仙宮與臺廈郊會所於光緒元年(1875)合併[6] |
施公祠 | 清.康熙22-35年間
(1683-1696) |
不詳 | 天仙府大帝 (福州信仰) |
海壇館後人項氏一家 | 舊名「施將軍廟」,原廟設於澎湖醫院處 | |
陰陽堂 | 清.道光年間
(1821-1850) |
不詳 | 陰陽公
白無常 |
班兵背景之後人[註 3] | 舊稱「有應公廟」或「顯靈廟」 多祀孤魂野鬼,直至1827年前並無主神鎮廟 | |
祠壇(澎湖) | 清.康熙23年(1684) | 詹六奇[註 4] | 鍾馗 | 水 | 澎湖水師協鎮署 | 舊稱「無祀祠」、「無祀壇」或「大眾廟」 |
澎湖三官殿 | 清.乾隆四年(1739) | 胡格 | 三官大帝 | 金土水 | 紅木埕頂芸居民 | 舊稱「嘉蔭亭」或「五里亭」 |
文澳城隍廟[5] | 清.康熙、雍正年間
(1684-1728) |
不詳 | 城隍爺 | 水 | 澎湖廳署衙門與暗澳居民 | |
澎湖福德祠[7] | 疑為乾隆56年(1791) | 不詳 | 財神土地公 | 土中藏金 | 媽宮東甲居民 | 原附祀於媽宮城隍廟之中 |
已不存的公廟
[编辑]名稱 | 設立年份 | 開基者 | 主祀 | 備註 |
---|---|---|---|---|
風神廟 | 清.乾隆55年(1790) | 王慶奎 | 風神爺 | 原廟最初建於媽宮城隍廟東側,幾經遷拆。 日治時期因馬公小學校興建,廟身復拆。 適後逢大正12年(1923)天后宮大改建,便將風神爺改奉於澎湖天后宮中。 |
龍神廟 | 清.道光六年(1826) | 蔣鏞 | 龍王 | 又稱龍王廟。 清季通判蔣鏞拆建部分的澎湖觀音亭,於觀音亭東側獨立成廟。 日治時期又併祀澎湖觀音亭內,今安奉於東廂房中。 |
昭忠祠 | 清.光緒四年(1878) | 吳奇勳 | 殉職兵勇 | 殉職兵勇部分與戴潮春事件有關,部分則為戰艦失事殉難者。 原祠約建於今署立澎湖醫院附近。 |
程朱祠 | 清.光緒11年(1885) | 程邦基 | 程頤、朱熹 | 原祠約建於今馬公市中興路、重慶街交會口。(風櫃尾紳商蔡玉成資建) 曾作文石書院山長的宿舍。[8]:123 |
圖輯
[编辑]-
南甲:澎湖天后宮
-
南甲:澎湖水仙宮兼臺廈郊會館
-
北甲:澎湖觀音亭內龍王廟
-
東甲:媽宮城隍廟
-
紅木埕:澎湖關帝廟
-
頂芸:澎湖三官殿
相關條目
[编辑]註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黃彥昇. 〈別誤會 角頭廟不是角頭老大開的廟〉. 保庇 NOW. 2018-02-23 [2018-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中文(臺灣)).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余, 光弘. 《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與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 (PDF). 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8 [2018-09-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25) (中文(臺灣)).
- ^ 伊能嘉矩. 《台灣踏查日記.下》. 由楊南郡 譯註翻译. 台北市: 遠流. 2005: 510–514. ISBN 9789573268963 (中文(臺灣)).
- ^ 張, 志遠. 《台灣的古城》. 台北縣: 遠足文化. 2007: 174-177. ISBN 9789866731006 (中文(臺灣)).
- ^ 5.0 5.1 陳, 文龍; 高, 啟進; 林, 文鎮; 郭, 金龍. 《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澎湖縣: 澎湖縣文化局. 2010: 50–53. ISBN 9789860262797 (中文(臺灣)).
- ^ 許玉河. 水仙宮.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5) (中文(臺灣)).
- ^ 林, 文鎮; 高, 錦煇.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二輯.馬公東甲:啟明里、重慶里》. 澎湖縣: 馬公市公所. 2006: 28–29 [2018-09-25]. ISBN 9789860038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1) (中文(臺灣)).
- ^ 高啓進. 《西瀛人物志》. 澎湖縣: 澎湖縣文化中心. 1999. ISBN 9570242264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