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庙宇法师流派列表
外观
澎湖法师源自福建闽南地区。澎湖的“法师”同“道士”一样敬祀鬼神,但普遍而言,法师多附属地方上宫庙,区域色彩较浓,法术、符令等传承多倚仗口耳相传,体系也未如道士流派般具制度化,所以法师的性质更近似原始宗教,如巫祝或巫医般存在的民间信仰。[1]
澎湖宫庙的“法师”与“道士”虽然在政府机关皆登记为“道教”,不过两者其实有所差别,不仅服饰装扮和所持法器大相径庭,精神内涵更是泾渭分明。“法师”又称“法官”或“福官”又或古称的“坛头”,服务对象是生者,主驱邪、避祸、治病等以扶民济世;而“道士”又读作“师公”或尊称“道长”,则是替亡者招魂、开路,拔渡往生者早归生方。[1]
澎湖法师流派
[编辑]- 普庵派:以普庵禅师为宗师。普庵俗名余印肃,生于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南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剃度出家,信徒广遍江南、湖南一带。澎湖地区凡承普庵流派的庙宇,计有109座,其中锁港北极殿、龙门安良庙等皆有雕塑普庵祖师的金身来奉祀。[2][3]:26–33
- 闾山派:奉许真君为法主。许真君即许逊,又称慈济真君或感天大帝。许逊早年习法修道,在西晋初年,任官出仕期间,遭逢瘟疫流行,传有许逊以神力符咒治愈疾民的神迹显现,后乃声名大噪,追随者众,渐成流派。澎湖地区凡继闾山流派的庙宇,计有30座,奉祀许真君金身的庙宇有菓叶玉皇宫与嵵里水仙宫等。[2][3]:26–33
- 九天玄女派:龙门安良庙原属普庵派,却于1997年一度改为“九天玄女派”,不过又于2002年回归普庵派迄今。[3]:26–33
- 疑似摩尼教:摩尼教又称明教,来自西域波斯,在唐代中叶开始在中原传播,信徒多活跃于浙江、福建等沿海各省,一直到明太祖洪武年间才被查禁。根据澎湖文史工作者甘村吉的说法,湖西乡南寮保宁宫的符令独树一帜,与澎湖其他庙宇等大异其趣,兼之保宁宫法师先祖许返清曾有游历东南沿海一带的经历,是故怀疑其符令乃被摩尼派影响所致;不过此一说法仅为臆测,尚未有结论定之。[3]:26–33(南寮保宁宫与北寮保安宫均登录为“闾山派”。)
图辑
[编辑]澎湖庙宇法师流派列表
[编辑]根据甘村吉所制“澎湖法师传承口述的系统与派别表”,兹略引如下:
法师派别 | 支派 | 庙宇 | 传承庙宇 |
---|---|---|---|
普庵派 | 玉皇敕令敕令支派 | 东甲北极殿 | 东文温极殿、讲美龙德宫、东坪萧府庙、西吉西吉宫 |
文澳祖师庙 | 吉贝武圣殿、合界威扬宫、大池治安宫等 | ||
林投凤凰殿 | 隘门三圣殿、锁港北极殿、太武玄灵殿、铁线祖师庙 | ||
湖西天后宫 | 北寮保安宫、赤崁龙德宫 | ||
西溪北极殿 | 大城北北极殿、东石泰灵殿 | ||
外垵温王庙 | 小门震义宫、池西关帝庙 | ||
将军将军庙 | 中社五府千岁庙、水垵李王宫 | ||
玉皇敕令雷令支派 | 鼎湾开帝殿 | 青螺真武殿 | |
重光威灵殿 | 北甲北辰宫、西卫宸威殿、竹湾大义宫、火烧坪灵光殿 | ||
锁港北极殿 | 铁线祖师庙 | ||
成功天军殿 | 尖山显济殿、东石泰灵殿 | ||
玉皇敕旨敕令支派 | 案山北极殿 | 重光威灵殿、通梁保安宫、大仓水仙宫、后寮威灵宫 | |
沙港广圣殿 | 南甲海灵殿 | ||
玉皇敕旨雷令支派 | 城前明新宫 | 中西代天宫、潭边东明宫 | |
中屯永安宫 | |||
菜园东安宫 | |||
雷令支派 | 乌崁靖海宫 | ||
鸟屿福德宫 | |||
雷令、敕令支派 | 合界威扬宫 | 大池治安宫 | |
玉皇敕令36天玄都元帅敕令支派 | 潭边东明宫 | ||
闾山派 | 玉皇敕令或玉皇帝敕、
吕山法主、敕令 |
内垵池王殿 | |
风柜温王殿 | 桶盘福海宫、赤马李王庙、二崁二兴宫 | ||
玉皇敕令、雷令支派 | 嵵里水仙宫 | ||
雷令、吕山、法主、敕令 | 山水上帝庙 | ||
菓叶圣帝庙 | |||
井垵上帝庙 | 石泉朱王庙、前寮朱王庙、将军将军庙 | ||
红罗北极殿 | 横礁五天宫、员贝龙兴宫 | ||
雷令支派 | 西湖玉莲寺 | ||
海丰吴府宫 | 西吉西吉宫(今西吉宫行台)、东坪萧府庙 | ||
疑似摩尼派 | 玉敕旨、雷令 | 后寮威灵宫 | 北寮保安宫 |
南寮保宁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