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缘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刹那缘起梵语kṣaṇika-pratītyasamutpāda),佛教术语,是对于缘起的一种解说,由说一切有部提出,是说一切有部的四种缘起理论之一。此学说由设摩达多尊者提出,主张在一刹那间就可具足十二缘起支

概论[编辑]

《大毘婆沙论》中,举出四种缘起学说,分别为刹那缘起、连缚缘起分位缘起远续缘起,将刹那缘起与连缚缘起皆归类于《品类论》的体系下[1][2],《俱舍论》记载了一则说法,称这二个学说皆认为缘起通于一切有为法[3]。《大毘婆沙论》以分位缘起作为主要解释[4],但认为三世二重因果与其他三种缘起理论可以共存,没有特别进行正误之诤的必要,这个态度后来被《俱舍论》继承。

学说内容[编辑]

大毘婆沙论》记载,刹那缘起由设摩达多尊者提出,主张一刹那间就可具足十二缘起支,并称之为一心刹那缘起:

世亲俱舍论》和众贤顺正理论》也记述了刹那缘起的具体内容[6],其中识、名色、六处缘起支的释义融入了《识身论》的定义[7]

形成了明确契合五蕴定义[10]的新学说释义。

学说比较[编辑]

刹那缘起与连缚缘起,都被《大毗婆沙论》归于《品类论》的思想之下[1],《俱舍论》记载了一则说法,称是因为这二个学说皆主张缘起遍于一切有为法[3]。《俱舍论记》记载刹那缘起有只通有情,及遍于有情、无情两种说法;刹那缘起与连缚缘起主要的差别在于,刹那缘起认为十二缘起支可在一刹那间就同时具足,其他三缘起说都认为十二缘起支之间是先后关系,连缚缘起是前后刹那无间相邻[11]

与《识身论》主张相较,《大毘婆沙论》认为,刹那缘起为一心,而《识身论》为多心论;各缘起支间的关系,刹那缘起主张刹那间同时生起,而《识身论》主张其关系为前后相续[12]。印顺法师认为《识身论》的主张即是远续缘起

在缘起支的释义上,刹那缘起多采用相应或俱有释义,比如为“相应诸”,与心相应而刹那同时,而在相续缘起分位缘起中“取”为“此爱增广”[13],心刹那起灭,作为爱心增广的取心就不在此刹那了;再如在刹那缘起中,名色和六处二者都与此心同时,而分位缘起中“名色增长是六处”[14],这个胚胎成长过程耗时数周[15];另外,在体现经量部的“业果感赴”宗义,并从大乘佛教早期就受到高度重视的《稻芉经》中,结合外法缘起学说,而作出了“六根开张为六处”释义[16]

大乘佛教《华严经》记载: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十二有支皆依一心[17],此学说被称为一心缘起。唐朝华严宗清凉澄观,称迄至贤首法藏的古来诸德,对《华严经》所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的解释[18],都不得其旨,认为《华严经》于此提出了一心缘起,与《俱舍论》中举出的刹那缘起相同[19],并认为两译《华严经》和三译《十地经》中的“名色增长”翻译不妥,应改译为“名色开显” [20],以契合普光俱舍论记》,依据《成唯识论》的二世一重因果说中:识、名色、六处等五支,实为同时,假说前后[21],而解读的“住名色根”[9]。类似于此,印顺法师认为《华严经》的一心缘起学说源自刹那缘起,但其意义已经有所演变[22]

缘起支对比表
刹那缘起 相续缘起 一心缘起 时分缘起
如起贪心,害众生命。 由无智故,便生等贪。 随事贪欲,与心共生。 以现在因,推未来果;以现在果,推过去因。[23]
无明 相应痴 此中无智 于行迷惑 过去世一切烦恼[24] 过去因 能引支[25]
相应思 等贪 从无明生业[26]
相应心 了别事相 从行生垢心、初身因[27] 现在果
名色 俱时名色 识俱四蕴 与无明及心共生[28] 识共生无色四蕴及所住色 所引支
六处 俱时诸根 名色依根 名色增长[14] 名色中生眼等六根[14]
相应触 六处和合 六处三分合 根、境、识合
相应受 此中领纳 触共生 从触生受
受生欣喜 受无厌足 受中心著 现在因 能生支[29]
相应诸缠 此爱增广 爱摄不舍 渴爱生求
所起身语二业 能生后有业 彼诸有支[30] 从取生后世业因[26]
如是诸法起 诸蕴现起 有所起[31] 从有还受后世五蕴[27] 未来果 所生支
老死 诸法熟变、灭坏 诸蕴成熟、弃舍 生熟、老坏 从生五蕴熟坏

学说诤论[编辑]

众贤在《顺正理论》中,记载了经量部对于刹那缘起的批评。经量部认为,在同一刹那中,十二缘起支俱起,违反了因果律。同时,经量部举出契经,认为释迦牟尼的教义,是以分位缘起为了义正说[32]。 面对这些批评,众贤举出契经依据,认为释迦牟尼曾经说过各种缘起学说,刹那缘起同样是来自释迦牟尼说法,分位缘起与刹那缘起并没有冲突[33]

后世所提出的各式缘起和因果学说,由于受到不同的契经所启迪,有著不同的缘起支定义和概念释义,而各自自圆其说,有关诤论既无客观评判也不会有最终结论。

现代研究[编辑]

泰国佛教长老佛使比丘,反对《清净道论》主张的三世两重因果[34],认为这种学说否定了现世因果故而是严重误导[35],主张缘起不贯通三世[36]。佛使比丘根据自身禅修体验,另外提出类似于刹那缘起的见解[37]

印顺法师认为,佛陀的缘起观,是和合相续的因果观,有必然的前后阶段。他赞同分位缘起以阶段性来解说缘起,以清楚解说各阶段间的依存性,并批评刹那缘起的说法并无意义[38]

水野弘元认为,刹那缘起与连缚缘起主要是用来说明顺现业[39]

注释[编辑]

  1. ^ 1.0 1.1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23:“《品类足论》作如是言:‘云何缘起法?谓一切有为法。’问:此与彼论,所说何异?答:此说不了义,彼说是了义。……复次缘起有四种:一、刹那,二、连缚,三、分位,四、远续;此说分位、远续,彼说刹那、连缚。”
  2. ^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9:“又诸缘起差别说四:一者刹那。二者连缚。三者分位。四者远续。”
    玄奘译《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27:“又诸缘起,差别说四:一者刹那。二者远续。三者连缚。四者分位。”
  3. ^ 3.0 3.1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9:“复有说者,刹那、连缚,如《品类足》,俱遍有为。”
    普光《俱舍论记》:“‘云何刹那’者。……此说刹那缘起,唯约有情、有漏。‘复有说者至俱遍有为’者,此说刹那、连缚,俱遍有为,通情、非情,有漏、无漏。刹那不同,故叙异说;连缚意同,故不别解。”
    法宝《俱舍论疏》:“论:‘云何刹那至灭坏名死’。……此说唯有情,是刹那缘起也。……论:‘复有说者至俱遍有为’。述异说也,此师所说,二种缘起,同《品类足》,俱遍情、非情法。”
  4. ^ 大毘婆沙论》:“问:何故此论,唯说有情数缘起法耶?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复次、不应责此作论者意,以作论者依经作论,契经唯说有情数缘起法,故此亦尔。”“如说:无明缘行。阿毘达磨诸论师言:此中意说分位缘起,故此行声,说五取蕴。”
  5. ^ 杂阿含经·二四〇经》:“云何所取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所取法。云何取法?谓欲贪,是名取法。”
    杂阿含经·二八四经》:“于所取法,随生味著、顾念、心缚,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6. ^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9:“云何刹那?谓刹那顷,由贪行杀,具十二支。痴谓无明。思即是行。于诸境事,了别名识。识俱三蕴,总称名色。住名色根,说为六处。六处对馀,和合有触。领触名受。贪即是爱。与此相应诸缠名取。所起身语二业名有。如是诸法起即名生。熟变名老灭坏名死。”
    玄奘译《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27:“此中刹那,谓因与果,俱时行世。如契经说:‘眼及色为缘,生于眼识等。’有馀师说:一刹那中,具十二支,实有俱起。如贪俱起发业心中。痴谓无明。思即是行。于诸境事,了别名识。识俱三蕴,总称名色。有色诸根,说为六处。识相应触,名为触。识相应受,名为受。贪即是爱,与此相应诸缠名取。所发身语二业名有。如是诸法,起即名生。熟变名老,灭坏名死。”
  7. ^ 识身论》:“了别事相,即是其识。识俱四蕴,即是名色。名色依根,即是六处。”
  8. ^ 普光著《俱舍论记》卷9:“识俱三蕴,谓:于五蕴中,除识、及受以别立支故,取想蕴全,色、行二蕴少分。”
  9. ^ 9.0 9.1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住名色根,说为六处。”
    真谛译《阿毘达磨俱舍释论》:“约名色清净根,名六入。”
    玄奘译《阿毘达磨顺正理论》:“有色诸根,说为六处。”
    普光俱舍论记》:“名色是总,根是其别,以别住总,故言:‘住名色根。’五有色根,说为六处,虽数有少,如名色释,或由彼力能满六故,故《正理》云:‘有色诸根,说为六处。’又解:意住名根,眼等五根住色根,故云:‘住名色根,说为六处。’意虽过去,五在现在,从多分说,名为六处。”
  10. ^ 大毗婆沙论》:“问:蕴、取蕴、界有何差别?答:……复次、于有为法,施设蕴;于有漏法,施设取蕴;于有情数法,施设界。……”
  11. ^ 普光著《俱舍论记》卷9:“应知四种缘起差别者:刹那缘起,谓同一刹那相望而说。若据前解,唯是有情、有漏;若据后师,亦通非情、无漏。馀三缘起,皆据前后相望说也。就中连缚,通情、非情,有漏、无漏。分位、远续,唯是有情、有漏。若连缚,前后刹那,无间相邻,连缚相续。若分位,据十二分位,无间相续,生及不定说也。若远续,据分位中,后及不定说也。”
  12. ^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23:“尊者设摩达多说曰:一刹那顷,有十二支。……然《识身论》复作是说:……问:前说后说,有何差别?答:前说是一心,后说是多心;前说是刹那,后说是相续,是谓差别。”
  13. ^ 阿毘达磨法蕴足论》:“云何爱缘取?谓彼初生,说名为爱。爱增盛位,转名为取。”
    大毗婆沙论》:“何故此经说爱缘取?答:初生爱位,以爱声说,增广爱位,以取声说。复次、下品名爱,上品名取,故无有失。”“问:爱即摄在欲取等中,何故乃说爱为取缘?答:即贪随眠,初起名爱,后增名取,故不相违。复次、即贪随眠,下品名爱,中上名取,故不相违。”
  14. ^ 14.0 14.1 14.2 长阿含经·大缘方便经》:“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答曰:无也。”
    大毘婆沙论》:“云何名色?谓结生已,未起眼等四种色根,六处未满,中间五位,谓羯剌蓝、頞部昙、闭尸、键南、钵罗奢佉,是名色位。云何六处?谓已起四色根,六处已满,即钵罗奢佉位,眼等诸根,未能与触作所依止,是六处位。”
  15.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时佛世尊,见众坐定,告难陀曰:我有法要,初中后善,……所谓《入母胎经》。……凡入胎者大数言之,有三十八七日。初七日时,胎居母腹,如榍如痈,卧在粪秽,如处锅中,身根及识,同居一处,壮热前熬,极受辛苦,名羯罗蓝。……第二七日,……于母腹中,有风自起,名为遍触,从先业生,触彼胎,时名頞部陀。……第三七日,……有风名刀鞘口,……时名曰闭尸。……第四七日,……有风名为内开,……名为健南。……第五七日,……有风名曰摄持,此风触胎,有五相现,所谓两臂、两髀及头。……第六七日,……有四相现,谓两肘、两膝。……第七七日,……有四相现,谓两手、两脚。……第八七日,……有二十相现,谓手、足十指。第九七日,……有九种相现,谓二眼、二耳、二鼻并口及下二穴。”
  16. ^ 支谦译《了本生死经》:“五性故,为名色;倚名色根故,为六入。……缘住彼彼相倚,为名色义;主亦不专,为六入义。”
    东晋录《佛说稻芉经》:“四阴为名,色阴为色,是名名色;名色增长,生六入。……有所建立,名为名色;六根开张,名为六入。”
    真谛译《佛阿毘昙经出家相品》:“从此识故,复生四阴,即是名色;依名色故,有诸根,以此称为六入。……坚立义故,名色;入门义故,六入。”
    不空译《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芉喻经》:“其识生四蕴,彼名色;所依诸根,则六处。……互相摄持,名为名色;依处所故,名为六处。”
    施护译《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名色生六入,六入生触。……安立相,为名色;六根门,为六入。”
    失译《佛说大乘稻芉经》:“与识俱生四取蕴者,此是名色;依名色诸根,名为六入。……相依故,名名色;为生门故,名六入。”
  17. ^ 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7:“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
  18. ^ 世亲十地经论》:“经曰:‘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论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云何世谛差别?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此观有六种:一、何者是染、染依止观,二、因观,三、摄过观,四、护过观,五、不厌厌观,六、深观。是中染依止观者,因缘有分,依止一心故。经曰:‘如来所说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所以者何?……’论曰:此是二谛差别,一心杂染和合因缘集观。”
    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小乘中,十二有支,三世次第,前后引生,如何说言:‘皆依一心’?下释云:离本识心,一切不成故。……是故十二有支,皆唯是识,识外无物。……言‘二谛差别’者,论主意将所依心体是真谛,能依有支是俗谛故,此一文名为‘二谛’,此释总标文也。言‘一心杂染和合因缘集观’者,释‘所以者何’下文,谓:‘一心’是真,‘杂染’是俗,即明此心,随染‘和合’,双辨‘二谛’,是《胜鬘》中不染而染等。”
  19. ^ 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古来诸德,但云:‘离本识心,一切不成。’而其释相,经生越世,此虽不失依持之义,未为得旨。今谓说主巧示:非唯‘三世不离真心’,今一念心,顿具十二,弥显前后,不离一心。此同《俱舍》第九,明刹那十二因缘也。”
  20. ^ 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名色增长是六处’者:不生五识,唯名十界,五识依生,乃名十处。识依相,即是增长,增长之言,宜译为开显。《俱舍》云:‘住名色根,说为六处。’谓:六根是别,以别依总,成于六,称‘住名色’。”
  21. ^ 玄奘成唯识论》:“一、能引支,谓无明、行,能引识等五果种故。此中,无明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即彼所发乃名为行,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二、所引支,谓:本识内,亲生当来异熟果摄,识等五种,是前二支所引发故。此中识种,谓本识因,除后三因,馀因皆是名色种摄,后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后三种。或名色种总摄五因,于中随胜,立馀四种,六处与识,总别亦然。……识等五种,由业熏发,虽实同时,而依主伴、总别、胜劣、因果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或依当来现起分位,有次第故,说有前后。由斯识等,亦说现行因时,定无现行义故。复由此说生、引同时,润、未润时,必不俱故。”
  22. ^ 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佛《华严经》〈十地品〉第六地中,就有这刹那缘起说,被称为“一心缘起”,为后代的唯心论者所推重。虽然意义已多少演变了,但尊者一念缘起的教说,关系是异样的深远。”
  23. ^ 大毘婆沙论》:“问:此十二支,过去、未来、现在皆具。何故但说:过去、未来各有二支,现在有八?答:无慧眼者,以现在因,推未来果;以现在果,推过去因;可知亦有,故作是说。以现在因者,谓:爱、取、有;推未来果者,谓:生、老、死;以现在果者,谓:识、名色、六处、触、受;推过去因者,谓:无明、行。世尊欲令无慧眼者,以现因、果,推有去、来,由此即能办所作事;过去世果,未来世因,由此为门,亦可知有故,此论者但作是说。”
  24. ^ 大毘婆沙论》:“《施设论》说:‘云何无明?谓过去一切烦恼。’彼不应作是说,若作是说,则舍自相。”
  25. ^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复言:世尊!云何名为第一无明,与其能引、所引缘起,作等起缘?世尊告曰:谓有一类,愚于当来后有自体,即便发起后有希求。……如是非福、福、不动行,障碍对治,与六识身,俱生俱灭,能于现在已得、生灭异熟识中,安置诸行三种习气,由此方便,摄受后有新生种子。摄受后有新种子故,于当生中,所起后有所摄名色、六处、触、受,次第而生。此名色等,于现已得异熟识中,但起因性,未有果性,是故但名,所引缘起。”
    “复言:世尊!诸所有行,与六识身,相应俱有,同生同灭,何缘故说行是识缘?世尊告曰:以六识身,与福、非福及不动行,相应俱有,同生同灭,异熟识中,安置诸行,熏习种子,引发馀生新异熟识。由此道理,是故宣说,行是识缘。复言:世尊!何缘名色、六处、触、受诸分种子,异熟识中,同时引发,而复说有先后次第?世尊告曰:彼于当来,先后次第而生起故,如是而说。”
    无著大乘阿毘达磨集论》:“何等略摄支故?谓: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者,谓:无明、行、识。所引支者,谓:名色、六处、触、受。能生支者,谓:爱、取、有。所生支者,谓:生、老死。”
    安慧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能引支者,谓无明、行、识,为起未来生故,于诸谛境,无智为先,造诸行业,熏习在心故。所引支者,谓:名色、六处、触、受,由心习气力,能令当来名色等,前后相依,次第生起,种子得增长故。”
    玄奘成唯识论》:“《集论》说:识亦是能引,识中业种名识支故,异熟识种名色摄故。经说:识支通能、所引,业种、识种俱名识故,识是名色依、非名色摄故。”
  26. ^ 26.0 26.1 大毘婆沙论》:“无明缘行,取缘有,有何差别?答:无明缘行者,广说如前,此业缘,世尊说一烦恼,谓无明;取缘有者,广说如前,此业缘,世尊说一切烦恼,谓诸取,是谓差别。……问:何故过去业缘,但说无明?现在业缘,说一切烦恼耶?答:造过去业时,于多种事,不现见故,不可知故,但说无明为缘。谓:于分位依处加行等起相续所缘,皆不可知。……虽不现见,亦不可知,而发业位,皆有无明故,总说彼无明为缘。造现在业时,于多种事,皆现见故,皆可知故,具说一切烦恼为缘。……”
  27. ^ 27.0 27.1 大毘婆沙论》:“二续者,谓识与生,能续生故。”
  28. ^ 法藏华严经探玄记》:“至生阴时,此求生心灭,唯本识记歌逻罗等,如种坏芽生等。”
  29. ^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复言:世尊!云何名为第二无明,与其能生、所生缘起,作等起缘?世尊告曰:谓有一类,愚于现在已得自体,于六触处为缘生受,便起味著,由味著故,希求当来如是类受,由希求故,于追求时,便起于取,乐受所起爱为缘故,发生欲取。……由此义故,名爱缘取。……彼由如是爱为缘取,先得种种行所熏习异熟果识,名为有取;彼由如是取所摄受、先所积集行等种子,若彼彼处,诸爱未断,即彼彼处,功能现前,能生后有;由彼行等,能有当生,能令生有将入现在,故说名有。由彼取力,行等成有,以是为缘,从此命终,先所引发,渐次生起,由此义故,名有缘生。生既生已,先起时分,变异名老,于最后边,命尽名死,由是故,名生缘老死。”
    “复言:世尊!如是诸分,若引若生,为一时起?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时而起,次第宣说。复言:世尊!如是诸分,若一时起,何因缘故,先说其引,后说其生?世尊告曰:要由有引,后有方生,非无引故。”
    安慧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能生支者,谓爱、取、有,由未永断欲等爱力,于欲等中爱乐,妙行、恶行差别为先,发起贪欲,以有有取识故,于命终位,将与异熟,随顺贪欲,随一业习气,现前有故。所生支者,谓:生、老死,由如是业差别习气,现前有故,随于一趣、一生等,差别众同分中,如先所引名色等,异熟生起故,生、老死言,为显依三有为相故。”
  30. ^ 菩提流支等译《十地经论》:“此有分和合生有。”
    大毘婆沙论》:“取缘有者,此显示业,现在生中,造作增长,得当有异熟。……得当有异熟者,显示此业,得未来生诸果异熟。所有今生造作增长,善、不善业,彼异熟果于此生中果未熟者,当知皆在有支分中。”
  31. ^ 鸠摩罗什译《十住经》:“此有更有有相续,名为生。”
  32. ^ 玄奘译《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27:“有馀师说:‘一刹那中,具十二支,实有俱起。……’上座谓此非应理言,一刹那中,(1)无因果故,(2)违圣教故,(3)了义说故。
    1. 谓俱生品,因果定无,俱生法中,谁因谁果?
    2. 又此所说,违于圣教,如世尊告阿难陀言:……
    3. 又此契经,是了义说,世尊决定说此为依,由佛此中自解释故。”
  33. ^ 玄奘译《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27:“此一类,许非正所宗。设是所宗,难亦非理,(1)一念亦有缘起义故,(2)非专为此而造论故,(3)已成立故,(4)种种说故,(5)契经说故。(6)非所许故。
    1. 谓:先已说非唯十二说名缘起,眼色为缘生眼识等,是缘起故,上座于斯,岂不忍许。
    2. 又、非为立俱时因果说一刹那有缘起论,但为显示法相应有;谓:前已说,一刹那中,具十二支,实有俱起,如是十二,为展转力生,为前因力起,别应思择。
    3. 又、已成立有俱有因后,义相应当更分别。
    4. 又、佛种种说缘起义,不可信一,而总拨馀。……
    5. 又、佛自说刹那缘起,谓:刹那顷,多物相藉。如契经说:‘眼、色为缘,生痴所生染浊作意。’此中所有痴,即无明;痴者希求,即名为爱;爱者所发表,即名业。若于此中,复说识等,为馀支体,违何理教?既无所违,何不忍许。
    6. 又、非我等许彼所引说《缘起经》是了义说,非了义相,次后当辩。设许彼经是了义说,亦不违害刹那缘起。
    上座于此,非理生嫌,而作是说,无量过失。”
  34. ^ 佛使比丘著,圣谛编译组、香光书香编译组译《生活中的缘起》:“行是什么?佛说:“比丘们!有三种行──身行、口行、意行。”在巴利经文中佛说的行(sankhara)被诠释为能激起身、口、意的作用。但在佛学院却依据《清净道论》解释:行是“福行”(punnabhisankhara)、“非福行”(apunnabhisankhara)及“不动行”(anenjabhisankhara)。这两种说法各自相异,但有若干意义重叠之处,需要更详细地说明。在此必须先明白,喜欢把缘起诠释为三世轮回的人,大多数会将行解释为福行、非福行及不动行。……
    识是什么?佛说有六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将缘起解释为三世轮回的人(就连《清净道论》也如此解说),就得把识解释为结生识(patisandhi-vinnana),而导致后期的论著也把识解释成结生识,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如何用六识来解释三世轮回。……”
  35. ^ 佛使比丘著,圣谛编译组、香光书香编译组译《生活中的缘起》:“然而他所作的解释涵盖三世轮回:前世的结生识相续到今世,而今世的结生识将会投生来世。一有了三世轮回的迹象,后期的人就把它更加强烈化、严重化、明显化地发展出来。如此以三世解释缘起就产生了问题:今世的烦恼、业──无明、行,在来世形成异熟果。也就是说,当世所造的业,并不能在当世受报。意思是我们无法在这期生命中受报,造业的人无法在这期生命中受报,而必须等到未来某一世。……
    这种说法最大的损失就是无法自由自主地控制烦恼、业,因为我们和烦恼、业存在不同的时空中:今世是业报,我们本身是业报,坐在这里也是业报,然而这些业报的起因却是过去世的烦恼与业;而今世的烦恼、业却留到未来世受报,如此我们就无法从行为(业)中受益了,也就是说我们没有立即接受业报的自由。当以这种方式解释缘起时,就表示我们无法在今世做任何事,且在今生得到令人满意的果报。”
  36. ^ 佛使比丘著,圣谛编译组、香光书香编译组译《生活中的缘起》:“《清净道论》以三世的观点来解释缘起。……希望各位好好听著,佛陀所教化的原则,是不可能贯通三世的,但为什么会出现贯通三世和有个主体的解释,以致脱离佛陀教法的轨则呢?我假设这样的误解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因为无知与误解,人们就开始猜想、推测法义,他们并没有企图故意作错误的说明。……
    现在让我们再以另一种方式来看,佛教内部可能有条害虫正在一点一点慢慢地咬噬它?可能在佛教中有个叛逆的内奸,故意把佛教的根本原理──缘起,扭曲为印度教或婆罗门教中的常见。佛陀所教导的缘起绝对不主张有一个自我、灵魂、梵我(atma)或其他类似的东西。如果有人把佛教的中心思想──缘起,解释成贯通三世或有个主体,那么他就能成功地同化佛教。……另一种推测是,可能有轻率或愚蠢的人以有限的知识,去解释自己还不能了解的缘起,由于他还不了解,就可能无法察觉错误。不管事实是不是如此,也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结果缘起都被扭曲了。 ”
  37. ^ 佛使比丘著,圣谛编译组、香光书香编译组译《生活中的缘起》:“每次缘起的产生,迅速到我们无法察觉,可称之为闪电。闪电极为快速,一瞬间就消失了,就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相续的十一种状况或十二支便顺序地发生了,快到我们无法察觉。例如我们一旦生气,就产生苦,只是一刹那间,我们已经在怒火中受苦,如此一次的缘起已经完成了。我们不知道在这一刹那间所有的十一种状况全部依序生灭,从无明开始,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直到生,在一刹那间已具足了十一种状况。如我们的眼睛接触到外境的一刹那间,就立刻发生了一次完完整整的爱或瞋,这过程快如闪电,但是这一瞬间,可分析为十一种状况,这才是缘起。”
  38. ^ 印顺《中观论颂讲记》:“佛的缘起观,是和合相续的因果观。以深刻的智慧,洞观有情生死流转,发现他有必然的前后阶段。譬如生是一阶段,生以后就有老、 有病、有死,老病死也是某一阶段的现象。此老病死,是产生以后的必然结 果,所以说:生缘老死。无明是一阶段,造作行业是一阶段。所以造成感后 有的行业,因为无明,这是无明引起的结果。如来在生命前后的连续上,看出他一一阶段间的依存性;所以在生命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十二缘起的因果。有说:一念心中具十二缘起,这简直毫无意义。有部的分位缘起,就是约阶段讲的。以生命各阶段,成立缘起的因果。”
  39. ^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的心〉:“后世阿毗达摩中,也有部派将缘起说连结三时业,而说刹那缘起、连缚缘起、分位缘起与远续缘起。不过,刹那、连缚二缘起意指‘顺现业’,分位缘起指‘顺次业’,远续缘起指‘顺后业’。我想,原始经典的缘起说大多与现实中具体生起的‘顺现业’有关。”,收入《佛教教理研究》。