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粤文维基百科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粤语维基百科1[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互助客栈/消息

粤语维基百科已经启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15:23 2006年3月25日 (UTC)

呵呵~~这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啊。--Shinjiman 15:43 2006年3月25日 (UTC)
不同意。本人对启动粤语维基百科持反对态度,忧虑会带走原本可在此处贡献的人力资源。所以恕我倒米,希望各用户不要积极参与粤语版。 -- Kevinhksouth (Talk) 16:51 2006年3月25日 (UTC)
各用户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参与粤语维基的计划。--Shinjiman 17:00 2006年3月25日 (UTC)
虽然我也反对,但是我同意开设粤语wikinews。另外,我认为粤语版也应该使用繁简转换功能。毕竟粤语不等于香港话。--百無一用是書生 () 17:03 2006年3月25日 (UTC)
至于繁简方面,我正研究改革繁简字词转换的事宜。另外,如果繁简转换在粤语维基是可行的话,那便要粤语维基社群的同意后,然后再作正式推行。--Shinjiman 17:10 2006年3月25日 (UTC)
粤语用到繁简转换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广东和广西两省区也有众多的粤语使用者,我是其中之一,平时和同事、朋友聊天都是用到简体中文来打粤语的。--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7:20 2006年3月25日 (UTC)

经过“千呼万唤”,粤语维基百科亦都正式启动。希望各用户可以积极参与。(粤语维基百科首页) :) --Shinjiman 16:13 2006年3月25日 (UTC)

本人对启动粤语维基百科持反对态度,忧虑会带走原本可在此处贡献的人力资源。所以恕我倒米,希望各用户不要积极参与。 -- Kevinhksouth (Talk) 16:44 2006年3月25日 (UTC)
我只是对粤语维基正式启动作个通知,至于各用户是否参与,用户可以自行作个决定。--Shinjiman 16:56 2006年3月25日 (UTC)
Kevin兄的意见可以理解,不过个边一片空白,开荒牛唔易做。而粤语可能会吸引较年轻人参与,顺其自然发展啦! 其实我们应否尝试吸引多些人,例如到一些专题兴趣讨论区介绍一下维基,邀请他们来这里贡献他们的专题知识?--Toblerone 16:58 2006年3月25日 (UTC)
我最担心的反而是弄这样的一个烂摊子,会影响外人对维基百科的印象。--Hello World! () 17:00 2006年3月25日 (UTC)
这种情况我都有担心过的。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订立那边的界面,及设立应有规则,选出临时管理员以防止破坏等等。--Shinjiman 17:05 2006年3月25日 (UTC)
我已至元维基申请临时管理员,目的是为了协助中文界面的维护工作。不过我不会粤语,希望能有粤语人士至申请临时管理员。--Jasonzhuocn...._交流17:33 2006年3月25日 (UTC)
done 2 weeks temp granted--百無一用是書生 () 17:58 2006年3月25日 (UTC)
总算多一个令香港人认识维基百科的途径,但是在香港雅虎打维基百科时会发现好多维基百科网站,令人容易出现迷失,最好是在一些热门的讨论区推荐一下维基百科。--Kims6331 17:18 2006年3月25日 (UTC)

我把九龙这个条目抄了过去:zh-yue:九龙,请大家比较一下它们的分别。--Hello World! () 17:30 2006年3月25日 (UTC)

我也反对。因为粤语始终不是书面语,难登大雅之堂。大家就别浪费时间吧!--minghong 17:37 2006年3月25日 (UTC)

趁这个时候,应该低调一下,再多个数星期大肆宣传也不迟,个人少许意见。--Flame 01:51 2006年3月28日 (UTC)

同意,毕竟粤语维基的界面还未完全准备妥当,而且未有相应的政策,界面、政策和机制,及面页命名是在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Shinjiman 02:09 2006年3月28日 (UTC)

说起粤语维基百科,另我想起2005年大英百科接管维基媒体基金会那笑话中,说到有香港人要求开粤语维基百科,没想到我在该讨论页中果真看到有人说希望真的开粤语版维基...结果真的开了。

我是极为反对开粤语版维基百科的,正如我反对开闽南语维基一样,这是因为:

1)开粤语版维基百科真的是有必要吗?大部分粤语使用者也能看得懂书面语维基。

2)粤语版维基使用的中文太过通俗,即使是粤语使用者有时也不能明白其字的意思(事实上,很多广东人也不太知道一些粤语中的口语的写法,例如“啲”等等口语化的字词)。

3)使用粤语的维基人比使用普通话的维基人多很多吗?也不见得。所以,也难以有理据支持粤语维基百科是可持续发展,有大量新人加入的。

4)反观英文维基,虽然英文有很多不同的口音,例如在华人学校常学的British English,我们常用来骂人的American English,以及那些和英文很不同的Irish English、North English、Scot English 和Wales English,还有口音极为古怪的Austral English,New Zealand English以及其他“乡下地区”的英语,但英文维基偏偏只有一个版本,没有分成几个英文维基;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绝对比书面语的中文大,但也没有分开为几个维基,何况是中文维基呢?中国的方言可有百多种,是不是就要有一百多种不同方言的中文维基百科?

Dr.Tam 09:50 2006年5月18日 (UTC)

粤语维基百科2[编辑]

说真的,如果我们预期有一定比例的人,只会使用粤语维基百科而不会来这里,那边才有它的存在价值。反过来,如果粤语维基百科的作用只是把“的”字变为“嘅”字之类,而且所有在那边的人都会过来这边的话,那边的存在价值高极有限。-Hello World! () 17:48 2006年3月25日 (UTC)

的确。--minghong 18:00 2006年3月25日 (UTC)

我也是不支持粤语维基的。至少,在香港,粤语只是口语,所有正式的文字都会用书面语写(也就是中文)。所以如果建立的是粤语口述维基百科,我是支持的,但是粤语“文字”百科,我就不敢苟同。维基百科的目的是为了记载知识,而不是被利用作推动某一种运动。 --Lorenzarius 19:18 2006年3月25日 (UTC)

我都有点认同。But anyway,正所谓“米已成炊”,我会临时到该处,看看有什么可作帮忙的,最少要为计划上了轨道后(界面/名称问题等)才能交予他们。此外,某些技术性的问题是需要先解决的,例如定义LanguageXx.php及MessagesXx.php等,先塑造外人对维基的形象…--Shinjiman 19:25 2006年3月25日 (UTC)

我以前曾经试过出于好玩帮粤语维基既试用版写(译)“香港”条目,但写到唔够一半就有条友无端端留言指三指四,语气严重bias,自此之后我就冇再参加粤语维基。虽然平时我都系用广东话写野(其实我用广东话写野快过用标准书面语),但我实在睇唔到另外搞一个粤语维基既必要性同需要性。要玩下仲可以。至于粤语文字化既问题,我都谂过“只是把“的”字变为“嘅”字”带黎既问题,所以以前译“香港”条目时试过尽量用口语既方式表达意思,例如下面既一段:

香港早喺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住。喺新界同大屿山好多地方都曾经揾到新石器时期嗰阵啲人住嘅遗址。喺唐朝嗰阵,香港由惠州管,果阵军队就系驻喺宜家嘅屯门,而呢区个名就系咁嚟咖喇。 喺南宋嗰阵,嗰时得八岁嘅皇帝仔宋端宗畀元朝大军一直追到嚟香港,据讲佢同佢细佬阿赵昺曾经喺一旧石头处抖过,之后啲人就叫呢块石做宋王台喇。后来赵昺登基,但系啲元兵系咁杀到嚟,佢就经浅湾(即系家阵嘅荃湾)向西过海去新会,但当架船驶到宜家深圳蛇口左近嘅崖门时,畀啲蒙古大军追到嚟,于是阿陆秀夫就咩住得嗰八岁嘅皇帝仔阿昺喺崖山跳海死鬼咗喇。

粤语维基百科3[编辑]

粤语有趣既地方系,由于长期受书面语既影响,所以书面语可以好容易译成粤语(只需要将个别虚词同人称代词换一下,例如将“的”变成“既”;“他”变成“佢”),但相反黎做就会好难,即系口头广东话好多时候好难译返做书面语,例如“乌呢单刀”、“sa呢弄灶”、“你都乌sir sir既”(今日明报其中一个标题就用左呢个词,写成“乌垂垂”),呢的都系写粤语时要考虑既地方。不过我再重申一次,我对粤语维基纯粹系一种出于语言学专业既兴趣,我个人认为冇必要专登搞一个粤语维基出黎。Chungpui 01:41 2006年3月26日 (UTC)

“……阿陆秀夫背住得嗰八岁嘅皇帝仔阿昺喺崖山跳海死鬼咗喇。”ROTFLMAO,笑死我。-- tonync (talk) 06:10 2006年3月26日 (UTC)
粤语维基的独特之处, 就是它并非从书面语直译. 以上的例子可以证明. -- 02:13 2006年3月26日 (UTC)
我觉得是否应该建立一个“粤语维基词典”?那可能比粤语维基百科有价值多了。--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2:34 2006年3月26日 (UTC)
哗,现在粤语维基才刚刚启动,那边的准备工夫亦未完成,可能要先将它进上轨道,才提议开新的计划也未迟。--Shinjiman 02:48 2006年3月26日 (UTC)
感觉上粤语维基字典比起粤语维基百科易做很多很多 --Hello World! () 03:20 2006年3月26日 (UTC)
我是非常高兴兴奋的,我是觉得不会对中文维基的人手有什么大影响(毕竟这边一切比比较上轨道,真要说拉走人手,中文维基新闻可能更多些),反而能借此吸引一些对粤语有兴趣的新人(有些人不见得对中文维基百科有兴趣)来一起参与维基百科。我觉得有发展经验的中文维基也许可以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让小老弟快点进入状况,以后粤语那边发展起来以后,有什么好条目也可以翻译过来充实这边。很多欧洲语言版本可以参与人数不那么多却发展出那么多条目的原因之一,也是很多同一语族语言之间的差异没那么大,因此很多资讯条目彼此可以很迅进地交流翻译,反之汉语族的维基语种很少发展起来就比较孤单。--ffaarr (talk) 04:16 2006年3月26日 (UTC)

最近接二连三有新维基计划开张,维基新闻、年会、现在还有粤语维基,而且考试季节又快来了,感觉香港维基人的人手的确稀薄了。用粤语说,就像是“沟淡晒啲人手”。对粤语维基原本不抱厚望,但既然米已成炊,希望粤语维基能够培养出中坚份子,坚守GFDL精神。-- tonync (talk) 04:26 2006年3月26日 (UTC)

我是觉得原则上没有粤语维基百科上能有的条目,中文维基百科上不能包含,这根本就是资源重叠,至于粤语维基字典和粤语维基语录方面是比较支持的,因为语录反而以口语比较全神,有时翻到语体文已经失真。推介大家一个几年前香港电台的网站:刘天赐--俗语趣谈。--Stewart~恶龙 (讲讲讲!) 21:25 2006年3月26日 (UTC)
闽南语维基百科又怎么样?! 当初有人担心过吗?! 现在发展又如何?! 将来会有上海语的吗?! --Stewart~恶龙 (讲讲讲!) 21:25 2006年3月26日 (UTC)
把粤语语录从中文语录搬出去就不必了,因为你不能把别人的说话,重写成另外一些说话。(Quotes cannot be simple - 这是有人提议弄 simple.wikiquote 时所得的回应) --Hello World! () 00:42 2006年3月27日 (UTC)
原本不是用粤语说出的话,的确没有必要从中文语录中搬出来。但是,原本就是用粤语说的呢?--mingwangx (talk) 00:41 2006年3月28日 (UTC)
建立粤语专案的重要性,似乎是 wiktionary ≥ wikipedia / wikinews / wikibooks >> wikisource / wikiquote. source & quote 与其他项目的最大分别是,它们是原文照录的东西,不像其他项目可供不同维基人写不同说话。既然是原文照录,所以无论把它放到哪里,内容都是一样。由zh.wikipedia搬去zh-yue.wikipedia叫复制、由zh.wikiquote搬去zh-yue.wikiquote(假设有的话)只能是迁出,是一个零和游戏。把source & quote迁到这么分散,我想找某个人的quotes时,刊报的就走到zh.wikiquote去找、口述的就走到zh-yue.wikiquote去找。这样做值得吗?(以前 wikisource 根本只有一个版本,wikisource是在去年10月分拆成不同语言)。--Hello World! () 16:26 2006年3月29日 (UTC)

粤语维基百科4[编辑]

强烈支持,建议编者也开设“德州英语”维基、“奥地利德语”维基、“突尼斯法语”维基等,我的母语是新界围头语(en:Waitau),恳求也成立“围头话”维基,能够更加吸引新界人参与啊。--邓启昌 06:39 2006年3月27日 (UTC)

广州、番禺(很久以前番禺不属于广州)、东莞、中山石岐的粤语已经有差别,老一辈的人能够一听就听得出那是什么口音--Hello World! () 12:30 2006年3月27日 (UTC)
这些类比是很适当的,语言的差异不是这样分的,建议稍微去元维基看看那边关于各种语言版本成立问题的繁复讨论再提这种建议。

…奥地利德语和标准德语并没有多大差别。与标准德语差异比较大的低地德语、莱茵地区德语(Ripuarian)、阿勒曼什语(一种高地德语)和宾夕法尼语德语都已经成立维基百科了。德州英语和标准英语的差异也是非常小(比粤语内部各方言的差异都还小),差异稍大的苏格兰英语则是已经成立了维基百科。粤语和其他汉语族语言之间的差异远远超过这些语言之间的差异。--ffaarr (talk) 07:16 2006年3月27日 (UTC)

问题是:说粤语的人难道看不懂中文书面语吗?说不同方言的人能够使用同一种书面语言交流,这难道不好吗?粤语维基的成立动机到底为何?真的想不明白?__?--邓启昌 07:27 2006年3月27日 (UTC)
我不觉得二者有什么冲突之处,大家能一起用中文沟通分享知识当然是件好事,但同时又能用自己的母语来读写东西当然也很好。(就像一个以中文为母语的人,尽管英文很好可以读写无碍,还是会想要看到中文写的东西)德国人都能通德语,但还是成立了我上述的几种德语版本。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法国人也一样,但这三国国内的各种语言维基版本加起来有二十一个(含义、西、法语),不乏超过一万条目的版本。--ffaarr (talk) 11:06 2006年3月27日 (UTC)

在汉语方言里头,粤语是书写历史最丰富的方言之一。不论是从平民生活中产生的白话文学与民俗曲艺(闽南语有歌仔册,粤语有木鱼书)、明清以降传教士所带来的宗教相关文献(汉字和罗马字的文献都很多),还是香港由于特殊的殖民背景所带来的影响(尤以平面媒体中粤语的普遍运用影响最深)。在所有汉语方言里,仅有闽南语可以与之齐肩,甚至,台湾有些学者认为粤语的现代白话文,比闽南语成功许多。有这样的背景,我对粤语维基百科的未来是很乐观的。--mingwangx(talk) 08:22 2006年3月27日 (UTC)


粤语维基百科5[编辑]

但是用粤语写百科全书这种学术性的内容,我真得很不看好。难道要全部另创一套有别于汉语的术语、概念的称谓?--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23 2006年3月27日 (UTC)
不一定要刻意让所有的术语都要“有别”啊,粤语习惯同于普通话的部分就同,习惯与普通话异的就异,很多欧洲语言之间的某些概念术语都其实是用完全相同的一个字啊。(甚至中文维基也有很多英语字)--ffaarr (talk) 11:06 2006年3月27日 (UTC)
那当然不是全部的粤语会与普通话用语一样,有同的,有异的。既括地说两种情况也有,另外ffaarr提及的情况,可能就是在这两种情况以外的状况。--Shinjiman 11:17 2006年3月27日 (UTC)
粤语是书写历史最丰富的方言之一?!木鱼书?!这些我都是闻所未闻的。在文字上粤语最广泛使用的地方就是在网上聊天室、即时通讯软件、或是港式漫画上居多。从黄锡凌《粤音韵汇》开始才慢慢知道一些粤音,但是始终在着眼在“音”上,而未有试过多了解字,直至刘天赐的俗语趣谈和同样是香港电台制作的中文一分钟,慢慢地发现了更多的粤语字汇的典故。以前有想过全世界的人共用一种语言的想法,但是想到每一种语言建基于背后的文化,这未必是一件好事,随着全球一体化,而不少地区方言也渐渐因失传而消失。未来是联合国要要真的不用繁体字,还是繁体中文被列入世界遗产?!无论如何我对使用中文感到骄傲(虽然我的名字中笔划挺多orz)^o^Stewart~恶龙->讲! 23:44 2006年3月27日 (UTC)
可以看看这个:清末至五十年代木鱼书之封面及目次。--mingwangx (talk) 01:06 2006年3月28日 (UTC)
刚才在为这些条目找资料时,偶然看到王顺隆老师在为他的粤语俗曲唱本“木鱼书”全文数据库征求服务器,在这里。--mingwangx (talk) 02:11 2006年3月28日 (UTC)

关于粤语维基百科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顺便看一看,和粤语维基同时创立的语言版本都有哪些:

  • Dutch Low Saxon - 荷兰低地萨克森语,即在荷兰东北部使用的,和德国北部方言比较相似的一种语言/方言;
  • Vlax Romany - 用于西南欧洲的一种罗姆(吉普赛)语言/方言,有别于其他的罗姆(吉普赛)语言/方言;
  • Ligurian - 用于意大利北部利古利亚地区、法国南部沿海的一种和标准意大利语比较相似的语言/方言;
  • Samogitian - 用于立陶宛西部地区,和标准立陶宛语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是并不能完全通话的一种语言/方言;
  • Banyumasan - 用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和标准爪哇语比较相似的一种语言/方言;
  • Ripuarian - 用于德国、比利时、荷兰交界地区,和周围其他日耳曼语言/方言不太一样的一种语言/方言;
  • Pennsylvania German - 美国宾西法尼亚以及其他地区的一些德国移民所使用的一种德语的语言/方言;
  • West Flemish - 用于比利时、荷兰、法国交界地区的一种和标准弗莱芒语不太一样的语言/方言;
  • Norman - 用于法国诺曼底地区、英国海峡群岛的一种和标准法语不一样的一种语言/方言;
  • Franco-Provençal/Arpitan - 用于法国中南部和瑞士西部,介于法国北部法语诸方言和南部普罗旺斯诸方言之间的一种语言/方言;
  • Cantonese - 粤语
  • Tetum - 新独立国家东帝汶的官方语言之一
  • Kalmyk - 俄国南部少数民族语言,为蒙古语的一支

要讲擦边球的话,我觉得前十个才是真正的擦边球,“荷兰低地萨克森语”和荷兰语和低地萨克森语有多少差距?那边的人真的是荷兰语也不会写,德语也不会写,偏要写“荷兰低地萨克森语”吗?如果中文也要这么分下去的话,恐怕北京话、天津话、唐山话、保定话等等都要一个一个地分出来。而且人家荷兰语、立陶宛语也没有中文的13亿人口作后盾,光一个台湾就比荷兰、立陶宛两国人口的总和还要多!流浪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的罗姆人加起来也没有上海市的人口多!既然人家能容得Dutch Low Saxon、Vlax Romany、Samogitian的存在,为什么中文维基百科连粤语也容不得?

说实在的,我也不看好这些小维基百科的未来发展,但是既然有人想写,为什么不能让人家写呢?假如这些小维基真的没有任何发展前途,那么大家把它搁个十年八年的也无妨,反正它也占不了多少空间。如果真的有发展前途,真的有足够的人能把小维基办大办好,这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

总之,中文是个大语种,中文维基百科是个大维基百科。不管将来设立多少个粤语吴语闽语客语文言文维基百科,都改变不了标准汉语作为全世界华人共同书面语言的事实。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应该厚道一点,既然人家想写,就让他去写吧。

-- ran留言) 03:03 2006年3月28日 (UTC)

吾与Ran同。--Theodoranian|虎儿 =^-^= 03:26 2006年3月28日 (UTC)
很赞同Ran!!--ffaarr (talk) 08:56 2006年3月28日 (UTC)
赞同+1 --Jasonzhuocn...._交流18:05 2006年3月28日 (UTC)
赞同++1 ^_* ——Nutcracker胡桃夹子^.^留言 16:18 2006年3月31日 (UTC)

粤语维基百科6[编辑]

维基还有“中古英文”及“拉丁文”版本,那肯定是没有母语者的版本,但依然有人做,其实也许未来会出现一个文言文版的中文维基呢~“维基百科,自由之百科全书也”哈哈。Chungpui 15:55 2006年3月28日 (UTC)

本人刚从拉丁文维基转了一圈回来。那里还是只有不到5000个条目。la:Respublica Populi Sinarum的跨语言连接里,还并列有中文(简体)和中文(繁体)两个连接。个人意见,中文维基当初本该分为简体中文维基和繁体中文维基的。目前这种状况,虽然条目数量可以多一些,但是在一些地名、人名、表述方式等方面,简体字和繁体字使用者的语言习惯是不一样的。从保留语言多样性的观点看,粤语和闽南语维基的出现是非常好的事。另,文言文,应当是“夫维基百科者,乃上至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者均得以编纂之全书大典、亦可称华夏外夷诸经史子集之大成者也”吧,哈哈~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3:26 2006年3月29日 (UTC)
呵呵,这个我就不太赞同了。区别在:中文维基百科现在不会接受粤语、闽语写成的条目,但是中文维基百科会接受用繁体字、简体字写成的条目。所以粤语、闽语维基百科都是存在于我们中文维基百科之外的新维基百科,和我们无关,而繁体字、简体字维基百科则是把我们现在已有的中文维基百科进行割裂,这和我们大大的有关。
至于文言文维基百科,假如有人想写的话我并不反对,不过操作性会有一些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外国人名怎么翻译?现代事物如何表述?参与者水平参差不齐怎么办?讨论页面上的中港台、韩、日参与者如何沟通?用文言文来讨论吗?“汝等日人皆曰独岛乃日本国土,此乃伤我大韩半万万国民感情之谬论哉! -- 三千里无穷 丙戌年三月初一 申时” -- ran留言) 15:23 2006年3月29日 (UTC)
恩,我的信仰是多多益善啦,维基的中文版本越多越好,摆在一起,看起来就有食人族猎头丰收的感觉。^Q^ 开个玩笑。文言文其实也分好多种呢。四六文那样的,估计抓100万个中国人来,只有几个能写得出来吧。“噫!神州陆沉,九鼎播迁,万世之痛,天壤无穷。匪风下泉,天道悔祸于赤县;铜驼荆棘,而人心未忘于中原。” :D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7:24 2006年3月29日 (UTC)
这么说...以文字划归的话,应该还会有“象形文字”和“钟鼎文”,相信在此之前或会有火星文?!
何时创立甲骨文维基百科?:P --Hello World! () 16:23 2006年3月29日 (UTC)
呵呵、实际上可以用机器人把中文维基百科上的条目统统搬到粤语维基百科那边,自动换成少些粤语独特的字。。。谈到这、你们以上列出与粤语同时启动的百科就不能直接从大语种百科搬条目。非要从零开始,我想问一下香港的大学有粤语书面语的教科书吗? --Shibo77 07:06 2006年3月30日 (UTC)
我不是很赞成这样的作法,除非有制度可以确保由这种作法产生的条目一定会经过用户的人工校订。--mingwangx (talk) 07:11 2006年3月30日 (UTC)
应该没问题、就建一个像繁简转换的一个粤官转换,有特殊的问题再一个一个地解决。 --Shibo77 07:18 2006年3月30日 (UTC)
假如粤语维基跟中文维基的差别仅在于一些字词的转换,就难免教人质疑粤语维基的raison d'être了......--邓启昌 09:25 2006年3月31日 (UTC)
200%同意!粤语维基根本就可以融合于现时的繁简转换系统,新增一个zh-yue的选项,再进行自动转换便可以了。现在粤语维基根本就与中文维基没有什么分别,仅有的分别就只在“的”字变做“既”等等字词上的小改动。 -- Kevinhksouth (Talk) 16:28 2006年3月31日 (UTC)
早就有人对粤语维基百科质疑,我也不例外,但现在已经启动了又有人贡献,再把它封了也不妥。我认为只要技术上允许就应该做。粤字<-->官字转换应该不难,希望以后还可以在zh:空间下作出吴字、客家字<-->官字。 --Shibo77 11:52 2006年3月31日 (UTC)
  • 要是可以字词转换,真的没有存在理由了。粤语最有魅力的部分,就连语法都不一样的,不能逐字逐词转换。 --澍子 12:02 2006年3月31日 (UTC)
连同种语言的繁简体我们都花了很多功夫在除错,两种不同的语言转换恐怕是错误百出。--ffaarr (talk) 00:50 2006年4月1日 (UTC)
不见得普通话、北京话和语体中文100%一样。--Hello World! () 12:26 2006年4月1日 (UTC)

大家看看那边吧。开了一星期了,才连一百五十篇文也不够,绝大部分都是“翻译”自中文维基。再看得深入一点,发现根本连内文的用字也不统一,例如“呢度”和“哩度”(书面语的“这处”)、“仲有”和“重有”(书面语的“还有”)等等多不胜数。要用正统粤语写一篇文章已经相当困难,更何况建立一部百科全书?倒不如正正经经用书面语在中文维基贡献吧!书面语才是学术的语言,试问香港有哪本教科书会使用粤语写撰写?回头是岸呀! -- Kevinhksouth (Talk) 14:42 2006年4月1日 (UTC)

有些文字上用法的问题是值得讨论改进。不过“才连一百五十篇文也不够”的说法有点怪,中文维基刚开始一周的时候有成长得那么快吗?--ffaarr (talk) 02:41 2006年4月2日 (UTC)

粤语维基百科7[编辑]

我想在讨论粤语维基百科的时候(不论支持或反对),也许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 粤语并非成熟的书面语。跟不少中国方言一样,粤语都有过书写传统,但那只是个断断续续的传统,从来没有成熟。(粤曲的发展完全成熟,但曲是唱出来的,主要不是用来读的,而维基百科暂时主要是个书写媒体,有声维基尚待发展。)
  • 维基是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文章主要是描述性的,以描述性的文字来说,粤语跟语体文的相差不大,正如上面部分用户所说,往往仅是字词的转换。
  • 以粤语为母语者,从小接受的中文书写训练都是语体文训练,要一个以粤语为母语者以粤语书写,绝对不会比要他用语体文来写作容易。以我自己来说,用粤语写作甚至比用语体文写作更难。(“我手写我口”绝不容易,看看五四时期的白话作家如何挣扎就知道了。)说“粤语维基能吸引更多以粤语为母语者参与编写维基”,其实值得商榷。--邓启昌 00:57 2006年4月2日 (UTC)
    • 不如大家想一下有什么条目是粤语维基上可以存在,但不适合中文维基的?!^o^Stewart~恶龙->讲! 17:05 2006年4月3日 (UTC)
用粤语写的条目。同样的在中文维基可以存在但不适合英文维基的就是中文写的条目--ffaarr (talk) 00:58 2006年4月4日 (UTC)
上述三点考虑完毕。结论:这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大家一起努力吧!--mingwangx (talk) 17:10 2006年4月3日 (UTC)
基本上如果粤语维基可以健康地发展,再加上中文维基及闽南语维基的互相协同,是可以做到win win,不是,而是win win win的。--Shinjiman 11:44 2006年4月5日 (UTC)

好奇问一下[编辑]

既然现在粤语维基是写定了的,那忍不住好奇问一下:到底怎样个写法?暂时粤语并非普及的书写文字(只有部分报章专栏、ICQ/MSN采用),多数字都没有既定的“正写法”,大家将会:

  1. 用国际音标,就像闽南语维基那样拉丁化
  2. 采用“ICQ式造字法”,在同音或近音字旁加上“口”字即成
  3. 参考学者意见,采用“本字”

第三个方法较不可行,因为那些字“本字”往往是出自《玉篇》、《广韵》等字书的古字,根本无法输入电脑,须由程式员另造,就算写了出来也没有人认得,须另外加注(就像日文的振假名)。用那一个方法好呢,还是三个方法混合使用,就像日文那样汉字、假名、罗马字一齐来?这会是很有趣的一个试验...:)--邓启昌 12:56 2006年3月29日 (UTC)

把粤语拉丁化,除了供英语人士看的英粤拼音字典外,我就未见过有其他刊物用了。(我试过在书店拿这种字典来看,极勉强地才看得明少许)另外,我也未在日语维基见过任何一篇一个汉字都没有的条目。我不知闽南语是怎样,但现在来说,粤语和日语就不会单以拼音书写。--Hello World! () 16:34 2006年3月30日 (UTC)

对于汉语拼音注音符号的页面就已经在commons上见到了。--Shinjiman 17:16 2006年3月30日 (UTC)
怪事处处有,维基特别多!这两篇东西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呢?世上有谁须要透过拼音和注音来获得Common的讯息呢?一定是写给一千年后的考古学家看的,充当汉语版“罗赛塔石碑”,协助他们破译中文!一句话:维基人是有远见的。--邓启昌 09:21 2006年3月31日 (UTC)
弄一个自动由汉字转换成注音或拼音的功能吧......(不过由注音/拼音变回汉字呢......可能吗?)--Hello World! () 12:23 2006年4月1日 (UTC)

奇怪的粤语维基百科[编辑]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刚注意到有粤语维基百科,怎样看都是很奇怪的事,没错粤语是很多人使用的一种方言,但就我所知道的(我是香港人)粤语只有在谈话间使用,而不会用在书写上。即使在香港,用粤语来写文章一般都是不正式与不被认可的(除了在不正式的场合如个人日记/BBS),更是没必要的,理论上所有粤语人都可以正常理解中文维基的内容。实在不明白这个粤语维基是怎么会出来的。粤语只是谈话用,从没有用在书写的情况。这样不就还要开台语维基/客家维基/等等……而且香港的中文老师看到会气得吐血吧,一直教学生书写时不能用白话,但竟然维基会用。--Onsf 12:55 2006年6月4日 (UTC)

“不被认可”“不正式”的标准是什么呢?这标准是普遍的真理吗?我觉得就像传统百科的编辑者,也会觉得维基收的一些通俗文化的条目是不正式,不被认可的,维基百科本来就是很新的东西,它可以涵括的东西是更广的。
至于有没有必要,有人例如你也许觉得看通用语写的百科就够了,但也有人觉得看自己的母语写的东西更亲切更达意,对后者来说,粤语维基就有其重要性,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人去愿意去参与撰写。
另外,我想也许可以参照一下欧洲很多语言的版本,就我所知,会德语的人在德语之外另成立了4种维基,会西班牙语的人成立了5种,会意大利语的人成立了8种,英语至少6种,法语5种、荷兰语4种,相较而言中文使用者这么多,汉语族底下语言差异这么大,目前也才闽南语和粤语两种而已。其实这些语言之间的差异很多都远小于普通话和粤语,我觉得这是欧洲人对于各种母语使用者较为尊重的表现。--ffaarr (talk) 13:36 2006年6月4日 (UTC)
其实我想说的是,粤语好像不是一种书写用的文体,至少在中学大学还不接受用粤语来写文章吧。用一种谈话用的方式去作文字记录不会奇怪吗?维基用的是文字又不是声音,香港人广州人没错说话用的是粤语,但书写用的是普通中文。不管报纸电视小说还是什么的,要用文字表示时用的都是用中文的吧。一直以来都是口中说的粤语写出来就变成中文,而且要弄个粤维基得把条目都译多个一次,但只是像把"这是"改成"尼个系"等等,不觉得浪费时间吗=.=!。--Onsf 21:45 2006年6月4日 (UTC)
你说的现状是没错,不过有没有意义,或是不是浪费时间,我觉得还是看参与者本身,有人愿意作就表示他们觉得这事情有意义,不是在浪费时间。(另提一点,像德语、英语意大利语这些在几百年前也不是书写用文体,当时大家写正式的东西主要是用拉丁语、古法文在写东西的,现在的中文在一百多年前也一样不是书写用文体只有在通俗小说里会出现)--ffaarr (talk) 00:48 2006年6月5日 (UTC)
维基百科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即使有错,也会被别人发现并且修改。我敢说现在维基百科号称有一两百种语言,能做到这点的恐怕不到1/10。用一个假设并简化的例子来讲,如果某种语言的百科程度最高的用户是10个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万一出现有需要硕士生才能发现的错误,那错误就找不到了。能跟大英百科全书比较的维基百科搞不好就只有前三名,说不定连德文版跟日文版都不见得能拼。后面的各种百科全书我不知道。
英文版的维基百科能有今天,是因为鼓动了很多人的热忱,也是因为没人像我一样专泼冷水。这种靠热忱而凝聚的团体用白话来讲,就是“一言堂”。因为谁要是另有想法,久而久之就会摸摸鼻子走人。剩下的人不管是什么性别、教育程度、经济地位、抱持什么政治跟宗教的信念,其实都有些共同点,全都是经过维基教条筛选的信徒。
我一直认为90%以上的非英语“维基百科”,根本不具备挂“百科全书”的资格。而且其中很多版本在可见的未来,也完全没有演化为“百科全书”的可能。但是在唯目的论的前提下,这些不入流的网络剪贴簿真的不能批评。因为谁要是一批评,就等于是批评他们的语言,以及他们的族群——即使那个“族群”只有几只读大学的小猫在写他们自认的百科全书(假设他们真的有个族群)。对于内容的贫乏,他们会诉诸时间(以后一定会变好)。对于参与的稀少,他们抱怨自己族人被主流文化吞没或是主流文化不允许他们存在。
小语言“维基百科”经常沦为语言极端份子的乐园。因为外人不懂他们写什么,连说那些语言∕方言的人都不会光顾。然后这些人就会大叫自己被主流文化打压(当然是用英语)。总之他们也从来不怀疑自己用英语,是不是就当了另外一群人的奴才。 -- Toytoy 15:03 2006年6月4日 (UTC)

人家再怎么样也用这些语言写出了些东西,比你在这边一天到晚只会嚷着别人是垃圾有用得多。--Theodoranian|虎儿 =^-^= 03:18 2006年6月5日 (UTC)

我不否认现在有些“百科全书”已经写出了几百条几千条。我质疑的是这些“百科全书”的品管可能有问题。我的质疑在逻辑和实务上都成立,你们完全无法回应。今天是我一个人关起门来质疑,总有一天会有比较多的思想家出来谈这个避不掉的问题。
所谓的"wiki"据说是夏威夷话的“快”。1768年的大英百科全书是一个主笔加上几个其他专家花几年写出来的。我敢预言现在一半以上的语言版本,如果不借助机器翻译,到十年甚至更多年后还是照样缺乏实用性。而且就算是再过三十年或五十年,也无法发展出开放且活跃的社群。我觉得与其叫这些东西Wikipedia,还不如问问夏威夷人“慢”要怎么讲。 -- Toytoy 06:43 2006年6月5日 (UTC)
问题是没有一群专家愿意花几年时间来这些弱势语言(包括夏威夷语)的百科,所以就算是得花三十年、五十年,还是会比坐在家里枯等有专家愿意来写要快。--ffaarr (talk) 07:32 2006年6月5日 (UTC)
本来就不可能。除了极少数的语言学家跟传教士,也没人愿意学他们的语言。这就像是有人愿意给饥民几个月的粮食,但是没人能养他们一辈子一样。这是地球的事实,再多的善心也不可能改变。我不相信任何嫂溺而援之以手的逻辑。
对那些人来讲,学习任何一种主流语言,远比等三十年搞不好有激进份子替他们写一种其实不管用的“百科全书”快多了。事实也是如此。德文有好几种方言维基,问题是在德国有几个人是一定要靠那些方言才能求知的?事实是欧洲所有的国家,99%的人都会用他们国家的主流语言。当然讲粤语的人也是99.999%在学校里都学过普通话,并且读白话文写的书。这就是进步与开放。没人会笨到把自己的未来锁死在一个客观上毫无前途的语言。就算一百年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讲广东话,只要今天“广东文”没有市场,我就不会去读这种“文字”。因为我不能等一百年。
广东人可以容许一种没用的粤语维基,欧洲人也可以容许几十种没用的方言维基。因为他们都懂主流语言,他们都有求知的能力。不过如果用这种东西去骗更弱势的民族,而他们刚好相信,那他们就完了。这些弱势民族唯一的活路是学习主流语言。事实就是如此。
我这个人就是直言不讳。你们真的没有思考的能力,也无法跳出自己的框架。 -- Toytoy 07:46 2006年6月5日 (UTC)

事隔一年,阁下也还是旧调重谈,只有提出质疑的能力而无能提出解决的办法,同样没长进。彼此彼此。--Theodoranian|虎儿 =^-^= 14:57 2006年6月5日 (UTC)

天地良心,爱因斯坦也没想到超光速的方法。我只能说如果有人要制造超光速火箭,我不会加入。还有你们是信徒,我不是,证明可行性的举证责任应该不是由我负担吧?都已经过一年了,如果我现在再浪费时间去检查那些小维基,大概还是跟去年一样hopeless。 -- Toytoy 15:15 2006年6月5日 (UTC)
我不会加入“制造超光速火箭”的活动,但我也不会反对别人造,只要他没有用纳税人的钱来造,没有胡乱造个火箭就硬说是超光速。至于人家能不能造出个超光速火箭,就算连火箭都造不出,It's none of our business啊。--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16:39 2006年6月5日 (UTC)
维基百科是靠捐款维持的。说难听一点,恐怕90%以上的捐款都是看英文版的面子。如果英文版的绩效稍微烂一点,让人看不到发展的希望,地球上有这么多公益网站,捐款人为什么要支持维基百科?
所谓的“尊重论”也是废话。Internet又不是维基百科开的,Wiki的软件也不用花钱。这里不给他们开垃圾百科,难道他们就没地方开?事实是几十个垃圾小百科,要他们合起来拿出两三千块美金的硬件设备费恐怕都有问题。Klingon不是被关掉了?如果我在乎那个“语言”,我也可以自己出钱开个网站啊。事实就是很多人愿意捐钱给英文维基百科,他们甚至不肯投资自己的垃圾百科。
如果那些垃圾“维基百科”自己募款,我就不会批评。事实是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垃圾维基有几分分量。如果靠着“维基”两个字就能要到捐款,他们大可自己成立自己的网站,他们也能像Jimbo一样天天巡回世界演讲。撇开interwiki跟Wiki Common的技术问题不谈,恐怕连日文跟德文的维基百科都不见得有独立的能耐。
我敢保守估计95%的捐款人(照人数或捐款总额计算都可以)没用过任何一个排名10名以外的“维基百科”,他们也不可能关心这些“维基百科”的品质。他们只知道英文版网页经常可以看到一整排的interwiki,觉得他们的捐款都发挥功用。但是他们不会点进去看,也不知道里面恐怕90%以上的非前三大语言interwiki根本没有参考价值。
维基百科能活到今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毫不检讨,大家都装成没看到。理由也就是你这种“大家庭里多一套碗筷也没关系”的逻辑。不过请记得,维基百科是靠捐款维持的。理论上维基百科的钱必须做政府税收更有效率的运用。长期投资可以。但是任何长期投资都不该是完全没有机会的。
同时维基百科既然号称NPOV的百科全书,正确性跟中立性就是生命。为什么没人能读完英文版维基百科的1/100文章,但却相信内容至少不输给大英百科全书?因为大家相信透过修改的程序正义,可以达到品质保证的实质正义。为什么这里的主流价值却是对那些自己看不懂的乱七八糟劣等“维基百科”视若无睹?这些垃圾百科根本连最起码的开放性跟流动性都不具备。怎么能相信内容?如果英文版也是三只小猫写出来的,谁还会相信英文版的内容?
我的批评拳拳到肉,你们只能靠回避跟装作没看到回应。其实Meta那边几十个国家的人也是如此。我真的为这个一言堂觉得可耻。我想几年后这个问题一定会被媒体拿出来吵。光是研究你们的这种鸵鸟心态,就可以写一篇有趣的实证社会学论文。 -- Toytoy 23:22 2006年6月5日 (UTC)
Toytoy,我还是很佩服你的,每次发言都不忘花整整一段来表扬自己见识高卓。但不幸的是,始终不见有什么人被你的“高卓见识”所折服;大家还是开小语种开得热火朝天。那些捐款的人也没有跳出来批评wiki不该开小语种。所以你说来说去,也都只是无用的话。无用的见识,再“高卓”也还是无用。--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00:12 2006年6月6日 (UTC)
偏偏toytoy不是维基百科的大金主,他没事闲扯淡所“浪费”的资源,大概跟那些他口中的垃圾维基所浪费的量差不多。多一副碗筷又怎么样?瘦死的骆驼都比马大,英文维基百科浪费资源的情况绝对比小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严重。维基百科的志工们连花自己大量时间精力都不在乎了,怎么会在意自己捐的钱之中拿千分之一去帮助弱小语言。--Theodoranian|虎儿 =^-^= 00:46 2006年6月6日 (UTC)
一个人自言自语到大家的言论都可以当成“毫不检讨,大家都装成没看到”,我想也没有加以理会的必要了。说那么多,捐款人也不是你,大家想捐钱给谁你也管不着吧!反正维基百科也不会因为几句嘴炮就垮台,大家还是各自解散去写条目吧(看了Toytoy的言论,才知道是上哪来这么多神棍,呵呵)!--阿儒 | 这里泡茶 00:45 2006年6月6日 (UTC)
我很高兴这里的言论应该会永久保存。大家不妨等几年。 -- Toytoy 01:27 2006年6月6日 (UTC)

我同样很高兴这里的言论将长久保存。请大家谨记Toytoy先生的话作为教训,这对我们保持一种尊重弱势、尊重少数的态度有极大的帮助。希望各位能够不忘记今天面对Toytoy先生时自己心中的感受,当对某些用户、条目和计划嗤之以鼻的时候,拿出来作为反省的参考,当不小心以现状的残缺否定努力的价值时,拿出来作为反省的参考。--mingwangx (talk) 06:06 2006年6月6日 (UTC)

说广东话的人有几千万,居住在世界几乎每个地方,其中不乏有钱有学识有地位的人。我认为再过十年,如果到时候粤语维基还在,照样还是没几个人写,也没几个人用。会跑出这个讨论串,就是因为有香港人对这个计划不以为然。当千千万万人可以用却都不用的时候,到底这个计划还算什么就不必再讨论了。
我预计未来很多年内,Wikipedia会分支出更多完全不值一提的烂计划。而你们这些已经表态的人,到时候会被自己的理想绑架而不能说实话。我唯一能提出的忠告就是:可以支持长期投资,但是不要管那些毫无希望的垃圾。此外,任何值得做的事,都不怕在进行一段时间后接受某种程度的检验。那些不能检验的东西,99%比屁还不值钱。即使是可以做而且该做的事,都不一定要现在做或者是自己做。想做的时候应该先问,是不是可以给别人做?
如果Wikipedia对新计划收点押金,例如USD100。只要两年内有人愿意捐款支持计划,就可以把押金拿回来,我敢说现在的一堆垃圾百科搞不好会有一半完全不会出现。这就是我跟你们最大的区别。我有智慧,你们有抖不完的包袱,例如“尊重”跟“努力”。 -- Toytoy 07:55 2006年6月6日 (UTC)
我觉得Toytoy说得有道理,不仅小语种的维基没有前途,就是小语种本身尽管有许多人在“抢救”,也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这是这个世界语言发展的规律。不过如果有人愿意写,即使只是他自己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谁也不能预测将来的命运,反正捐款人也没有指定用途,也没有监督。也许在某些人拼命的抢救下,可以多延长一段生命时间,不过总算能保留一个历史遗迹,将来可以作为语言化石来研究。--方洪渐 10:32 2006年6月6日 (UTC)
看来Toytoy还希望自己的看法得以长久保存,以使后来者见证你的智慧。不过这样的话,建议Toytoy把你用不完的智慧都发表到三大语种的wiki上。在一个排名10名以外的,根据你的理论应当被关掉的破烂小语种wiki上长篇大论,跟你老的智慧不符,甚至让人怀疑你老逻辑不清啊。--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14:06 2006年6月6日 (UTC)

我觉得Toytoy说的以下这段话,不论赞成不赞成Toytoy的其他意见,都值得在作事的时候考虑:

任何值得做的事,都不怕在进行一段时间后接受某种程度的检验。那些不能检验的东西,99%比屁还不值钱。即使是可以做而且该做的事,都不一定要现在做或者是自己做。想做的时候应该先问,是不是可以给别人做?

认为维基百科通过这些评估的人,会留下来作事。认为维基百科通不过这些评估的人,自然会站在Toytoy的立场。AirBa (talk) 15:37 2006年6月6日 (UTC)

toytoy的发言挺有意思的,不过你政治不正确哦。--Mukdener|留言 20:17 2006年6月6日 (UTC)

看的累人阿,我是把WIKI当成一种休闲,当成一种清净的生活方式,却不想在这里也照旧有这种PK,当然也许我的出发点就已经错了,但还是希望大家都是心平气和的,最好也不要给冲动的对方留下误以为人身攻击的歧义。

仅针对小语种问题,我的态度是明确支持小语种的建立,和小语种或许有些类似的问题,非常冷僻的词汇要不要加到百科中来,这个问题可能异议会少一些,我想百科发挥主要作用一大部分肯定是在那些吸引点击率的常见条目特色条目上,而百科真正发挥重要作用,可能许多时候正是在那些在其他地方无从查找而未被WIKI放弃的东西。

再理想化一点讲,维基标榜的自由的百科全书,不是用来招摇过市的,在自由和百科的界定下,只要符合人类的基本道德,符合人类的基本秩序,没有什么可以凌驾这两个词汇之上的,所以我想我们出发点还是以这两个词为基础吧,当然也许有人会说,生存为首要,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无法反驳的,我只想说维基寄托着太多维基人的意志,没有了维基,自由还在,没有了自由,维基就不在了。 --Ffn 22:17 2006年6月6日 (UTC)

请Ffn注意:wikipedia的自由不是政治上的自由;仅仅是编辑的自由和内容的自由(版权自由)--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36 2006年6月7日 (UTC)
维基百科口号不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吗?虽然我本人比较支持中文维基多于粤语维基,而且不会参与粤语维基编辑工作,但维基精神不就是要互相包容和尊重吗?虽然现时粤语维基条目数量较少,但反对者们可以保证它们有一天会超越主流文字维基吗?就如巴士阿叔事件,最初影片在网上流传时,很多维基人都认为很无聊,但事实证明了这是错的。这件“无聊事件”其后在报章出现,并且深深地影响着香港人文化。--Liuchoi 17:31 2007年3月5日 (UTC)


争议讨论[编辑]

* 衹會說粵語,但不認識粵語字的人,未必能參加编辑。<!--沒有意思,何來爭議,您要懂得英語去編輯英語維基百科?--> * 部分條目衹由粵語使用者編輯會變得不中立。<!--請說明,比如說,「由衹會英語使用者編輯英語維基百科會變得不中立」嗎?--> JonHenson

只会说粤语,不会写粤语的大有人在,无需大惊小怪。而且粤语维基中香港管理员很多,国外与广东的不清楚,广西的应该没有。部分条目出现地域中心的,香港管理员可能会不为意,很正常。而且观点全是来自上面的讨论 —大嚤王 2009年2月17日 (二) 06:14 (UTC)


那么,只会说普通话,不会写中文的大有人在,这个争议适用于中文维基百科,所有维基百科,没有意思,何来争议?由只会英语使用者编辑英语维基百科会变得不中立吗?香港管理员出现地域中心很可能,参与者也可能出现地域中心,中文维基百科很多参与者是香港人,中文维基百科也可能出现地域中心,不是只由粤语使用者编辑会变得不中立。--JonHenson (留言) 2009年4月2日 (四) 06:36 (UTC)[回复]

关于地域中心[编辑]

由于编辑者大部分是香港人,所以很可能导致地域中心的问题?本人的观点是,这句话其实有点过分,一直以来致力于这些粤语文章的编写的,都是香港人,基本上可以说,粤语维基就是香港人撑起的,那么香港以外的人要靠北说什么你们香港人有地域中心?那么,我说香港以外会粤语的用户,是不是可以亲力去编写,去为粤语维基做贡献呢?而不是站那说话不腰疼?Poshi (留言) 2009年12月9日 (三) 16:05 (UTC)[回复]

繁简争议[编辑]

有人说到,目前粤语维基上的人不尊重简体用户的编辑,胡乱将简体用户的贡献改成了繁体字。针对这种说法,我认为:

据我活跃在粤语维基3个月的时间内的观察,我还没发现有哪个简体用户是活跃用户的(如果觉得我说错了,请举个例子,是不是可以说出哪位用户是用简体编辑的,然后编辑数超过1000的)。Poshi (留言) 2009年12月9日 (三) 16:05 (UTC)[回复]

可以说,真正在粤语维基上坚持写东西比较活跃的,其实除了管理员,也就那几个人而已了(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个,虽然贡献很微小)!而我所发现的简体编辑者中,则大部分是IP用户,只是改篇文章就不再出现的;或者是破坏者,还有一种情况是,只会直接从中文维基复制东西而不会翻译成粤语,更多的,则是直接从百度百科那些地方复制侵权的内容,这种情况,如果被改了或被删,恐怕是有原因的,不能因此说不尊重吧?Poshi (留言) 2009年12月9日 (三) 16:05 (UTC)[回复]

粤语写东西是否正式?[编辑]

有人说,粤语写东西不是正式的做法,〖即使在香港,用粤语来写文章一般都是不正式与不被认可的(除了在不正式的场合如个人日记/BBS),更是没必要的,理论上所有粤语人都可以正常理解中文维基的内容。实在不明白这个粤语维基是怎么会出来的。粤语只是谈话用,从没有用在书写的情况〗其实,现在我们写着的〖国语〗,也不过是近代白话文运动以后,才成为〖正式标准〗,在此之前用文言文,那么在当时改革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有人说,所谓白话文只是平常用来说的,不是用来写的,所以也不正式的? Poshi (留言) 2009年12月9日 (三) 16:0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