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柏龄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889年
 大清江苏省扬州府江都县
逝世1942年8月26日(1942岁—08—26)(52—53岁)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
籍贯江苏江都
国籍 中国
政党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学历
经历

王柏龄(1889年—1942年8月26日),字茂如,法名慧常江苏江都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佛教居士[1][2][3]

生平[编辑]

王柏龄出身江苏名门。[1]早年丧父,由母亲一手抚养成人。[2]少读家塾,14岁入读南京陆军小学堂,毕业后保送保定速成学堂第一期,与蒋介石张岳军为同学,毕业后同被保送日本留学。到日本后,入振武学堂,在该学堂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学习三年毕业后,分发到日军野炮第十九联队见习。十九联队驻扎在日本高田。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后,王柏龄回中国,参加光复南京上海的战斗。[1][3]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往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十期,1915年毕业。1916年回中国,继续反活动,随居正山东潍县举兵讨袁。后来应唐继尧的邀请来到云南,任云南讲武堂教育长。[1][3]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结束后,与校长蒋中正(中)、教导第一团团长何应钦(左)、第二团团长王柏龄(右)合影,1924年6月

1923年,王柏龄应召赴广州,任大本营高级参谋。[1][3]1924年初,王柏龄被孙中山任命为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参与创建黄埔军校[2][3]1924年3月,任黄埔军校入学试验委员。同年6月,任黄埔军校教授部主任。1924年,黄埔军校学生成立中国国民党党军两团,王柏龄任第二团团长(一团团长为何应钦)。1925年2月,调任黄埔军校参谋长,7月代理黄埔军校教育长。[1][3]

1925年成立国民革命军,党军改为第一军,军长蒋介石。1926年1月,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增设教导师,由王柏龄任师长。之后与第一军第一师师长钱大钧对调职务,王柏龄成为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兼第一军副军长。1926年6月开始北伐,初期第一军第一师及第二师为预备队。7月王柏龄任总预备队指挥官代第一军军长。后来第一师在9月进攻江西,一度攻下南昌;但之后即被孙传芳在10月调主力包围。王柏龄指挥失误,事后被免除职务。[1][3]1926年,王柏龄与律师戴天球等人倡办私立扬州中学[2]

1927年后,王柏龄任长江要塞司令。 1928年3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在南京成立,王柏龄被任命为教授部主任,至1928年11月调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江苏省建设厅厅长。1929年3月,获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此后连任数届,直至逝世为止。[1][3]王柏龄曾任中央政治会议候补委员,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与洪兰友叶秀峰并称中国国民党“扬州三中委”。[2]

1928年,王柏龄皈依佛教。1930年冬,到苏州报国寺皈依释印光,法名“慧常”。时逢扬州传统盐业没落,佛教寺院萧条。在江苏省政府任职的王柏龄乃参加佛教会组织,担任监察委员,发起全体佛教寺院住持启建念佛道场七天。当时,扬州第二大寺重宁寺有数千亩寺产地,但住持不够称职,王柏龄乃在佛教会中力主革退该住持,另外聘请高僧释恒海接任住持。王柏龄皈依佛教时期,在扬州修建了“憩园”(今淮海路159号)。[2][3]

1933年,王柏龄募款重建扬州的五亭桥并撰《五亭桥记》,由陈含光楷书王钝泉勒石,立碑于桥上。[1]

抗日战争时期,王柏龄退出军界。后以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身份侨寓昆明[1]他与党国要人及地方士绅如李根源曾养甫王竹村黄衡秋王禹柏王申伍等参加云南佛教活动,亲近太虚大师,为整理云南佛教、重建鸡足山道场等方面作出了贡献。1938年应蒋介石电诏担任蒋的军事顾问直到病逝。[3]

1942年8月26日,王柏龄在成都病逝。享年54岁。[1][2][3]1947年11月,王柏龄的子女将其骨灰运回扬州,移葬于扬州瘦西湖畔的熊园[2]

家庭[编辑]

  • 女儿:王文漪[2]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国民革命军,师史总揽,知兵堂出版社,2008年6月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憩园洋楼穿过民国风雨,网易,2011-09-11. [2013-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王柏齡,中国黄埔军校网,于2013-06-11查阅. [2013-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