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正号船坞登陆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USS White Marsh (LSD-8) at sea in the 1950s
历史
United States Navy ensign美国
舰名 怀特马什号 (USS White Marsh)
舰名出处 弗吉尼亚州怀特马什
建造者 摩尔干船坞公司
动工日 1943 年 4 月 7 日
下水日 1943 年 7 月 19 日
服役日 1944 年 1 月 29 日
退役日 1956 年 9 月
启用 1956 年 9 月
停用 1960 年 11 月
除籍日 1976 年 4 月 15 日
结局 1960年11月移交给中华民国海军
Taiwan
舰名 中正舰 (LSD-191)
获取日 1960 年 11 月
结局 出售为废品,1984 年
技术数据
舰级 中正号船坞登陆舰
排水量
  • 4,032吨(标准)
  • 7,930吨(满载)
全长 139.5 m (457 ft 9 in)
全宽 72 英尺 2 英寸(22.0 m)
吃水
  •     前进 8 英尺 2½ 英寸(2.5 m),
  •   船尾 10 英尺 ½ 英寸(3.1 m)(轻型);
  •   前进 15 英尺 5½ 英寸(4.7 m),
  •   16 ft 2 in (4.9 m) 船尾(满载)
动力来源 2 台 Babcock & Wilcox 锅炉、2 台 Skinner Uniflow 往复式蒸汽发动机、2 个螺旋桨轴 – 每轴 3,700 马力,240 rpm 时总轴马力 7,400,2 个 11 英尺 9 英寸直径、9 英尺 9 英寸螺距螺旋桨
速度 17 节(31 公里/小时)
续航距离 8,000 海里 15节,(15,000 公里,28 公里/小时)
舰载船
载重 22名军官,218名士兵
乘员
  • 17名军官,237名船员(船上);
  • 6名军官,30名男子(登陆艇
武器装备
舰载机 加装便携式甲板并容纳直升机

中正号船坞登陆舰原为美国海军阿什兰级船坞登陆舰怀特马什号(LSD-8),以弗吉尼亚州怀特马什命名,这里是沃尔特·里德1851-1902 年)的出生地。

船舰历史

[编辑]

中华民国海军

[编辑]

该舰在中华民国海军服役,改名为中正舰(LSD-191)。1977年1月1日,改舰永久调往中华民国海军中正舰于1985年退役;她的名字和三角旗号码被分配给前“康斯托克”号船坞登陆舰

美国海军

[编辑]

1943 年 4 月 7 日,摩尔干船坞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建造了“怀特马什号”。于 1943 年 7 月 19 日发起,由夫人发起。威廉·C·怀斯 (William C. Wise),上校的妻子。怀斯,美国海军陆战队;并于 1944 年 1 月 29 日服役。

入役后,这艘船坞登陆舰从旧金山莫罗湾两次航行,将两批LCM运送到莫罗湾的船坞,然后前往圣地亚哥进行试航。她完成了培训并于 3 月 15 日返回旧金山。 23日,这艘载着登陆艇和乘客的船驶向夏威夷。她于3月30日抵达瓦胡岛,并到太平洋舰队第五两栖部队报到。 3月31日至4月15日期间,她进行了一次往返旧金山并返回珍珠港的航行。从那时起一直到5月下旬,她进行了两栖演习,为马里亚纳战役做准备。

29日,“怀特马什号”与第52.15特混舰队(TG 52.15),前往塞班岛。途中在埃尼威托克停留后,她和她的特遣部队于 6 月 15 日黎明前抵达马里亚纳群岛。当天早上晚些时候,“怀特马什号”和她的同伴舰艇让海军陆战队第二师和第四师的部队登陆,登陆继续进行。在对塞班岛进行初步攻击后,这艘船坞登陆舰开始对受损登陆艇进行为期一周的例行维修任务,然后离开马里亚纳群岛返回美国。

该船在途中经停珍珠港后,于 7 月 11 日进入旧金山。航程修复后,她装载了货物和乘客;启程前往夏威夷; 7月28日返回欧胡岛;并一直留在那里直到8月12日,为入侵帕劳群岛做准备。她装载坦克并登上陆军第 710 坦克营的部队,并与 TG 23.4 一起于 8 月 12日离开珍珠港。“怀特马什号”通过瓜达尔卡纳尔岛进行两栖排练,于 9 月 16 日抵达达安加尔附近,第710坦克营下船后,再次开始对受损登陆艇的修复工作。 9月21日,她离开帕劳前往西加罗林群岛乌利西环礁被占领后,9月23日至25日,她离开该环礁前往新几内亚

她于9月28日抵达霍兰迪亚并到第七两栖部队报到。第二天,她返回海上,前往位于新几内亚北部海岸更远的芬什哈芬,与新不列颠岛相对。该船在芬什港装船、装载货物后继续航行,并于 10 月 2 日抵达马努斯岛。在那里,她为战争中的第三次两栖登陆入侵菲律宾做准备。

12 日,她作为 TG 78.2 的一支部队离开马努斯,并设定航线前往莱特岛圣佩德罗湾。10 月 20 日,即首次登陆莱特岛的的当天,“怀特马什号” ( White Marsh)在那里下船并卸下了货物,并于当天下午离开该岛前往新几内亚。船坞登陆舰于10月24日抵达霍兰迪亚,装载部队,然后于29日驶往比亚克岛。在比亚克,她搭载了更多士兵和一些货物,然后于 31 日返回菲律宾。她于11月5日抵达杜拉格莱特岛,乘客下船、卸货,并于6日离开该岛。

十一月和十二月期间,“怀特马什号”继续在新几内亚和莱特岛之间进行增援和补给航行,以支持解放菲律宾南部的战役。 12月底,当她抵达新几内亚的艾塔佩,为入侵吕宋岛做准备时,这一例行工作就结束了。

她于 12 月 28 日离开艾塔佩,与 TG 78.1 部队一起前往吕宋岛北部。她于 1 月 8 日至 9 日夜间抵达林加延附近,并于第二天早上卸下了用于袭击的部队和货物。随后,她再次短暂担任登陆艇维修船,但于 10 日离开林加延湾。前往怀特莱特岛的途中“怀特马什号”的部队遭受了神风特攻队的袭击,造成杜佩奇号上的严重损坏和大量人员伤亡。

然而,这艘船坞登陆舰于 1 月 13 日毫发无伤地抵达莱特岛,但很快作为 TG 78.2 的一部分返回海上,前往瓦克德岛。她于 1 月 17 日抵达那里,装载了前往吕宋岛的部队和装备。她于 19 日离开瓦克德,并设定航线前往林加延。途中,她的部队再次遭到空袭,一架中岛 B5N “凯特”鱼雷轰炸机成功用鱼雷击中了沙德维尔号。袭击期间,“怀特马什号”的高射炮连队与舰队一起击落了敌方飞行员。1 月 27 日,她返回林加延湾并开始登陆部队和货物。当天下午,她完成了卸货作业,开始航行,并于 1 月 30 日返回莱特岛。

该船一直停留在莱特岛,直到 2 月 2 日前往瓜达尔卡纳尔岛。在途中,她收到命令将她转移到新几内亚米尔恩湾,她于 2 月 10 日抵达那里。在装载了11艘LCM后,她于13日离开米尔恩湾,并于15日抵达瓜达尔卡纳尔岛。在那里,她在第 18 运输中队 (TransRon 18) 报到。2月27日,她离开瓜达尔卡纳尔岛,前往拉塞尔群岛,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的部队进行两栖训练。3 月 15 日,她离开拉塞尔群岛,最终前往冲绳。途中,她在乌利西停留了六天,然后继续前往琉球群岛

冲绳

[编辑]

怀特马什号和她的师友于 3 月 31 日至 4 月 1 日夜间抵达冲绳附近海域。一大早,她就下船前往冲绳登陆。船坞登陆舰再次完成下岸过程后抛锚抛锚,开始登陆艇维修任务。在她在冲绳逗留的两个月里,敌人的空中活动很频繁,但“怀特马什号”只在 4 月 6 日、12 日和 15 日这 3 次与日本飞机交战,并声称击中了其中两名袭击者。

6月3日,该船离开冲绳前往莱特岛。她于6月8日进入圣佩德罗湾并在那里停留了三天。 11日,该船移至马尼卡尼岛,在那里装载了六艘机动鱼雷艇及其船员,准备前往冲绳。她于6月15日离开马尼卡尼,并于19日抵达克拉马雷托。该船在接下来的两天内卸载了货物和人员,并于22日开始前往菲律宾的航行。她于 6 月 27 日抵达莱特岛并开始一段供应期。

“怀特马什号”一直留在莱特岛,直到 7 月 14 日启程回家。该船于7月21日在埃尼威托克停靠,装载货物和乘客,恢复航行,并于7月29日抵达欧胡岛。她只在那里呆了一夜,第二天就启程前往西海岸。该船于 7 月 29 日抵达旧金山,并在日本于 8 月中旬投降时在那里接受维修。

战后服役

[编辑]

怀特马什号于8月26日启航前往阿留申群岛,并于9月3日抵达埃达克岛,但第二天再次出发,前往日本本州岛。她于9月11日进入大凑港,并在北日本占领军的后勤支援小组报到,担任小型船只修理船和浮船池,直到11月25日离开日本返回日本。美国。

她经由珍珠港航行,于 12 月 15 日抵达加利福尼亚州圣佩德罗。从那里,她继续通过巴拿马运河前往新奥尔良,在大西洋舰队中短暂服役,然后于 1946 年 3 月在诺福克海军基地退役,并开始在那里存放四年半。

1950年–1960年

[编辑]

1950 年 11 月 8 日——作为海军扩充现役部队的一部分,以满足朝鲜战争期间日益增长的需求——“怀特马什号”被重新任命。从重新启用到 1954 年初期间,她交替两次部署到第六舰队和沿东海岸的大西洋舰队服役。

与冰山相撞

[编辑]

1953 年夏天,“怀特马什号”与一支运输船特遣队一起航行,该任务组携带起重机和其他设备前往拉布拉多和格陵兰岛,开展蓝鼻行动。 在拉布拉多附近,在前往格陵兰岛图勒的途中,水域充满了从北大西洋流出的大块冰。 7 月 9 日,一艘破冰船率领一小队船只。 一艘运兵船紧随破冰船后方,“怀特马什号”紧随其后。 一块巨大的冰在“怀特马什号”的右舷侧泵房上撕开了 40 英尺长的伤口。 三名男子勉强逃出了受损的房间,船立即右舷倾斜六度。

海军派出一艘救援船前往协助“怀特马什号”。 作为 LSD,“怀特马什号”拥有压载舱,可以将其放入水中进行装载。 为了协助紧急修复工作,压载舱被用来将船受损的一侧从水中抬起。 在保持 14 度倾斜度的同时,木匠们使用他们能找到的任何木材建造了一个木制围堰。 在海军潜水员的协助下,围堰被紧紧地吊在船上。 大坝上使用了救生衣,使其具有一定的防水性。 潜水泵几乎一直有人值班。 大坝和泵使受损区域保持足够干燥,以便焊工去除受损金属并将钢板焊接到船体的切口上。 随后,船员将受损船只开往拉布拉多的萨格莱克湾。

LSD 阿什兰号 (LSD-1) 奉命从格陵兰岛图勒驶往拉布拉多,以救援“怀特马什号”。 阿什兰号于 1953 年 7 月 10 日出发,由美国海岸警卫队破冰船 USCGC Westwind (WAGB-281) 和另一艘破冰船 USS Atka (AGB-3) 护航,但由于巨大的冰层,没有抵达加入萨格莱克湾(Saglek Bay) 港口的“怀特马什号” 将于7 月21 日开放。 当阿什兰到达时,萨格莱克的圣约翰港除了一座搁浅的冰山外没有冰。 暂时修复“怀特马什号”的狂热努力仍在继续。 7 月 22 日,“怀特马什号”上的水下爆破队人员和美国陆军人员转移到阿什兰。 装备从白沼的超级甲板转移到阿什兰的超级甲板,必须等到白沼能够恢复原状。 “怀特马什号”最终于 7 月 24 日下旬恢复正常,其余设备随后被转移到阿什兰。 临时补丁到位后,“怀特马什号”得以顺利抵达巴尔的摩的一家造船厂,最终需要超过 60 万美元的维修费用。 事件发生后不久,舰上的船员就收到了指挥官的赞扬,将舰艇的幸存归功于“全体船员的综合思想、聪明才智、主动性和辛勤工作。”。 [1]

转移到太平洋舰队

[编辑]

1954年1月,怀特马什号母港改为圣迭戈海军基地;该舰被重新分配给太平洋舰队。 1954年1月至1956年9月期间,船坞登陆舰两次部署到西太平洋,进行两栖演习,并访问香港横须贺等远东港口。当没有部署到东方时,她在圣地亚哥执行例行行动。

最后的美国海军服役

[编辑]

1956 年 9 月,“怀特马什号”再次退役;但她仍然活跃,以“怀特马什号”为军事海上运输服务(MSTS) 服务“怀特马什号”(T-LSD-8)由公务员人员驾驶。这一职责一直持续到 1960 年 11 月,随后她被借调到中华民国

“怀特马什号”因二战服役而获得四颗战斗星章

参考舰艇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中正号船坞登陆舰

参考文献

[编辑]
  1. ^ Operation Bluenose - Assorted Sources. www.c-and-e-museum.org. [18 August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4). 

本条目包含来自属于公共领域美国海军军舰辞典英语Dictionary of American Naval Fighting Ships的文本。 完整内容请参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